首页 汤 第38页

汤 第38页

  • 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老年尿失禁

    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老年尿失禁

    中医认为,尿失禁是因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津液不能内藏而成的疾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 胱之气化需肾气蒸腾,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寒,不 能约束,故小便出而不禁。老年人肾气己亏,关 门不固,故常见此病。 笔者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 老年尿失禁,一般用药5~10剂即可治愈。泽泻 15克,茯苓20克,五味子10克,熟附子10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0克,桑螵 蛸15克,益智仁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2 次,混匀药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此方具有益 气补肾、温煦膀胱、固涩缩泉之功,使膀胱收缩 有力、开阖有...

  • 备化汤治疗膝关节积液案一则

    备化汤治疗膝关节积液案一则

    患者聂某,男,56岁,因“左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并肿胀4天”于2021年8月10日入院。患者从事体力劳作,考虑为长期劳损导致左膝关节疼痛;入院时左膝关节肿胀,髌上囊部位尤为明显,环髌周压痛,浮髌征阳性,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挤压研磨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时弹响。因肿胀明显,故入院后行左膝关节穿刺,抽取积液45ml,注入利多卡因及得宝松混合液3ml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术后患者左膝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患者入院后行膝关节磁共振要考虑:内外侧半月板I度损伤,十字韧带损伤,骨质增生,膝关...

  • 肌肉拉伤芍药甘草汤

    肌肉拉伤芍药甘草汤

    张某,男,30岁。2017年12月4日初诊。诉1周前运动训练时腹肌拉伤,小腹部疼痛,休息3天后好转。1天前做原地起跳训练时再次出现腹部疼痛,脐以下为主,小腹有压痛,阑尾点无压痛,无反跳痛。就诊于外科门诊,诊断为肌肉拉伤。外科建议休息及热敷治疗,为求速效,欲服中药治疗。查其脉弦紧,舌淡红,苔薄白,诸症合参,证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瘀血阻络,治以缓急、止痛滋阴通络。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3服。日1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电话随访,患者服1剂后疼痛大减,服药第2天基本痊愈。...

  • 史载祥运用真武汤治疗不自主运动验案

    史载祥运用真武汤治疗不自主运动验案

    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IM) , 为随 意肌的某一部分、 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 收缩。 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 痉挛、 震颤、 抽搐 等。 可因生理或精神因素引起, 但大多为器质性病变 所致 [1] 。 当下临床中, 相当部分IM的病因、 病机、 诊断不 明确, 缺乏特效治疗。 中医治疗若辨证得当, 往往可 见效果。 部分辨证为阳虚水泛者, 选用真武汤温阳利 水, 疗效明显, 现选择数案介绍如下。 验案举隅 1. 良性肌束颤动(muscular fasciculat...

  •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参芪地黄汤治痛风验案

    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莫老师学习,受益匪浅,多年侍诊,将莫老师从肾论治内科杂病的经验总结一二,以飨同道。 中医学认为肾为“封藏之本”、“先天之本”,储藏有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莫老认为肾中阴阳的变化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1)脾肾两虚,脾虚不能制水,水湿运化失职,肾虚气...

  • 续断汤治骨折难愈

    续断汤治骨折难愈

    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可发 生连接的自然修复过程.如果发生 骨折的骨骼在4个月内未能愈合. 则被称为骨折延迟愈合。中医认 为,骨折愈合的过程是一个瘀去、 新生、骨合的过程,服用续断汤能 有效促进断骨愈合。 处方及用法:茯苓、炙甘草、血 竭、当归各10克,党参、白术各12 克,续断、鹿角胶、川芎各20克,芍 药、菟丝子各30克,枸杞子15克, 骨碎补、土鳖虫各5克。水煎2次, 合并药液,分2次服,每日1剂,连 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 本方生新血、破瘀血,不但能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断端血 肿的吸收.还可以有效地清...

  • 痛风急性期病机从病机出发创立二金汤

    痛风急性期病机从病机出发创立二金汤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类物质代谢异常,导致尿 酸产生过多和 ( 或) 排泄减少,使尿酸盐浓度超 过机体正常范围而诱发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根据 其病程发展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发作期、临 床缓解期和慢性迁延期 [1 ] 。当机体内过量的尿酸 钠微晶体在关节周围沉积时,可诱发机体产生异物 性炎症反应 [2 ] 。痛风发作的急性期表现为突发单 关节或远端关节的红肿热痛,半数以上首发于第一 跖趾关节,以夜间发病为多,严重者可出现功能障 碍 [3 ] 。结合痛风急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通过总 结急性期的病机特点,拟定二金汤,辨证...

  • 肾虚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卢永兵健腰汤

    肾虚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卢永兵健腰汤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健腰汤(药物:熟地、杜仲、怀牛膝、狗脊、黄芪、当归、丹参、田七、海桐皮、肉桂、巴戟、党参)治疗老年腰痛,疗效很好。健腰汤有补肾壮腰、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补益气血功效,现举案于下。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蔡某,男,67岁,2015年9月13日诊。患者近三个月来腰部经常疼痛,一个月前到某综合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用西药止痛药后稍减轻,停药后疼痛依旧。近十天来疼痛加剧,放射至左下肢也痹痛,腰不能转侧,左脚不能着地,睡眠不安,饮食减少,下...

  • 痿证三甲复脉汤

    痿证三甲复脉汤

    治疗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辨证精的,发药稳当,如目中的。守方看似简单,做到绝非易事。复诊之时,患者说药以中病,继续守方服用,自是轻而易举。倘若药后无效,或收效甚微,甚或加重,患者求效心切,守方不变就显得太困难了。尤其难以处理的是,药后不仅未效,反而出现某些“反应”,患者心存疑虑,医者心中无数,于是赶紧“更方”,有的甚至将正确的处方改错。因此,当病人反映药后效果不佳或有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心有定见,不能为药后有小“反...

  • 加味四妙汤 主治湿热瘀阻之下肢痹症

    加味四妙汤 主治湿热瘀阻之下肢痹症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卫生系统玉树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先进个人”和“甘肃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4项,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疑难、危重病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担任甘肃省中...

  • 羌防鲫鱼汤祛风湿除痹

    羌防鲫鱼汤祛风湿除痹

    风湿病患者往往会觉得关节沉 重、酸痛、肿胀,羌防鲫鱼汤能健脾 祛湿、除痹止痛,对上述不适有缓解 作用。 具体方法:羌活、防风各10克, 络石藤12克,鲫鱼1条(约0.25公 斤),香菜、葱、姜、蒜、料酒各适量。 三味中药加水煎沸15分钟,取药汁 备用。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 段,放人盛有水的砂锅内,加人葱、 姜、蒜、料酒和盐,大火煮开后,改用 小火煮20分钟。加入药汁,再用小 火煮5分钟,撒上香菜即成。宋华 清热生津佳肴——竹蔗茅根煲猪脊骨 材料:猪脊骨0.5公斤,竹蔗 2节,茅根...

  • 羌活胜湿汤妙治寒湿颈椎病

    羌活胜湿汤妙治寒湿颈椎病

    有个妇女敲开了竹篱茅舍的 门。她进来时整个颈肩僵直,不能随 意左右转摇。中医小徒弟问她:“怎 么回事啊?”这妇女说:“我经常做刺 绣,近来又赶织了几套毛衣,前两天· 刚做好,给客人送去,回来时下了大 雨,不小心被淋湿了,没有及时换衣 服。一觉醒来,这脖子就弯不了了。” 爷爷察色按脉,又看了她舌苔白腻, 说:“你这颈椎病时间不短了。”这妇 女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常年做刺 绣,织毛衣,早就知道自已颈椎出了 问题,但人家都...

  • 腰痛,肾着,处方,肾着汤加味

    腰痛,肾着,处方,肾着汤加味

    黄某,男,74岁,湖南湘潭人,因腰痛5年入院。 首诊:2013.12.28 主诉:腰痛5年。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开端出现腰痛,以尾骶部显着,受凉及天气变化时显着,保暖后可缓解。近期上证加剧,需用厚棉被围腰背部仍觉腰部及臀部冷,如坐水中,食纳呆,二便调。 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滑。 确诊:肾着 治法:墺土胜水,并温下焦。 处方:肾着汤加味。 炙甘草10g 干姜10g 茯苓15g 白术20g 桂枝10g 鹿角霜10g 晚蚕沙10g 小茴香2g 当归...

  • 治高血压头痛晕 三草降压汤

    治高血压头痛晕 三草降压汤

      刘渡舟(1917年~2001年),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营口人。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 益母草30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白芍20克...

  • 小续命汤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小续命汤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举个典型病例来说明小续命汤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患者秦某,男,35岁,山西人,平时高血压140~160/90~110mmHg,并有头痛、恶心等症,1999年1月28日因所牵毛驴受惊,头部着地面,突发神志不清,右半身不遂,左肢发抖,急送某院,查血压140/100mmHg,右侧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牙关紧闭,膝肘僵硬,四肢缩成背弓状,全身寒战,发抖。CT提示:基底节出血约20毫升,诊为脑破裂伤伴重度昏迷。   经专家会诊,施止血、脱水、抗炎、降颅压。每天大约输液2500毫升左右,吸氧、鼻...

  • 脑病经验方 心脑复苏汤

    脑病经验方 心脑复苏汤

      心脑复苏汤是我多年治疗脑病逐渐摸索出的经验方,它药味不多,但含有多个方子,效果卓著,现介绍如下。   组成麻黄15克,附子50克,山萸肉60克,龙骨50克,牡蛎50克,甘草20克,人参15克,辛夷15克。   方解麻黄破阴回阳,开利肺气,破癓瘕积聚,消坚化瘀,附子破阴回阳,斩关夺门,回阳救逆,山萸肉为救脱之要药,收敛元气,固涩滑脱,通利九窍,流通血脉,固守复阳,龙牡收敛元气,甘草调和诸药,解附子之毒。辛夷通窍达脑。   功效使心脑复苏,抢救呼衰,扶正固本,开窍醒脑,回阳救逆。剂量大者,宜复苏,剂...

  •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刘某,女姓,48岁,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因头晕目眩,耳鸣5小时来诊。2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未经系统检查。5小时前因劳累后突然发作,自服眩晕停片无效。刻诊: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头身困重,倦卧无神,胸闷泛恶,口苦,呕吐痰涎,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查体:血压130∕80mmHg,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及颈椎CT、脑血管行TCD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梅尼埃病)。中医辨证为痰湿中阻,气机不利,上蒙清窍之眩晕。治法:化痰息风定眩,益气健脾祛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克,天麻12克,...

  • 痛风清热除湿化瘀汤  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痛风清热除湿化瘀汤 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梁万发,男,汉族,1945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成都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临证擅治肺胃系疾病,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 组成:苍术10~20g,盐黄柏10~20g,薏苡仁20~30g,川牛膝10~15g,土茯苓20~30g,萆薢10~15g,生大黄3~5g,羌活10~15g,独活10~15g,威灵仙10~20g,木防己10~15g,山慈菇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生甘草...

  • 治消渴肾病验方消渴肾安汤

    治消渴肾病验方消渴肾安汤

    南征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研究颇有建树,针对糖尿病肾病率先提出了“消渴肾病”中医病名。南征主张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提出“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的病机理论,确立了益肾解毒、通络导邪的治疗法则,并创立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方“消渴肾安汤”。 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南征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临床、科研,学验俱丰,在学术上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及中西医综合治疗。尤其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研究颇有建树,...

  • 冬喝姜汤防心梗

    冬喝姜汤防心梗

    寒冷的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此时不妨试试喝碗热姜汤,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而味辛,能通血脉、降血脂。生姜中含有姜油以及姜草油等芳香成分,还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铁、镁等矿物质。而姜草油与血管扩张剂有相同的作用,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生姜还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血管畅通;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死,均有特殊作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谢林,男,汉族,1965年出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临床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及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杜仲12g,续断12g,怀牛膝12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0g,黄芪12g,党参10g,茯苓15g,独活12g,防风10g,桂枝10g,秦艽10g,延胡索10g,醋没药5g,细辛3g,乌梢蛇10g,甘草5g。 功...

  • 归脾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归脾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梁某,男,49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在煤矿工作,较为劳累,因头痛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健忘数日,入某院住院治疗,未检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为急性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予改善微循环、镇静、调节神经、抗焦虑等治疗10天,各种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主动要求出院。诊见其身体瘦弱,面色少华,述其肢体倦怠乏力,纳差,察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劳伤心脾,气血亏虚,而呈上述诸症。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佐以安神镇静。方予归脾汤加减: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圆肉...

  •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叶柏,1961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对于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 组成:白头翁13g,黄连3g,黄柏10g,秦皮15g,血见愁15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炒薏苡仁30g,地榆炭15g,仙鹤草30g,荆芥炭15g。 功能:清...

  • 愈梗通瘀汤治疗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治疗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是陈可冀院士应用多年之经验效方,也是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肌梗死的基本用方。 该方剂组成: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元胡10克,川芎10克,藿香12~18克,佩兰10~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黄10克。全方益气活血,清瘀抗栓,利湿化浊,乃标本并治、通补兼施之剂。 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补气行血。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活血而不破血。元胡、川芎并用,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气血同治。藿香、佩兰、陈皮、半夏合用,理气燥湿化痰,生...

  • 治失眠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治失眠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阳某,女,45岁,村民。2004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素体虚弱,一个月前失眠,甚则彻夜难眠,近日尤甚,初服安定、利眠宁等尚能睡1~3小时,其后服3~5片亦无济于事,反而昏沉无力,不能劳作。伴有头痛,干呕,吐涎沫,头顶有冷风感,手足寒,纳少,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审证求因,为中焦虚寒,寒饮上逆,心神受扰而不藏所致。拟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人参(先煎)各9克,桂枝、陈皮各10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服。忌生冷,停服西药。   3剂药尽,...

  • 心下悸用小青龙汤

    心下悸用小青龙汤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为小青龙汤适应证之一:“如水与表邪相合而咳,则干呕、发热而悸,小青龙汤。”在经文“干呕、发热而咳”中加一“悸”字。   见表证、发热用小青龙汤似好理解,而无明显表证见心下悸,则不易想到用小青龙汤。   《张氏医通》中载一案:“石顽治包山金孟珍,正月间忽咳吐清痰...

  • 自拟“芎红丹泽汤”治疗高黏度血症

    自拟“芎红丹泽汤”治疗高黏度血症

      笔者自拟“芎红丹泽汤”治疗高黏度血症,一般服20~30剂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四肢麻木、肌肉肿胀等可基本消失,血流变学亦有显著改善。   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15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泽泻20克,黄芪30克,地龙15克。水煎两遍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方中川芎、红花、丹参均有活血化瘀作用;泽泻渗湿消痰;黄芪补气,气足就能推动血行;地龙性善走窜,有疏通经络之效。诸药相合,使痰瘀得消,气血调和,血脉畅通。(梁兆松)...

  •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精血不足,正气亏虚,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痰瘀气滞,合而为痹。笔者在临证中,以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加减治疗痹症效果良好。 案一 患者,男,47岁,农民。主述:左髋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2月且伴膝关节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刻下:精神萎靡,双髋、双膝部肿痛,皮色正常,微热,行走困难,身重,微恶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暗淡,舌苔黄...

  •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半夏泻心汤治呃逆

      王某某,男,72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呃逆5个月,遇冷加重1个月。曾用针灸,口服中药及西药解痉挛药治疗,效果不显。患者仍呃声不停,只能进半流质食物,夜不寝,服安定也只能稍睡片刻,伴神疲,眩晕,胃脘痞满连胸胁,大便溏而不爽,鼻黏膜暗红,鼻甲肿大,咽喉后壁“污红”,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有嗜酒、吸烟史。心率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杂音,腹软,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胃窦炎。中医诊断:呃逆。证属湿热蕴结,遏阻气机,升降乖戾,逆而为呃。治疗:1....

  • 胃脘胀满小建中汤配伍治疗

    胃脘胀满小建中汤配伍治疗

      小建中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由“群方之魁”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变化而来,因其功能建立中焦脾胃之气,故名“建中”。正如《伤寒溯源集》所说:“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仲景运用小建中汤,见于“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宜治以小建中汤”,以及“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