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固 第13页

固 第13页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关格是由各种疾病发展到脾肾阳衰,阳不化湿,使水浊内生,浊邪壅塞三焦而发病。倒换散用大黄配荆芥穗,各等分为末,每服10克,温水调下。如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穗减半。大黄苦寒,其性重浊,主沉降,力猛善行,为攻...

  • 治顽固性鼻出血验方

    治顽固性鼻出血验方

      1.白及3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取药末适量,用糯米汤调拌,捏成条状。用药前清除鼻腔残余血块,然后将药条塞进患侧鼻腔,保留药条两天左右。一般塞用1~2次即可痊愈。   2.白茅根、藕节炭各25克,龙骨、牡蛎各20克,白及粉、生大黄各10克,生三七粉6克(分冲)。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10剂即可痊愈。(郭旭光)...

  • 治顽固性鼻出血二方

    治顽固性鼻出血二方

    1.白芨3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取药末适量,用糯米汤调拌,捏成条状。用药前清除鼻腔残余血块,将药条塞进患侧鼻腔,保留药条2天。塞用1~2次见效。 2.白茅根、藕节炭各25克,龙骨、牡蛎各20克,白芨粉、生大黄各10克,生三七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10剂显效。 郭旭光...

  • 刘启廷益气固表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刘启廷益气固表 小儿易感扁桃体肿大方

    刘启廷益气固表系列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根据不同病症,加味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病能治,无病可防。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古人谓之为玄府御风关键方,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似桂枝汤而不燥。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的病人是因为肺气虚,肺主腠理,腠理在表,肺气虚的病人也是表虚,故应当先补肺气以实表。 方中黄芪为药首,具有益气固表之功,抵御风邪无以乘虚而入之效;用炒白术易生白术,减弱燥性,功偏补气健脾,以资水谷之...

  • 刷牙疗法固齿治病

    刷牙疗法固齿治病

    刷牙法是用药物牙膏刷牙,以清洁口腔,防治口腔疾病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保健牙刷”,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选用不同的牙膏。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刷上牙时要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要从下往上刷;舌面用同样的方法,前牙舌侧可将牙刷竖起;刷上牙时用拉下的动作刷,刷下牙时用提上的动作刷。刷的时候要注意,同时按摩牙龈,咬合面则可用牙刷毛尖端在牙齿咬合面上前后方向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宜饭后或晚间刷。 一、牙痛 擦牙固齿散:花椒、细辛各60克,白芷195克,川芎150克,青盐、食盐各300克...

  • 按牙龈能固齿

    按牙龈能固齿

    早晚坚持按摩牙龈,可使牙龈上皮组织增厚,角化增强,同时还可增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新陈代谢,不仅可预防牙龈萎缩,还可增强牙龈再生力和牙齿的牢固性。 徒手按摩有两种方法。 1.口外按摩法:用右手食指,放在牙龈相应的面部皮肤上,做局部小圆形旋转移动按摩,然后漱口。 2.口内按摩法:先将右手食指洗净,并用75%的酒精消毒。食指放入口内唇(颊) 侧牙龈上,来回移动或做小圆形旋转移动,并向牙冠方向施力滑动。然后将食指放在舌侧牙龈上,重复上述动作数次,按摩后立即漱口,以免龈沟内渗出液随唾液吞下。石航国...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牙龈
  • 坚固牙齿三方法

    坚固牙齿三方法

    ☆补肾固齿法 选补骨脂30克,怀牛膝15克,枸杞15克,每天早晚熬水喝,加入200毫升水,熬至100毫升左右即可。 ☆茶水漱口法 每天三餐过后,含上两口茶水漱漱口,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这样,您吃酸味食物时也不用怕酸到牙齿了。 ☆叩齿咽津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或者是晚上睡觉前,您将上下牙齿相互叩击30次左右,并将产生的津液吞下去,能让牙齿更加坚固。...

  • 老年牙齿浮动 治宜补肾固齿

    老年牙齿浮动 治宜补肾固齿

    老年人牙齿浮动是肾气亏虚的一种表现。同时还伴有腰膝酸软,听力减退,神疲肢冷,尿后余沥,甚则小便不禁,治宜补肾固齿。 取熟地60克,山药、牛膝、枸杞子各45克,山茱萸、茯苓、杜仲、远志、五味子、芡实、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各36克,石菖蒲15克,大枣3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白开水或淡盐水送服。...

  •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顽固性口疮茶疗含漱法

    不久前,我的口腔里长出一个赤豆大小的口疮,我以为是上火了,没有在 意。可没过多久,我的口疮越来越多。为 了治疗口疮,我服用了维生素B:、六神丸 及牛黄解毒片等药物,但是效果均不理 想。邻居告诉我用苦丁茶漱口能治疗口 疮,我便用此方治疗一段时间,没想到口 疮出现的频率和数量都明显地减少了。 具体方法是:取干苦丁茶20克,用 100毫升的沸水冲泡,待水温自然冷却 后,将苦丁茶含漱在口中l一2分钟后吐 掉,每天可反复含漱3~4次,于饭前、饭 后睡觉前进行。 苦丁茶性寒、味苦,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

  • 顽固性口糜治验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

    顽固性口糜治验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

    赵作伟 山西省绛县中医院 扶阳理论重视肾阳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肾阳之存在以潜降为顺,性喜潜降。扶阳理论的创始人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卷二》中说:“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对《内经》“阴平阳秘”“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解释为“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祝味菊语)。认为阳气失其潜藏而浮越,就会发生疾病。临床上很多&ld...

  • 坚固牙齿按面颊

    坚固牙齿按面颊

    常言道“牙掉催人老”,牙齿功能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所以牙齿的养护特别重要。经常按揉面颊可以刺激穴位,坚固牙齿。 1.将双手食指分别放在面部两侧耳前方的下关穴 (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处,用指尖按揉,一按一松,连按20次。再用指腹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逆时针方向揉1分钟。 2.将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面颊部的颊车穴(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处),用指尖一按一松,连做20次。再用指腹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逆时针方向揉1分钟。 3.两手拇指分别按在两面颊部的颊车穴处作支点固定两...

  • 治中风脱证 脑梗死当固本救逆

    治中风脱证 脑梗死当固本救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兹分享案例一则如下。 患者住院时的一般状况 患者刘某,男,83岁,于2016年4月突发言语欠清,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查头部核磁共振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年6月因跌倒,于某三甲医院行“腰1骨水泥成型术&...

  •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张某,男,46岁,于2015年6月3日因语蹇、口?、左侧肢体麻木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未系统口服降压药,无冠心病、糖尿病史,伴有头晕,口干咽燥,恶热汗出,喜冷饮,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P:108次/分,BP:200/100mmHg,构音欠清,左口角偏低,左侧肢体痛觉减弱,神经查体余(-)。尿蛋白:+-,TG:2.28mmol/l,CHO:6.63 mmol/l,LDL:4.31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

  • 中医保护牙齿 叩齿养胃固肾

    中医保护牙齿 叩齿养胃固肾

    为什么年纪大了就喜欢剔牙 跟年长的亲人和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上是一定要备好牙签的,因为他们吃过饭后,必定剔牙。曾见过某位四十多岁的朋友,一边满桌子找牙签,一遍哀叹:“以前从来不用剔牙的,从今年开始,吃完饭就不得不剔了。哎!老啦。” 饭后剔牙跟老了有关系么?这位朋友说的一点不错。 在中医看来,“齿为骨之余”,全身的骨骼好、骨髓充足,牙齿才能健康。而骨骼的健康与否取决于肾,因为“肾主骨”。饭后要剔牙,是因为牙缝增大;牙缝增...

  •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静顺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周某,女,生于1969年7月23日。 2018年4月3日初诊。患顽固性口腔溃疡3年,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疼痛难忍,多处诊疗,未能根治。曾经寻求中医治疗,屡用清热泻火剂,效果不明显,故没有坚持服用。后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只有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后经常服用反应停。就诊时检查发现嘴唇内侧、舌体有多个溃疡面,部分溃疡面大、深、颜色苍白。舌体左侧边缘有如黄豆大小隆起结节,溃疡疼痛明显。平时经常觉得头晕乏力、畏寒、大便干结难解,诊脉为细脉。给予静顺汤加味。 处方:白茯苓10克,木...

  •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例1:沈某,男,48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于1978年年底患牙痛,自觉牙床浮肿,牙根酸痛松动难忍。头痛头眩,口苦口臭,睡眠不宁,胃纳、二便均如常。查,体胖,面色红润,脉弦稍数,血压 155/105毫米汞柱。诊为肝阳上亢,虚火牙痛。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用上方加夏枯草、生牡蛎、牛七、玄参、杭菊花。3剂。服后牙痛消失,余症亦减除。 例2,林某,女,33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1979年10月28日初诊。自诉牙龈虚浮,牙齿酸软,头眩晕,腰酸,四肢乏力,白带多,胃纳呆。查:面色苍白,消瘦,舌淡少苔,脉弦细弱。诊为肾阴...

  •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不寐”等范畴。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的比率为13.5%—24%[1]。笔者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病案记录 孙某,男,37岁,广东广州人,银行职员,初诊于2013年8月23日。患者因“顽固性失眠3年余”来我院就诊,自诉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反复失眠3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服用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交泰丸等疗效不佳,每日需服用...

  •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

    赵纪生,江西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学验倶丰,善于治疗肾病、脾胃病和心系疾病。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观察其治疗一老年顽固性失眠盗汗患者,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以飨读者。 病案:余某,女,82岁。3年前因老伴患胃癌术后转移,出现性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盗汗,曾辗转多家医院医治,服用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故前来就诊。患者忧郁焦虑,精神疲惫,面容憔悴,形体消瘦,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每夜睡眠不超过2小时,有时...

  •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蔡某,男,68岁。5年前患高血压心脏病,近两个月来常失眠。现面部红赤,唇舌红,舌尖有许多瘀点,舌无苔,中央有裂纹。夜常烦躁不寐,每夜睡眠不足3小时,起床后口干、微苦,胸烦闷,常心悸,胃纳差,大便干结,1周1次,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脉细数。血压155/95毫米汞柱。 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8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胡黄连12克,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花生叶25克,含羞草25克,茯神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日煎服1剂,连煎2次...

  • 房颤治疗四步法 益气养阴固其本

    房颤治疗四步法 益气养阴固其本

    胡元会,男,汉族,陕西人,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人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北京中医榜样人物。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6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

  •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顽固性失眠针刺治疗 神庭穴与神门穴

    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明星因严重失眠而出现抑郁的报道,失眠的危害是持续性的,它能使人白天疲劳或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严重者头痛、头晕等其他疾病也会相继出现,给失眠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重度失眠患者(60岁左右),每日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否则彻夜难眠。此患者除失眠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服用安眠药五年余,深受此病...

  •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2017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木运不及,燥乃大行;终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燥火不降更为明显。我跟随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近来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很好效果。   蔡某,女,46岁,护士。初诊2017年12月1日,失眠10余年,彻夜不眠,口服舒乐安定从每晚1粒到现在每晚3粒都不能入睡,中药治疗无效,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每晚回到卧室看到枕头就十分恐惧,近半月尤为严重,精神几乎崩溃。刻下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双...

  • 顽固性失眠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临床验案

    顽固性失眠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临床验案

    顽固性失眠常见舌象特征分析及临床辨治举隅 顽固性失眠 (慢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 睡眠障碍, 作为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和 (或)睡眠质量严重不足, 并引起身体机能 低下的一种综合征 [1]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 节奏的加快, 顽固性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因其病 程缠绵, 病机复杂, 至今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 方法, 但中医对于顽固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 小, 依从性好, 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正确的辨证是良 好疗效的前提, 《临症验舌法》云: “核诸经络,...

  •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顽固性失眠,心悸失眠,立乌菟汤一方

    失眠又称不寐,是以常常不能取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临床证型颇多,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好。”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是不寐的常见证型。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上扰心神,即“精不凝思,而龙雷震动”变生诸症。是病肝肾之虚为本,虚火扰神为标。据病组方,遵从叶氏“滋下清上”治法,立乌菟汤一方,效果显着。 方药:蒸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桑葚子15g,桑叶10g,菊花10g...

  •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顽固性呃逆病史1呃逆频繁 治疗以行气降逆止呕为主

    张某,女,60岁。于2004年2月28日就诊。有顽固性呃逆病史10年,呃逆频繁,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常伴胃痛,其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夜间尤甚,大便秘结,四肢沉重乏力,常因频繁呃逆而影响入食,舌边有瘀斑、苔略黄腻,脉沉弦。经西医、中医治疗无效。张教授诊断其为痰瘀互结所至之顽固性呃逆,其病机为痰瘀互结,内阻于胃,胃气上逆而挟痰浊上泛,发为呃逆。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方药:紫丹参30 g,檀香12 g,砂仁12 g,灵脂10 g,生蒲黄(布包)10 g,延胡索10 g,枳壳12 g,大黄10 g,代...

  •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中医学称“不寐” 、 “不得卧” , 是以经常不 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 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 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人 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 学习和健康 [1 ] 。顽固性失眠 属于失眠的一种, 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引起, 临床主要 表现为入睡困难及维持睡眠困难, 日间疲倦感, 夜晚 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 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产生 紧张焦虑、 情绪不稳、 过度担心, 自觉痛...

  • 慢性肠炎 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慢性肠炎 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慢性肠炎 患者,女,74 岁。2004 年 1 月 14 日初诊。患者大便水泄 20 余年,尤在饮食稍有不慎,或受寒风冷诱发。每日腹泻于凌晨即起,泻下水样完谷之物,大便日行四五次。怕冷畏风,面部潮红,面额烘热感,口干但不欲饮或饮水不多。 此证属下元虚冷,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日久滑脱冷泄。治当以温肾暖脾,固肠止泻,并引火归原而温下焦之寒。处方: 白术 15 g,山药 15 g,炙黄芪 15 g,厚朴6 g,姜半夏 10 g,苍术 10 g,防风 10 g,肉桂 6 g,艾叶 6 g,吴茱萸 6 g...

  • 风痰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治疗以熄风理气降逆为主

    风痰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治疗以熄风理气降逆为主

    张洪义教授从医近50余年,其医术精湛,尤擅长于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治,声誉颇佳。笔者于本科就读阶段有幸跟随恩师门诊4年,现择其疑难病案3则报道如下,以飨临床同道。 重用白矾治疗顽固性呃逆 呃逆,古称噎,为临床常见病,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胃肠道疾患、神经官能症等病证,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神经性呃逆等。临床上习惯在辨其寒热虚实、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理气降逆之品,如柿蒂、代赭石等予以治疗,对于病程较长的顽固性呃逆常忽视化痰药的运用,故疗效不显。张洪义教授重用燥湿化痰之品...

  • 顽固性呃逆 喉间呃呃连声 降逆止呃方药

    顽固性呃逆 喉间呃呃连声 降逆止呃方药

    【顽固性呃逆】   王某,女,43岁。2015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喉间呃呃连声1月余。1个月前因参加婚宴,多吃荤食而引起喉间呃呃连声,胃脘胀满,纳食减少。服用健胃消食片治疗后,胃脘胀满、纳食减少症状虽有好转,但喉间呃呃连声仍不断。曾服用中药治疗,药效欠佳,故来就诊。刻诊见:喉间呃呃连声,胃脘胀满不适,纳食减少,口臭,偶反酸,大便稀,微有下坠感,小便尚可,舌暗红苔薄黄稍腻,脉弦缓滑。   诊断 呃逆(浊毒动膈,胃气上逆)。   治法 化浊解毒,降逆止呃。   ...

  • 顽固性呃逆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顽固性呃逆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门某,女,45岁。2021年5.月13日初诊,平素脾胃虚弱,近日因琐事生气,情志不畅,刻诊患者脉胃脘痞满,无腹胀压痛,频频嗳气呃逆,恶心欲呕,脉弦滑,舌质暗红,苔灰白微腻。诊断:(肝郁气滞型)呃逆。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30g(研细包煎), 姜半夏15g,党参15g,炙甘草6g,醋香附10g,白芍15g,青皮9g,降香9g,白蔻仁6g,神曲20g,丁香3g,生姜30g,大枣三枚。水煎服,日1服,早晚分服。 上方连服5服后,呃逆明显减轻,1日中偶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