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32页
- 
	
	小儿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孙墨迹,男,13岁。初诊,2013年10月12日。 主诉:咽痛发烧2天伴全身皮疹瘙痒。患儿因扁桃体发炎去医院就诊,医院给予输液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和炎琥宁注射液,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随即停止输液,并给于对症处理,症状减轻。第二天求助于中医治疗。由于药物过敏反应患儿全身起皮疹瘙痒难忍,发热不退,咽喉疼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痒。 刻下症:全身红斑皮疹,密集分布与躯干四肢,查体:扁桃体三度肿,发烧38℃,血象增高。舌红苔白,脉浮数。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药物过敏性皮炎。中医辨证属风... 
-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调养 两款药茶方老年性黄斑变性是 老人常见致盲性眼病。 经常有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多方 医治无效,而最后祈求中医能帮 助复明,但什么是黄斑变性?老年 性黄斑变性如何调养?很多人并 不清楚,甚至有诸多误解。 黄斑不是病,黄斑是眼底视 网膜视觉功能最重要的区域,它 掌控着眼睛的光觉、色觉、形觉。 一旦黄斑出现病变,可出现不同 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 异常等症状。黄斑病包含遗传、退 变÷炎症性病变,也可受其他眼底 病变所累及。与年龄相关的黄斑 病变有黄斑变性、黄斑前膜和黄 斑裂孔等。 老年性黄斑变性按病程发展 分... 
- 
	
	秋天预防干燥性湿疹进入秋季,天气 变凉爽了,有些人总 觉得浑身不舒坦,出 现口干舌燥,鼻腔易 出血,喉咙痒且干咳, 嘴唇干裂等症,这是 干燥综合征的表现。 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 腺受损、功能下降而 出现口干、眼干外,常 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 体外器官受累而出现 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老年人因免疫力 较低,很容易着凉感 冒,尽管感冒症状不 明显,却出现了长期 的慢性咳嗽症状,严 重影响休息。咳嗽日 久,对肺组织的损伤 极大,可导致肺组织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出现咳血的症状,最 终导致肺实质病变, 呼吸功能将受极大影 响。因此,对秋季呼吸... 
- 
	
	治黄褐斑 中药方治色素沉着性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中 青年女性的面部。临床表现为颜面 两颊、前额、鼻背、口周、眼周,呈现 淡褐色或淡黑、大小不等、界眼清 楚的斑块,通常呈蝶形对称分布, 平于皮肤,无炎症表现或鲜屑;多 数患者兼有痛经、月经不调或慢性 盆腔炎。排除肝病、结核病、糖尿 病、甲状腺等其他慢性病所致外,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获良效。 1.肝郁脾虚型:除黄褐斑外, 兼见情志不畅,月经不调,乳房作 胀,胸胁痞满,倦怠乏力,纳差,舌 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渴。治宜疏 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消斑。方 用逍遥散加黄... 
- 
	
	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治疗干性湿疹 患者女,57岁,2016年11月9日初诊。患者患干性湿疹多年,现以双手为著,干裂、脱屑、痒,腰冷,冒风,大便偏干,舌质淡,脉弦细。辨证:太少不和,血虚风燥。治宜补血和血,太少双解,方选柴胡桂枝汤、当归饮子、二妙散合方加减。 处方:当归20g,白芍20g,川芎15g,熟地20g,柴胡10g,桂枝10g,炒黄芩15g,法半夏15g,黄芪20g,荆芥10g,蝉蜕10g,制首乌30g,刺蒺藜20g,蜈蚣1条,苍术20g,黄柏15g,炒槐花15g,制附片1... 
- 
	
	黄芩粉外涂治急性温疹疗效好急性湿疹发 病主要诱因为炎 症反应,因而治疗 也多采取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 效果欠佳。从中医学角度看,急性 湿疹发病跟人体湿热过度,无法排 出血热而在皮肤表面郁积有关。患 .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对生 活、工作和学习均造成影响,且在 抓破皮肤后,可导致外界病菌入侵 而感染,加重病情。黄芩有解毒泻 火、抗菌止血的作用,黄芩粉外涂 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42例急性湿疹患 者,男30例,女12例;年龄20—64 岁;病程2小时~6天。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方【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儿童发病为多,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潜伏期为2~10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可见咽痛、咳嗽等症 【治法】 方一 [药物组成] 生石膏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栀子6克,淡豆鼓9克,生甘草6克。 *昏迷,剧烈头痛,呕吐,先服至宝丹1/2粒(不能口服,用鼻饲); *体温下降后,去石膏。 [适应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用法 ] 上药加水45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3次。... 
- 
	
	中医治疗急性湿疹的验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 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 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发 病时,皮肤往往先出现红 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 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 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 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 潮湿表面,剧烈刺痒。以 下方法均为中医治疗此 病的验方,能够有效帮你 缓解症状。 1.湿疹初期,仅有皮 疹潮红、丘疱疹而无渗液 者,可用以下方法:取滑 石粉30克,寒水石粉10 克,冰片2克。将诸药混 匀,每日多次频频撒于患 处。如果渗液不多,可用三黄冼剂 外搽,每日5~6次。 2.若患处有糜烂、水疱、渗液 较多者,可用以下方法:取... 
- 
	
	痤疮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 中医处方炎症性痤疮 患者,女,26 岁。2006 年 3 月 9 日初诊。主诉: 面部痤疮 3 年,加重 1 年余。面颊、下颌痤疮明显布散突起,并伴炎性暗红结节,时有痛痒。问诊患者有月经不规则出血、痛经、便秘等症,很易辨为血热瘀滞之象。但观前医处方多以气血两清为主,可见辨证之中必有不周之嫌。末次月经 2006年 2 月 20 日。刻诊: 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舌质淡、苔白浊腻,脉沉濡。 处方: 炮附片 6 g,苍术 15 g,白术 15 g,黄芪 15 g,厚朴 6 g,徐长卿1 5 g ,佩... 
- 
	
	性早熟的患儿最好应首选中药 调节阴阳平衡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目前,中国女孩以9~10岁开始乳房发育,13~17岁出现月经初潮为正常,男孩青春期发育比女孩迟2年。性早熟一般是指女性小于8岁、男性小于10岁出现青春期发育征,即女孩出现乳房、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等,男孩出现阴茎、睾丸发育,伴喉结、声粗等。 性早熟可导致儿童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最终导致患儿成人后的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正常儿童的身高,且性早熟儿童虽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 
- 
	
	小儿长期低热 病理特性及临床表现小儿长期低热是指体温稍高(在37.5℃~38℃之间),连续半个月以上的发热。临床常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无明显异常,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疗效欠佳。笔者在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表现,分6型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与同道磋商。 食滞中焦:小儿脾胃本虚,辅食添加或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恣食妄饮,致脾胃健运失司,食积于内,阻遏气机而发病。证见午后潮热,手足心尤甚,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 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三仙消食... 
- 
	
	清营透热 清营汤 治小儿急性乳蛾高热谭某,男,4岁,某医院会诊病例。 1986年11月15日初诊:起病5日,发热不休,热势甚高,上午体温39.8℃,下午40.8℃,微咳,咽痛。在某医院急诊室治疗,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经用物理降温、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治疗4昼夜,热势依然未减。遂邀请中医会诊。 刻诊:患儿高热,胸腹部灼热较甚,神志虽清但有沉睡感,时而躁烦不安,咽喉内两侧扁桃体明显红肿,口渴多饮,时而呕逆,大便干结,并已二日未能进食。指纹青紫,脉细数,舌质绛红无苔。 辨证:热灼营阴。 治法:清营透热。 主方:... 
- 
	
	治小儿顽咳 小儿顽固性多汗 小儿紫癜方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方 处方:自茅根、生地各12克,金 银花、小蓟各10克,丹参、紫草、丹 皮、茜草各6克,桃仁5克,防风3 克。瘙痒者,加荆芥穗、蝉蜕各6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疹退后可 用生地12克,芡实、鸡内金、自茅 根、连翘各10克,丹皮、赤芍各6克 水煎常服,以防复发。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辨 证为血热型,症见初起疹高于皮面, 色淡红,随后变为深红色,多见于下 肢,出没无常,伴关节疼痛,甚至尿 血。 徐灵 治小儿顽固性多汗方 处方:黄芪、防风、白茅根各lO 克,白术、连翘各6克,麻黄根3... 
-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内服外敷法内服法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浙贝母12克,元参、夏枯草各10克,牡蛎20克,瓜蒌10克,皂刺10克,柴胡6克,陈皮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4天。 外敷法乳香10克,没药12克,川芎15克,蟾酥2克,川黄连10克,冰片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蜂蜜调成软膏,贴敷于病灶中心处,每3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熏洗法荆芥、防风各15克,紫花地丁、黄柏、蒲公英、大枫子各30克,红花、牡丹皮、泽兰各20克,大黄15克,甘草l0克。将以上药物共为粗末,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 
- 
	
	治小儿急性腹泻敷脐疗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 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河南许昌 文 华 点评:方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 
- 
	
	治顽固性手足心出汗验案病例:患者,男,22岁。手足掌心出汗,以手心为甚,其状淋漓,病已10余载,不分四季,寐则汗收。醒则汗出,烦惊更甚。多次求治,均以敛汗为法,未能获效。现面临择业等压力,更为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而弱。 2008年5月在门诊求治,依其脉症当属阳虚自汗无疑,法当补气固卫。汗为心液,随汗而出,必耗散营血,故佐敛阴调营。 处方:党参15克,黄芪、麦冬、白芍各20克,茯神12克,五味子、附子(先煎)各1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炙甘草6克。服药3剂,效果不显。 二诊:上方加熟地、柏子仁各 15克,桂枝... 
- 
	
	女性更年期盗汗怎么办更年期盗汗是妇女更年期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由于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等所致。那么,妇女更年期盗汗应该怎么治疗呢? 中医认为,妇女更年期盗汗是因为进入更年期之后会逐渐肝肾精血亏虚,脏腑功能衰退,进而出现盗汗症状。那么,中医怎样运用中药调理更年期盗汗呢? 中医认为,熟地黄能养阴、益精填髓;生地黄能清热、养阴生津;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能收敛止汗、补肾宁心、益气生津。四药配合能达到补益心肾、养阴、清热、敛汗的作用。将熟地黄2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煎水喝,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