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第9页
-
煎中药时间别太长
有的人在煎服中药时,觉得中药苦涩难咽,就把中药长时间煎煮,药液煎得很浓,药液仅剩一点点,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首先,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由药物内向药液渗出,当煎煮到 一定时间,药液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效成分便停止析出,再继续煎煮,药物浓度也不会提高。其次,有些药物长时间煎煮,有效成分会不断挥发减少,如解表药物,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挥发,煎煮时间越长,挥发的越多,药效越低。另外药物煎得太浓,苦涩味更重,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煎煮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把药煎得太浓,一般每次煎煮药液量不...
-
章太炎先生论《黄帝内经》理论探讨和俞曲园《废医论》之评说
章太炎(1869年-1936年) , 浙江余杭人, 名炳 麟, 字叔枚。 初名学乘, 仰慕顾炎武(名绛) , 更名 绛, 别号太炎。 近代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 思想家、 小学家、 学者。 著作之富, 等若海山, 才大义高, 臻 俊抵极, 学问渊博, 堪称学海。 健在时, 为国内外推 崇数十载, 其殁也, 犹为后世敬仰思慕。 太炎先生经 学、 史学、 诸子、 小学成就与贡献均有专著论及, 唯 医学之成就与贡献鲜为人知。 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 社《章太炎全集》第八集为太炎先生 《医论集》 , 收 集先生自1899年至...
-
胡希恕的学术思想 太阳病为表实热证
有同仁问道,在胡希恕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太阳病为表实热证,那么有无表实寒证?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付之笔端如下,以供讨论。 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八纲而言,表里为病位,阴阳为总的病性。因此,表证存在表阳证与表阴证。 表证皆有恶寒,为感受外邪所致。只不过发热恶寒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发于阴也。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来看,似乎表阳证、表阴证是以发热恶寒、无热恶寒的寒热来判断,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根据证候的虚实来定。因为只有正气充实,正邪交争而发热恶寒;若正气虚,正邪不能交争,则表现为...
-
寒冬常把太阳晒补钙不用枉花钱
寒冷冬天里,天越冷太阳越珍贵,一定要在中午最温暖的时候晒晒太阳,以强筋健骨。尤其是气温骤然下降时,很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就会旧病复发,关节疼痛明显加重。 中医认为,此类疾病多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单独或联合侵犯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此时,病人多表现为关节、骨膜、肌肉等部位红肿疼痛,难以忍受;严重时可导致关节肿大变形,弯腰驼背,渐渐的足不能行、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这类病人大多阳气虚弱,要尽可能地保暖,注意增加衣服。在饮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