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固 第10页

固 第10页

  • 治顽固性遗尿 小儿遗尿偏方

    治顽固性遗尿 小儿遗尿偏方

    治顽固性遗尿方 处方与用法;丁香 2克,小茴香5克,黄精 10克;伏龙肝10克,川木瓜10克,钩藤5克,紫苹5克。水煎服,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补肾阳,调和阴阳,治小儿顽固性遗尿症,先天阳气不足,面色苍白,肢冷尿清,遭尿频频,舌淡者。 (胡斌) 治小儿遗尿偏方 处方与用法:蝉蜕5 克,姜黄5克,僵蚕5克,大黄2克,柴胡5克,川楝予5克。水煎服,日1 剂,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消积导滞,治小儿遗尿属于肝胆郁热者,症见遗尿频频,心烦急躁,夜寐梦多,食欲不振,经常腹痛,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臭秽...

  • 顽固便秘我有妙方

    顽固便秘我有妙方

    我患有慢性便秘已经十多年了。多年米,我使用很多药物进行治疗,但均不能根治此病。一年前,我开始服用山药黑芝麻粥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的病情基本痊愈了,几乎每天都可排便一次。 山药黑芝麻粥的制作方法是:取山药15 克,黑芝麻120克,冰糖50克,粳米60丸,加奶适量。将粳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将山药切成细丝,与芝麻一起人锅炒出香味。然后将处理过的粳米、山药和芝麻一起人锅加适量的清水和牛奶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粳米烂熟,调入冰糖(在调入冰糖时应不断搅拌此粥,使其变成糊状)即成,可每次服2...

  •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

  •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李寿庆主任医师,五世业医,临床推崇医家多为张仲景、叶天士、龚延贤、张锡纯,喜读中医经典医籍,如《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叶天士医案》《寿世保元》。擅长治疗脾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现举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供同道交流借鉴。 典型病案 王某,男,81岁,2013年3月3日诊,主诉:习惯性便秘60年,伴乏力、心悸、干咳、易感。现病史:患者诉年轻时起,大便常干结、身热、口臭、排便困难,常6~7天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干硬结。多年来依靠导泄药、麻仁丸、芦荟、胶囊、开塞露...

  •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 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症见大便秘结,5~6日一行,但大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无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暗淡,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助运。方用:黄芪30克,白术12 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 12克,柴胡12克,山药15克...

  •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崔某,女,8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已20余年。2004年因多发性直肠息肉、糜烂,切除直肠30mm。术后腹泻不减。2005年复做肠镜,诊示“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及出血点,肠腔内肉芽组织增生”,细菌培养(-)。日便十几次,时有遗屎。经中医辨治2年后,日便3~5次,已无黏便和便急遗尿,可维持正常生活。2010年9月,患者右股骨茎骨折行置换术。住院1月后,食量日减,便次日增,偶有黏液血便,虽用蒜油、整肠生等9种药治疗,未见好转;逐增厌食或呕吐,每日靠10多小时输液维持生命。日便20余...

  • 治顽固便秘 外用蜂蜜方

    治顽固便秘 外用蜂蜜方

    老马有严重的便秘,吃药、运动锻炼都不奏效。无意间喝了两三次黄豆面牛奶后,发现顽疾居然渐渐痊愈了,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大千世界真是奇妙,生活中尽有这么多妙药。后来他将此法推荐给和他有同样症状的邻居试用,结果也凑效了。具体做法是:1杯牛奶加3汤匙黄豆面,适量白糖,分早晚两次坚持服用。 点评:冰牛奶会急速冷却胃肠,因此会引起人体腹泻。在民间,让肠子蠕动的良好偏方各式各样,泻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温度法则有冷、热两种,而冷热两法都能使肠胃放松。肠胃冷却后,它会紧紧收缩,发生痉挛,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肠胃的活力。加砂糖并不一...

  • 治顽固性便秘案 田雨河一经典方

    治顽固性便秘案 田雨河一经典方

    霍某,男,54岁。于2016年4月7日初诊。 患者主诉便秘十年。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需常年服用果导、润肠丸后才能大便,便硬、燥结如羊屎。四肢冷,恶寒,头上汗出,口苦,眠差,小便可,饮食差,剑突下自觉痞硬,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数。 导师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田雨河根据患者的症状,并结合舌脉认为该患者与《伤寒论》第148条:“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相符合,即给予处方: 柴胡24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天花粉10克,牡...

  • 骨质增生与肝肾 小夹板外固定的教训

    骨质增生与肝肾 小夹板外固定的教训

    骨质增生与肝肾 我师刘柏龄教授,精通骨伤科学,尤其对骨质增生病颇有研究。一日,随师出诊,见一男子约五旬,背曲肩随,极为痛苦。自谓腰背疼痛多年,虽求医多处,未能见效。现在不能直立行走,特来求治。自带X线片显示,胸腰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刺形成,增生明显。经体格检查,其腰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缓。诊断为增生性脊柱炎。以金匮肾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之。余问刘师:“此病系骨质增生,给补肝肾之药治之,何也?”师曰:“虽是骨质增生,实属骨的退行性改变,即骨质退化的表现。肾主骨生...

  •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有一些老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发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毛病,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老人更加容易出现这种大便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种无病的便血,其实可以选择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调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何启扬表示,老人出现肉糜便血多是由于脾虚不能摄血,容易出现面色■白、唇甲淡白,大便时肛门下坠感。便血的老人要适当地补气、养脾胃,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健中方: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血余炭10克、柴胡5克、槐花10克、地榆15克、仙鹤草15...

  • 感应性溢尿症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感应性溢尿症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张某,男,53岁,于1990年7月20日求诊。   患者述:不明原因腰困乏力,此后每见水龙头流水即感欲小便,初始未介意,后越来越重,每见水管流水即解出小便,甚则无法控制。笔者切其脉,沉而无力,两尺沉细而弱,舌质淡红,苔淡白薄。   此乃脾肾阳虚之证。脾虚不能化精微以养肾,而致肾气不足,肾阳虚而不能固摄则溺自溢,故见流水即解小便。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处方:党参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肉苁蓉15克,川断15克,巴戟15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5克,菟丝子20克,肉桂5克,...

  • 主治老年性尿失禁 益气升阳气化固溺

    主治老年性尿失禁 益气升阳气化固溺

    方药组成 组成:柴胡6~10克,升麻6克,益智仁30克,炒乌药10克,桑螵蛸10~30克,桂枝6~10克,甘草10克。大便稀薄加炒山药、肉豆蔻;少气加党参、五味子;腰酸加炒芡实、川续断。 功效:益气升阳,气化固溺。 主治:老年性尿失禁。 方解:柴胡升陷汤包括柴胡甘草汤、缩泉丸二方。柴胡、升麻二味,历来被医家认为是升发阳气(清气)的必用之药。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推陈出新”之描述;升麻则有“久服不夭”之说,...

  • 尿频 固摄止尿 缩泉丸验案

    尿频 固摄止尿 缩泉丸验案

    王某,女,55岁。 主诉:尿频、尿急1年,加重1周。 患者小便频数1年余,西医系统检查后,诊断膀胱括约肌松弛,疗效不佳。患者来中医求诊,症见尿频尿急,白天约20分钟1次,夜尿15次左右,腰部酸痛,纳食一般,大便稀溏,脉沉细,舌淡,苔白厚。 中医诊断:尿频(肾气不固,脾虚湿蕴)。 治则:补脾益肾,固摄止尿。 组方:炒白术20克,乌药9克,益智仁15克,山药15克,薏苡仁30克,茯苓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覆盆子15克,金樱子10克,狗脊15克,菟丝子10克,...

  •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辛文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颇为痛苦,四处求医,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均为阴性,膀胱镜、B超等亦未见异常,曾服金匮肾气丸、缩泉丸、滋肾通关丸、八正散,五苓散等中药及偏方外敷神阙,涌泉穴等效果不显,服西药抗胆碱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维生素、谷维素及康复锻炼亦均无效。刻诊:小便频数,点滴而出,不能自控,出汗、易感,手和背怕冷,面色苍白,乏力、时气短,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微弱。 辨证:肺脾...

  • 反复血尿,病位在肾及膀胱,补肾固摄方

    反复血尿,病位在肾及膀胱,补肾固摄方

    初诊:2011年04月07日 姓名:萧某某性别:男年龄:56岁地址:光复北路 主诉:反复血尿5月。 现病史:2010年10月曾出现2次肉眼血尿,时查肌酐84,随后多次查尿常规红细胞1+~4+,尿蛋白-~+,尿白细胞+~3+,红细胞位相:总4400,正/畸:3600/800,双肾、膀胱B超未见异常。一个月前因感冒反复出现血尿。 现症见:左腰部酸胀,乏力,夜尿0--1次,舌淡红,苔微黄,脉细。 西医诊断:血尿查因:隐匿性肾炎? 中医诊断:尿血 脾肾气虚,湿浊瘀阻 西药处方: 阿托...

  • 下元不固尿失禁 昆仑三阴交建奇功

    下元不固尿失禁 昆仑三阴交建奇功

    尿失禁在临床上以神志清醒时尿液不能自控而流出为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虚、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膀胱约束无权,或脾肺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或火热郁于下焦、湿热蕴结、脉络遇阻、膀胱气化失司、开合失职而致小便失禁。 辨证要点 肾气不足:畏寒肢冷,白天尿频,夜尿尤频并逐渐加重,下元不固,气化失司,开合失职,小便失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肺脾气虚:脾失健运,上虚不能制下,尿频以致失禁,每遇咳嗽、打喷嚏、惊吓,尿液不自主流出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

  • 慢性肾衰方以填精固肾汤加减

    慢性肾衰方以填精固肾汤加减

    张某某,(住院病号),男,58岁,退休职工。 主诉:发现肌酐升高并尿中泡沫半年,发热2天 现病史:患者于去年9月份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时,尿常规示:尿蛋白:2+,尿葡萄糖:+;肾功:肌酐:111umol/l,尿酸:113umol/l;泌尿系B超:前列腺肥大,双肾无异常,当时未予重视及诊疗。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尿中夹泡沫,偶有尿道刺痛,无尿频尿急等症状,当时仍未予诊疗。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12日患者因“支气管炎”在我院二沙分院住院期间,查尿常规示:尿蛋白(-),尿...

  • 尿失禁 治则方药 固涩膀胱

    尿失禁 治则方药 固涩膀胱

    李某,女,41岁。主因尿失禁近20年,于2018年5月23日首诊。患者在1999年3月顺产后有时出现尿失禁,产褥期未予重视。后因病情无改善先后到县、市及西安大医院诊治,均未查出明确病变,建议康复治疗。曾屡服西药,毫无效果,致使病情逐渐加重。现症:每当突然用力,如咳嗽或跑步等,都会禁不住遗尿,伴疲乏无力。喜热食,冬天畏寒。诊见:隐约可闻尿骚味,双脉沉弱,舌淡红,苔薄白。 诊断:尿失禁(脾肾阳虚,膀胱失约)。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膀胱。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党参15g,炒白术15g,炮姜...

  • 肾气不固尿频 每晚10余次 主方治法

    肾气不固尿频 每晚10余次 主方治法

    彭某,男,24岁,2011年8月18日初诊。患者诉尿频,每晚10余次,遗精,失眠,畏冷,乏力,苔薄白,脉细略数。2009年8月曾接受“精索静脉曲张术”。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补肾气,涩小便。 主方:缩泉丸合秘精汤。桑螵蛸20克,益智仁20克,覆盆子20克,菟丝子20克,金樱子20克,五味子6克,芡实15克,莲子肉10克,怀山药15克,麦冬10克,知母1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10剂水煎服。 二诊(2011年8月25日):尿频减轻,每夜3~...

  • 治顽固性尿频验案

    治顽固性尿频验案

    病案举例: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 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无 尿痛,颇为痛苦,四处求医。详询就诊治疗经过,曾 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正常,B超未 见异常,膀胱镜(一),服补肾壮阳、缩尿之中药,以及 清利湿热之中药。观其中药方有金匮肾气丸、缩泉 丸、滋肾通关丸、八正散、五苓散等。西药有抗胆碱 及植物神经调节药。此外,穴位外敷、康复锻炼均无 效。患者花费1万余元。刻诊:小便频数、点滴而出、 不能自控,出汗易感,手背怕冷,面色苍白,乏力气 短。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微弱。...

  • 顽固性尿潴留 治则方药

    顽固性尿潴留 治则方药

    顽固性尿潴留非常少见。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不能自行排出的病症,中医无此病名。产后尿潴留是尿潴留的一种,是由于产后膀胱内尿液大量存在,6小时内不能自行排出。 王某,女,25岁,主因足月顺产后尿潴留,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2周,西医给予穴位药物注射、热水熏洗、留置尿管等对症治疗,同时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仍然尿潴留。 8月17日请张洪洲主任医师会诊,刻下患者面色白光白,倦怠乏力,心慌出汗,腰酸疼,尿道时有刺痛,纳可,大便正常,恶露量不多,舌质淡苔白,脉沉。 诊断:(肾阳虚弱 气化不...

  • 探究五禽戏功法中虎戏和鹿戏的强腰固肾作用

    探究五禽戏功法中虎戏和鹿戏的强腰固肾作用

    在中医保健防病的发展历程中,强腰固肾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腰部是身体承受力量的主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大多都需要依靠腰部力量才可以完成,说明腰部强弱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腰部也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腰痛、腰肌劳损等腰部疾病。腰为肾之府,肾精、肾气的充足与否也决定了腰部是否强健。五禽戏作为一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创编的传统导引功法,其中的动作体现了躯干和四肢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扭转、折叠等姿势,尤其是对腰部进行有效的锻炼,具有良好的强腰固肾作用。 1 五禽戏概述...

  • 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老年尿失禁

    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老年尿失禁

    中医认为,尿失禁是因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津液不能内藏而成的疾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 胱之气化需肾气蒸腾,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寒,不 能约束,故小便出而不禁。老年人肾气己亏,关 门不固,故常见此病。 笔者自拟固肾缩泉汤治疗 老年尿失禁,一般用药5~10剂即可治愈。泽泻 15克,茯苓20克,五味子10克,熟附子10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0克,桑螵 蛸15克,益智仁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2 次,混匀药液,早晚分服,每日1剂。 此方具有益 气补肾、温煦膀胱、固涩缩泉之功,使膀胱收缩 有力、开阖有...

  •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清气凉营法 开闭固脱法 泻下通瘀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清气凉营法 开闭固脱法 泻下通瘀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原称流行性出血热,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瘟疫”“疫斑”“疫疹”等范畴,周仲瑛教授称其为“疫斑热”。病因是感受瘟邪疫毒进而酿生热毒、瘀毒、水毒,耗伤阴津。“三毒”几乎贯穿病变的整个过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以热毒、瘀毒为主;少尿期以瘀毒、水毒为主;恢复期则为正气亏虚,余毒不净。因此,治疗当以清瘟解毒为基本原则。同时区别各个病期的不同病理特点,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大法,结合...

  •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的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的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目前为止,人类骨折固定方法有两类:一类立足于现代科技,有创伤、有遮挡,称作手术固定术[1];一类立足于生命自然法则,无创伤、无遮挡,称作手法固定术[2]。手术固定术借助现代科技后来者居上,似乎成了当今骨折固定概念的代名词[1]。 当下随着自然疗法、天然药物、传统医学的回归与被认可,千年中华整骨术(中医称:正骨术)骨折复位、固定、愈合优势越被人们所关注,尤其在基层及边远山区突发事件的“短、平、快”效果更明显[3]。本文以中国蒙医整骨术为范例,立足于蕴含肢体与全身一体、躯体与功能统一、...

  • 治疗肾病 补益脾肾扶正固本皮持衡注重补益脾肾两脏

    治疗肾病 补益脾肾扶正固本皮持衡注重补益脾肾两脏

    全国名中医皮持衡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50余载,尤长于肾脏疾病,对各种肾脏病之证候及治疗用药均有其意见之奇,形成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独特治疗风格。笔者有幸跟师随学,收益良多,现将皮持衡治肾病综合征之要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补益脾肾扶正固本皮持衡尤其注重补益脾肾两脏:①肾病综合征本就病程长,必耗伤精血,因此当补脾肾、益气血。②肾气足,则能化气行水;补益脾肺,使其各司其职,水液输布正常。对于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的水肿,便善以补法退水,参芪地黄汤、贞芪地黄汤为其常用,有补脾益肾、调其气化、...

  • 脱肛治验 升举固摄益气清利

    脱肛治验 升举固摄益气清利

    脱肛又名人洲出、截肠、肛门脱出、肛肠脱出等,《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七·痢病诸候·脱肛候》谓“脱肛者,肛门脱出也”,是指肿物(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部分乙状结肠)自肛门脱出于肛外的疾病。《临证指南医案》有“脱肛”专篇,然列案有限,解案失准,邹滋九谓“观先生治脱肛之症,亦不越乎升举、固摄、益气三法”,简明扼要,却遗清利一法。而徐灵胎“评点《指南》多所攻击”,于此篇治验评失公允。华岫...

  • 邵祖燕从气论治顽固性便秘经验

    邵祖燕从气论治顽固性便秘经验

    顽固性便秘是一种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病程周期较长、病情反复的特点,顽固难治,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该病归属于中医“闭”“便难”“脾约”等范畴[1,2],临床可从督脉论治,调三焦气机。 邵祖燕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内科首席专家,天津市首届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1、2、6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邵教授擅长以中医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治疗脾胃病、老年病及内科杂病。笔者跟随邵...

  • 膀胱过度活动症又称尿道综合征 柴芪固溺汤

    膀胱过度活动症又称尿道综合征 柴芪固溺汤

    申春悌,1949年出生,第五、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孟河医派传人,曾任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悸等内科杂病和更年期综合征、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疾病。 组成:炙黄芪20g,春柴胡10g,乌药10g,山药10g,益智仁15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桑螵蛸10g,粉葛根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治顽固性水肿 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治顽固性水肿 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患者女,87岁,2019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四肢浮肿20年余,再发4月。患者20年前因四肢肿胀曾被诊断为特发性水肿,症状时轻时重,4月前再次出现双下肢浮肿严重,先后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尿常规、心脏彩超、泌尿系彩超、双下肢静脉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肝功提示:白蛋白33.1g/L,尿酸:393μmol/L,24小时尿蛋白:158mg/L,N-BNP:1890pg/L。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予抗炎镇痛、利尿强心等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求诊。刻诊:四肢重度水肿,皮肤绷紧光亮,手足麻木僵硬,双下肢乏力,...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