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第3页
-
对滑膜肉瘤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
滑膜肉瘤“再厉害”,它也是罕见病,在人类的生命正常进展中,它永远唱不了主角,对它不要惧怕。不怕不等于它不存在,还是要充分认识它的来龙去脉的。 滑膜肉瘤发病隐匿 滑膜肉瘤早期常见滑膜黑染、膝关节肿胀积血、踝膝关节积液。有半数以上病例发生于下肢,四分之一的病例发生于上肢。颈及躯干较少,肿瘤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病程不一,起初为无痛性肿块,长大并出现不同程度疼痛,一般肿瘤可侵犯周围骨组织。瘤块较大时影响关节活动。 滑膜肉瘤早期症状轻微,是由于瘤体位于深筋膜深层。缓慢增大的无痛性,邻...
-
中医认为荸荠对肿瘤有防治作用
荸荠自古就是一种果蔬兼用、药食两用之佳品。中医认为,荸荠性寒,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化痰明目、利尿通便、凉血解毒等多种功效。荸荠常用于温病消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黄疸、热淋、肺热咳嗽等病症,特别是对多种癌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荸荠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另外,荸荠英还对肺部、食道和乳腺等多部位的肿瘤有防治作用。 癌症患者出现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可以用生荸荠 10枚,洗净削皮,切成小块后榨汁,然后加入等量的甘蔗汁,调匀饮用,每日1~2次...
-
中医对肿瘤病机认识 对临证治则治法的比较
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辨析 癌毒病机理论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提升、系统完善而创建的中医肿瘤创新理论,现已形成集“学术内涵”“演变规律”“辨治体系”为一体的完善的病机理论体系。“固本清源”理论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林洪生教授在继承余桂清教授等老一辈专家“扶正固本”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更加契合现代中医药肿瘤治疗的新理论[1]。癌毒病机理论与固本清源理论均是现代中医肿瘤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目...
-
李佩文运用药对治疗癌症经验探析
李佩文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50余年, 具有丰富的肿瘤诊疗经验。李老认为肿瘤形成的病机复杂, 治疗时应重视辨证论治的原则, 突出药对作用, 病证结合, 发挥中医药优势。笔者有幸跟李老出诊学习, 获益颇丰, 现就李老临床治疗癌症中对药的运用经验总结如下。 药对的概述 “药对”, 也称对药, 是方中出现频率较高, 且固定成对搭配出现的中药, 其主要作用是协同作用、制衡药性及减毒增效等[1]。古人曾以单...
-
壁虎特别是对于恶疽肿瘤有很好的疗效
壁虎也称守宫,自古以来,民间流传壁虎之尿甚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到人身上就会引起溃烂,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因此,古时将其列入“五毒”之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有记载这样的故事。说是夏天,一家的女人晚上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洗澡,旁边桌子上有白天喝剩的茶水,孩子口渴,就拿给他们喝了。谁知道一会儿的时间孩子就不见了,盆里的水变得又浑又腥的。所以自古隔夜茶都不许喝的,怕晚上有壁虎在水旁交配,壁虎的精液落入水中有剧毒。其实这只是个传说,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除了有些品种是带毒的以外,大多数都没有毒。 ...
-
化疗的痛苦 让中医与您携手应对
化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严重的化疗不良反应,有时可以导致疗效大减,甚至失败,中医药的参与可以使这一状况大为改观。在我国,中医药辅助化疗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那么,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是如何应对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呢? 全身不良反应的应对 化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有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疲乏感多出现在化疗期间,甚至化疗结束后持续几周或者数月。化疗后不适所带来的频繁求医、焦虑抑郁、疼痛、活动减少、睡眠障碍等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身体的疲劳感。而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是引起乏力的主要原因,造血系统...
-
刘丽坤治疗肿瘤经验 强调情志对治疗的作用
刘丽坤系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山西省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待诊,受益匪浅,现将刘丽坤治疗肿瘤的思路与独特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病症结合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肿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病证结合,辨证辨病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刘丽坤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 衷中参西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肿瘤治疗...
-
阎艳丽临床擅长用黄芩对药治疗肺癌
肺癌是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病,属于中医学的肺积、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阎艳丽认为肺癌成因可以为瘀、为痰,痰瘀交滞,则肺积成焉。《杂病源流犀烛》认为:“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行而有块。”痰瘀互结,蕴而生热,热伤肺络,可出现咳血、吐血;痰瘀热交织,沉混难拨,致病情缠绵难愈;积非人体所固有,蕴积日久而成毒。而黄芩具有清肺热、解毒之作用,阎艳丽根据痰、瘀、热...
-
中医对软组织肉瘤的认识“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浅析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软组织肉瘤的发病机制及治法 软组织肉瘤是一类起源于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发病原因可能与外伤、家族遗传、化学刺激、病毒感染、放射线刺激等因素有关。该病好发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恶性程度较高,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较大,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10%[1]。目前,临床治疗软组织肉瘤仍以手术为主,但局部切除后易复发和发生转移,即使是局部广泛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仍较高,预后差,放化疗效果不理想[2]。软组织肉瘤属中医“肉瘤”“筋瘤”“血瘤”“石疽”等范畴。中...
-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治疗 临床上肿瘤的辨证思路
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全球172个国家中的91个国家里,癌症已经成为年龄在70岁之前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理疗等方法,针对肿瘤的不同类型、病位及证型,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提高患者身体状况及改善生活质量上确有优势,在预防及促进放化疗或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上效果极其显著。 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对肿瘤的相关论述和治疗理念。或许由于科技的进步,其中的某些治疗方法与当今的先进医疗手段...
-
薏苡仁对癌细胞有阻止生长作用 越婢汤
薏苡仁对癌细胞有阻止生长作用。由薏苡仁提取而成的康莱特注射液是薏苡仁抗肿瘤最有力的证据。事实上,古籍已有相关记载。唐代《药性论》云薏苡仁:“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明代《药品化义》对于薏苡仁的解释尤其详尽:“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脾虚泄泻,致成水肿;风湿筋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盛则土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其中肺痈、肠痈、肠红崩漏就包括了恶性肿瘤。而《本草新编》谓“薏...
-
什么是肺结节 中医对于肺结节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胸部CT已逐渐取代胸部X线成为医院体检中心常规检查项目,由此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很多人看到“肺结节”三个字都认为“我的肺里长了东西,我得了肺癌”,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是通过胸部CT检查出的非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按照阴影大小区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结节(直径10~30毫米)。研究表明,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6毫米以内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小于1%。按照阴影密度分为实性结节...
-
对症补肾气 寿延度百岁
寻求良好的延年益寿之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无疾而终的目的,是历来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逐渐发现,肾与人的寿夭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强是生命旺盛之体现,肾虚是疾病多发之主因,肾衰是机体老化之根蒂,只有通过补肾才可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古人指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快步走。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故好慢步。四十岁,五脏六腑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故...
-
护脾对证选用药膳调理
中医认为,脾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属土,喜燥恶湿。夏季气候多雨而潮湿,湿浊寒凉之气易损伤脾之阳气,容易产生脘腹胀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泻,水肿等症状。在此气候条件下,若饮食寒凉无度,易造成夏季胃肠疾病的高发。因此,饮食上宜清淡,多选用祛暑利湿、滋阴益气之品,适当控制冷饮等。平时可对证选用下列药膳调理: 荷叶绿豆粥 鲜荷叶1大张,绿豆2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绿豆、粳米煮成稀粥后,加入冰糖,搅拌均...
-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 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良反应。 尤建良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 江苏省老中医专家经 验传承指导老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 生导师...
-
爵床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性
爵床在“截断”胃癌前期病变中的作用初探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慢性萎缩 性胃炎( CAG) 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化生( IM) 和上 皮内瘤变( IN) 是最常见的胃癌前期病变( PLGC) , 是从 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 ] 。目 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药在减缓癌变进 程、 截断或逆转萎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中, 我 们以爵床为主药, 治疗胃癌前期病变, 截断 CAG 向胃 癌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介绍探讨如下。 1 爵床的功效与主治症 爵床, 为爵床...
-
脾胃病常用药对经验整理
周春祥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浅述 周春祥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伤寒金匮教研室主任。吾师长期从事脾胃病的临床, 科研, 教学, 对脾胃疾病诊治经验丰富, 擅长以经方为 基础进行加减治疗脾胃病, 尊仲景之旨, 师其法, 不拘 泥其方, 其用药轻灵平淡, 辨证准确, 擅用药对, 屡起沉 疴。兹对吾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经验整理如下, 与 同道共享。 1 常用药对 1. 1 太子参配薏苡仁 太子参益气健脾, 养阴生津, 用于脾肺气阴两虚。其性略偏寒凉, 药性平和, 属于清 补之品, 补而不滋腻, 气阴兼顾,...
-
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探析
人体复杂、协调、有序的生命活动,都是在各脏腑的形窍间有机配合的综合效应,呈现出呼吸、睡眠、食物代谢、水液代谢、血液运行、生殖功能、精神情志等生命特征的和谐性、节律性、有序性。脾与胃作为五脏六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从脾胃为“气机之枢”的理论出发阐述脾胃对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叙述如下。 脾胃在人体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脾对生命调控的特殊作用 1.脾胃为气机之枢 脾胃为气机之枢,“枢”,《说文解字》释为:“枢,户枢也,户之所以转动开闭之枢机也”[1...
-
对脾胃和合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阐述
脾胃和合理论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特别是李东垣本《内经》土生万物之旨,著《脾胃论》一书,强调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治疗上重升发脾阳,创制“补中益气”大法,并衍生出“甘温除热”等诸法,被后世医家尊为“补土派”鼻祖。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饮食,并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称后天之本,故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脾胃和合既是脾胃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调和状态,其主要包括气机升降之协调、水谷纳化之相成,功能上燥湿相济,病证上阴阳虚实之和合等。现以《内经》有关论点为依据,参考部分后世医家学说,...
-
核桃与长寿 对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
核桃与长寿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核桃里面含有相当多能够对抗衰老和氧自由基的营养素,常吃有益人体健康。 保护血管 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虽然核桃约含有60%的脂肪,热量非常高。不过,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核桃,反而对血脂有利。而且只要控制好食用量,相应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也不会增肥。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适量吃核桃,能使“坏胆固醇”水平降低。经过两年的实验发现,比起不吃核桃的人群,长期吃核桃的志愿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了4.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了3.6%,中间密度脂蛋白胆...
-
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探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身疾病。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可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失调,脏腑气血失调又可引起情志失调,可见疾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病直接影响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景岳全书》云:“脾胃伤于劳倦情志者,较之欲食寒暑更多也。”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病种繁多,发病率高,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情志因素是目前临床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1],本文主要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 1 中医“形神一体”观与现代“心身医学”关系 中医认为“...
-
针对时期 防治纠正延缓衰老
人体的衰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全身性变化过程,是机体的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并非疾病所致,而且整个过程在机体发育成熟后循序渐进,不可逆转。但是只要善于安排生活,注重老年保健,同样可以焕发青春活力,生活得更有意义。 衰老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一般可以通过防治各种疾病和推迟衰老的过程,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早治病理性衰老和早防生理性衰老是实现此目的的必要手段。皮肤松弛、老年斑、老视眼、老年性耳聋、记忆力减退、原发性骨质疏松等均属老年前期征象,针对这一时期的防治原则应是早期发现,及早纠正,延缓衰老。 ...
-
如何应对蜂、蝎蜇伤
蜂蜇伤是蜜蜂、黄蜂、大黄蜂或土蜂的尾刺,蜇人人体皮肤时释放出含有组胺、缓激肽、胆碱酯酶和抗原物质的毒汁,且毒刺常留于皮内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蜂蜇后局部很快出现烧灼感及痒痛感,并迅速绷中,中央可见蜇瘀点,约半小时全身出现风团、红斑、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偶可发生组织坏死。若多处同时被蜇,皮肤可出现弥漫性水肿,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发热等全身症状,重症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肺水肿、心脏及呼吸肌麻痹等导致死亡。 蝎蜇伤是蝎刺蜇人时刺蜇器内含强酸性的毒汁注入人体引起皮肤...
-
中医学对衰弱的认识
老年衰弱的中医评估与干预 衰弱( Frailty) 是降低老年人工作和生活质量及 加速疾病进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加重社会和 家庭负担的重要因素。衰弱与疾病发生、失能和 死亡的关系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65 岁 以上老年人约有 10% 患有衰弱,85 岁以上老年人 25% ~50% 患有衰弱。研究 [1 ] 表明衰弱老年人仅 有一半接受了有效的医疗干预。现代医学有关衰 弱评估的方法甚多,内容繁杂,临床操作有一定 难度,衰弱的防治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中医学 相关文献报道甚少,观点和见解的依据尚不充分,...
-
运脾七法运脾验方 脾胃疾病对药一药多能
•白长川提出当代脾胃病成因多为“因滞而病”,提出“滞伤脾胃”学说,形成了运脾调五脏、和胃畅六腑的治养观,治疗上以运脾为要,运滞、消滞、化滞兼施。 •运脾七法即健运、通(降)运、升运、疏运、温运、滋运、和运。运脾之经验方运脾汤,由二陈汤、枳术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化裁而来,重在调整气机。 全国名中医、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白长川潜心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根据自身临床实践提出当代脾胃病成因多为“因滞而病”,提出“滞伤脾胃”学术思想,形成了运脾调五脏、和胃畅六腑的治养观。治疗上以运脾...
-
对毒邪的医治有解毒 化毒 攻毒
毒多难痼是指临床难于医治,或久治乏效的顽症、痼疾,多与毒邪有关。毒是诸多病邪的进一步开展,邪盛生毒,毒必兼邪,不管其性质为何,均可概称为“毒邪”。日本吉益东洞有“万病一毒”说,《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有“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劲风苛毒,弗之能害”的论说。毒邪既可从外感触,也可由内而生。外感之毒多与六淫、疠气为伍,“毒寓于邪”“毒随邪入”,致病具有发病急暴,来势凶猛,传变迅速,极易内陷的特色,而使病况危重难治,变化无常。内生之毒是在疾病开展演化过程中,由脏腑功用失调,风、火、痰、瘀等多种病理要素所酿生,常见的如风毒、热毒...
-
宿便危害 考虑对自己肠道进行清理排毒
中医学认为人的健康长寿与自身肠道的清洁密切相关:“欲无病,肠无渣,欲长寿,肠常清”。 人的肠道有8~10米长,并且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人们即使每天都排泄,也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这些食物残渣在细菌的作用下干结、腐败、发酵。天长日久,它们形成黑色、有毒的物质,并粘连在肠壁上,其坚硬程度与轮胎相似,称之为宿便。宿便堆积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其不断产生的各种有害被物质被肠壁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产生慢性毒害作用。中医认为,肠内留毒既可招致早衰,又能导致疾病,如食欲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