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 第59页

水 第59页

  • 腹部疼痛伴水样便 五苓散合平胃散

    腹部疼痛伴水样便 五苓散合平胃散

    五苓散合平胃散出自《世医得效方》,其功用为祛湿和胃、行气利水,尤以治疗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泻下如水擅长。我临证四十余年来,无论是伤食饮冷,还是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引起的泄泻,只要具备以下辨证要点:腹痛、泄泻如水注、苔白或略厚腻,屡用屡效。 五苓散方出仲景《伤寒论》,原方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平胃散为《简要济众方》方,是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五苓散温阳利水,平胃散燥湿和胃,两方和而用之,取长补短,各尽其用,对于治疗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有卓效。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盛,泛溢肌...

  • 咳嗽痰咸案 治则补肾水祛痰止咳

    咳嗽痰咸案 治则补肾水祛痰止咳

      咳嗽,痰咸案   李某,女,43岁,2014年5月31诊。   主诉 咳嗽1个月,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气短,咽痛等症,在本村卫生室服药、打针效果不佳,又输液治疗2周,咽痛缓解,余症不除。现咳嗽、深部有痰难咳出,痰咸,口中咸,乏力,小腹坠胀,大便难,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濡。   辨证 湿浊阻肺,肾水上泛。   治则 补肾水,化湿浊,祛痰止咳。   处方 当归30克,熟地30克,半夏10克,橘红15克,甘草5克,茯苓30克,百部15克,紫苑15克,白术40...

  • 外感后口咸案 治则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外感后口咸案 治则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汤某,男,24岁,2014年5月4日诊。   主诉 口咸,腹胀满2周。两周前外感,咽痛,咳嗽,发热,经治疗外感愈,后出现口咸、腹部胀满,现夜间出汗,阴囊潮湿汗多,烦躁,舌红苔花剥,脉细。   辨证 阴虚火旺,肾水上泛。   治则 滋阴降火,消水除痰。   处方 熟地30克,当归30克,半夏6克,茯苓10克,橘红10克,甘草5克,砂仁6克(后下),黄柏6克,陈皮3克,山萸肉15克,巴戟天10克,五味子5克,麦冬10克,薄荷6克,炒神曲10克。5剂,水煎服。   201...

  • 炎性因子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炎性因子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等人群普遍感染流行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形成呼吸困难、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目前主要通过对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进行荧光实时定量RT-PCR(rRT-PCR)检测确诊,但核酸检测存在耗时、假阴性等问题,不能观察病情进展。本文回顾分析42例确诊的COV...

  • 细说感冒 盐水治鼻炎

    细说感冒 盐水治鼻炎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多数人都能凭经验自行做出“感冒”的诊断。事实上,感冒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老百姓口中的感冒,与医学名词的 “感冒”并不能划等号。真正能较为准确地表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冒症状的医学名词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统称,包含了若干种疾病,其中的一种疾病就是感冒。 当感觉嗓子干、咽东西不舒服,同时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时,您大概已经患上了医学上所说的普通感冒,这是一种由病...

  • 姜水泡脚预防感冒

    姜水泡脚预防感冒

    每到春季冷热交替的时候,感冒难免会找上门来。这时,我就用热姜水泡脚的方法来预防,效果真的不错。 方法:将半个牛姜切片,放水里煮10~ 15分钟。水温适中的时候用于泡脚,水温不要太热,泡的过程中,感觉凉了,可随时加热姜水,泡20分钟即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还能防感冒。 肖明博...

  • 柠檬泡水可以预防或治愈感冒?

    柠檬泡水可以预防或治愈感冒?

      黄瑜芳   指导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谣言:常常听到阿姨辈说,“柠檬泡水可以预防或治愈感冒”,但究竟是不是真的可行?   分析:柠檬含橙皮甙、柚皮甙等黄酮甙,柠檬酸、奎宁酸等有机酸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糖类、钙、磷等成分,对人体十分有益。柠檬酸果汁除富有营养外,还能促进胃分泌消化酶,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另外柠檬酸与钙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有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 春季食疗汤水防治感冒

    春季食疗汤水防治感冒

      食疗是广东人的传统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煲药材汤来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养生之道,正如“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专篇所曰:“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中医一直强调以食治病,认为“药食同源”。同时,食疗应“顺应天时”配合不同的季节来调养。   受访专家: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 主治中医师 邓聪   记者 符映珊 通讯员 魏星...

  • 胡椒膏外敷葱姜水治感冒

    胡椒膏外敷葱姜水治感冒

    将胡椒15克、丁香9克、白芷9克研成细末,加葱白6克捣成膏状,平均分成3份,分别敷在大椎穴(颈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脖子后面最为突出的骨头处)、两侧风池穴(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耳垂齐平的位置),用纱布、胶布固定。 每晚1次,每次30 分钟,一般使用2~3 次,感冒即可治愈。 胡椒能温中散寒。丁香可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白芷可祛风解表,葱白能发汗解表、通阳。此方能辛温祛风、发汗解表,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全身酸痛等。(吴长虹) 葱姜水烫脚治感冒 取葱白60克(切...

  • 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少阳阳明合病可见于多种急性热病。本案从少阳阳明水热互结论治肺炎发热。 谢某,女,71岁,于2022年4月29日入院。主诉:发热伴咳嗽1周。患者于4月22日汗出不慎受风冷,初起发热,恶寒,双侧太阳穴处疼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咯痰,痰白质稀,流清涕,自行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症状无明显改善,于4月28日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就诊,完善血常规:白细胞14.31×109/L,中性粒细胞11.96×109/L,超敏C反应蛋白186.69mg/L;胸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急诊予抗感染及解热退热后,...

  • 春季巧用萝卜水防治感冒

    春季巧用萝卜水防治感冒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再加上过节期间肠胃负担重,多少有些积滞,也是容易诱发感冒发热的原因。 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可防治感冒。取新鲜多汁的白萝卜250 克,无需去皮,洗净后切成薄片,加三碗水,煮成两碗,趁热先服一碗(可视个人口味适量加糖); 1小时后将第二碗加温后服下。照此法连服2~ 3天,可有效预防感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忌食萝卜。而鉴于萝卜有行气...

  • 换季感冒 秋天吃什么水果最合适 首选梨

    换季感冒 秋天吃什么水果最合适 首选梨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入秋后,各种水果都熟了,那么秋天吃什么水果最为合适呢,那首选肯定是梨。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更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 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 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梨果皮 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

  • 新生儿感冒鼻塞 可用葱白煮水喝

    新生儿感冒鼻塞 可用葱白煮水喝

    中医学中常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别,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俞景茂教授指出,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不同,葱白水主要对风寒感冒有用,而现在的天气,得暑湿感冒的孩子最多。 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哪一种类型?俞教授说,最可靠的还是请医生判断,不过,也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区分。 风寒感冒:多因为感受风寒引起,比如洗澡、游泳后受凉等,症状常见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发热但温度不高,怕冷,出汗不多或不出汗,舌苔白,喉咙不红或微红等。风寒感冒的孩子可以喝点葱豉汤(葱白+豆豉)辛温解表。...

  • 巧用萝卜水可防治感冒

    巧用萝卜水可防治感冒

    春季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再加上冬季吃得多,肠胃负担重,到了春季多少有些积滞,也是容易诱发感冒发热的原因。其实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也可防治感冒。取新鲜多汁的白萝卜250克,无需去心,沈净后切成薄片,加三碗水,煮成两碗,趁热先服一碗(可视个人口味适量加糖);1小时后将第二碗加温后服下。照此法连服2~3 天,可有效预防感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忌食萝卜。而鉴于萝...

  • 风寒感冒 喝点紫苏水

    风寒感冒 喝点紫苏水

    体质弱的人在冬季更容易感冒。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师何邦广称,感冒的人可以泡鲜紫苏叶水喝,或煮水洗澡。 中医认为,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冬季受凉感冒后,如果出现怕冷,四肢僵硬、酸痛,鼻子不通、流鼻涕等症状,可以取几片紫苏叶泡水喝,一日三饮,几天后,症状会好转。值得提醒的是,紫苏叶对胃肠有一定刺激,不宜空腹喝紫苏叶水,可在饭后十几分钟后饮用。 另一种用法是,用紫苏叶煮水15分钟左右,让其药效充分渗出,然后擦洗身子,对感冒效果也好。但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 防感冒 冷水脸热水脚

    防感冒 冷水脸热水脚

    秋冬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很容易感冒,要想预防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冷水洗脸、热水泡脚养成每日早上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御感冒于肌肤之外”便是这个道理。 体育健身适当进行一些室外运动,如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等,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很好地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饮用姜茶以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也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饮食疗法秋季气候干燥,因此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

  •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对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可用五味子泡水喝,养护肝脏。。   若肝功转氨酶升高,伴有黄疸,且有纳食差、经常恶心、腹胀、大便不规律、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明显的人,用茵陈泡水喝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对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耗损精血、脏器功能低下者,常感力不从心,疲劳难于缓解的人可以用决明子、枸杞子等泡水喝保护肝脏。   此外,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常吃可疏肝理气、缓解焦虑。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B族维生素和少量脂肪,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徐蓓蓓)...

  • 泽泻治臌胀水肿 冒暑霍乱 泽泻治妊娠遍身浮肿

    泽泻治臌胀水肿 冒暑霍乱 泽泻治妊娠遍身浮肿

    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15g)。上为细末,煎服三钱(9g),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150g),白术二两(60g)。上二味,以水二升(400ml),煮取一升(200ml),分温服。 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9g)。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 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1.5g)。姜水煎服。 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一...

  • 增水行舟案 嘴唇干泡杯“双冬茶”

    增水行舟案 嘴唇干泡杯“双冬茶”

    患儿,8个月。平素大便时干时稀,近3天大便吃力便呈羊粪蛋样。舌淡苔薄白。诊断:便秘(津液不足)。治宜滋阴通便,取增液承气汤之意。生地6g,玄参6g,麦冬6g,枳壳3g,麻子仁10g,郁李仁10g,柏子仁10g。1剂,水煎服。嘱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服后矢气频转,先羊粪蛋样便2个,后成条状。效佳。 玄参、生地、麦冬为增液汤,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之功效,以治“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温病条辨》)。枳壳行气,麻子仁、郁李仁、柏子仁润肠通便。共奏滋阴通便之效。 小儿有脏气清灵,易...

  • 厚朴水除口臭 罗汉果验方 烂眼边外洗方

    厚朴水除口臭 罗汉果验方 烂眼边外洗方

    甘草厚朴水除口腔异味 没有胃病的人也会有口臭,是因为口腔内的微生物对舌苔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进行了分解。治疗这种口臭可尝试试用以下偏方:甘草10g,厚朴10g,加入300ml热水,泡5分钟,用浸泡的药水漱口3分钟。每天早上及睡前各漱口1次。如不适应甘草厚朴水的味道,也可用浓盐水或浓茶水代替,或嚼鲜橘子皮也可。(韦良渠) 丁香酚药液立止牙痛 牙痛病人用冷开水漱口,以清洁牙齿,然后取绿豆大小的消毒棉球,蘸上丁香酚药液适量,对准龋齿洞(蛀牙洞)位置放入,并将上下牙齿咬紧,牙痛立止。如若再痛,可再换一小...

  • 藿香正气水治中暑

    藿香正气水治中暑

    炎炎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一跃成为各大药店的新宠,家中必备,总之,“恶心呕吐来一瓶,感冒发烧来一瓶,防暑解暑来一瓶。”藿香正气水已然被捧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然而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藿香正气水,你真的用对了吗?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中暑与中医中所说的中暑二者并不相同。西医对中暑的定义是: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叫作热射病,即指...

  • 利水通阳临证应用

    利水通阳临证应用

    【利水通阳临证应用】 伏暑、暑温兼湿兼痰,宜用利水通阳法 利小便通阳法除广泛应用于湿温证外,亦可以应用于伏暑、暑湿、痰热等证。 暑多兼湿或兼痰,有“长夏暑令,暑必兼湿”之说,暑为阳邪,与湿、痰蕴结,如油合于面粉,胶着难解。如温化湿浊则助其暑热,清解暑热则阴凝湿聚,暑湿蕴结更易致三焦阳气通利失职,应用通利小便通达阳气法,使暑湿或痰浊有出路。明·王纶认为:“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此为清心以清暑,利小便即可通阳。伏暑、暑湿或兼痰弥漫三...

  • 益气活血 利水明目 治疗黄斑水肿

    益气活血 利水明目 治疗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简称CRVO-ME)是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第二大致盲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多以眼底静脉充盈迂曲,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区水肿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其主要影响视力是并发症黄斑水肿。CRVO-ME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①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视网膜动脉管径细,静脉血流缓慢,易瘀滞或阻塞。②在筛板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紧邻,在交叉处有共同的鞘膜,在动脉硬化时,动脉压迫管壁薄的静脉,使管腔变窄,内皮细胞受压水肿、增生,管腔进一步狭窄,发生阻塞。③血管炎症时,管壁水肿、内壁粗糙、管腔变窄、血...

  • 黄斑水肿柔肝补脾法

    黄斑水肿柔肝补脾法

    柔肝补脾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斑水肿中的应用 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是许多眼科疾病在黄斑区的临床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作为一种疾病,它是指对光线敏感的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液体渗入,形成水肿,导致视力下降,其病因多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 RVO)、糖尿病慢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等,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

  • 从分子水平谈清肺排毒汤作用机理 新型冠状病毒

    从分子水平谈清肺排毒汤作用机理 新型冠状病毒

    该方包含948种化学成分,它们作用在790个潜在靶标蛋白上,这些靶标间相互作用可形成一个分子网络,多个中药活性成分可对包括病毒入侵、病毒复制过程的整个通路起作用,多方位保护机体。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已蔓延全国,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各类人群普遍易感,对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新冠肺炎至今尚无针对性的有效药物,西医药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而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临床数据证明效果显著 清肺排毒汤源自中医经典古籍《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

  • 藿香正气水只对阴暑有效

    藿香正气水只对阴暑有效

    藿香正气水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制成,方剂学里将其归类于“祛湿剂”,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等。例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的“桑拿天”,这时环境湿度往往超过60%,人们会觉得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水比较合适。生活中,不少人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中暑有“阴暑”和“阳暑”之分,一般我们把高温下人扛不住的情况叫...

  •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是中医肺病科常见病证,多种原因皆可导致喘证。历代医家对喘证的治疗经验论述较多,均认为喘证的治疗方向是辨明病因,分清虚实,辨证施治。以下为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喘证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顾某,女,63岁,2023年4月9日初诊。主诉:气喘伴心悸3个月余。患者自今年1月份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气喘伴心悸,动则加重,周身乏力,面目浮肿,每至傍晚双脚亦肿,未予重视,近来因加重而入院治疗。纳食如常,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睡眠一般,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水饮凌心。 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1...

  • “善治水者先治气”理论在心力衰竭水肿中的应用

    “善治水者先治气”理论在心力衰竭水肿中的应用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又称为心功能不全,常伴有多脏器衰竭。中医将心衰归于“心水”“水肿”“痰饮”等病证范畴,病机总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为本,痰浊、水饮、瘀血为标实。心衰水肿,西医称之为心源性水肿,当心衰发展时,伴随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的下降,心排血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随之减少,肾脏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咳喘、肢体水肿等临床表现,是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之一。结合心衰的基本病机,通过治气和利水结合改...

  • 苓桂术甘汤为治“水心病”要方

    苓桂术甘汤为治“水心病”要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方组成为: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该方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所载版本,白术用量增加到了三两。原文对“寒饮”一证有这样的描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心...

  • 眩晕温阳利水止头晕

    眩晕温阳利水止头晕

    患者,女,19岁,不明原因出现头晕1周,8月28日到清华长庚医院治疗检查,诊断头晕,头颅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给予敏使朗服用后头晕明显加重,每日无定时发作,持续数小时可缓解,感觉上下摇晃,闭目时头晕未减轻,出现恶心,头胀,未呕吐,平素熬夜,气短乏力,手足冷,末次月经时间2023年8月18日,体瘦,饮食胃口不佳,小便调,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中医诊断:眩晕(阳虚水泛)。 治则:温阳利水止头晕 处方:桂枝10g,茯苓20g,炒白术15g,泽泻15g,天麻10g,...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