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26页
- 
	
	小功法疗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瘙痒性的皮肤病。其发生与精神紧张、焦虑或胃肠道分泌紊乱有关,本功法通过调节精神来治疗神经性皮炎。 功法一:练功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全身放松,两眼微闭,两膝微屈,思想集中,呼吸绵绵。呼气时意念全身毛孔都张开,向外排气,使一切病气、浊气都排出去;吸气时想全身毛孔都在采精华之气,内脏各器官也与宇宙中大气同呼吸。每次站桩20分钟后收功。 功法二:练功者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眼向前平视。同时,沉肩垂肘,两手自然抬起,手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一致。吸气时意念想两... 
-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外敷疗法] 方法一 取位:患部 操作方法:取土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百部根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 
- 
	
	验方治疗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发于对日光过敏者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日晒疮。其病变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肤区域,如面部、颈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甚至发生水疱,患者自觉灼热刺痒或疼痛。下述验方治疗此病效果颇佳。 取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若配合外用药则效果更好。可用当归、艾叶、黄连、甘草各30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剂,每剂药可用3~5次,直至痊愈。 夏季应避免长时间曝晒,并注意保护暴露部位;局部瘙痒时严禁搔抓,... 
- 
	
	神经性皮炎三型进行辨治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血虚风燥:皮损处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宜养血驱风润燥。药用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首乌12克,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鲜皮12克,荆芥10克,防风12克,地肤子10克,蝉蜕5克,甘草3克。水... 
- 
	
	植物性日光性皮炎分为轻重予以治疗植物性日光性皮炎,中医称之为“红花草疮”,是因过量食用红花草类蔬菜等,并受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食用蔬菜、日晒及禀赋不耐有关。本病多见于女性及儿童,好发于春、夏两季节,尤以3~5月的农村地区多见。发病前食用过灰菜、苋菜、紫云英、猪毛菜、洋槐花、棠梨叶、榆树叶、萝卜叶、刺儿菜、莴苣、小白菜、油菜、马齿苋等,并有日光照射史,潜伏期几小时至1天。患处为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自觉紧张、胀痛、刺痛、麻木和瘙痒,亦有少数患者伴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皮损为弥漫性非凹陷... 
- 
	
	黄世林从湿热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黄世林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诊治50余 载, 是国家、 军队第一、 二、 三、 四、 五批老中医药专 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荣获全军 “国医名 师” 称号。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 病, 儿童与青年发病率较高, 常出现皮肤紫癜、腹 痛、 关节痛等表现, 严重者可有便血及损害肾脏 [1] 。 多年来, 黄教授在HSP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积累了 丰富经验, 现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HS... 
- 
	
	名医妙治季节性脱发症河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石冠卿教授,生前长期从事《内经》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内经》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诊病往往从《内经》理论立法,遣方用药味少而量轻。石老曾治一8岁男孩,患一种奇怪的脱发症,其脱发特点为一到立春之后,头的前半部分的头发即脱的一根不剩,后面部分不脱,一到秋天,则脱发部分则长出茸茸新发,至夏天则与后面头发长短一样。服了很多中西药如养血生发胶囊、半胱氨酸及一些中药汤剂均无效。 后找石老诊治,只见患儿身体赢弱,骨瘦如柴,石老诊后开了一个方子,竟是六味地黄汤原方。石老依据《内经》理论到:立春后阳气升发,... 
- 
	
	丘疹性荨麻疹偏方 止痒搽剂丘疹性荨麻疹为春夏秋季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以2~13岁为多。发病主因是跳蚤、蚊子、虫子接触叮咬皮肤;另有一些患者是对某种食物过敏,其中食鱼、虾,牛、羊肉等最多见。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腹部、臀部为多,奇痒难忍,痒剧时晚间不能安眠,有的在小腿、足背、足跖发生大疱或丘疱疹。不少患儿由于经常被叮咬,多数皮疹是此愈彼起,反反复复,消退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因反复搔抓,引发感染成脓疱疮。 笔者临床体会,采用中药外用搽剂,疗效非常显著。药用滑石粉100克,地肤子粉100克,白鲜皮粉100克,薄荷脑10克,冰片1... 
- 
	
	“寒性”荨麻疹该怎样防治从三年前开始,每到冬季,我的双手和面部只要寒风一吹或一沾冷水,便会瘙痒难忍,随即出现红肿及风疹块。医生说患了寒冷性荨麻疹。请问该怎样防治? 贵州兴义 杨先生 专家答:在荨麻疹诸多症状中,有一种因寒冷所致的病症即寒冷性荨麻疹。发病原因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种叫做激肽和缓激肽的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产生风团。 对于寒冷性荨麻疹,可采用以下方法予以预防和治疗: 平日注意保暖,冬季外出戴好手套、帽子、口罩。逐渐增强对寒冷的耐受能力,可先用17℃左右的水浸泡手脚,2—3周后渐减到7~... 
- 
	
	治寒冷性荨麻疹 外治带状疱疹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6克,黄芪30克,防风、白术、白芍、茯苓各15克,当归、川芎、丹参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3服,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 疗效: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11例,服药1~2个疗程,有效率为98%。 按:寒冷性荨麻疹为见冷风冷水即发作,多因气血亏虚,卫表不固所致,故用本方益气固表,养血祛风。 带状疱疹外治法 虎杖30克,焦地榆30克,银花藤50克,白及20克,大黄15克。将上药研末,再加冰片10克,雄黄20克,青黛10克,混匀。... 
- 
	
	老年性全身皮肤发痒 临床验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为全身皮肤发痒,也可局限于下肢、躯干;瘙痒程度不一,往往间歇出现,也可连续不断;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在临床中以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比较满意,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0~65岁18例,66—70岁21例,7l~ 75岁17例,75岁以上12例。病程最短 1个月,最长10余年。 二、治疗方法 处方:生地24克,山萸肉、山药、茯苓、苦参各12克,知母、黄柏、丹皮、当归、白芍各9克。 加减:皮肤干燥、面色无华、头晕便... 
- 
	
	结节性痒疹 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熏洗结节性痒疹是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为夏秋季节被蚊虫叮咬有关。由于瘙痒难忍,经常不断搔抓,使皮损表面粗糙,角质增厚,呈现出黄豆至樱桃大小圆形坚实结节,淡褐色或灰褐色,有些伴有抓痕血痂及少许黏液渗出。数目不一,多散在分布,贯发于四肢,以小腿伸侧多见。 该病常规用抗组织胺西药内服,外搽激素类霜膏,不少患者认为收效甚微。中医认为属湿热久蕴肌腠,感受风邪,聚成痒性结节所发。据其发病机理,笔者在临床中治疗此病,采用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结中药水煎后熏洗,获效比效显著,介绍如下。 组成:土茯苓50克,苦参50克,... 
- 
	
	风市穴拔罐放血 祛风止痒治慢性荨麻疹解放军第255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胜,是唐山市名中医;他从医30余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出诊,今将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简要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气血不和,外风引动 慢性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的一种疾病,病程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此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临床上多通过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较大。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利而成,或由于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