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第36页
-
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颈椎病 处方蠲痹汤
案例二:肾督亏虚、经脉痹阻证 殷某,男,51岁,江苏南通人。入初诊:2014年7月20日。 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1年余。患者2013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欲仆,如踏棉花,伴言语蹇涩,持物受限,颈项稍有不适,同年7月31日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查头颅CT提示小脑萎缩,双下肢肌电图正常。考虑患者脑萎缩,予“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片、甲钴胺”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症状迁延。2014年5月至二炮总医院查颈椎MR,患者自诉无异常(未带MR片及报告),予针灸、理疗治...
-
便秘为大便秘结不通 调胃承气汤
便秘为大便秘结不通, 每次解出量少,或排便间隔 时间延长,少于2天1次, 甚至排便困难、少有便意。 中医古代对此有多种描述, 如大便难、肠结、脾约、大便 秘、大便燥结、热燥等,它不 仅是排便的问题,有时也会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常会 导致患者出现纳差、心情烦 躁、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其他疾 病如痔疮、肠癌及心脑血管 疾病等。 中医辨证治疗 实热型平素喜食辛 辣厚味,煎炒酒食,面赤身 热,口燥唇焦,喜冷恶热,小 便黄赤,腹满拒按,苔黄舌 红脉滑数。治以泻热通腑, 方可选大小承气汤、调胃承 气汤...
-
痔消汤外用疗痔疮
药物组成:苦参15克, 黄柏15克,生大黄15克, 地榆15克,芒硝20克,白 矾20克,木鳖子(捣烂)2 枚,忍冬藤30克,野菊花 10克,荆芥12克,五倍子 12克。 功能:清热消肿、止痛 止痒、解毒散结、收敛止血。 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以 及肛周瘙痒红肿、湿疹、肛 脓肿及水肿、外科痔切除后 伤口恢复,另外还可用于痔 疮发炎导致的便血、血栓、 会阴肛门疾病以及其他皮 肤病、性病、蚊虫叮咬等。 每次用l剂,煎熬成浓 汁,待水温合适后以熏蒸、 浸泡、坐浴、热敷洗患处。每 日1~2次。本方不可内服, 专供外洗用...
-
结肠炎加减桃花汤方
加减桃花汤方,出自先父冉雪峰《八法效方举隅》,原为经历效方中疗痢疾之方,主治重证痢疾,便脓血不止者。缓慢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以脓血便为主症,因试以此方医治,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加减桃花汤方:赤石脂60g,干姜3g(炮半黑),薏苡仁30g,瓜瓣(冬瓜子)12g。上4味,赤石脂2/3锉,1/3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石脂、干姜、瓜瓣(冬瓜子)和薏苡仁令熟,取一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2服,夜1服。 事例一 张某,女,27岁,北京通县机械厂工人。诉患缓慢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
-
肛周湿疹 苦参燥湿汤熏洗
苦参燥湿汤熏洗对肛周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肛周湿疹是指肛门周围皮肤或黏膜发生的感 染性疾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 肛周皮肤红肿、潮湿、瘙痒、疼痛、水疱及渗出 等 [1- 2 ] 。肛周湿疹发病时瘙痒时作,因病损部位较 为隐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3 ] 。西医治疗 本病多以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物为主,虽短 期内效果不错,但不良反应较多 [4 ] 。中医治疗多 采用中药外洗、熏蒸、口服等方法,疗效显著且 不良反应少 [5 ]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
三款中药排石汤 治胆石症
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诸药共奏疏肝理气、...
-
柔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
慢性乙肝、丙肝常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此属于中医郁证、积聚、血瘀等证范畴。病毒邪气驻留于肝,以耗损肝脏气血为主,其病变结果在肝,病理过程在于脾肾亏虚,气血不和,邪罹肝络。肝肾同源,体阴用阳,以血为本;脾主生化,乃气血之源,且肝病横逆犯脾,脾气常虚,致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肝体逐渐失去弹性变硬变小,乃阴分不足,津血亏损,滋润荣养不够,故肝血肝阴亏损是第一病理所在,也是邪罹肝络,气滞血瘀的病理基础。治疗的总原则是柔肝软坚,但应从补气益血,理气化瘀入手。笔者自拟柔肝软坚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药物组成:炙...
-
酒后护肝护胃来碗热汤面
喝完酒吃碗热汤面,会有效地缓解解精带来的副作用。 酒后及时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在各种碳水化合物中,热畅面的功效最大,它好消化,能立刻中和酒精,从而抵制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酒后不吃饭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酒中含有大量的乙醇,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而热汤面能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为热汤面里丰富的钠离子经过代谢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盐,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免受伤害,同时热汤面可以稀释胃中的酒精浓度。 酒后能护肝和护胃的食物还有馄饨、水饺等面食,同时还要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能够补...
-
脑中风并黄疸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王某,男,56岁,某地区金属回收公司干部。患者于2007年11月3日因脑中风出现左半身不遂,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月余,左侧肢体仍活动受限,经服经验方瘫痪康复丹3个月,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肌力Ⅱ级,仍在治疗中,复因患乙肝8年,因肚腹胀大,脘腹挛急,纳食量少,下肢浮肿,食后腹胀,小便短少,胁肋疼痛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后,诸症缓解。最近其腹大如鼓,下肢浮肿,面目发黄,全身黄染,右肋下痛,肋下肿块大而坚实,胸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在肋下1.5厘米,脾大6厘米,质地较硬。造影为食道静脉曲张。B超、肝扫描均提示:肝硬...
-
主治肝硬化 软肝汤
张杰,男,出生于1946年9月。安徽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擅长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重视辨证论治,突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的治疗颇具特色。 组成党参15克,三七参粉6克(冲),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制鳖甲15克,土鳖虫15克,莪术10克,当归15克,生地15,枸杞子30克,茵陈20克,垂盆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炒栀子10克。 功能益气健脾养肝,清热利湿解毒...
-
舒肝化於汤治肝病
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 15克,茯苓9克。水煎2次,混合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也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丸。此方具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祛邪,培补脾胃之功。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毒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随证加减:有湿热征候或胆汁瘀阻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祛瘀利胆;虚赢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
-
治尿血方用归脾汤加味
病例:李某,男性,46岁。患者诉尿血1年余。近日加重,曾用止血药治疗效果不佳。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目眩晕,气短声低,饮食无味,牙龈出血,舌质淡,脉细弱。证属脾不统血,气血虚损。治宜补脾摄血,兼补气血。 方用归脾汤加味:黄芪18克,党参、阿胶(烊化后兑服)各15克,白术、当归、茯苓、远志、炒酸枣仁(打)、桂圆肉、木香、熟地、花生衣、仙鹤草各10克,生姜、炙甘草各6克,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8剂后复诊,诉尿血明显减少,余症减轻。原方再服8剂,尿血止,余症大有好转。原方去阿胶、仙鹤草,加制何首乌、白...
-
柴平汤治乙肝 胆囊炎 胃炎举案
□ 郑婷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医院 柴平汤出自《增补内经拾遗方》,由小柴胡汤与平胃散相合而成,方药组成为柴胡、半夏、人参、黄芩、苍术、厚朴、陈皮、生姜、大枣、甘草。笔者跟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多年,用柴平汤治疗肝胆胃肠病有显著疗效,举案于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刘某,男,53岁。2016年12月10日诊。患者于今年年初因身目黄染、腹胀、纳差至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间断服用中药,20余天前患者上腹部胀满不适,遂至我院就诊。症...
-
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 消坚排石汤
尿路结石中医称之为石淋。其临床表现为尿中时夹沙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路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治疗尿路结石,我常使用恩师张琪创立的消坚排石汤。 方药:金钱草150克,三棱、莪术各15克,鸡内金15克(冲),丹参20克,赤芍、红花、桃仁、丹皮、车前子各15克,瞿麦、萹蓄、滑石各20克。 病久肾气虚者加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子各20克;肾阳虚加肉桂、附子、茴香各5克;气虚加人参、黄芪各15克;结石大难于排除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体会:2...
-
主治急慢性肾炎 僵蝉四草汤
王维英,女,1963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姚树锦的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肾病科重点专科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年,以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免疫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为研究方向,尤对肾性血尿、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论文...
-
小蓟饮子汤治血淋
章某,男,40岁。初诊自诉:小便淋漓涩痛断续年余,近因情志郁怒,三天来,小便淋漓疼痛加重,每次小便中夹有大小不等的血块,有时血色深紫,有时呈粉红色如烂肉。努挣小便方能尿出,痛楚难忍,大便秘结,小便赤。诊见患者面红体胖,舌绛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舌苔黄腻、小便淋涩疼痛,气分湿热之证;舌色绛红、小便血块,热人营血之征。因患者淋症年余不解,气分邪热延 及血分,热邪久羁迫血妄行,甚则热甚肉腐,故小便血块,痛楚难忍。治宜清热通淋、化瘀止血、疏肝达郁。 方用小蓟饮子合珀珠散加减:小蓟25克,藕节12克,蒲黄炭6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