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第20页
-
安全服用精神药物六注意
常用的精神药物类型较多,如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失眠药等。由于80%的精神疾病患者都在社区或家庭中治疗,因此,精神药物的安全使用尤为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六点。 避免劳累 服抗精神病药多有肌肉紧张或协调运动不良,血压降低或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服抗焦虑催眠药多有松弛神经肌肉作用,导致头昏、肌无力等。此时如劳动量过大,可加重药物副作用,诱发肌肉拉伤、摔伤、心律失常等意外。 避免高空或仪表电器机械等操作 因精神药物可影响病人头脑清晰度和反应能力,如从事高空或电器等工作,容易出现差错或意外。 避免饮酒、少吸烟 饮...
-
胃溃疡服药最佳时间
1.抗酸类药物:有单方和复方药物,如复方氢氧化铝、乐得胃等。这类药物主要中和胃酸及十二指肠酸度,因此服药时间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2小时服用。 2.抗胆碱类药:如颠茄浸膏片、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这类药物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因此服药应在饭前15~30分钟最好。 3.胃黏膜保护剂:如胶体铋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甘珀酸等。这类药物主要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刺激,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故应在饭前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服药最佳。 4.抗胃泌素药物:如丙谷安。它的主...
-
服“多仔丸”生双胞胎要不得
在自然情况下,人类妊娠双胞胎的概率约为1/89。在人类多胞胎的出生概率中,双胞胎是最高的。开展试管婴儿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地区,由于会移植多个胚胎以提高成功率,双胞胎的出生概率就会高一些。 女性一般每次只排一个卵子,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也就是说每胎一般孕育出一个孩子。有的女性使用了以克罗米芬为代表的促排卵药物(俗称多仔丸)后,会同时有两三个卵子排出,出现双胎、多胎的情况。一个家庭出现双胎、多胎,大家都会认为是喜事。其实,自然受孕的双胎、多胎也要严格管理,因为准妈妈出现妊娠高血压、贫血、胎盘早剥、宫缩乏...
-
四类药物睡前莫服
多数老年人因患有慢性病,常常需要服用药物。医生指出,以下四类药物不能在睡前服用,否则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补钙剂 睡前服钙剂,不但会诱发胃肠疾病还易患尿路结石。这是因为晚上服补钙剂,除部分被小肠吸收外,另一部分要通过泌尿道排出体外,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已熟睡,尿液中的钙便会滞留在尿路中,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尿路结石。 止咳药 止咳药虽能止咳,但也会造成呼吸道痰液潴留,阻塞呼吸道。另外,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管腔变形缩小。在狭窄的管腔里,加上痰液阻塞,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利尿药 利尿药...
-
自制小药盒防止错服药
很多老年人因患病,每天都要吃很多种药。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记性不好以及认识分辨能力差,他们常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和次数等记不清楚,极易造成服药过量和服药时间不正确,甚至吃了上顿忘了下顿,或者吃了这种药忘了那种药。为了避免重复服药或者漏服,可以自制一个小药盒来提醒自己按时服药。 方法是:找一个长条形的盒子,分成7个大格子,并注明星期几,每个大格子按需再分成两个或者三个小格子,注明早、晚或者早、中、晚,小格子正好装一顿的药,将药瓶(药瓶需提前备好,最好是收集以前用过的装同类药物的空药瓶)按时间顺序放在各自的...
-
服用中药的时间是根据病情来决定
什么时间服中药,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有些人因在错误的时间服用中药,直接影响药效发挥,治疗效果不满意,有的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那么,什么时间服中药最好呢?古人在几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有关服药时间经验,比如:不计时候服、清晨服、早饭后服、午餐后服、晚饭后服、临卧服、饭前服、空腹服、发病前服、间歇服等。《神农本草经》曾提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介绍,服用中...
-
服用降糖药要当心过敏
临床上使用降糖药物时,一定要当心过敏。优降糖,又叫格列苯脲,是临床上常用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有较强的降糖作用,但也容易引起过敏。此类药物主要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它们引起过敏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反应为瘙痒、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皮肤潮红、紫癜及剥脱性皮炎等;周身过敏反应较罕见,但可致死,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皮肤常见光敏反应。使用这些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时,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而刘大伯的过敏反应,正是服用优降糖所致。 其实不只是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就是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
-
痛风服降尿酸药为何疼痛加剧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降尿酸药”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等)、排泄尿酸的药物(如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和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痛风是由于人体内的尿酸增高所导致。但痛风患者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绝不能使用降尿酸药,否则就很可能出现尿酸浓度突然降低的情况。这会导致骨关节中的尿酸钠大量释放,从而引起短暂性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加重发作。 痛风患者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只能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疼痛。这些缓解疼痛的药物应用得越早,其疗效就越好。而降尿酸药应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过...
-
服哪些药物要经常验血
人体血液系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很密切,很多药物能损害人体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特别是使用不当时,更要经常验血。 1.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抗肿瘤药物,如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阿糖胞苷,以及羟基脲类的双羟马利兰、普卡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等;镇静安眠药物中有巴比妥与甲丙氨酯;抗抑郁药物中的丙咪嗪与阿米替林等;抗癫痫药扑痫酮;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抗风湿及抗痛风药物中的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利尿药物中的乙酰唑胺、氢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与螺内酯等;心脏病治疗药物奎尼丁;降血脂...
-
含服润喉片须有炎症
润喉片是临床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滋阴止渴、润喉止痛、利咽祛腐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咽喉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声音嘶哑及口臭等疾病,以其作用快、经济方便而受到欢迎。于是不少人咽喉稍有不适,就自行含服润喉片,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 在含服润喉片之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病症、注意事项及禁忌等。有的润喉片含有碘分子,活性大,杀菌力强,对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真菌有良好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但是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很大,不宜长期含服。另外,有碘过敏史或怀孕、哺乳的妇女均不能含服。碘过敏的人如果含服含有碘...
-
长期服胃药谨防铋中毒
丽珠得乐、胃得乐、胃必治等铋剂类药物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还能杀灭幽门螺杆菌,是常用的胃药。医生在给患者开铋剂类药物时,医嘱疗程一般最长两个月。有些老胃病患者,开始.还能遵医嘱用药,但时间一长,自以为久病成医,就自行一连服用几个月甚至一年,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 正常情况下,铋剂类药物形成的不溶性胶沉淀很难被消化道吸收,微量的铋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肾及其他组织中,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但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造成铋在体内的累积,引起铋中毒。铋属重金属物质,如果铋大量沉积于脑部和肾脏,会引起尿毒症、记忆力变差等症状。 因...
-
常服吲哚美辛不良反应多
吲哚美辛也就是消炎痛,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急性痛风的首选药物之一。由于其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较强,因此也有人将其作为感冒药物使用,甚至长期、大量服用,这可能会引起下列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胃肠道反应:患者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胃部炎症或烧灼感,临床曾报道有服用吲哚美辛不当引起溃疡大出血症状。 神经系统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困倦,严重者可能发生精神错乱、昏迷惊厥等。 血象变化:可以有粒细胞减少,个别人还会有皮下出血点;甚至有溶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肤瘙痒或过敏:可出现...
-
老人服用利尿剂注意什么
利尿剂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也是其他老年病如高血压病及各种水肿的常用合并用药。老年人对所有利尿药没有明确的禁忌,但是,经常应用利尿剂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而要注意做到下列事项: 快速而强有力的利尿剂,在晨间给予较好,而晚间或睡前用药,往往影响病人睡眠;有的利尿剂同时有排钾作用,如速尿、噻嗪类利尿药,故需要及时补充钾盐。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用40毫克速尿时,需要补充24毫克分子量的钾,才能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在利尿剂中,有一类“保钾”利尿药,如氨苯喋啶、安体舒通等,为了防止低血钾的发生,...
-
服用四类药要格外小心
强心利尿药 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由于老年人对此类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故应用此类药物时须酌减用量,约为年轻人剂量的1/4。强效利尿剂:如依他尼酸可引起尿潴留。为此,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应选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药,如氢氧噻嗪、螺内酯等,并注意补钾。 镇静安眠药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效消除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因此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服用小剂量即可产生治疗效果。如地西泮,20岁的年轻人服后20小时药效基本消除;而70岁的老年人消除药效则需80小时。中...
-
狼疮肾服药需防心衰感染
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肾,SLE)的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为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患者服用激素期间,必须做好护理,以防并发症的出现。 心衰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甲基强的松龙有较强的水钠潴留作用,可使原有水肿加重,甚至可引起少尿、无尿,加重心功能衰竭。最好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电解质情况,观察病人有无恶心、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注意病人情绪变化。饭后服药,以减轻消化道刺激症状,服药期间吃盐每天不能超过5克,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等。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药过快,以免加重...
-
心血管药切勿随意停服
一些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突然停药,将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一般舌下含化0.4-0.8毫克后2~5分钟便可起作用,药物作用可维持10-30分钟。然而,口服硝酸甘油,每次20毫克,每日3次,连服2~3周后骤然停药,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缓,诱发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急性发作、心肌梗塞或猝死。 地高辛。地高辛是常用的强心药物之一,安全范围较窄,个体差异大,易发生中毒反应。倘若按第1天服2次,每次0.25毫克;第2天服3次,每次0.125毫克;第3天以后服用维持量,一般每次0.12...
-
维生素E慎与五种药物同服
如今,补充维生素已成为许多人守护健康的一种方法。的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于正在服用药品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就不可随便服用维生素。因为维生素与一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服非但起不到提升健康的作用,反而可能成为安全隐患。下面列举维生素E与五种药品的相互作用,供读者参考。 阿司匹林:维生素E与阿司匹林都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当维生素E与阿司匹林同时服用时,应根据医嘱调整服用剂量。 维生素K:维生素E对维生素K有拮抗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凝固性。外科手术前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时...
-
测血糖尿糖应停服维C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定期化验血糖、尿糖很重要,因为血糖、尿糖的检查结果是判断病情、正确选择药物及调整药物用量的重要依据。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会根据医嘱同时服食维生素C,以防止与延缓脑血管硬化。但必须注意的是,维生素C是很强的还原剂,能与化验血糖、尿糖时使用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测定出来的水平偏低。也就是说,大量维生素C被吸收进血液循环,并经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会直接影响血糖、尿糖的检测结果。所以,为了确保化验的准确性,必须在准备复查血糖、尿糖前的2-3天暂停口服和静脉点滴维生素C,避免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