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23页
-
疖病 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 治方
疖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周围组织所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颈部、头面部、背部等处。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内郁化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笔者用下列方法治疗,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1.取黄连素5片,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各10克,混均,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或敷患处。每日3次,连用3~5天即可治愈。 2.取六神丸10粒,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局部常规清洁后,将六神丸软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3天为一疗程,连续1~2个疗程。 3.取金黄散3克,用麻油调匀,外涂...
-
寻常性天疱疮皮肤病 治则处方
寻常性天疱疮属大疱性皮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西医治疗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笔者认为,此病与脾胃功能密切,治疗除用皮质激素外,据症酌加健脾胃除湿热之药,临床观察,较单服激素疗效更好。 如治孔某,男,58岁,2011年8月2日初诊。皮肤在少数红斑基础上,成批地出现1~2厘米大水疱,疱壁薄且松驰,内容物渐混浊,破溃后露出红色湿润糜烂面,伴腥臭味,略痒,口腔及其他黏膜处有损害,已5个月余。在地市级两家医院诊为寻常性天疱疮,以醋酸泼尼松及数种维生素内服,水疱消退,但若2日不服,皮损即现。询其发病前后...
-
治扁平疣 皮肤过敏感染 化脓性感染方
治急性化脓性感染方 处方:蒲公英30克,乳香、 没药各8克,甘草6克。水煎2 次,分3次服,每日1剂,二煎后 用药液热敷患处。 主治:皮肤疮、疖、淋巴结炎 等急性化脓性感染。 刘玉仪 治扁平疣经验 方法:取板蓝根、大青叶、 地骨皮、白鲜皮各30克。水煎 外洗患处,每日3次,1剂连用 3天,连用3剂为1个疗程。 主治:扁平疣,表现为面、 颈、手背等皮肤裸露处的扁平 丘疹,浅褐、灰白或淡黄色,表 面光滑,境界清楚,触之较硬, 数目不定,一般无自觉症状。据 报道,本法治疗扁平疣36例 (男12例,女24例;年龄9~49...
-
结节性红斑 化瘀散结方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属于中医学 “瓜藤缠” “湿毒流 注 ”“梅核火丹”等范畴,是发生于皮下脂肪的结 节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小腿胫前部位,临床上以 小腿胫前黄豆大小的疼痛结节为特征 。 《医宗金 鉴》记载 “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 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若绕胫而发, 即名瓜藤缠” 。中医药治疗多从湿、瘀、痰、热论 治。禤老师认为,本病是由于素有湿蕴,湿热蕴 结,经脉气血凝滞而致; 或脾虚湿蕴兼感寒邪,凝 滞血脉肌肤而成。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或 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为法,主方多用四妙勇安汤或...
-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
脂溢性皮炎系指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性皮肤病,损害以黄红色斑片,油腻性鳞屑和结痂,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特征。多发于青壮年,或婴儿。相当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中医一般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一、干性型 患者以皮肤出现黄红色斑片和瘙痒为主要症状。 治法:养阴清热利湿。 处方:生地、生石膏、白花蛇舌草、车前草、虎杖各15克,玄参、麦冬、土大黄各1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二、湿性型 患者的皮肤出现油腻性鳞屑和结痂,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 治法...
-
汪受传从伏风瘀热论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
汪受传 ( 1946—) ,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四、五批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 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 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从事中医儿科临 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50 载,医术精妙,尤善治小儿肺系 疾病,见解独到。 过敏性紫癜为儿科常见的全身性血管变态反应 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触性紫癜, 常累及胃肠道、肾脏、关节等。目前过敏...
-
香菜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寒冷性多形红斑,为冬季常见皮肤病,皮损以丘疹型为主,开始时为暗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大至0.5~1厘米直径,边缘部出现两圈以上的同心圆性红斑,中心为绀色或出血性水肿斑块。本病多由寒邪阻于经络,使气血不能达到四指末梢而发病,或内寒作祟所致。香菜学名芫荽,其味辛,性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解毒之功效。笔者曾用以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效果不错。 方法:取香菜(鲜品、干品、籽),水煎内服或外用熏洗患处,每日2~3次,内服每日用量鲜品100克,干品30克或籽15克,外用量加倍,每次熏洗30分钟左右。儿童用量酌减...
-
治脂溢性皮炎二方
1.治干性脂溢性皮炎:生地15克.玄参12 克,首乌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旱莲草12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麦冬10克,车前草15克.生苡米15 克。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用透骨草、红花、皂角刺、千里光各3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 2.治油性脂溢性皮炎:黄连5克,黄芩、当归、甘草各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芍各15 克.升麻10克.石膏30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配合用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各20克.水煎湿冷敷.每日敷3 次.每次30分钟。 (郭日)...
-
黄柏治隐翅虫性皮炎
隐翅虫性皮炎多见于夏秋季,由接触隐翅虫体液引起。皮损多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疱。用中药黄柏治疗隐翅虫性皮炎,效果良好,患者不妨一试。 方法:取黄柏3~5克,元明粉3克,共煎水,待冷后湿敷患处。每日4~6次,每日一剂,一般用药3天后皮损消失。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其主要含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内酯、黄柏甙、挥发油及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解热和抗炎、抗心律失常、抗消化道溃疡和降糖等作用。元明粉别名无...
-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病论治增效减毒
病证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探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免疫炎症为主的慢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临 床治疗仍以激素控制病情为首选,并配合运用其他 免疫抑制剂作为稳定病情的首选方案 [1 ] 。SLE 属于 慢性病范畴,临床迁延难愈,且长期使用激素、免 疫制剂等药物副作用明显,所以中医药治疗该病有 明显优势。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优势 所在,然而同时还需要洞悉疾病的全貌,从整体上 进行把握。实际上,辨病加辨证并不是中西医结合 的固有名词,张仲景在...
-
内服外涂治神经性皮炎
临床报道运用中医药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250例,疗效较满意。治疗时间最短10天,最长1个月。现介绍如下: 治疗250例患者,其中男121例,女 129例;病程10天-1月190例,1个月以上60例;病变部位在颈部者210例,肘部、足背以及外阴、眼睑、骶部、手背等部位者40例;辨证属肝经郁热115例,血虚风燥135例;治疗时间最短10天,最长1个月。 中药内服。方药:柴胡、酸枣仁、丹皮、僵蚕、柏子仁、钩藤各12克,茯苓、麦冬、郁金各15克,白芍20克,珍珠母(先煎)30克,甘草5克。加减:挟湿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者去柏...
-
治药物过敏性皮炎方
处方:金银花、连翘、生地各10克,麦冬、丹皮、赤芍、山栀子、白鲜皮、蝉蜕、紫草各8克,灯心草、竹叶、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化斑。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药物反应的一个类型。它是药物经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各种炎症反应,属中医学“中药毒”范畴。 本方用于治疗药物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药毒内陷营血,发于肌肤者。症见颜面和躯干四肢皮肤密集深红色,豆粒大、粟粒大丘疹,背部皮疹融合成片,有明显抓痕,压之褪色,舌质绛红,舌苔薄黄,脉来细数。 专家点评:方中生地、麦冬、丹...
-
神经性皮炎“顽癣”中医治方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顽癣者,顾名思义,大多是顽固难愈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摄领疮加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大多数“顽癣”患者的病灶确是发生在颈项部,此外,还有发生在肘窝、胳窝、前臂、股、小腿、后腰部、会阴和肛门周围的。其症状多为:皮肤上出现聚结性扁平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大小如粟粒或高粱粒,沿皮脊方向扩延,状似席纹,皮肤变厚变硬,呈苔癣状,剧痒。其病因多由情志不遂,闷郁不舒,心火过旺,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层;也有因脾脏湿热,复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现代医学...
-
中药外治激素性皮炎
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白藓皮、白芷、当归各10克。共研细末,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调匀外搽.日1次。 皮肤灼热痒剧:白藓皮、茜草根、牡丹皮、地榆根各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5~10分钟换1次。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白藓皮粉末、滑石粉各等份调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皮肤无灼热、惟痒感较剧: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薄荷各10克。水煎液适量待凉,软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末入霜面中调搽,日2~3次。 坚持治疗一个阶段,皮损可逐渐消...
-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为风、湿和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日久风热甚则血虚失燥,经络阻滞,皮肤失于濡养而成。因其顽久难愈,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故称“牛皮癣”,又多发于颈项部,由于衣领拂拭而加剧,又称“摄领疮”等。 神经性皮炎治疗法:取鲜花椒叶适量,放人冷水煮沸,洗敷患处,每次30分钟左右,水凉可加温后再洗,每日 2-次,至痊愈,再巩固1~2天防复发,整个过程大约需4~5天。 特别是病情顽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妨一试,据不少试用过本方的患者反映,此方效果奇特,屡试不爽。也可取花椒30克,食醋500克,生鸡蛋2...
-
针刺治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王丽敏在临诊中因病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关穴位给予针刺治疗,为一位患了30年之久的神经性皮炎患者解除了病情。 孙先生,74岁,退休教师,30年前无特殊原因出现双侧小腿外侧皮肤瘙痒,伴有失眠,经外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继而局部皮肤逐渐粗糙、变硬、色黑,搔破后出血,形成淡褐色,结痂。后逐渐好转,但还留右侧小腿外侧约3厘米×4厘米大小苔藓样斑块,增厚干燥,边界清楚,突出皮肤表面。患部常常瘙痒难耐,坐立不安,并且伴有精神紧张,...
-
接触性皮炎巧用血竭治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受刺激后,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和对酸、碱等的缓冲能力而发生的损伤性炎症。现代医学对此病重症多采用脱敏;止痒等治疗。但若处理不当,水疱破裂后继发感染,疗程延长,患者痛苦。笔者采用中药血竭外治该病,疗效满意,现将该法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用消毒水洗净患处,取适量血竭粉敷在患部,并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外盖固定,4小时换药1次,并嘱患者避风寒,忌一切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畅。 点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乃“禀性不耐,毒邪浸淫皮肤,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治宜清热、凉血、祛湿、解毒。...
-
治激素依赖性皮炎验案
病案:陈某某,女,30岁。面部皮肤红斑,伴痒,干燥,脱屑半年。患者半年之前面部皮肤常发红斑,自行用激素类药膏外涂,涂药后好转,停药后复发,断续用药半年之久,造成依赖。面颊红斑逐渐加重,检查:而部对称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轻度肿胀,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治以清上防风汤加减。组方:黄芩、黄连、山栀、防风、荆芥、连翘、薄荷、金银花、菊花、川芎各10克,紫草、徐长卿各15克,生槐花、茅根、生薏仁各25克,白芷、甘草各5克。每天1剂,水煎服,另用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