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29页

病 第129页

  • 中医脑病的理论方药体会

    中医脑病的理论方药体会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疾病诊治预防的四大要素。疾病无论大小轻重和缓急,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脑病概莫能外。在从医过程中,经常记起孙思邈名言:“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其实,方就在心中,只是不知怎么应用而已。为什么会如此,是由于理论的缺失或混乱,不能指导方药的正确使用。所以,首先要把理论这个基础打好,否则临床技术很难提高。中医脑病病位在脑,但和脏腑阴阳、气血津液等关系密切;脑为髓海,属奇恒之府,有其特殊的病因病机,要考虑到年龄、饮食、情绪、性别、地域等的关...

  • 抖不是帕金森的专利 春天防病毒性心肌炎

    抖不是帕金森的专利 春天防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小儿的抵抗力较低,疾病很容易入侵他们的身体,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提醒,眼下正是各种病毒繁殖的旺季,同时也是呼吸道、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而要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为了能及时的发现疾病,家长应多了解小儿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患病较轻者患者病情较轻时表现病症不是很明显,患者经常表现为无力、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或心动过速等症状。   病情中型者这种疾病起病多较急,患者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呕吐、面色苍白、干咳、呼吸困难。可有急性腹痛及端坐呼吸、烦躁不安、肌痛、呼吸困难、面...

  • 中医治疗雷诺氏病

    中医治疗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一种进行缓慢的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多继发于寒冷与冻伤之后,引起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四肢末端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所致。本病以中青年妇女发病率最高,主要是手指(或足趾)麻木、刺痛、肤色苍白、发紫,上肢多于下肢,医学此病叫“两手青紫症”,其病机主要是阳虚体弱,气虚血亏,寒邪阻滞经脉所致。 治疗当以补益气血,温通经络为主要大法。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取黄芪30克,当归12克,桂枝15克,赤芍10克,细辛3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白芷10克,熟附片10...

  • 曾学文活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

    曾学文活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

    曾学文,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六十余载,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提出心脏病演变与证治规律——气血水厥说,在心系疾病诊疗方面具有很大影响。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聆教诲,现将其运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临证经验整理如下,与同道研讨。 炙甘草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15克,人参5克,生地黄30克,桂枝10克,阿胶(烊冲)10克,麦冬10克,火麻仁10克,生姜10克,大枣20枚,...

  • 春防脑血管疾病四攻略

    春防脑血管疾病四攻略

    古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季开启了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期。这一过渡季节乍暖还寒,虽是“百草发芽”,亦会“百病发作”,其中最为凶险的当属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防病必须被人们提上重要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脑血管病?有什么具体方法应对呢?就此话题,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二科主任滕秀英教授。 滕秀英通俗地解释说,初春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季节交替,气温不...

  • 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加味升陷汤

    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加味升陷汤

    刘玉洁,女,1954年生,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4年荣获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12年获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奖。2013年获河北省医德标兵,唐山市政府“十大名医”称号。...

  • 冠心病(血瘀型)妙方:五蒌白桂汤

    冠心病(血瘀型)妙方:五蒌白桂汤

    冠心病是冠状脉粥样硬化病变,使 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 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 通常将冠心病分为器质性改变与功能 性改变。器质性改变,系指冠状硬化引 起的固定性改变;功能性改变,系指冠 状动脉痉挛,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动力性 狭窄。五蒌白桂汤是治疗冠心病血瘀 型的经验方。临征若能针对病变证机 用之,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处方:桂枝10克,五灵脂6克,蒲 黄5克,川芎12克,薤白12克,瓜蒌 15克,冰片3克(另包,冲服)。 用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 剂,还可作丸制。汤剂制法为:...

  • 心系病气血水厥演变与证治规律

    心系病气血水厥演变与证治规律

    曾学文,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导师。从医六十余载,提出的心系病演变与证治规律——气血水厥说,在心系疾病诊疗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在运用仲景经方治疗心系疾病方面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现将其学术思想整理如下,与同道研讨。 心系病在其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全过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由轻变重,是以心气虚为先,其后是心血瘀、心水肿,重则心厥脱。心气虚证、心血瘀证、心水肿证...

  • 肺原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肺原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肺原性心脏病 本病是指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产生肺动脉高压,致使左心室扩大和衰竭的一组疾病。 中医学认为,六淫之邪侵袭,使肺失宣降,痰气交阻,空壅气道,可致咳嗽,咯痰喘促,咳喘日久,则伤肺气,久成肺胀,成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肺气虚衰,累及脾、肾;脾肾俱病则水湿泛滥,出现水肿,心悸,气短,病情更重。常用的临床偏方、效方如下。 [方一] 咖啡豆适量。将咖啡炒过,每日用10克,浓煎,饮服。 [方二] 猫眼草(泽漆)茎叶30--60克,鸡蛋2个。把猫眼草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再加鸡...

  • 重气血辨证治疗冠心病 血瘀证特色辨证

    重气血辨证治疗冠心病 血瘀证特色辨证

    “通补治则”治疗冠心病具有丰富的古文献依据。上世纪60年代以来,陈可冀院士继承冉雪峰、蒲辅周、岳美中、赵锡武、郭士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为通补治则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所谓“通”即“三通”:疼痛发作期, 病情急, 宜治标, 以通为主,多以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 ;所谓“补”即“两补”:缓解期宜治本, 以补为主, 多以“...

  • 辛开苦降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辛开苦降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辛开苦降法将辛温之药和苦寒之品搭配使用,具有一阴一阳、一寒一温、一升一降、一开一泄、对立统一的特点,是单用一类药物无可比拟的,其功用主要体现在和调五脏、调节气机、调和寒热、分消湿热。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寒热错杂、气机失调者并不少见,但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依辛开苦降法立方者较少。若能深入研究其机制,确立有效方药,并进一步开发出中成药,将会造福于广大患者。 辛开苦降法系指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将辛温药与苦寒药配伍使用的方法,具有调达气机、调和寒热、协调升降、清热利湿...

  • 活血祛瘀 治冠心病 心胸急剧疼痛方

    活血祛瘀 治冠心病 心胸急剧疼痛方

    治冠心病方 处方:丹参、何首乌各24克,鸡血藤、百合各20克,瓜蒌、生地各15克,桑寄生、钩藤、夏枯草、葛根各12克,薤白、川楝子各10克,川芎9克,红花6 克,炒桃仁5克,木香4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养肝肾,活血祛瘀。 主治:冠心病,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瘀阻心络型,症见心胸急剧疼痛,阵发性发作,痛引肩背,或心胸痞满如重压感,伴心悸,头痛,目眩,口干,面赤,手足心烦热,肢麻,舌红或紫暗,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陆良超...

  • 广东名医治冠心病方

    广东名医治冠心病方

    处方:西洋参、生地、五味子各10克,麦冬、田七、丹参、赤芍各12克,炙甘草、百合各15克,浮小麦20克,大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胸闷痛严重者,田七加至20克;痰多者加清半夏8克,川贝母10克;胃纳差加山楂15克,麦芽10克;心烦热加黄连5克,瓜蒌仁15克;失眠加炒枣仁20克,合欢花15克;下肢水肿加泽泻10克,白茅根15克;贫血加阿胶(另溶)10克,首乌15克,白芍12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症...

  • 通络止颤治帕金森病方

    通络止颤治帕金森病方

    处方:川牛膝、地龙各10克,秦艽、 香附、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郁金各8 克,没药、五灵脂各6克,蜈蚣1条。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止颤。 主治: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 瘀型,症见肢体抖动不已,言语不清,肢 体麻木,情绪急躁,郁怒加重,活动后可 减轻,舌质暗,脉细涩。 金璐...

  • 脑病证治特点临床释义

    脑病证治特点临床释义

    脑为至阴至阳、多气多血之脏,脏性清灵,易虚易实。其病理变化常有寒、热、虚、实、气、血、津液、寤寐病变,又每因伤及神智、神机而致病情变化多端,危象环生。且易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痰、瘀、毒互结为患,致使病程缠绵,常常酿成久病顽疾之格局。根据脑的生理病理特性,审证求因辨析其证情要点,予以辨证施治可常获良效。 脑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诸阳之会”阳易亢、“元神之府”神易伤、“清灵之窍”窍易闭、“诸髓之海”髓易虚、“...

  • 高血压病兼高腊血症的中医食疗

    高血压病兼高腊血症的中医食疗

    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血脂 的增高往往使原有的高血压病加重。高脂 血症患者同时伴有肥胖的占很大一部分, 脂肪组织的增多提高了人体对血液的需 求,增加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人体必须 升高血压,才能满足机体的供血需求。胆 固醇等脂质存在于各脏器的细胞内,包括 心脏,能减弱心肌的收缩力,降低高血压 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代偿能力,导致心 功能不全的过早出现。 现代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并发高脂 血症的发生,主要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而 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等因素有关。高 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除了药物治疗外,饮 食的调养也很...

  • 曹氏降压方典型病例 名老中医曹玉山

    曹氏降压方典型病例 名老中医曹玉山

    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 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教育指导 老师,善治心血管疾病。现将曹老治疗 高血压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曹氏降压方 处方:稀签草、夏枯草、葛根各12 克,钩藤(后下)、川牛膝各10克,杜 仲、天麻各8克。 加减:舌暗有瘀斑者,加桃仁、红 花、川芎、丹参各10克;痰浊壅塞, 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苏梗各lO克, 鲜竹沥5克I.心肾阴虚,心中烦闷者 (特别是女性),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克;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生龙 骨、生牡蛎各12克;胁胀痛...

  • 学学按摩降压 运动可减少发病率

    学学按摩降压 运动可减少发病率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调控血压除了服用降压药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按摩降压的方法,一起来学学吧。   浴面分抹法:搓热双手,从额部经颞部沿耳前抹至下颌,反复20~30次。然后再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印堂穴沿眉弓分抹至双侧太阳穴,反复多次,逐渐上移至发际。手法轻松柔和,印堂穴稍加压力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度。本法可降低血压,增进面部光泽。   揉攒竹穴:用双手拇指端部分按揉双侧攒竹穴约100次,用力要均匀。此法可减轻头痛、头晕等症状。   抹桥弓...

  • 治疗心脏病的十个小偏方

    治疗心脏病的十个小偏方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这里同时向大家推荐几个民间偏方。      偏方一:   【组成】旱田草30克,紫丹参10克,薤白10克,白蔻仁6克。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心绞痛。      偏方二:   【组成】徐长卿根15克,山楂15克,盐肤木30克。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冠心病。      偏方三:   【组成】芭蕉花250克,猪心1个。   【...

  •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浩这些年多了一个诊断习惯,便是留意冠心病患者的复发情况。我们最初是为了观察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却发现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急性冠心病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这些发生突发事件的人群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冠心病主要病因病机是血脉瘀滞, 为什么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发生事件?徐浩表示,早在10年前,在种种疑问之下,陈可冀院士带领着科研人员,为了找到病因而展开了长期临床研究。 该团队针对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在血瘀基础上提出冠心病“瘀毒&r...

  • 治疗心脏病秘方偏方

    治疗心脏病秘方偏方

    1.上午十点吃下梅干(梅子干)1粒(无色素的比较好)。 下午三点吃下高丽参(朝鲜人参)3片。 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3片,连续服用10天。 注:此方适合心脏无力,心跳高速,胸闷,食欲不振,用后功效神奇。 2.上午十点吃下杨桃1粒,粘甘草粉,渣不可吞下。 下午四点吃下高丽参(朝鲜人参)3片。 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3片,连续服用10天,功效神奇。 注:此方适合气喘,心肌阻塞,四肢无力。 3.上午九点吃下莲雾(一种热带水果)3粒,沾甘草粉。 下午四点吃下高丽参(朝鲜人参)3片。 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3片,连续...

  • 病毒性心肌炎4方

    病毒性心肌炎4方

    【简介】病毒侵犯心脏后引起心肌炎症性改变,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多发于小儿. 【治法】 方一   [药物组成] 黄连3克,黄芩9克,黄柏6克,炙黄芪12克,党参12克,生地20克,当归9克,麦冬12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9克,琥珀粉(冲服)15克。  [适应证]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 用法 ] 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方二   [药物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茯神10克,远志6克,薤白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适应证] 心脾两虚,阳气亏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症...

  • 老年冠心病,补肾活血功效奇

    老年冠心病,补肾活血功效奇

    老年冠心病其病位虽在心,其本实在肾。根据“气根于肾,气为血帅,气行血则行”这一理论,笔者临床常用自拟的“补肾益气活血汤”调治老年冠心病,颇有效验。患者一般服药2-3 个疗程,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乏力等主症有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特简介如下,供参考。 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克,党参20克,黄精20克,山萸肉15 克,枸杞子20克,肉苁蓉 20克,当归20克,川芎 15克,丹参20克,红花 10克,降香10克,玄胡 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

  • 脑病治疗重视脑髓理论

    脑病治疗重视脑髓理论

    赵建军,男,1956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第十届省政协委员。从事中医内科脑病医疗、教学、科研30年,擅长中风病、痴呆、偏头痛、郁病、失眠证、癫痫的中医药治疗。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编参编《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等著作多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我的导师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提出了“脑髓理论”,深入地论述了脑髓的形、象、生理、功用及其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脑是...

  • 主治心气虚损型冠心病 加味补心气方

    主治心气虚损型冠心病 加味补心气方

    刘玉洁,女,1954年生,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4年荣获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12年获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奖。2013年获河北省医德标兵,唐山市政府“十大名医”称号。...

  •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组成及用法: 蜈蚣2条,全蝎、地龙、黄连各4.5克,元参24克,生地、天冬 、麦冬、钩藤、元明粉(每次冲服3克,泻则不用)各15克,黄芩、丹皮、秦艽、广皮各9克,大黄、枳实、天仙藤各6克,忍冬藤15克。水煎,每日1剂,分5~6次服。 又:盐蛇散6瓶,每次温开水服1瓶。 主治: 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方以正(1911~1967)的经验方。方以正先后受业于贵阳名医蓝平辅、唐希泽、王聘贤。从师学习勤奋,深得中医学要领。中年应聘开业,无论老幼,一应细心诊察,立法...

  • 治疗头痛病例二则

    治疗头痛病例二则

      头痛虽为小病,但是临床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跟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田淑霄教授临床学习,观其对于头痛的治疗,颇具巧思,给人启迪。田淑霄教授治疗头痛常以桂枝10g、白芍20g、甘草10g、川芎15g、菊花10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无论外感或者内伤所致头痛,皆能效若桴鼓。   此方配伍选药巧妙,由仲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去姜、枣,加上《局方》川芎茶调散之主药川芎与《医方集解》菊花茶调散之主药菊花组成。   中医认为头痛的病机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不通则痛”;二是&...

  • 中医方治“温病”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方治“温病”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主要为发热、胸闷、心悸、气急、乏力、多汗等表现为主。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温病”范畴,与六淫外邪有密切关系。 笔者自拟“麦冬益心汤”一方,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痊愈2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麦冬益心汤的药物组成为麦冬、沙参、牡丹皮、连翘各15克,百合、金银花各30克,生地、茯苓、炒酸枣仁各20克,柏子仁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 脑鸣为病虚实均有 刮痧变黑

    脑鸣为病虚实均有 刮痧变黑

      刮痧后脸上、背部皮肤发红变黑是咋回事?是火气和毒气排出来的结果吗?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阻塞人体脉络和气血,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直到刮出皮肤凝结成砂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痧毒”排出体外。不过,现代有些西医理论认为,刮痧后皮肤上留下的红色,是痧板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并不是“毒”。但是老祖宗的东西不是现代医学所能解释得通的。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

  • 心血管疾病在膏滋药的辨证要点

    心血管疾病在膏滋药的辨证要点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归属“眩晕”、“头痛”、“心悸”、“胸痹”、“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传统认为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以及饮食、情志、劳逸失调等有关,为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由于病程较长,又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等学说。 膏滋药的辨证要点可在总的指导原则下从“风”、“火”、“痰”、&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