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 第29页

性 第29页

  • 治甲癣 急性乳腺炎方

    治甲癣 急性乳腺炎方

    治甲癣经验 方法:取川楝子适量,去皮,加水泡软,捣成糊状,外敷患指指头,1个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主治:甲癣。 桑晓峰 治急性乳腺炎经验 方法:取白蒺藜适量,去刺,研碎为粉,加红糖粉等量,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肿胀、硬结、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药糊干后换药,直至炎症消失。溃破者不宜用本法,须到医院切开引流。 主治:急性乳腺炎。 罗英豪...

  • 治慢性湿疹方

    治慢性湿疹方

    雄黄、大枫子各20克,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各50克,金钱草30克,水煎取药液,再加入雄黄粉混合,取汁,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浸泡30分钟。15天为1疗程。适用于慢性湿疹。...

  • 治慢性湿疹内服外洗方

    治慢性湿疹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党参10克,云苓10克,苍、白术各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丹参10克,鸡血藤15克,赤、白芍各10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苍耳子、地肤子、土槿皮、蛇床子、苦参、百部各15克,枯矾6克。共研成粗末,用布袋装好,加水3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待温浸泡或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直至痊愈。...

  • 治慢性湿疹 蚯蚓白糖外治方

    治慢性湿疹 蚯蚓白糖外治方

    组成:活蚯蚓60克,白糖30克。将蚯蚓洗净放入碗内,加入白糖,蚯蚓见了白糖,就会做垂死挣扎,然后身上的肉就会化成殷红色的水液。取此水液外敷患处,每日2~3次。 点评:蚯蚓又名“地龙”,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咸,有清肝热,息风、解痉,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利水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用韭菜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涂敷,对口疮、疮毒、咽喉肿痛、皮肤湿疮等症,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配以白糖,能使创面微生物脱水,不仅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收敛止痛的作用。用地龙白糖液治疗皮肤病...

  •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 治疗棘手 外洗治愈

    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该病lO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60克,百部、蛇床子、益母草、防风、桂枝各30克,枳壳15克。 用法:将诸药加温水 1000毫升充分浸泡后,水煎 2次,得混合煎液600毫升,待药液稍凉时,直接外洗患处,每次洗30分钟,每剂药液可连用3日,用时须将药液温热, 15天为1个疗程。 二、治疗效果 10例全部获愈,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 例,2个疗程治愈者6例,3个疗程治愈2例。1 例在半年后复发,再用上法治疗3个疗程后获愈。 三、典型病...

  • 急性湿疹 车前苡仁土豆粥

    急性湿疹 车前苡仁土豆粥

    中医认为,急性湿疹与湿热蕴积有关,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主。经临床验证,“车前苡仁土豆粥”治疗此症效果明显。 方法土豆100克,车前草、薏苡仁各30克,将土豆削洗干净,切成小块,薏苡仁用水浸泡2小时后,与土豆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粥。车前草另煎取汁,等粥熟时将车前草汁倒入,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剂,连服3-5剂。...

  • 利湿止痒治急性湿疹方

    利湿止痒治急性湿疹方

    处方:生地、白茅根各20克,海桐皮、茜草各12克,丹皮、赤芍、栀子、地肤子、苦参、甘草、车前草各 10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 次服,每日1齐4。 功效:清热凉血,利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中医辨证为血热型,症见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渗液较少,瘙痒剧烈,导致患处有较多的抓痕和血痂,口干舌红,脉细数。 蔡淑弘...

  • 徐长卿治急性湿疹

    徐长卿治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初起时皮肤潮红,很快出现红色丘疹、水疱,抓破后渗水,干燥后结痂,自觉瘙痒,呈间歇性发作,常在夜间加剧。急性湿疹中医称为“浸淫疮”、“黄水疮”、“湿毒疮”等。发于上部多属风热,发于下部多属湿热。在治疗上,湿盛者重在利湿,热重者清热为主,湿热俱重者清热化湿并用,挟风的兼以祛风。 徐长卿为祛风湿药,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湿止痛,祛风止痒的作用。临床经验表明,使用徐长卿治疗急性湿疹有较好的疗效。方法为,徐长卿30克,生甘草...

  • 治急性湿疹单方

    治急性湿疹单方

    处方:莱菔子(萝卜子)100克,置热沙锅内拌炒30分钟,取出冷却后研末,与适量植物油调成糊状,每次取适量敷于患处,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湿止痒,治急性湿疹,局部瘙痒不止,浸淫成片,结痂,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等。...

  •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百部100g,白鲜皮25g,白芥子20g,马勃15g。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白酒煎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酒烧热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效果显著。 痤疮:黄连、黄芩、黄柏各50g,硫黄15g。共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解,然后将上药加入500ml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 黄褐斑: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g,研极细末,调匀,每日1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 慢性湿疹:紫草...

  • 牛角败毒散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牛角败毒散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刘某,女,42岁,工人。2009年6月5日初诊。   主诉患皮癣已5年余,近日加重,瘙痒难忍。查其颈部、胸腹部、上下肢均有大小不等的皮损,基底潮红,上覆白色鳞屑,搔后则有出血点。伴有面色萎黄,口苦咽干,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象细数,舌质红苔少。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证属热入营血,生风化燥。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消风,内外兼治。内服方:水牛角、生地黄、丹皮、赤芍各12克,地肤子、蛇床子、板蓝根、金银花、地丁草各15克,浮萍、白芷、苦参、蝉蜕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方:荆芥、防风、黄柏、白鲜皮...

  •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外治验方

      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开始为弥漫性潮红,继则出现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地潮红。若经搔抓后,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顶端破溃,出现渗液、糜烂,甚或并发,瘙痒剧烈。伴胸闷纳呆,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医学源流》云:“外科之法,最重外治,清浅小恙,单靠外治收功;重症急证,外治之法亦不可少”,故除内服中药外,外治可与内服药收异曲同工之效,且内外兼治,疗效倍增。根据不同皮损表现,可用以下验方:   熏洗方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地黄、甘草、黄芩各60g,...

  • 褥疮,压疮,压力性溃疡,中药验方

    褥疮,压疮,压力性溃疡,中药验方

    褥疮 (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 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缺血, 引发局部炎性反应乃至病原菌入侵产生局部感染, 而使组织坏死的一种病症。褥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笔者应用验方治疗褥疮, 疗效显著, 操作简单易掌握, 无痛苦, 无明显不良反应。现举1例如下。 患者, 男, 79岁, 2017年12月14日以脑梗死为主要诊断住院。入院时失语, 口眼斜, 偏侧肢体麻木, 大小便失禁, 痴呆, 四肢僵硬, 右侧髋关节侧位及骶尾部有破损、溃疡形成, 髋关节也有紫红、硬结、红、肿、热...

  • 何春红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经验总结

    何春红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经验总结

    下肢慢性溃疡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局部组织破溃,疮面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临床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疼痛、红肿、粗糙,出现瘀斑,小腿破溃,甚至脓水淋漓、疮面晦暗、疮口经久不收、频频发作甚则见骨。本病属于中医“溃疡”“臁疮”“脱疽”等范畴[1]。导师何春红教授师从尚德俊、崔公让等名中医,从事周围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近40年,在中医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何春红教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理论的创新...

  • 坏疽性脓皮病 溃疡性皮肤病 病例讨论

    坏疽性脓皮病 溃疡性皮肤病 病例讨论

    “淘砌”法是我科赵炳南老医生治疗体表溃疡的一种独特方法。即在治疗体表溃疡时,不但应用化腐的方法,去除掉局部的坏死组织,同时应用生肌的方法,促使局部的组织生长,加速溃疡的愈合。“淘砌”一词来源于赵老的临床实践。赵老解放前治疗一位腿部溃疡的患者,根据中医热盛,肉腐成脓而生疮的理论,治疗时内服大量清热解毒的药物,外用化腐祛瘀的药膏,早期取得了一些疗效,以后无论赵老怎样仔细换药,溃疡变化均不大,赵老百思不得其解。一日赵老在村头散步,恰巧看到一个学龄前的小孩“淘气&...

  •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齐某,男,67岁,风疹反复发作7年余,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诊,刻下症见:双上肢外侧对称性皮肤多发淡红色粟粒状湿疹,伴明显瘙痒,皮肤多处抓破结痂痕迹,颈后皮纹粗糙、增厚伴色素沉着,夜间因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伴手足凉,口淡不渴,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处方:《伤寒论》桂二麻一汤加减。蜜麻黄8克,杏仁12克,桂枝20克,炙甘草5克,干姜20克,大枣15克,茯苓10克...

  • 红疹,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凉血透疹

    红疹,过敏性紫癜,治法:清热凉血透疹

    全某,男,17岁,2019年1月30日初诊。诉阑尾炎术后不久,双下肢小腿部出现较多散在瘀点,时胀。遂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后经皮肤科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口服脱敏药物治疗,并嘱进行饮食调整,少食含蛋白质类食物。经治疗两个月,其证时轻时重,症状并未缓解,经亲属介绍,今日来本科就诊。 刻诊:患者形体消瘦、精神疲惫、乏力、面色不华等。化验室资料显示:白细胞3.7×109/L,血小板137×109/L,转氨酶137U/L,转移酶102U/L,总蛋白57g/L,白蛋白30.2g/L,钾3.2mmol...

  • 治顽固性湿疹验案

    治顽固性湿疹验案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些经常接触化学物品的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治疗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类。古代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脐风等多种。 验案:曹某,男,58岁,头面部湿疹2年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因染发后出现头面部丘疱疹,其形似癣,成片,痒甚。搔抓破损后流黄水,无发热。曾多方求医,经大量抗菌消炎西药、清热解毒中药,多种外用药治疗皆无效。问诊:饮食尚可,睡眠稍差,大小便正常。望诊:形体偏瘦,头皮,两耳周,两太阳穴部呈紫褐色,其上有丘疱疹。面色...

  • 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方

    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方

    处方:丹皮12克,苦参6克,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各9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急性湿疹。 阴囊湿疹外洗方(二则) 方一:蛇床子30克,白矾15克,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数日可愈。 方二:茵陈、玄参各20克,苦参、地丁各100克,黄柏、白鲜皮各25克,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主治医师 李祥农 献方...

  • 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透伏邪病案详解

    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透伏邪病案详解

    从伏邪学说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病[1]。其临床症状复杂,局部出现皮肤红斑、皮疹或紫癜,口或鼻黏膜溃疡,多关节红肿胀痛,全身症状多以发热、疲乏为主。随着病变进展,出现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病变。SLE临床发病急骤,病情难以有效控制,而且大多预后差,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并降低复发率成为本病治疗的难点。温成平...

  • 白㾦治验 散发性丘疹内服外用方

    白㾦治验 散发性丘疹内服外用方

    汪某,男,40岁,2006年7月18日初诊。胸、肩、背、胁、肋部出现散发性丘疹,有的布满,有的稀少,丘疹高出皮肤,基底部较硬,似豆粒着于皮肤之上,顶部无水疱,剌之有少量浆液流出。日夜色搔痒无度,伴口渴神烦,舌质稍红,苔薄略黄,脉缓。从前镇、县两级医院皮肤科治疗过,未能操控症状。 患者述,由于上一年加工葛根时,于颈前左面出现几粒疮疹,未曾介意,遂蔓延至颈项,锁骨两边、前胸部、后背及两胁肋部。经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均无效验。余以表里并治法。 内服方:杏仁15g,白蔻15g,苡仁15g,厚朴5g,法半夏...

  • 养血润肤汤 刘佳彬治疗慢性湿疹

    养血润肤汤 刘佳彬治疗慢性湿疹

    名医治慢性湿疹(肝胆湿热)方 处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子、车前子各10克,生地、白鲜皮各20克,地肤子12克,泽泻、通草各6 克。 用法:每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第三煎置凉用小毛巾蘸药液湿敷丘疹、水疱处。每日1剂。 功效主治:热利湿止痒。用于治疗慢性湿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症见损局限性潮红或暗红肥厚,大小不等,瘙痒难忍,伴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创方者:刘佳彬 名医治慢性湿疹(脾虚湿盛)方 处方: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藿香、佩兰、地肤子各10克,茯苓、炒麦芽各15...

  • 治阴囊湿疹顽固性湿疹方

    治阴囊湿疹顽固性湿疹方

    顽固性湿疹方 虎儿草80克,芦荟150克,木槿皮 150克,樟脑片10 克,花椒20克,米醋 800毫升,将药加入大广口瓶内,浸泡 10天,备用;用时,用棉签沾液,涂擦患处,日擦3次,擦药后。局部凉爽舒适,瘙痒大减,用药2~3 天.瘙痒消失。 (杨朝华) 治阴囊湿疹经验 方法:取熟香蕉1根,去皮捣烂,涂于患处,每天1次,通常3天痊愈。如有渗出的患者,治疗后阴囊表面会形成一层膜,不可用手揭去,让其自行脱落即可。 主治:阴囊湿疹。 奚向海...

  • 自拟消疣方治疗多发性跖疣56例临床观察

    自拟消疣方治疗多发性跖疣56例临床观察

    跖疣是由皮肤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增生性皮肤病, 具有缠绵不愈、容易传染、自觉疼痛、治疗后复发率高等特点。临床多采用液氮冷冻、激光切除等局部物理疗法, 但对于多发性、疣体较大的患者, 采用液氮冷冻则难以彻底清除, 又容易复发, 采用激光切除则伤口多且深, 术后容易感染, 疼痛感明显, 行动不便, 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药自拟消疣方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6月在广东省中...

  • 阴囊湿疹也会影响性欲

    阴囊湿疹也会影响性欲

    孙占学,医学博士,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李曰庆教授。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从事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擅长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牛皮癣等皮肤病,以及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 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大爷来信询问:我原本患有阴囊湿疹,天热时阴囊潮湿,入秋后又变得瘙痒难忍,以至于影响了性欲,也不敢和老伴儿同房了。请问专家,这是阴囊湿疹的问题吗?有什么好的· 解决办法吗? 本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 股癣不是性病 防治方

    股癣不是性病 防治方

    股癣是由一组浅表皮肤癣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在大腿内侧根部、会阴部和腹股沟内侧,既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发生,表现为圆环或半环状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大,边界清楚,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和结痂,瘙痒明显,夏天发作加剧,冬天减轻,男性多于女性。 股癣在夫妻间容易互相传染。国外认为可以通过性交时的密切直接接触而传播,但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确切资料。 一般来说,在皮肤科门诊中,夫妇同患股癣者并不少见,除了通过共用浴巾和澡盆等间接传播途径之外,通过性行为传播的途径也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股癣传染的潜伏期长,间接物体传染是主要的途...

  •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是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属中医“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湿疹数十例,收效良好,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方   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当归6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苡仁10克,陈皮6克,防风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枯矾、皂矾、轻粉、松香、赤石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的涂于患处,待1小时左右,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注...

  •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   当归、丹参各18克,川芎、党参、炒白术、熟地各20克,白芍、白蒺藜、白鲜皮、茯苓、鸡血藤、金银花各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地骨皮、紫草、丁香各10克,当归5克。加入250克香油中浸24小时,用陶瓷罐文火焙焦去渣备用。每日2~3次,涂擦患处。10日为1疗程。一般连用1~3个疗程可愈。(郭旭光)...

  •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内服外治方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内服外治方

      内服方陈皮15克,云苓10克,苍术6克,白术6克,白扁豆5克,苍耳子3克,甘草3克。上药共煎取汁,待温时服,每日2次。   外治方黄花地丁15克,地丁1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黄芩6克,甘草3克。上药共煎取汁,待凉时外搽患处,每日3次。...

  • 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治

    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治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急性单纯性痒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见于婴儿及儿童,多因昆虫刺咬、胃肠功能障碍而发病,或与肠寄生虫等有关。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水疥”颇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疥候记载:“水疥者,㾦瘰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已故中医皮肤病专家赵炳南称本病为“水疱湿疡”。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素体不足或胎中遗热以致湿热内蕴;或因蚊、蚤、昆虫刺咬;或因肠内寄生虫;或因食入腥发动风之品;或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