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 第865页
-
柴葛解肌汤治疗寒颤高烧、寒热往来
明·陶节庵之《伤寒六书》中,曾载柴葛解肌汤一方,并说此方为阳明经而设。方中有柴胡、葛根、黄芩、芍药、桔梗、羌活、白芷、生石膏、大枣、生姜、甘草共11味药组成。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方治疗邪在三阳经之病,对寒颤、高烧、寒热往来,头痛(包括痛在前额、双侧、颠顶、头后),口渴喜冷饮之症,效果显著。现附病案于下。 病案一 邱某,男,5岁。 诉:恶寒发热2天。烦躁、哭闹不休、口渴、频频欲饮、饮不解渴。曾连用抗生素3天,加服退热药物,其热势不减。家长遂抱来就医。 刻诊:体温39...
-
发热发烧的中医药疗法详解
【病因与症状】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正常健康人的体温保持在 36.2℃~37.2qC,当口温超过37.3℃、肛温超过37.6℃、腋温超过37.2℃ ,说明已有发热。根据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以下几种:低热是指体温在 37.4℃~38cc,中等热度是指体温在38.1 o(=~39℃之间,高热是指体温超过 39.1 clC;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缓缓起病形成慢性感染。主要见于局部或全身性的各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肺炎...
-
治感冒 去老痰胸闷食疗方
治胸闷食疗方 用料:选三个普通绿皮梨,适量贝母和冰糖。 做法:先把梨洗净,从梨的底部三分之一处切开,用小勺把梨核挖出来,里面放上六七粒贝母和几块冰糖,然后把切下来的那部分再盖上去。三个梨一起放到盘子里,再放进蒸锅,蒸半小时,吃梨饮汁。每日一次,连服三次。 海带糖浆去老痰 海带,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可以消痰软坚、利水。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可做成海带糖浆或凉拌海带,坚持食用,老痰去。 做法:海带1斤,生姜45克,红糖适量。海带、生姜洗净后剁碎,加适量水,等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边熬边搅,直至黏稠为...
-
内伤新咳的治疗要点 正邪并重 祛邪扶正 双管齐下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各家学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宋兴长期深入研究伤寒、温病、温补等不同学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见解和诊疗心法,对咳嗽治疗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内伤新久咳嗽经验加以总结。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宋兴认为,治疗咳嗽时不能只着眼于司呼吸的肺系统,同时还需把各个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看,临床上一些疾病的病位和病根并不在同一处,如子病及母,或母病累子,很多时候是标在此,而本在彼,内伤杂病咳嗽尤其如此。如果没有辨明真...
-
湿温病 分证型予以治疗
湿温病是感受湿 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 外感热病。本病多发于 夏秋之交多雨潮湿季 节。临床以起病缓慢, 身热不扬,胸痞身重, 舌苔腻,脉缓,病势缠 绵,病程长为主要特 点。现代医学的伤寒、 副伤寒、胃肠型感冒、 钩端螺旋体病的某些 类型,临证时可参照本 病进行辨证论治。临床 上,笔者将本病分为六 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 得了良好的效果。 1.湿遏卫阳型:证 见恶寒无汗,头身困 重,肌肉疼痛,胸痞,或 有咳嗽,不口渴,舌苔 白,苔白腻,脉濡缓。治 宜芳香化湿,解表和 中。方用藿朴夏苓汤或 三仁汤加减(藿香叶、 厚朴、半夏...
-
王坤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思路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干咳,无痰或少量黏痰,咯吐不利,早、晚症状加重,且常伴咽痒等症状,可因异味、受凉、冷空气、运动等诱发。 病因病机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认为因其发病突然,作止无常,喉间瘙痒并伴有胸闷气急等特点,符合中医风邪致病善行数变风盛则痒、风盛则挛急的特点。风邪致肺失宣肃则兼证百出,治疗上要兼顾。 痰阻因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全赖一宣一降,如宣降失司,则水道不调,津液...
-
成肇仁教授治疗发热验案两则
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临证善用经方。笔者有幸随其侍诊3年,获益良多,现整理其治疗发热验案两则与同道分享交流。 案 一 笔者朋友邓某之母,女,50岁,于 2016年2月3日初诊。 主诉:午后低热1周。现病史:半月前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清涕,数天后出现头痛伴咽喉不适,未予处理,后咽喉不适消失,余症未减,遂于当地诊所静脉输液3天,效果不显,自行要求停针剂。刻下症见:午后低热,体温波动在37℃~38℃之间,伴鼻塞,有稠涕,咳嗽,咳吐少量白色稠痰,咳甚则觉胸闷...
-
凉肺润肺 吴金莲治疗燥热感冒方
名医治燥热感冒方 处方:桑叶、杏仁、北沙参、川贝母、梨皮各9克, 栀子皮6克。 加减:如干咳厉害,可加枇杷叶、前胡、款冬花各 9克;如目赤肿痛,可加杭菊花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宣燥热,凉肺润肺。用于治疗燥热 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少汗,口渴心 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嗽不爽,舌 红,苔薄黄干,脉浮数。 创方者:吴金莲 名医治凉燥感冒方 处方:苏叶、杏仁、桔梗、前胡、茯苓各9克,枳 壳、橘皮、法半夏、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
-
中医自然疗法治感冒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患者要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感冒,再对症使用中医自然疗法,可有效缓解病情。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机体、肺气失宣所致,治疗的关键是出点汗。 隔姜灸法选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穴位,取 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高约1厘米,炷底直径约1厘米)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热时,可上下或左右移动姜片,以局部皮肤微微汗...
-
治疗感冒 重在首日
防治普通感冒越早越好,如果能在24 小时内将其控制,就能轻松避免症状加重。 近日,美国健康网根据权威医疗机构的研 究结果,总结出几个在第一天有效控制住 感冒的方法。 1.人们在出现感冒症状后,应立即用生 理盐水清洗鼻子,可以保持鼻腔清洁。美国 范德堡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主任威廉夏 弗纳建议,如果家里没有生理盐水,洗个热 水澡也能有效清洁鼻腔,减轻症状。 2.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马克博士建议, 刚开始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的两小时内,不要吃药,而是取一两汤匙蜂蜜,和茶一起搅拌后喝下,就能止咳。 3.接下来的6个小时则...
-
刮痧缓解感冒症状独特疗效
感冒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卫外功能减弱而导致风寒、风热、暑湿外感等.常见有头痛、四肢酸痛、发热、畏寒、乏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差、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刮痧对缓解感冒症状有独特疗效.刮痧部位依据症状不同也有所不同. 头痛 刮痧时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的神庭穴、后至枕骨凹处的风池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咳嗽 以胸部刮痧为主.由内而外。从任脉天突穴刮至肺经中府穴. 呕吐 主要是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和胃经的足三里穴. 发热 刮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