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 第6页

对 第6页

  •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 中医外用偏方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 中医外用偏方

    面对经常流口水的孩子,家长很是烦恼,专家推荐用肉桂贴脚心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细末,用醋调至糊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匀摊于二块纱布上,分别贴敷双脚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早晨取下,连敷3~5次。 评: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

  • 小儿磨牙 对症治疗

    小儿磨牙 对症治疗

      磨牙会使孩子面部过度疲劳,吃饭、说话时会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张口时下颌关节还会发出响声,这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影响情绪。由于牙釉质受损,引起牙本质过敏,当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磨牙时咀嚼肌还会不停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变大,孩子脸型发生变化,影响美观。   原因:肠道寄生虫病   有的孩子患有蛔虫病,由于蛔虫扰动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也会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   解决方法:及时为孩子驱虫。   原因:精神紧张   白天受父母或幼儿园老师...

  • 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

    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5遍,每日1次。   此外,调整饮食对防治婴幼儿腹泻也很重要。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

  • 轻松应对宝宝打嗝

    轻松应对宝宝打嗝

    宝宝打嗝是常见的现象,如喝奶的时候吃进空气最容易引发打嗝。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宝宝打嗝呢?下面儿科专家给您支几招,让你轻松应对宝宝打嗝的问题,一起来学学吧。 直立式 尽量把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宝宝轻扣着,再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 1.为了防止宝宝溢奶、吐奶,使用直立式时,妈妈可在自己肩膀上垫上小毛巾,方便清洁。 2.由于依靠手部支撑宝宝直立,当宝宝面朝自己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不要捂住宝宝的口和鼻,方便宝宝呼吸。 3.如果宝宝在拍打几次之后都没打嗝,可以考虑先抚摸再拍打,...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打嗝
  • 秋高气爽 应对宝宝秋燥表现

    秋高气爽 应对宝宝秋燥表现

    秋高气爽,虽然天气宜人,但许多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秋燥表现。一些人认为这是正常反应,殊不知,若不及时除燥,秋燥还会进一步影响脏腑,病虽不大,也要早治疗,防燥正当时。 宝宝鼻燥流血 最好不要仰头 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这么一来,有些宝宝就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家长急坏了,有的让宝宝仰头,有的让宝宝举手,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如何? 南京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彭郑坚主任医师介绍,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门...

  • 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和生理现象,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过泄则耗,伤人之正气,导致体质虚弱,疾病缠身。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气阴亏虚 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身体消瘦、心烦少寐、寐后多汗等症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舌质淡、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则:益气养阴、止汗。方用党参、麦冬、五味子各6克,酸枣仁4克,茯苓、黄芪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服,连服3~7服。 肺气不足 见汗出怕风、动则多汗、容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

  • 从“气一元论”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探讨

    从“气一元论”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探讨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以持续存在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异常狭窄的兴趣范围或活动内容和行为表现刻板重复为核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ASD患病率从2000年的9.59/10 000增长至2014年的21.71/10 000,有逐年升高趋势[1]。目前,现代医学对ASD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以教育和行为疗法为主。ASD归属中医“童昏”“语迟”“胎弱”等范畴...

  • 小儿厌食 对症选药

    小儿厌食 对症选药

    厌食症在小儿中并非少见,治疗小儿厌食,可选用一些中成药,根据患儿不同表现类型选不同的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疗效。一、脾运失健型 本型最多见,表现不思饮食,面色少华,体弱偏瘦,舌质淡红,苔薄白。常用中成药有下列几种。  1.小儿消食片 有健脾和胃,运脾消食之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胀。3岁内每次服3片,3~7岁每次服5片,7岁以上每次7片,每日3次。  2.小儿喜食糖浆 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偏稀。1岁内服每次3毫升,1~5岁5毫升,大于5岁10毫升,每日3次。   3....

  • 乐观的态度面对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乐观的态度面对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一种老年病,是到一定年龄后出现的生理性改变,所以老年朋友要以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该病。 老年朋友一旦确诊患有前列腺增生,既不要紧张、焦虑,把该病看得太重、太大,也不能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而放任自流,顺其发展。出现症状者应积极治疗,对没有临床表现的患者,要“观察等待”,同时在生活上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应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如苹果、香蕉、大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保持大便通畅。 要养成多喝水、喝粥的习惯。尤其对膀胱已有残余尿存在的患者更有必要,以加...

  • 遗精患者可对症选用中成药

    遗精患者可对症选用中成药

    遗精是指不经性交而精液自泄,有梦遗与滑精之分,睡眠时有梦而遗精者称梦遗;无梦而遗,甚至在清醒时精液自出者称滑。遗精有有生理性遗精与病理性遗精之别。凡成年未婚男性,或婚后与妻子分居者,一个月内遗精1—3次,且无其它不适,均属正常的生理性遗精;若未婚男青年频繁遗精,或婚后在有性生活的情况下仍然经常遗精,且伴有头晕体倦,精神不振,腰腿酸痛等症状,则属病理性遗精,应尽早医治。在此介绍一些临床治疗遗精的常用中成药,供患者结合病情对症选用。 心肾不交:表现为梦中遗精,次日便感头晕,心慌神忧,精神不振,体倦无力,小便...

  • 对会阴部进行煎蒸治疗前列腺炎

    对会阴部进行煎蒸治疗前列腺炎

    笔者应用中药熏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取地龙10克,车前子30克,龙胆草25 克,穿山甲、虎杖、白芷各20克,甘草5克。将上述药物加水8000毫升,浸泡2小时,用大火煮沸小火煎至 6000毫升,将药汤倒入容器内,外以布单盖严,对会阴部进行煎蒸,待药液降温后,再进行局部坐浴,每日2 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煎汤2次。10天为1个疗程。 河北廊坊张佳庆...

  • 浅论张景岳对中医男科学的贡献

    浅论张景岳对中医男科学的贡献

    张景岳(1563年-1640年) , 名介宾, 字会卿, 号 景岳, 别号通一子。 祖籍四川绵竹, 明初以军功授绍 兴卫指挥, 遂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 。 幼聪颖, 年 十四随父游京师, 与长者交往, 后从名医金英(字梦 石) , 尽得其传。 壮岁从军, 后以功名未就, 乃回乡矢 志攻读医学, 医名日增。 张景岳博学多识, 著述等身, 对中医学术继承与发扬居功至伟, 本文浅论其中医 男科学术概况, 以窥一斑。 提出“命门水火”说与阴阳一体论 1. 命门位置与实质 “命门&r...

  • 慢性前列腺炎中药对经验整理

    慢性前列腺炎中药对经验整理

    李曰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经验 慢性前列腺炎是以慢性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难治病。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能有效缓解症状。研究发现, 慢性前列腺炎以邪实证为主, 湿热、血瘀、肝郁多交互为患;虚证多为兼夹证, 较少见[1]。李曰庆教授从事男科临床工作40余年, 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处方用药独具匠心。现将李师常用药对经验整理如下, 以飧同道。 生黄芪、白芷 黄芪, 味甘, 性微温, 归脾、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主痈疽, 久败疮, 排...

  • 治糖尿病阳痿 中医对症下药

    治糖尿病阳痿 中医对症下药

    有报道,约30%~70% 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在罹患糖尿病的中后期甚至初期都可能伴发阳痿,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专家指出,只有深入认识糖尿病阳痿的发病原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阳痿可分三大类:肾阴亏虚 日久累计肾阳不足,阴阳俱损,无以振奋阳事,终致阳痿不举。可以服用温肾壮阳药物如:巴戟天15克,鹿茸10克,阳起石(有小毒)10克等。建议单用上述药物煲汤,每周1次,秋冬季服用,连续3~6个月。胃强脾弱 糖尿病患者平素多食善饥,胃火亢盛,但是脾虚不能...

  • 性交疲劳  应对有招

    性交疲劳 应对有招

    老年男性性交后疲劳,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男性体质因素,中老年男性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锻炼,或是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结核、肿瘤等)体质较差。 第二,某些潜在疾病可能造成性交后疲劳,如贫血、高血压、心脏病、低血钾、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疾患和肾功能不全等。 第三,性爱过于激烈、持久,也会引起腰酸背疼等疲劳不适。 如射精后马上入睡,引起疲劳的神经继续松弛,疲劳感就难以消失。可以在同房后休息15分钟,然后洗个温水澡,这样有助放松神经,舒缓肌肉疲劳。还可以口服五子衍宗丸,每次6克,每天2次,能...

  • 防治电磁辐射对男性损伤的策略:治已病、治欲病、治未病

    防治电磁辐射对男性损伤的策略:治已病、治欲病、治未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接触电磁辐射的强度和时间与日俱增。广播、电视、通讯、电力事业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以及手机、计算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的隐形杀手,已经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 睾丸是电磁辐射的靶器官,持续而过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损伤睾丸,从而导致男性出现性功能与生殖功能障碍。对于电磁辐射引起的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目前还不多。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男科毕焕洲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电磁...

  • 面对阳痿,要做“淡定哥”

    面对阳痿,要做“淡定哥”

    年富力强的刘斌最近感觉自己性功能明显下降,有的时候还出现阳痿或早泄。遭遇这种“不幸”的“麻烦事”让他感到天都要塌了,整天闷闷不乐,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0%的成年男性是阳痿患者,但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后能重振雄风。因此,当你不幸成了“痿哥”后切莫乱了方寸,更不能讳疾忌医变成“抑郁哥”,你应该做“淡定哥”,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找出病因并对症治疗。...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阳痿
  • 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中医对证组方

    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中医对证组方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大部分人都在讨论“生或不生”,却忽视了另一个现实问题——能不能生。由于受环境、食品污染,竞争压力,烟酒、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影响,现代男性生殖能力普遍下降。中医认为,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与心、肾、肝、脾、胆、胃等脏腑有关,病机主要为心肾失调、肝胆蕴热、脾不摄精等,临床分为心脾肾虚、肝肾阴虚、湿热下注等证型,由此对证组方,可获不错的效果。 心脾肾虚型 【适应症】精神萎靡、面色 白、畏寒、四肢不温、头晕、心悸、食...

  • 补肾养血应对习惯性流产

    补肾养血应对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中医将其归属于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等范畴。   中医认为胞宫与肾有密切的联系,如《素问·奇病论》云:“胞脉者系于肾”。说明胞胎的维系、妊养首先责之于肾气的盛衰。肾气盛,任脉亦盛,胞宫充盈,胚胎得养,胎儿乃成。因此,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主要在肾。若母体肾气亏虚,冲任失固,则胎失所养,胎动不安,甚至屡孕屡堕。若先天肾精不旺,则胎儿不健,胎萎不长,导致流产。   笔者临床治疗习惯性流产以补肾养血、固冲安胎为原则,以寿胎丸加味。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

  • 带下病中医应对四法

    带下病中医应对四法

      带下病与月经病同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带下俱为湿证”为《傅青主女科》开篇之言,又指出“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中医论治约有以下四法。   升阳除湿   证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无臭。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苔薄白或润,脉细缓。用完带汤加补骨脂、巴戟天、鹿角霜、防风、白芷。   温肾健脾   证见带下绵绵,质稀如水,腰膝酸软,小腹冷痛,小便清长,腹胀少食,神疲乏力,舌淡脉沉迟。用附子理中丸加减,药用党参、炮附子、干姜、补骨脂、仙茅、白术...

  • 中医对卵巢早衰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对卵巢早衰的认识和治疗

    近些年来,卵巢早衰(POF)已成为威胁年轻女子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尤其是白领中的年轻女士,30来岁卵巢功能却过早地衰退,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和雌激素下降,导致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引起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焦虑抑郁、心烦易怒、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未老先衰,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也给正常的性生活带来难言之苦。 卵巢早衰,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中医认为,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特别是月经从来潮到终止,是脏腑、天癸、气血、经络相互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当肾精肾气充盛...

  • 中成药对症治早泄

    中成药对症治早泄

    中医认为,早泄以肝经湿热、心脾亏盛、肾气不固、相火炽盛为多见。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中成药对症治疗。 肝经湿热:症见两胁撑胀,口苦胸闷,阴茎虽能勃起,但人房不久即泄,阴囊潮湿瘙痒,小便黄赤涩痛,舌苔黄腻,症属肝经湿热,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口服每次1袋,一日两次,开水冲服。 心脾亏虚:症见面色无华,头晕健忘,纳呆腹胀便溏,行房着体即泄,症属心脾亏虚,可选用:①归脾丸,蜜丸9克,口服,每次1丸,一日两次。②人参养荣丸,蜜丸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肾气不固:症见性欲减退,朋茎虽能勃起,勉强行房,短暂...

  • 女人更年不只要静心 常见症状要从容应对

    女人更年不只要静心 常见症状要从容应对

    更年期,当岁月更迭带来身心的改变,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们需要给自己多一些关怀,更需要周围人给予理解。女人更年不只要静心,对以下这些常见症状,也要从容应对。 潮热汗出 需养阴清热 进入更年期,女性常常会突然感到潮热难耐,汗如雨下,这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有这种症状者应多吃一些养阴清热的食物,比如西瓜、生梨、柚子等多汁水果和枸杞藤、菊花菜、芹菜等蔬菜,再比如石斛、桑葚子、百合等药膳。平时要忌食羊肉、辣椒、茴香、桂皮、葱蒜韭姜等辛热之物,以免加重出汗症状,同时要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 谭新华治疗早泄临床药对浅析

    谭新华治疗早泄临床药对浅析

    早泄 (premature ejaculation, PE) 是男性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 一般认为男性在性交时对射精的把控能力消失, 阴茎未插入阴道或插入阴道1min以内出现射精, 或女性在性生活中性高潮的频度少于50%即为早泄[1]。据报道, 成年男性PE发病率约为9%~42%, 其已对男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造成了严重损害[2]。中医虽没有早泄这一病名, 但却早有记载, 将其纳为“溢精”和“鸡精”的范畴。《秘本金丹》中:“男子玉茎包皮柔嫩...

  • 合理“偏食”对安度更年期大有裨益

    合理“偏食”对安度更年期大有裨益

      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却给人带来很多不适,尤其是女性朋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身体各系统改变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症状。主要表现有: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潮红)、外阴及阴道萎缩、骨质疏松、四肢麻木、心悸不适、皮肤出现皱纹、色素沉着、肠胃功能紊乱等生理症状及敏感多疑、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症状。   女性进入更年期,一是不要紧张害怕,积极自主调适,必要时求助医生;二是社会和家庭要给予支持关注,以使她们愉快度过更年期。进入更年期后,女性要从饮食营养方面调理饮食结构,...

  •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妇人下腹疼痛,甚则痛连腹胁,经期加重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异位内膜在女性激素的周期作用下,增生—分泌—脱落出血所致,异位内膜出血而血无出路,积聚在某一部位,刺激局部组织所形成。   异位内膜所出之血,即中医所谓的“离经之血”。其积聚成瘀,成为致病因素,故中医认为“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故活血化瘀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祖国医学“痛经”、“癥...

  • 临床对痛症的治疗 辨治妇科痛症

    临床对痛症的治疗 辨治妇科痛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大凡病者,以痛为最苦,故有痛苦一词。在妇科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中,最常见到的病症便是疼痛。故临床时,对痛症的治疗,必须要认真总结探讨,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对于痛症的病因,许多医家常以不通则痛加以论述。近几年来,随着对活血化瘀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不通则痛之说为广大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痛者不通,不通则痛,乃为中医辨痛之常理,故痛症常以实证为多。痛在表、里、气血者,实也。邪在表汗之则愈,在里下法可除。病在气血,则活血化瘀理气以散之、行之,为治疗大法...

  • 对习惯性流产 中医以固肾气摄血安胎为准则

    对习惯性流产 中医以固肾气摄血安胎为准则

    黄某,女,36岁。2008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诉曾于2004年2月、2005年8月、2006年12月三次怀孕,均于50余日流产,曾服中药调理。今停经40余天,妊免试验阳性,要求保胎治疗。证见,纳差作呕,口淡,嗜睡,腰酸,舌尖红,胎薄白,脉弦略滑。治疗当固肾、健脾、益气。 方药:桑寄生15克,菟丝子18克,川断10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茯苓9克,金毛狗脊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水煎服,频饮,每日1剂,5剂。 二诊:服药后患者自感良好,三个月内无出血现象。...

  • 韩冰教授运用调补肝肾的药对治疗不孕症

    韩冰教授运用调补肝肾的药对治疗不孕症

    韩冰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针对妇科不孕症,提出补肾调冲法。认为妇人不孕首重调经。月水有异,一可责之不盈,即血海不满,不满何来溢泻;二可责之不通,不通则阻,阻碍经血溢泻。韩冰教授运用调补肝肾的药对治疗不孕症有其独到经验。 菟丝子和覆盆子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均平补阴阳,但菟丝子偏补阳气,覆盆子偏滋阴血,阴阳并补,肝肾同治,冲任得养。 女贞子和墨旱莲二药合用,古名二至丸,女贞子采于冬至前后,旱莲草采于夏至前后。冬至,一阳初动;夏至,阴气微降。此时采集二药,得四季初生之阴阳,对于补益“...

  • 柴嵩岩妇科学术思想发端于对中医经典的继承

    柴嵩岩妇科学术思想发端于对中医经典的继承

    •“二阳致病”学说是柴嵩岩对妇科疾病阳明病机作出的重要补充,她提炼出阳明热毒侵入冲脉血海,燔烁阴血,导致月经失调的妇科疾病阳明病机,发展出清解阳明的妇科调经治法,为中医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等疑难疾病提供了临床思路。 •妇科三论:“水库论”“土地论”“种子论”以形象思维阐释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说明在妇科疾病中存在血海不足、胞宫(内膜)紊乱、卵子失活等病理层次,成为柴嵩岩临床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主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