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第36页
-
快速消除前列腺炎病痛 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治疗前列腺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能较快消除病痛。 敷脐法:冰片1克,白胡椒8粒,分别研末,洗净脐部,常规消毒,先把冰片放于脐部,再用白胡椒末填满,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此法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坐浴法:白芷、萆薢各30克,甘草6克。共煎汤坐浴,同时用手按摩小腹至外阴,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坐浴30分钟,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急(慢)性前列腺炎。 药带法:萆薢、桃仁、红花、乌药各10克,车前子12克,金钱草、败酱草各15克,刘寄奴3...
-
清热利湿消瘀散结 治慢性前列腺炎
王键,男,1956年出生,安徽歙县人,出身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自幼跟随外祖父学习中医。获得中医硕士学位后,跟随其伯父王任之、其父王乐匋教授学习中医,从事中医教育、临床、科研工作近40年。 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被评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并获银奖,是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安徽省跨世纪学科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致力于新安医学,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临证方面...
-
宝宝消化不良中医推拿调理
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很多都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家长发现宝宝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时,都是让孩子吃点帮助消化的西药或中成药,其实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有非常好的疗效,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掌握,在家就能帮助宝宝调理。 少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厌食挑食、胃胀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恶臭、夜卧不宁、烦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长个等。小儿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积滞”的范畴,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常见小儿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
-
少女消渴病 地黄来治愈
相传元朝大将军史天 泽,曾率领几千人马攻打蔡 州(今河南汝南),在兵荒马 乱之中,偶遇一红颜少女莹 莹,莹莹身子消瘦,衣裳破 乱。史将军顿生怜悯之心, 令手下将士将她护送到军 营,吩咐军医为她细心诊 治。军医见莹莹颊红皮松, 舌红少津,脉细无力,加之 多饮、多便,诊断为“消渴” (糖尿病)症。随即处方:地 黄150克,黄芪、茯神、瓜萎 根、甘草、麦冬各90克,将 上六味药切细,以水1200 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渣, 分3次服,每日l剂。服药 调养之后,莹莹病情日见好 转,半年后重现花颜丰...
-
治子宫肌瘤 癥瘕消散邪去正复而愈
患者汤某,女,41岁。2011年5月4日初诊。患者2年前曾在某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现又感小腹隐痛不适,经来腰、腹胀痛,经色黑,量少,夹带黑色瘀块。B超示:前位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底部可见一大小约23毫米×23毫米低回声,边界清晰;子宫肌层内见一大小约15毫米×13毫米低回声,边界清晰。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肌瘤。余观其神,性急善怒,躁动不安;察其色,颜面红,但红而不润,红中带紫,舌质红而黯,苔薄白脉弦数。月经不调,经来前后不定时,小腹隐痛不适,经来尤甚。综观脉...
-
子宫炎性肿块 治宜消炎散结止痛
王某,30岁。2010年9月16日初诊。半年来时常腹痛并有白带,近两个月来每日均有,量多且带血丝。其间曾购白带丸等中成药内服取效不著。后去某院经B超检查报吿:子宫形态增大,左后方可探及6.9×5.4厘米大低回声光团,边界不清。超声显示子宫炎性肿块。遂静滴青霉素、甲硝唑10余天,外用康妇消炎栓、日舒安数次罔效。并述数月来胃脘部常灼热不适,口苦口中黏腻,纳食不香,渴不欲饮。小便发黄,大便黏滞。有时腹痛腹胀剧烈,痛甚时需服止痛片暂时维持1~2小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诸症合参,证属脾胃...
-
输卵管梗阻积水 采取养血化瘀消瘕之方
按本案治疗历 时近9个月.就诊前 经子宫输卵管碘油 造影诊为双侧输卵 管伞部不完全性梗 阻.左侧输卵管积水。 3个月后复查左侧附 件有11.5cmx9.8cm~ 6.Ocm液性暗区.疑 为输卵管积液所致。 班老临证重视辨证施治.有是证用是方, 西医诊断可作为辨 证时的参考。 初诊患 者表现为经行前后 恶心呕吐.平素两少 腹隐痛.带下量多色 白。此属肝郁脾虚.湿 热下注.与胞中瘀血 相搏.形成湿瘀为患, 愈久则成瘕。脾失健 运.胃失和降。故恶心 呕吐.在经行前后容 易发作.实乃经血下 聚,肝血不足。肝经失 养,横逆...
-
行气消瘀汤治疗输卵管不通
妇人输卵管不通多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调,气滞血凝所致。凡内伤生冷,或外感风寒,或恙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瘰弱,气弱而不行。总之,由于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渐以成症。故用行气消瘀汤调治。 药物组成:当归15克,赤芍10克,香附12克,白术12克, 丹皮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瓜蒌壳15克,川楝子炒焦5克,路路通12克,川牛膝12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红花6克,橘叶15克。 加减方法:小腹畏寒加肉桂6克,炮姜12克,小茴香12克;小腹痛拒按加莪术6克;乳...
-
化瘀消症 来齐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益母草20克,血竭3克,川芎、三棱、莪术、当归各lO克,桃仁、红花各6克,元胡、川楝子各 12克,路路通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活血理气,化瘀消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经前经行小腹剧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黯有块,血块下则痛减,伴经前乳胀,舌紫黯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创方者:来齐 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方 处方:小茴香、炮姜、乳香、没药各5克,乌药、蒲黄、五灵脂各6克,当归、川芎各10克。 用法:...
-
治疗乳腺增生汤剂(消癖汤)
组成:当归10克、香附10克、女贞子10克、仙灵脾15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柴胡10克、首乌藤30克、旱莲草10克。 功效:舒肝安神、健脾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脾虚、肾亏而引起的乳腺增生及由此导致的月经不调、心神不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方解:王氏集先辈之名言,采众家之专长,加上自己多年反复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致病之因除思虚伤B申,脾虚水湿不运,聚而成核,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之外,多与冲任不调有关。故王氏治之,多主张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益阴安神...
-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 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 1.中成药外治方 ①金黄散:金黄散适量,用凡士林调匀外敷患处,包扎[占J 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⑦紫金锭:紫金锭40粒,放人开水中研为稀糊状,均匀涂于双层纱布上,外贴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续 3~5天即可。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③七厘散:七厘散5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备用。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
自拟止痛消结方治疗乳腺增生症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双侧乳房肿块、胀痛2年,与情绪有关,经前加重,曾服用其他药物效果不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片块状结节,质硬,压痛明显,舌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痰凝。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给予中药:柴胡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5克,莪术9克,枳壳9克,当归12克,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瓜蒌30克,牡蛎30克,玄参12克。每天1剂。连服6剂后,痛减。继服14剂后疼痛减轻,肿块变软。再服14剂后复查右乳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