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第30页
-
人流手术后难孕育 运用完带汤治之
一诊(1992年1月16 日):药后带下减少,阴痒 减轻,余症大减,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当归10克,丹 参15克,赤芍10克,白术 10克,土茯苓20克,泽泻 10克,黄柏10克,苡仁15 克,苍术6克,牛膝10克, 甘草6克。4剂,每日l 剂,水煎服。 三诊(1992年1月23 日):月经逾期4天未行, 带下量多,质稠,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党参15克,白 术10克,土茯苓20克,陈 皮6克,柴胡6克,荆芥6 克,白芷10克,莲肉15 克,炙甘草6克。4剂,每 日l剂,水煎服。...
-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的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柴归汤加减治疗崩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与读者共享。 杨某,女,29岁,2013年12月2日初诊。患者因半月前正逢经期,工作繁重而烦躁,又不慎受凉而致当月月经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腰困。刻下症见:月经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胸胁不适,腰困,胃脘痞满,口苦,纳差,面黄胖。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寒凝肝脉,肝胃不和;治疗以温经止血,疏肝和胃。方拟柴归汤加炮姜、焦山楂。...
-
妇人不孕之证温冲汤一方 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温冲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主治妇女血海虚寒不孕。方药由生山药八钱、当归身四钱、乌附子二钱、肉桂二钱(后下)、炒补骨脂三钱、炒小茴香二钱、核桃仁二钱、煅紫石英八钱、真鹿角胶二钱(另炖)组成。张锡纯解析说:“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郁者理之,虚者补之,风袭者祛之,湿胜者渗之,气化不固者固摄之,阴阳偏胜者调剂之。冲脉无病,未有不生育者。而愚临证以来,凡其人素无他病,而竟不育者,大抵因相火虚衰,以致冲不温暖者居多。因为制温冲汤一方,主治病者平素畏坐凉处,畏食凉物,经脉...
-
行气消瘀汤治疗输卵管不通
妇人输卵管不通多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调,气滞血凝所致。凡内伤生冷,或外感风寒,或恙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瘰弱,气弱而不行。总之,由于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渐以成症。故用行气消瘀汤调治。 药物组成:当归15克,赤芍10克,香附12克,白术12克, 丹皮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瓜蒌壳15克,川楝子炒焦5克,路路通12克,川牛膝12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红花6克,橘叶15克。 加减方法:小腹畏寒加肉桂6克,炮姜12克,小茴香12克;小腹痛拒按加莪术6克;乳...
-
民间验方 生麦芽回乳汤
在母乳喂养率逐年上升的同时,断奶后的回乳问题也成了很多新妈妈面临的难题。民间有验方用生麦芽回乳,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大多数乳汁充足的新妈妈用药后乳汁断绝、乳房柔软、无肿胀疼痛现象。 具体方法是: 生麦芽60克,放入沙锅内,加水约500毫升,浸泡半小时,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0分钟,去渣取汁约300毫升,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3~5日,宜在断奶前2天开始服用。注: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少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麦芽中含有的维生素B6能促进多巴向多巴胺转化,从而加强了多巴...
-
婚后未孕 受凉负重而致闭经 方汤加减
段某,女,40岁。 患者 因经期延长、量多年余来 诊。详询患者知其18岁时 经期受凉负重而致闭经, 经过年多治疗,月经复潮, 但经量忽多忽少。25岁结 婚,婚后未孕。两年前无明 显原因,经来势如泉涌,半 月方止,经某医院病理检 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 症。反复治疗未能获效。来 诊时经至5日,每日用纸5 包不及。诊见面色苍白,全身乏 力,神疲懒言,舌质淡白,无苔, 扪之缺津,脉细数。证属血虚血 不归经。冶以补血归经之法。 方用四物汤加减:酒当归、炒白术 各15克,川芎6克,川续断3 克,自芍、山萸肉、黑芥穗各9...
-
阳和汤治产后身痛
赵某,女,36岁。2009年12月7日初诊。主诉:产后37天,周身酸痛,双下肢为甚,痛时难以举步,入夜疼痛转剧,难以转侧翻身,苦不堪言。近几日来,天气骤冷,全身疼痛加重,精神萎顿,食欲渐减。刻诊:面色黎黑,倦缩畏寒,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缓而弱。产后恶露已尽,时有自汗,乳汁不足。证属产后气虚,气虚及阳,故呈产后肾阳亏虚之症,加之寒邪乘袭,经络之气痹阻。立方以阳和汤加味治之;熟地30g,炒白芥子6g,鹿角胶12g(烊化),肉桂3g,炮姜3g,炙麻黄3g,当归18g,怀牛膝10g,甘草5g。水煎服...
-
治不孕仿滋肾生肝饮加木香六君汤意化裁
夏桂成,男,1931年生,江苏省江阴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56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后就职江苏省中医院,翌年拜妇科黄鹤秋主任为师。现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重点研究女性月经周期及调周法;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研究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对不孕不育病症的深层次辨证治疗,发现生殖功能的正常依赖规律的月经周期,并提出“经间期学说”;将月经周期演变与阴阳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
-
治疗习惯性流产汤剂
处方: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炒扁豆9克、山药15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炒杜仲9克、续断9克、桑寄生15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3克、枸杞子9克。功效:脾肾双补,止痛安胎。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用法:用水浓煎2次,分2—3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须超过以往流产天数半月。 方解:凡滑胎患者,大都因脾肾双亏而致病。本方以党参、白术、扁豆、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养血益精补先天;续断、桑寄生补肾安胎治腹痛;白芍敛...
-
归地猪心汤治更年综合征
笔者近年来用药膳归地猪心汤治疗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6例,疗效满意,现 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46例均为门诊病人,女 性,年龄44~55岁,平均50岁,绝经前 期11例,绝经期4例,绝经期后31例。 治疗方法:生地、丹皮、当归、天麻、 淫羊藿、香附各10克,猪心l具,共置于 砂锅中文火炖熟,食猪心并饮汤,1日分 3次服完,连服3日为l疗程。 治疗效果:本组46例中,29例经治 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为痊愈,占63%;16例临床症状明显好 转,为有效,占34.8%;仅l例无效,占 22%。 典型病...
-
乳痈初期服金桔汤
哺乳期乳痈为在产妇机体抵抗 力降低,乳汁瘀积的基础上,由细 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乳 痈患者表现为乳房肿痛,有硬结, 局部皮肤红肿热,但未形成脓肿。 乳房属肝胃二经,乳痈多因经络受 阻,气血凝滞而成结块。金桔又名 金枣、金柑,果生食或制作蜜饯, 其味甘酸、性温,与陈皮、佛手相 近,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之功 效。用金桔治疗乳痈初期,疗效确 切。 方法:取金桔7枚,加水300 毫升,小火煎至200毫升,取液分 2次饮服,取果1次嚼服。服用3 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 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其它药物。据 报道...
-
治疗乳腺增生汤剂(消癖汤)
组成:当归10克、香附10克、女贞子10克、仙灵脾15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柴胡10克、首乌藤30克、旱莲草10克。 功效:舒肝安神、健脾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脾虚、肾亏而引起的乳腺增生及由此导致的月经不调、心神不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方解:王氏集先辈之名言,采众家之专长,加上自己多年反复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致病之因除思虚伤B申,脾虚水湿不运,聚而成核,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之外,多与冲任不调有关。故王氏治之,多主张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益阴安神...
-
血府逐瘀汤治乳癖之见
理论依据:《疡科心得集》云:“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肤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说明乳癖之病因多与肝郁血滞有关。乳癖因肝郁不疏,肝血行而不畅;肝气犯脾,脾伤则运化不力,则湿聚成痰,并积于乳房所致。 选方理由:故笔者选用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加地鳖虫、地龙、海藻,并有意用反药来治此病。为什么呢?因为上方加味系由桃仁12克,当归、红花、生地、牛膝各15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4.5克,地鳖虫、地龙各9克,海藻18克,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方以四物汤为基础,用赤...
-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患者为38岁女性,主要病情是右乳正下缘到腹股沟,有一条“筋”鼓了起来,伴剧烈疼痛,看上起像是皮下埋了一根铁丝,长约一尺,坚硬不移,表面不红、不黑,皮色完全正常。起病时为右乳下缘至右侧少腹部痉挛疼痛,数日之内,疼痛处迅速肿起,且疼痛逐渐加剧。我问她是否受过伤?她说没有。问她疼不疼?她说疼得要命!想用手指轻轻去触触,还没按着她就哇哇叫疼,而左边一点事都没有,另外舌苔是薄白的,脉是弦的。在西医院检查,诊断为肋间神经炎,消炎药、止痛药,都没效。就这么个怪病,可以算个疑难病吧! 我看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