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 第33页

汤 第33页

  •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并能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去而肺气不伤;甘草调和诸药...

  • 黄土汤加减治疗崩漏验案1则

    黄土汤加减治疗崩漏验案1则

    崩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女子在非月经期间发生阴道异常出血。出血量多,暴下不止,称为“崩中”;出血量少,淋漓不尽,称为“漏下”。两者虽名字不同,但常互相转换,交替出现,故称为“崩漏”,是一种月经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1]。《素问·阴阳别论》提出:“阴虚阳搏谓之崩。”从阴阳角度阐释了“崩”的发病机制;“漏”首见于《金匮要略》,其言:“妇人有漏...

  • 治腰痛 身痛逐瘀汤

    治腰痛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子、牛膝、地龙、当归组成,从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而来。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腰痛,外感内伤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或痛引背脊腰跨,或腰部屈伸转侧不利等。寒湿凝聚、气滞血瘀、肾虚等皆可导致腰痛,正如《内经》所云“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身痛逐瘀汤是以“通则不痛”为指导原则的,治疗各种原因所导...

  • 化痰软坚消乳癖 化痰软坚消癖汤

    化痰软坚消乳癖 化痰软坚消癖汤

    顾中欣,1946年生,江苏常州人,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中医内科术”第四代传人。秉承庭训,耳濡目染,熟读医籍,后师从于诸多名家,于理论和实践有了更为纯熟的提升。1970年毕业分配至江苏省仪征市工作,继承祖业。临证擅长治疗内、妇、男科杂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组成:生天南星10克,皂角刺6克,土茯苓20克,土贝母20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甘草5克。 功能:化痰...

  • 张永康运用归脾汤治疗月经病经验探讨

    张永康运用归脾汤治疗月经病经验探讨

    张永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特需党支部书记、中医科主任,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2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原明忠学术经验继承人。张永康主任师承吕仁和、肖承悰、侯振民教授,善治内科心肺疾病、发热、肿瘤、疑难病、老年病等,尤其对于妇科疾病治疗有丰富经验。 月经病是以月经期、量、色、质的异常改变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明显症状的妇科常见病。中医治疗月经病理论完善,疗效显著。《妇人大全良方》指出:“故妇人病有三十六...

  • 脑积水和肢体震颤 真武汤加味

    脑积水和肢体震颤 真武汤加味

    朱某,女,80岁。主因双上肢震颤数年,头痛、头晕年余,于2016年8月2日首诊。其夫代诉:几年前发现双手震颤,活动时显着,渐加重,开展至前臂和整个上肢。一年前罹患脑梗,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经数次住院医治,肢体活动康复,但留传头晕头痛,步态不稳,不慎则跌倒。伴疲倦无力,精力不振,整日昏眩欲睡。西医确诊为脑萎缩、脑积水。现身体较胖,面子踏实,在搀扶下行走,行动迟缓。血压:150/90mmHg,脉滑利,舌体大,边有齿印,苔水滑。 确诊:(肾阳虚衰,痰饮内停,筋脉失养型)晕厥(西医诊为脑萎缩、脑积水,震颤麻痹)。...

  • 足跟疼痛服芍地汤

    足跟疼痛服芍地汤

    冬季老人易患足跟痛,可服芍地 汤治疗。 方法:白芍、炙甘草、赤芍各 15克,熟地10克,水煎后分3次 服,每日1剂,一般连服5剂后痛 减。 方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炙甘草坚 筋骨、长肌肉、和药性;熟地滋补肝 肾。 梅传馨...

  • 主治风寒湿痹阻 黄芪桂枝青藤汤

    主治风寒湿痹阻 黄芪桂枝青藤汤

      组成黄芪90~120克,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青风藤30~45克,鸡血藤15~30克,炙甘草6~9克,生姜5片,大枣5~10枚。   功能益气养血,通阳蠲痹。   主治适用于风寒湿痹阻,气血亏虚之虚痹,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或麻木,每遇劳累、气候寒冷、潮湿疼痛加重,肌肉瘦削或虚肿,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神疲乏。舌质淡胖,脉细无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方解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桂枝辛散温通助卫阳,通经络散风寒;白芍味酸补血敛营,柔筋止痛;青...

  • 大柴胡汤加减治胁肋下胀痛

    大柴胡汤加减治胁肋下胀痛

      张某,女,47岁。2011年09月19日来诊。因“反复发热3月余”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乏力纳差,右上腹及胁肋下胀痛拒按,时有呕恶感,当地医院B超怀疑肝脓肿,迭用抗生素多种,体温未降至正常,病情控制不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刻诊:发热,体温38℃,伴乏力纳差,右上腹及胁肋下胀痛拒按,时有呕恶感,口腔见散在黏膜白斑,口干,大便色黄质溏,日2~3次,小便可,夜寐一般。起病以来...

  • 风湿性关节炎 伸筋猪蹄汤

    风湿性关节炎 伸筋猪蹄汤

      风湿性关节炎是春季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病多因脏腑功能受损,外感风寒热邪,使筋脉痹阻所致。现介绍一款行之效佳的食疗验方,苦于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方法:取伸筋草、木瓜、千年健、薏苡仁各2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另取新鲜猪蹄1只,洗净去毛,同药袋一同入锅,加足清水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炖煮至猪蹄酥烂如豆腐状,汤熬成一碗浓汁,除去药袋,食蹄饮汁。注意:食用时切不可加盐或糖,以免影响疗效。   方中伸筋草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木瓜有祛湿舒筋、活血通络之功效;千年健能祛风湿、壮筋骨,...

  • 治阴虚痹证 增液蠲痹汤

    治阴虚痹证 增液蠲痹汤

      赵和平,男,汉族,1956年生,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湖北省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理事,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十堰市中医学会副会长。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余载,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编写专著1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强力风湿灵治疗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等科研6项。其治痹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治风寒湿痹,突出温补肾阳,疗风湿热痹,重视清热解毒,除顽痹久痹,补肾化痰逐瘀,治诸般痹证,不忘健脾化湿等方面。擅长治疗强直性脊柱...

  • 独寄止痛汤治风湿腰痛

    独寄止痛汤治风湿腰痛

    风湿性腰痛临床常见为腰椎病及腰肌劳损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以独活寄生汤合活络效灾丹化裁独寄止痛汤,用以治疗风湿腰痛,取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26例,男11例,女 15例;年龄25~40岁5例,4l~55岁18 例,55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x线片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者10例,余16例腰椎正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As0阳性者3例,余均阴性。 治疗方法: 处方:桑寄生、熟地、丹参各15克,独活12克,杜仲、怀牛膝、秦艽、茯苓、防风、党参、当归、白芍各10克,乳香、没药、川芎各...

  • 腰痛10余年 苓桂术甘汤加味

    腰痛10余年 苓桂术甘汤加味

      李某,女,60岁,2010年6月28日初诊,腰痛10余年,经用各种中西药治疗无效。刻诊:腰痛,沿右臀放射向右腿至足,受风及阴雨天加重,伴麻木,困乏无力,尤其上楼、走路时麻木疼痛明显。X线检查示L4-5椎间盘膨出,L1-5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诊为腰痛(寒湿阻络),治宜温阳健脾,散寒祛湿,活血通络止痛,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中药配方颗粒所列剂量相当于饮片剂量):茯苓20克,白术40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附片6克,薏苡仁20克,土鳖虫20克,盐杜仲20克。7剂,日1剂,开水冲泡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7...

  • 当归拈痛汤 湿热肿疼之效方

    当归拈痛汤 湿热肿疼之效方

      当归拈痛汤源自金代张元素所著之《医学启源》,由当归,羌活,防风,升麻,猪苓,泽泻,茵陈,黄芩,葛根,人参,苍术,白术,知母,苦参,甘草组成。有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用于湿浊阻滞引起的内科杂证,疗效显著。   案1患者王某,男,38岁。2011年10月就诊。患者诉左下肢疼痛一月余,不欲纳食,口干口淡,胸闷,脘腹胀满,大便二三日一行,质硬,小便短黄,双下肢酸软。舌质淡,舌苔白腻而干,脉缓。此为湿浊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以当归拈痛汤加减。处方:当归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升麻10克,茯苓15克,...

  • 活血汤治跌打损伤 瘀血留于胁下

    活血汤治跌打损伤 瘀血留于胁下

      组成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散结。   主治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辨证属瘀血停滞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肝藏血,胁下为足厥阴经循行之处,或从高坠下,或跌仆斗殴,瘀血停留于胁下,血瘀气阻,以致痛不可忍。方中柴胡引诸药入于肝经,为主药;辅以当归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补气生血;佐以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润燥消瘀,《本经》谓其&ld...

  • 通关汤外治类风湿

    通关汤外治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其发病部位多为手、足的小关节。在此病发生的早期,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到了中后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骨骼肌萎缩等症状,治疗效果较差。中医在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效果确切,下面就介绍一个验方——通关汤。 通关汤是由伸筋草、五加皮、透骨草、海桐皮4味药物组成的,各地中药店均能买到.用量各20克。将4味中药用纱布包裹后放人沙锅中.加1500~ 3000毫升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中火煎煮15分钟后离火,趁热用药气熏蒸患处,不烫时。用...

  • 急性腰部扭挫伤 藏药五味马钱子汤散

    急性腰部扭挫伤 藏药五味马钱子汤散

      急性腰部扭挫伤,俗称闪腰岔气。多因活动时姿势不正,用力不当或搬用重物换气失时而力所不及,造成腰部经络气血郁塞损伤而致。症见患者保护性弯腰,手护,局部疼痛剧烈难忍,咳嗽或活动时疼痛明显,腰部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不能俯仰转侧,局部多无红肿,但多窜痛。   藏药五味马钱子汤散,由四味藏木香汤散加味马钱子而来,《医药汇编·盘德娘布》记载,五味马钱子汤散具有开胸解郁行气、止痛之效,用于“查龙”病引起的胸肋疼痛,肩背胀痛,胸闷气短等症(“查龙”为高血压类...

  • 舒颈汤主治颈椎病

    舒颈汤主治颈椎病

    组成:葛根15克,当归 15克,狗脊20克,桂枝10克,炒白术12克,白芍15克,黄芪 30克,茯苓20克,全蝎粉3克 (装胶囊,用药汁分3次送服)。上药水煎3次,合并药汁,分3 次温服,日1剂。7剂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随证加减:神经根型加桑枝15克,羌活10克,防风10 克,细辛3克;椎动脉型加丹参 15克,川芎10克;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克,仙灵脾10克,山药20克。 功能: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用于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导致颈椎病病因主要是寒、痰、瘀...

  • 下肢疼痛 四逆汤加味治疗

    下肢疼痛 四逆汤加味治疗

      下肢疼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患者以双下肢或单下肢疼痛为主,疼痛下至脚尖、上至腰椎处,有剧痛、隐痛、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有麻木重感。食欲稍减,大小便无改变。笔者多年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   基本方:当归15克,细辛2克,木通5克,桂枝20克,白芍15克,大枣12克,甘草6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腰部疼痛加威灵仙30克,补骨脂15克;痛有灼热感,川乌、草乌减半,加金银花藤60克;游走性疼痛加秦艽20克,防风20克。治疗期间,不服其他任何药物。   病案举例:王某,男,61岁,双下...

  • 主治风寒湿坐骨神经痛的程氏蠲痹汤

    主治风寒湿坐骨神经痛的程氏蠲痹汤

      坐骨神经痛是一常见多发病,临证以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者居多,笔者曾运用主治风寒湿痹证的程氏蠲痹汤为主共治疗59例,收效较好,现介绍于下。   我们随机选择患者5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腰椎拍片发现有肥大者9例,隐性椎裂者2例,骨瘤者1例。病史在半年以下者39例,半年至10年者20例。   治疗时采用内服程氏蠲痹汤,该方出自《医学心悟》。   程氏蠲痹汤的组成:独活10克,羌活6克,秦艽10克,海风藤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桑枝15克,乳香10克,木香6克,甘草3克。每日1剂。...

  • 中医热痹 方用三仁汤化裁

    中医热痹 方用三仁汤化裁

      患者,男,18岁,学生,2007年6月21日初诊。患者于9个月前因不慎扭伤左足跖部,未经治疗,此后渐致左足背、臀部及脊背部疼痛,多家医院曾按“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治疗,收效甚微。半月前病情加重,遂休学就诊于某医院康复科,经针灸、推拿、理疗、中药等治疗10余天,病情日重,渐至足不任地,生活不能自理。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患者现左足背和脊背部疼痛,局部灼热微肿,拒按,活动受限,双侧臀部疼痛剧烈,痛苦不堪,不能行走,体温37.4℃,心烦、口渴不欲饮,舌苔白厚腻微黄,脉滑数。...

  • 祛风胜湿 独寄骨痹汤

    祛风胜湿 独寄骨痹汤

      杨富国,男,1951年出生。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擅长颈肩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1992年研制出多功能牵引复位机,1993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0年获咸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组成独活10克,羌活10克,桑寄生10克,细辛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焦杜仲20克,威灵仙20克,制川乌5克,制草乌3克,桂枝10克,肉桂6克(均为后下),当归10克,川芎10克,炒白芍10克,狗脊20克,姜黄10克,乌梢蛇10克,牛膝2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祛风胜湿,温...

  • 跌打损伤三七汤治

    跌打损伤三七汤治

    方法:三七(研粉)10克,稍带点肉的鸡腿骨(砸碎)10根,不放任何佐料,共煮汤喝。当天即可缓解疼痛,一周开始消肿,效果极佳。 三七为止血活血化瘀奇药,对跌打损伤等疾病自古就有“金不换”之说。三七与砸碎的鸡骨煮汤,可使鸡骨中的钙质及营养成分易于溶解于汤中,便于人体吸收。三七活血通经,鸡骨补钙又有营养,对于跌打损伤效果极佳。...

  •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艾叶汤泡脚治骨冷痛

    秋冬时节,许多老年人经常会出现骨头里面寒冷疼痛,气温稍降就会加重。这些寒性骨痛是由于老人本身就阳虚内寒,再感受外寒而发病,用艾叶汤泡脚可以治疗这种骨痛。 方药 桂枝20克,制附子10克,艾叶30克。 用法 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在沙锅里加水500毫升,煮开,水开后冷却至40℃(即摸上去感觉温热),捞出药包,把水挤出来后重复使用(可重复煮水3次)。用药液泡脚至水不热,约30分钟,每天煮1次泡1次,泡脚后的水倒掉。...

  • 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症

    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症

    连建伟,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本期介绍连老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痹症经验。 一、独活寄生汤组方特点。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茯苓、防风、川芎、党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各6克,细辛、肉桂各3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该方配伍用药特点:①八珍汤去白术,双补气血。补血以四物为祖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凡治风剂中加入和血之药可加强疗效。②杜仲配牛膝:杜仲常用于强壮筋骨,如青蛾丸、右归丸、杜仲酒。《医学衷中参西录...

  • 颈椎病外敷法 健脑黄花菜汤

    颈椎病外敷法 健脑黄花菜汤

    颈椎病外敷法 麻黄30克.白菊花 15克,红花15克,当归尾 60克,羌活、防风、秦艽、独活各30克.儿茶15 克,桂枝、桃仁各90克。 将上药混合.研为细末.用食醋调拌使药粉粘在一起。分别装入两个布袋内.放入蒸笼中蒸热。大约60℃时取出.将布袋置于颈、肩部位进行热敷。每日2 次,每次30分钟,1剂连续使用,9日为1个疗程。(佑志) 健身健脑黄花菜汤 取黄花菜50克.鸡肉 10()克,苘蒿菜10克.香菇4 个,鲜姜少许。用冷水或温水泡软黄花菜,切成1厘米,苘蒿菜切成10厘米左右长条.鸡肉切成薄片.添水50...

  • 治类风湿疾病 草药熬药汤

    治类风湿疾病 草药熬药汤

    住在江西省宜春市温汤镇的欧阳路政,他每天都在家里处理一种长长的草,切碎晒干。每当做饭特别是做汤的时候,欧阳路政总要放上一些这种东西,这个习惯已经有4年多了,这种汤喝起来有清香味。除此之外,欧阳路政平时喝茶的时候,也总要用到这种草。那欧阳路政用它来煲汤,又用它来泡茶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年过花甲的欧阳路政年轻时是地质队员,腿脚利落,但足几年前他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病,腿痛得走不了路。由于住院费用太高,他便回家自已用舒筋草治病,他煲汤、做菜的时候都会加上晒干的舒筋草,并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自已的腿病。 为什么欧阳路政要迷...

  • 膝痹自拟益气化湿通络汤化裁

    膝痹自拟益气化湿通络汤化裁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性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可引起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关节不稳以及肌肉无力,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甚至致残。临床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肝肾亏虚、寒湿瘀滞、络脉受阻、不通则痛。治宜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自拟益气化湿通络汤化裁。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鹿...

  • 两面针猪骨汤治腰肌劳损

    两面针猪骨汤治腰肌劳损

    方法:鲜两面针根100克(干品减半)和猪腿骨一根,加水同炖烂。每晚服1次,连服3个月。 病案例举:林某,男,30岁。患者10年来反复发作腰部酸痛,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尤著。检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及腰椎X片均未见异常。经上方治疗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100天后症状消失。随访2年来未见复发。...

  • 顽痹自拟方益肾养血宣痹汤

    顽痹自拟方益肾养血宣痹汤

    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依据其发病特点又有“顽痹”、“着痹”、“白虎历节”、“鹤膝风”之称。表现为小关节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发冷怕风、疼痛及肌肉萎缩等关节骨质病变,久则关节变形或强直,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病因为肝脾肾三脏受损,风寒湿邪乘虚袭居经隧,气血遏阻,壅塞经脉,深入骨骱,痰瘀凝阻,胶着不解,而成顽疾。现代医学研究亦证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