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 第8页
-
治复发性口疮数招
许多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觉得非常痛苦,由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进食和休息。 本病属中医口疳、口疮范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易反复发作。溃疡一般多发于口腔前半部,但久病者逐渐向口腔后部移行,侵及软腭一及腭弓,出现溃疡大小不等,周围红肿热痛。中医有一些验方,对此症有良效。 含西洋参 西洋参切片,每次口含1~2片,待其逐渐湿润、软化后嚼成泥状,用舌头将其糊在溃疡处10 分钟,每天2次,可有效减轻疼痛,一般3~5天溃疡逐渐愈合。愈后可再坚持含西洋参切片2~3天,以巩固疗效。此方对于气阴两虚、虚火上炎所致口疮...
-
口唇痒痛反复发作10余年 中药治方
病例:张某,女, 48岁。 患者自述口唇痒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个月。曾用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患者每因情志因素及风吹后口唇痒痛相兼,春夏季节加重,近1 个月来因风吹后症情复发。进食时灼痛难忍,伴口干欲饮,食少。诊见患者口唇红肿,糜烂,溃烂面上散在粘膜剥脱,周边兼有结痂、皲裂,舌质红,苔微黄而干,脉数。证属脾胃实火为本,虚火上炎为标,治宣清热泻火为主,滋阴生津为辅。 处方:生石膏20克,藿香、生地各12克,知母、地骨皮、土茯苓各10克,栀子、甘草、防风各6克。用法:水煎,第1、2煎取药液分3次内服,第3煎外...
-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组方解功效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法...
-
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与中医预警模型新型系统性研究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首 要病因,每年新发患者超过 200 万人,其中缺血性 中风占中风患者总数的 60% ~ 70%,平均病死率 为 10% ~ 15%,发病后存活患者中有 50% ~ 70% 遗留有后遗症,6 个月内复发率为 8. 8%,2 年内 为 15% ~ 30%,5 年内为 20% ~ 47. 7% [1 -3 ] 。因 此,如何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 要课题。临床上缺血性中风病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 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 [4 ]...
-
复发性口腔溃疡 用药清凉之中寓以气运
李家庚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 李家庚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 寒温汇通, 擅长治 疗各种疑难杂症。 李教授以 “伏邪” 理论立论, 辨证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独具特色, 现将李教授治疗复 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总结如下 , 以飨同道。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又称阿弗他溃疡, 是一种以周 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 患 病率居口腔黏膜疾病之首 [1] 。 病情迁延, 缠绵难愈, 灼 痛明显, 常为患者所苦。 目前, 其病因病机仍不明确。 中医认为, 口腔溃疡属 “口疮&r...
-
腹泻腹痛反复发作 伏寒方合四神丸加减
先天伏寒具有遗传性,伏寒体质具有年龄变化的规律,以足凉、疲乏、口干、心烦、太息为主症,以气虚气滞、寒热错杂为证候特征,是多种复杂疾病的病因。立法补阳益气,辛开苦降,疏肝理气,调整阴阳,治以伏寒方,在补气补阳的基础上,辛开苦降,调整阴阳,平调寒热,使阴阳调和而其症自止。 因此根据先天伏寒气(阳)虚气滞,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立法补阳益气、辛开苦降、疏肝理气、调整阴阳,治以伏寒方。方中仙灵脾、巴戟天补养肾阳;黄芪、白术补益中气;清半夏、砂仁辛开,质降而醒脾纳气;黄柏苦降(反佐法—引阳归阴)并有滋阴之...
-
治帕金森病愈后复发中医方药
安肾丸源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腰痛》。安肾丸由葫芦巴、补骨脂、川楝子、川续断、桃仁、杏仁、小茴香、茯苓、山药等组成,盐汤为引。刘渡舟先生习惯在安肾丸中取独活寄生汤法加桑寄生,取青娥丸法加杜仲,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曾治愈一陶姓患者,女,70岁。该患于1991年被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经刘渡舟治疗,后痊愈。1998年9月2日,患者发现帕金森病可能会复发,见手颤,背强,下肢无力,站立、活动困难,多汗,舌黯红,苔白厚,诊为由帕金森病愈后引起的后遗症。药用安肾丸加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方药:...
-
五更泻吃药膳进行调理 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合理膳食
五更泻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以黎明时出现腹痛或不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为其特点。主要因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所致,又名肾泻、晨泻、鸡鸣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初步腐熟消化,再至小肠进一步消化。消化后的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小肠吸收的精微物质,经脾气的升发推动,上输于心、肺,通过肺气宣发和心血运行,布散至全身营养身体。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被小肠和大肠吸收,剩余残渣变成粪便排至体外。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的运化功能依...
-
哮喘反复发作采用补肺定喘汤加减
张某,男,27岁,自幼患有哮喘,反复发作,尤其在季节变化之时最为明显,发时喉间哮鸣气促,张口抬肩,呼吸不能平卧,现在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多汗,易感冒,面部浮肿,双侧下肢浮肿,视物昏朦,舌红苔黄腻弦细数。 体检:肝肾功能异常,尿酸增高。沈师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治疗上采用宣肺定喘,益气扶正之法,采用补肺定喘汤加减,方予生麻黄5 g,射干10 g,熟地25 g,茯苓15 g,陈皮5 g,炙甘草3 g,苏子10 g,莱菔子10 g,法夏10 g,党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5 g,猪苓10 g,白芥子...
-
应用寒疫理论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反复发热验案举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普遍人群易感性的一类新型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腹泻、流涕、鼻塞等症状[1]。笔者在参加抗击COVID-19的工作中,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认为该疾病可归属中医“寒疫”范畴,应用经方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COVID-19临床表现及“民皆病”的传染性,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疫...
-
反复发热6年余 治拟化湿清热三仁汤加减
颜某,女,18岁,2013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6年余,加重5天。病史:6年前暑假期间无诱因发热,体温未超37.8℃,当地医院未确诊而转某省级医院住院,多方检查后考虑鼻窦炎所致,遂行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亦无效,持续约2月后自愈。6年来夏秋间必发热,体温多在37.2℃~37.4℃,无明显规律,持续2~3个月,天凉自愈,曾在当地寻求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5天前再次发热,体温最高未超37.5℃,发热时乏力、头沉。刻诊:乏力身困,口干喜饮,冷热均可,纳差,大便不干,2日一行,小便可,舌淡齿痕,苔白厚腻...
-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 温阳清热法
彭某,女,27岁,2014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在当地小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予抗生素、鱼腥草等药物输液治疗,发热不减,反而出现四肢末端发冷、汗多畏风、身热欲近衣被、倦怠无力、口淡乏味、大便溏稀,平素血压偏低,腰膝怕凉,有痛经史,末次月经量少、色暗,二天经尽。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依据舌脉症候,结合考虑患者素体阳虚,此次发热正值寒冷季节,又输注大量液体,内寒外寒如雪上加霜,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出现身热反欲近衣被之真寒假热症。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
-
痰瘀互结理论治疗黄斑水肿,麦粒肿,复发性葡萄膜炎
韦企平从痰瘀互结论治眼科杂病 随着现代医学病因病理的进展和检查治疗手段的丰富,中医眼科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微观,加之现代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对人们体质的影响,中医眼科的辨证分型较之传统中医眼科有所改变。韦企平教授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因病、因证、因人制宜,从痰瘀互结论治多种不同病因的眼科疾病,疗效颇好。现将韦教授临证粗浅心得整理如下。 痰瘀互结理论溯源 痰瘀互结证,又名痰瘀内阻证、血瘀痰凝证、痰滞蓄血证,指在疾病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由痰证和瘀证两种临床表现所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证候群。眼科...
-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较成熟的治疗方药
口腔溃疡简称“口疮”。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因为常年反复发作苦不堪言。西医一般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西医治疗会补充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严重者会使用激素,如市面上很常见的“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
-
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 中医综合治疗功效佳
2019年4月14日下午,我正在出诊,手机突然响了,接通后,一位男士急切地询问:“听朋友说您擅长治疗腺样体肥大,我侄子去年做了腺样体肥大的手术,但是今年又犯了!孩子鼻子堵得睡不了觉,经常憋醒。您现在出诊吗?可以去找您看病么?” 大约过了1个小时,一位满面愁容的妈妈带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来看病了。妈妈详细地讲述了孩子的病情和治疗经过。 2018年4月,孩子做了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切除术。切除后的一年内,孩子睡觉不打呼噜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体重增长了10斤,身高增加了7厘米。但是...
-
复发性口疮 标本兼顾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疮又名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患病率高达20%左右。本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周期性复发且其有自限性,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好发于唇、颊、舌黏膜,牙龈和硬腭少见。因此能够标本兼顾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直是国内外医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全国名中医戴永生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戴永生长期从事中医五行临床研究,且擅长于应用中医五行生克理论,辨证论治临床所遇之疑难病。现对其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