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 第35页

消 第35页

  • 消除老年斑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

    消除老年斑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

    随着年龄增大.许多人面部会长老年斑.用豌豆糊内服配合外敷,可有效减少和消除老年斑,您不妨一试。 取豌豆1000克,分成2等份.其中一份炒熟后研成细面.另一份直接研成细面,分别装瓶备用。每次取熟豌豆面15克冲服.每日上下午各1次。另取生豌豆面适量(根据老年斑面积大小而定),用温水调成稠糊状,涂抹于老年斑处,厚度以完全覆盖老年斑为宜。每次敷 20分钟后洗掉.每日1次。 据《本草纲目》记载,豌豆能“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泽”。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通过内...

  • 山楂蛋清消老年斑

    山楂蛋清消老年斑

    老年斑是人体衰老后在皮肤上的特征性表现,出现在面部的话,不但影响老人外观,心理上也会感觉苍老起来。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年老后体内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可以有效防治。山楂味酸甘,可入脾胃经和肝经,功擅活血通脉,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可使新生皮肤取代色素沉着的陈旧皮肤,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 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润肤消斑,故对清除老年斑有一定疗效,老年朋友不妨一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取10克,以...

  •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程某某,男,55岁,湖南人。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双眼睑皮肤瘙痒、红疹,20余天,伴眼胀、视蒙、久视则疲劳1年多,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内服抗过敏片剂、霜剂,并涂消炎药膏,无效。舌红,舌苔白腻,脉细。查眼睑皮肤潮红、粗糙、有黄白色皮屑附着,无破损,无溃脓。 辨证:风热血燥。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养血。 主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牛蒡子...

  • 去除雀斑 消除粉刺 治酒糟鼻偏方

    去除雀斑 消除粉刺 治酒糟鼻偏方

    去除雀斑 外用法:①朱砂与蜂蜜按4:1比例,加少量护肤膏调配成糊状,每晚睡前涂搽一次,一般8~10次即可见效。②干姜25克(鲜姜加倍)洗净,晾干后装入瓶中加入白酒或50%酒精500毫升,密封浸泡15天后使用。将局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用消毒棉球蘸上生姜酊擦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 内服法:当归9克,赤芍9克,柴胡9克,茯苓9克,甘草3克,薄荷1克,香附9克,天花粉9克,蝉蜕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消除粉刺 外用法:①轻粉、黄芩、白芷、连翘、白附子、防风各3克,研细末,和...

  • 面部消斑方

    面部消斑方

      柴胡6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生地、熟地各10克,枸杞15克,当归15克,制首乌10克,黄精10克,茯苓10克,大枣3个。5剂。   将5剂量的药打粉,做水蜜丸,每日2次,每次5克(约可乐盖一平盖),温开水送服,需坚持服用至完。 治肺结核咯血方 白木耳10克,先以清水泡透,再加白糖适量清蒸1~2小时,每日早晚空腹时服,连服7~10天;或白木耳、白及粉各6克,冰糖适量,混合清蒸1~2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连服5~7天。...

  • 制作夏日消肿止痒神器

    制作夏日消肿止痒神器

    夏天就要美美地晒! 晒颜值! 晒身材! 晒……红包! 小磊是一个特别喜欢红包的人。 但是一到了夏天, 只有蚊子才会给他发红包! 超级痒!!!!!!!! 小宁和小强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招蚊子, 可是却特别容易长痱子, 一长,就是一夏天…… 小秋则不一样, 她不招蚊子,不长痱子, 然而,一到夏天, 湿疹就赖着她不走了…… 美美的夏季, 怎么能因为&ldq...

  • 带状疱疹 疱疹发作突然消肿镇痛外用麝香

    带状疱疹 疱疹发作突然消肿镇痛外用麝香

    冬春多发带状疱疹,疱疹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常伴有灼热刺痛,给患者带来痛苦。早期给予中医小技术,消肿止痛效果很好:消肿镇痛外用麝香。做法:取0.5克,研极细末,用医用凡士林50克调和成药膏,每次取药膏少许外敷疱疹处,每日3次。适用于疱疹初期红肿刺痛。 点评:带状疱疹中医传统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痣”“火带疮”“蛇串疮”等。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病程一般为半个月左右。好发部位...

  • 治汗腺炎 治以清泻湿热解毒消炎散结

    治汗腺炎 治以清泻湿热解毒消炎散结

    孔某,女,28岁,2013年9月5日初诊。 患者述其1月前阴唇两侧始有灼热不适,略疼痛感,几天后有2个蚕豆大小坚硬结节显著隆起,皮色红肿,痛感加重。某院诊为化脓性汗腺炎,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注射数日,结节有所消退,但停药后又反复再现,症状同前。患者述其每次皮疹发生时,均有头痛目眩,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较久,未得清解,蕴结化毒所发。治以清泻肝经湿热,解毒消炎散结。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柴胡9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

  • 急慢性湿疹 化湿消风散

    急慢性湿疹 化湿消风散

    秦小平,男,1960年出生,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主任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对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痹证、肺结节、胃痛、失眠、小儿夜啼、咳嗽、喘证的诊治独有心得。 组成:乌蛇粉10g(分吞,自小量起),牡丹皮10g,紫草10g,地肤子15g,苦参15g,苍术10g,黄柏15g,鸡血藤30g,当归10g,生甘草15g。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急慢性湿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方解:...

  • 儿童消化不良(成人消化不良同)

    儿童消化不良(成人消化不良同)

    用鸡内金 (鸡肫皮)四两炒黄后,磨成粉末,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半汤匙(约2钱)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 消面斑 内外结合的方法

    消面斑 内外结合的方法

      脸上的斑斑点点让美丽大打折扣,因此很多人就购买各种昂贵的祛斑化妆品,但效果却都不是很明显,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你不妨通过中医来进行调理,用这两种花来帮你实现祛斑的效果,具体方法就是喝三七花、辛夷花泡的茶,坚持大概半年,脸上的斑就会慢慢淡化。   三七花味甘苦、性凉,能清肝热、化瘀血,通过调整内分泌而消面斑;辛夷花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有芳香走窜、辛散温通的功效,上行头面,可引药上行。二者合用,可治疗因内分泌失调而产生的黄褐斑。面斑较重者,可加桑叶、淡竹叶;若肝郁明显,还可加月季花、橘叶等。   该病治...

  • 甲沟炎用五味消毒饮外敷治疗

    甲沟炎用五味消毒饮外敷治疗

    拇趾甲沟炎是指拇趾趾甲旁甲沟 组织由各种因素导致细菌通过甲旁组 织微小破损侵袭至皮下并大量繁殖而 引起的炎症,临床表现为患处红肿疼 痛,伴炎性渗出和肉芽组织增生。临床 用五味消毒饮外敷治疗早期拇趾甲沟 炎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金银花30克,野菊花、蒲公 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2克。 用法:放入瓦罐内并加入清水500 毫升,武火煎煮,水沸腾后再文火煎煮 10分钟,得药液约200毫升。取长3厘 米×3厘米×0.5厘米的纱布浸湿药液 (以不滴水为度)覆盖拇趾(以患侧甲...

  •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 疏肝消斑汤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 疏肝消斑汤

    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以女性患者居多,中医称之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等。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期及中年女性,或因肝病、结核病及其他疾病而发生,长期口服避孕药致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日光暴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多与内分泌激素失调以及机体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抗自由基对于组织损害的功能下降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于面部,但根源在肝,并与脾胃功能失调有...

  •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而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临床中医常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加以命名,如发生于头部者称“发际疮”,发生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多因素体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湿热毒邪相交,郁于肌肤而发病,或由于体虚汗出,擦破皮肤,感受毒邪而致。 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方药:四黄散:取大黄末、雄黄末、黄柏末、硫黄末各15g。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擦涂患部。每日2~3次,直至痊愈。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 皮肤起疹用“消毒饮”

    皮肤起疹用“消毒饮”

    小儿风疹、湿疹、水痘、天疱疹、 脓疱疹,用“紫草消毒饮”加减均能 取得很好的疗效,且运用此方治疗 成人荨麻疹、湿疹等各类皮肤疾患, 疗效佳,现将用法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紫草、紫花地丁、金 银花、蒲公英、连翘、车前子(包煎)、 丹皮、夏枯草、赤芍、防风、白术、白 僵蚕各8克,茯苓12克,蝉蜕、甘草 各4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药渣复煎外洗。 本方以紫草为君,既能清热解 毒,又能凉血消疹,配合金银花、连 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加强清热、解 毒、消疹的功效;加之赤芍、丹皮凉 血消疹止痒...

  • 主治痤疮 消痤方

    主治痤疮 消痤方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学习,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尤专中医外治法。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苦参15克,芦荟10克,紫草10...

  • 治疗鸡眼妙招:84 消毒液

    治疗鸡眼妙招:84 消毒液

    鸡眼在人类疾病中只能算个“小不点”,但患鸡眼后多走一点路就痛,更不能久站和跑步。用手术切除似乎小题大做,而其他方法又多不见效。下面推荐一种新法治疗,不妨一试。 取84消毒液原液,用消毒注射器抽取一滴;滴于鸡眼中心部位,待其自然风干。一周左右,鸡眼的硬化组织,即转化成正常组织。若用十次后明显好转而未痊愈,一周以后再用一次。 84消毒液是一种去污力很强的消毒剂,原液浓度高,对皮肤有腐蚀效果,故能治愈鸡眼。重要的是预防复发,平日不I 应穿较紧小和质地硬的鞋子,减少摩擦和压迫,则不会再生鸡眼...

  • 炒红茶水消食退热

    炒红茶水消食退热

    小儿喂养不当,导致食积中焦,进而积积久生热,吵闹不安,大便溏泻,厌食,舌苔黄厚腻。用下方服之可退热。 方法:选上等红茶10克,铁锅翻炒,煎水适量,加入红糖适量温服,服后令其避风,并令微微出汗,但不可出大汗,汗后即可退热。 甘嗣同...

  • 泻肝消积治疳积

    泻肝消积治疳积

      编者按:浙江省绍兴市名中医陈祖皋悬壶绍兴五十余载,精通内、儿、妇科杂病,其学生总结其儿科治验三则,本版今起陆续刊出。   李某,男,3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时有腹痛,形体偏瘦,性情急躁,毛发稀黄,手足心热,大便艰出,舌质淡,苔薄腻,脉细。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9克,为轻度缺铁性贫血。此属疳积无疑,当泻肝消积为治,投以青黛15克(包煎),人中白、干蟾皮各12克,胡黄连3克,三棱、莪术、生白术、鸡内金、白芍、槟榔各10克,刘寄奴15克,制大黄5克。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食欲始振,大便已通,手足心热减,舌...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疳积
  • 小儿消化不良的调理

    小儿消化不良的调理

    1.将奶糕炒至淡黄色.炒后淀粉变为糊精.可吸收水分.食后有止泻及消化作用。 2.取熟透苹果500克~750 克,洗净,搓成泥.放入淡茶水中食用.适用于1岁以上的痢疾患儿.亦可用于腹泻患儿。 3.取红茶少许用开 水冲泡.每日饮饮4次.对患急性胃肠炎的小儿有良效。 4.将大米洗净.晾至半干.炒成焦黄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 10克。用文火煮1小时.过筛去渣.再加0.4%的食盐煮沸食之即可。此方易于消化,并具有吸附作用.热能低.适用于严重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儿。 (鲁莱光)...

  •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又称肠痉挛腹痛、痉挛性肠绞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其临床表现为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间歇性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严重者可就地翻滚。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日。在腹痛时观察腹部,多见肚子鼓起,但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也没有包块。腹痛常在排便或排气后自然缓解或消失,腹痛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该病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生,以...

  • “分消走泄法”在儿科病中的应用

    “分消走泄法”在儿科病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衣晓峰 刘志伟 刘璐佳整理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亦不断发生变化,湿热性疾病丛生。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王有鹏从事中医儿科临床30年,立足于当代儿童体质和湿热疾病特点,首倡将“分消走泄法”应用于儿科杂病中,并潜心探索,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温胆汤系列合方。 叶天士创“分消走泄法” “分消走泄法”是清代名医叶天士首先提出,《外感温热篇...

  • 治小儿消化不良陈皮茶

    治小儿消化不良陈皮茶

    茶叶4克,陈皮1克,共用水浸泡一昼夜,加水1碗,煎至半碗。 1岁以下小儿每次服半食匙,每日3次;1-2岁小儿,每次服1食匙,每日3次; 3-4岁小儿,每次服1匙半,每日3次,可治小儿夏秋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 治疗小儿癫痫 消除病因豁痰祛痰

    治疗小儿癫痫 消除病因豁痰祛痰

      “本虚标实,痰气上逆”是小儿癫痫的主要病机。所谓本虚,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一为后天脾胃失调;所谓标实,即临床表现的肝风痰热之见症。痫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虚痰伏,为小儿痫证的主要病变基础。故李少川认为治疗本病既要注意豁痰息风的一面,又要考虑调和脾胃的一面。曾有理论主张发病时治标,间歇时调其本,他则认为小儿癫痫标本论治不能截然分开,必须标本兼顾,方能取得应手之效。   癫痫大发作,当扶正祛痰;癫痫小发作,应益气健脾,豁痰息风;精神运动性癫痫,宜重坠豁痰,镇肝息风为主;间脑性癫痫常以和胃...

  •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 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如蛋花汤状或泡沫状,可呈黄绿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块样的物质,偶有恶心、呕吐。轻型患者可无失水,或伴有轻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泻次数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丢失水分较多,可伴有发热、食欲差、呕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电解质丧失与酸碱不平衡的症状,使婴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腹痛,皮肤苍白、干燥,...

  •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健脾消积 郭雄伟治疗小儿磨牙方

    名医治小儿磨牙(心脾积热)方 处方:黄连3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生石膏(先煎)15克,山栀子、茯苓、茵陈、防风、连翘各5 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泻脾。用于治疗小儿磨牙,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症见夜间磨牙反复发作,磨牙声音响亮,面赤,唇红,烦躁,或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指纹青紫。 创方者:郭雄伟 名医治小儿磨牙(脾虚夹积)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茯苓、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白豆蔻各8克,陈皮6克,黄连3克,甘草5 克...

  •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抗病力弱,一旦不慎遭受风寒侵袭,或乳食过度,引起消化不良,均可导致腹泻。本人历经数十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汤药味苦,婴儿往往难以接受服药,因此自拟外治法治疗,疗效肯定。 组方:山柰5克,细辛5克,甘松5克,白芷5克,共研极细粉末,加少许面粉、白酒,调湿调匀,做成药饼,先将患儿脐部用热水毛巾擦净,然后将药饼贴在神阙穴(脐孔)上,外用无毒塑料纸遮好,再用纱布包扎。一般1-2天弃去,腹泻即愈。 偏方:茶叶10~15...

  •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方中用灶心土炒鸡蛋壳及大米,加上焦白术,取其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收敛,且能补脾阳,用党参,茯苓,陈皮补气行气以健脾,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健,此外,用炒谷芽、五谷虫,鸡内金消食去滞,因小儿完谷不化,除脾胃虚寒外,饮食不节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饮食不节,积滞日渐,脾胃之气必定受损,故用消...

  •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山楂0.5两,白萝卜1两切成小片,一起煎成1小碗汤1次服下, 1日2次,有特效。...

  • 小儿大便泄泻1周 消食和胃法

    小儿大便泄泻1周 消食和胃法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其常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多见。小儿因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稍多,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一感邪气,如感寒、受暑或伤食,又易引起泄泻等。其病因病机,或因感受外邪,或因内伤乳食,或因脾肾虚寒,均可使脾胃受病,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最后污秽下行而成泄泻。发病之后,易伤津耗液,如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甚则出现亡阴亡阳等危亡证候。但小儿泄泻,脾胃虚弱是其本,故治法应“扶正固本”为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