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第40页
-
跺脚跟消骨刺
62岁的张大妈来近一月来右脚跟莫名其妙地疼痛,她听周围人说脚跟痛可能是长了骨刺,应当每天坚持做跺脚跟动作,这样可以消掉骨刺,于是她不论在家还是到小区遛弯,时不时就跺跺脚跟,才过了半个月,没想到脚越跺还越痛,竟连走路都有些困难。到医院骨科就诊,经过X线片检查,果然跟骨长有小骨刺。医生让张大妈口服中成药还配合中药熏洗,并告知注意事项。一周后复诊时她的疼痛症状就消失了,她又能散步健身了。 老年人脚跟痛常见,多和跟骨骨刺有关。只有较大骨刺一旦挤压刺激足底筋膜和跟垫脂肪组织引起局部炎性反应,才会造成疼痛。那么,骨刺...
-
治偏瘫足心热案 十五剂后足心热消
李荣,女,46岁,山西省尧都区土门村人,2011年7月10日来诊。 右侧上下肢体偏瘫一年余,双足心热两年多,右侧上肢不能举,右侧下肢行动跌跛。不仅如此,更痛苦的是因为双足心烧热如冒火,日夜发烧,而在晚上烧热难忍,要拿凉水毛巾包住双足才稍安。即便是冬天也要把双足放在被子外边,平日经常喜欢双足放在铁板上凉一凉。患者自述口干纳呆少食,喜凉怕热,喜食凉物,腹胀吐酸,求医甚多,多数医者以滋阴补肾、滋阴降火、以阴虚骨蒸劳热治之。以六味地黄丸为多,药多施大熟地、生地、菟丝子等。但均罔效,甚至有些药服后更为加重。...
-
凌湘力运用和法临证治便秘,消渴,胸痹验案
全国名中医凌湘力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学验俱丰,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常以和法起沉疴痼疾。和法属八法之一,凌湘力将和法进一步扩展,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感病、肿瘤、妇科病、皮肤病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创制了诸多经验方。笔者有幸侍诊于左右,受益匪浅,现略述如下。 凌湘力指出和法的内涵即和解之法,主治少阳经证或半表半里证,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临床疾病由于病因的多样性、病位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体质的差异性,证候常寒热虚实错杂、阴阳表里同病,单一的治法难以适...
-
史丽清治消化性溃疡方
治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方 处方:柴胡、大枣各10克,白芍、川芎各8克,川楝子12克,半夏10克,生姜、黄连、吴茱萸、陈皮、甘草、香附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遇烦恼郁怒则发作或加重,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史丽清 治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方 处方:黄芪30克,干姜、半夏各9克,党参、白术、陈皮各10克,茯苓15克,砂仁、木香、吴茱萸各 6克,大枣12克。 用法:水煎分...
-
防治慢性胃肠炎 按摩牙龈消红肿
穴位与部位: 神阙穴:即肚脐;天枢穴:神阙穴旁开两寸处;大横穴:神阙穴旁开4寸处;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方法与步骤: 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10分钟。 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 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足三里穴1~3分钟。(高震) 按摩牙龈消红肿 先将双手洗净,用右手中指按摩左侧的牙龈,用左手中指按摩右侧的牙龈,力度逐渐加大,时间约两分钟左右。按摩之后,立即用甲硝唑药液漱口,时间为一分钟。药液配制的方法是:一片甲硝...
-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道炎丁香6克,麦冬30克,猪肚1个。洗净猪肚,纳上二药于肚内,缝合后煮至猪肚烂熟,喝汤吃猪肚,分次吃完。每周1~2次。有健胃降逆,减轻反酸烧心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一般服药3~4剂即可治愈。 胆囊炎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症状消失而愈。 消化不良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内备用。使用时,每次用药粉1.5克,调入凡士林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崔某,男,45岁,教师。于2006年4月初诊。患头痛二十年,屡经中西药医治不效。疼痛以巅顶为甚,乍轻乍重,病情缠绵,深感痛苦。近一周来,因家庭琐事,郁闷饮酒,致头痛加剧,头痛如裂,呻吟不止。经某医院CT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后首投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服药3剂不解,亦加服颅痛定等西药仍罔效。患者病程日久,可谓顽疾,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遂改用通窍活血汤加味以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处方:赤芍、川芎、红花、柴胡、僵蚕各9克,桃仁、当归各12克,丹参15克,全蝎5克,老葱2根,生姜3片,大枣3枚。另用麝香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