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30页

病 第130页

  • 疾病之源 动脉硬化预防胜于治疗

    疾病之源 动脉硬化预防胜于治疗

    动脉硬化是动脉发生了一种非炎症性的病变,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造成组织和器官缺血甚至坏死,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肾脏病、颈椎病、间歇性跛行等。因此,动脉硬化被称为引起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和加重,但不能因此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此病。最近报道,有20多岁青年甚至5岁儿童患了该病的报道。该病的发病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发病和加重,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

  • 中风病按六经划分

    中风病按六经划分

    目前,临床对中风病的辨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多种国家行业标准,二是各种教材所列分型。如此多的“国标”、“行标”、“教科书”对一个疾病来说应该足够多了,可现状是:临床上真正按照此种分类方法诊治的并不多,这些标准并没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方证不相应导致标准“不叫座” 有专家认为,中风病“国标”、“行标”不被业内普遍接受的原因:一是这些标准的分型采用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经络...

  • 化痰祛浊治冠心病心房颤动

    化痰祛浊治冠心病心房颤动

    汤某,男,58岁,患者自述心 悸伴胸闷50多天,每次劳动则心 悸加重,休息稍减,伴有头晕,面色 晦暗,体形肥胖,舌质暗红,舌边有 瘀点,舌苔黄腻,脉弦细结。心电图 显示:心房颤动,心动过速。西医诊 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经西医治 疗效果不佳而求治于中医。笔者细 辩其证属痰浊痹阻。治宜化痰祛 浊,活血化瘀。方用温胆汤合失笑 散加减:茯苓15克,半夏10克,郁 金10克,五灵脂10克,陈皮9克, 竹茹9克,枳壳9克,蒲黄9克,石 菖蒲9克,炙甘草9克。水煎3次, 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 l剂。 二诊:服药3剂...

  • 心血管病患者冬季该咋补

    心血管病患者冬季该咋补

    合理营养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季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要保持膳食营养均衡, 五谷杂粮都要摄入。中医认为,冬季是精气匿藏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但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进补与普通人不同,普通人的进补主要是“缺啥补啥”,而患者的进补就要注意所患疾病对机体的影响,要考虑进补是否与治疗冲突,患者对进补的接受能...

  • 宣痹通气疏肝泄火 治无症状隐性冠心病

    宣痹通气疏肝泄火 治无症状隐性冠心病

    名医治隐性冠心病(脾湿内阻)方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2克,厚朴、鹿角霜、郁 金各10克,香附9克,远志、炙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宣痹通气。用于治疗无症状隐性冠心 病,中医辨证属脾湿内阻型。症见劳思过度,多疑多 虑,性格内向,喜食甘肥,好静恶劳,夜寐多梦的行为 表现。除心电图异常之外,还可见血脂浓度偏高,腹 胀胸闷,便多溏烂,眼睑浮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数。 创方者:蒋有倩 名医治隐性冠心病(肝郁化火)方 处方:龙胆草6克,丹皮、山栀子、柴胡、当归、合 欢皮各10克...

  •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由风湿性心脏病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使影响正常血液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 本病病因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是全身性变态反应,病变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瓣膜及心肌。常用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 炙甘草、阿胶各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0克,丹参11)--15克,生姜、大枣为引。...

  • 治冠心病心律不齐方

    治冠心病心律不齐方

    处方与用法:瓜萎、生牡蛎30克,桂枝、党参各20克,炙甘草、枳壳、厚朴、附子、半夏各10克、川贝、渐贝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15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化痰,主治冠心病伴心律不齐者,心悸难忍,胸闷胸痛,经常发作,劳累后更为频繁,头晕眼花,舌暗,苔腻,脉结代等,辨属阳气不足,痰气交结,胸阳痹阻者。 从医学上讲,窦性心率不齐分两类,一类是呼吸性、一类是非呼吸性,前者主要是与生理性变化有关属于正常的,不需要进行治疗。后者多半出现在某些心脏病中,同时伴有心电图的其...

  • 治疗心脏病草药方

    治疗心脏病草药方

    1.缬草3克。研细 末。水冲服。适用用于 心悸。 2.徐长卿根15克.山 楂15克,盐肤木30克。 水煎服。适用于冠心病。 3.芭蕉花250克. 猪心1个。加水炖服。 适用于心绞痛. 4.土败酱9克.柏 子仁9克。研末.加猪肝 60克.共蒸吃。适用于 风湿性心脏病. 5.鲜定心散60克。 水煎服。适用于冠心病。 6.草柏枝适量.柏 子仁、白醋少许。水煎 服。适用于心脏衰弱、心 悸、咳嗽、痰中带血。 7.鲜泽漆茎叶60 克,鸡蛋2只。将泽漆 茎叶洗净,切碎,加水 500毫升.放入鸡蛋煮 熟,去壳刺孔。再入...

  • 摇头颤动病多端 督脉阳明经穴选

    摇头颤动病多端 督脉阳明经穴选

    颤动症是指头颈部或肢体、手足摇动或颤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轻者头摇,或手足微动,重者头部、四肢、手足颤动,甚至痉挛,四肢拘急。主要由于邪扰风动,筋脉失养或气血虚损,不荣大脑所致。 辨证要点 痰热生风:肢体颤动,发热口干,头晕体倦,咳痰色黄,胸脘痞闷,苔腻,脉滑。 气血虚弱:肢体震颤,意识清醒,倦怠无力,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心肾不足:头及四肢颤动,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多梦失眠,惊恐邪伤,水火不济,风阳上扰,舌质淡红,少苔,脉弦细。 治疗要点...

  • 调治老年冠心病 痹通阳可疏通脉道阻滞

    调治老年冠心病 痹通阳可疏通脉道阻滞

    中医认为,老年冠心病,其本在肾,其病为虚,病理因素尤重瘀血。笔者根据“心本于肾,气根于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这一理论,自拟“补肾益气汤”调治老年冠心病,颇有奇功。患者一般服药2-3个疗程,心前压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病症即会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故作介绍,不妨试试。 肉苁蓉30克,熟地黄20克,枸杞子20 克,黄芪30克,党参20 克,麦冬15克,五味子 10克,丹参20克,当归 20克,川芎15克,全瓜蒌20克,薤自lO...

  • 泽泻牛膝汤治梅尼埃病

    泽泻牛膝汤治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美尼尔 病)类似中医学的眩晕 症,是一种以眩晕为主 证,伴有耳鸣、呕吐等 症状的发作性疾病。中 医有“无痰不作眩”之 说,认为此症多与脾虚 水气不化、聚湿成饮 (痰),致使浊阴上犯清 窍所致。选用泽泻牛膝 汤治疗有一定疗效。处 方及用法:泽泻30克, 白术15克,牛膝10克。 水煎2次分服,每日1 剂,10日为1个疗程。 按:上方由《金匮要 略》治痰饮名方“泽泻 汤”加牛膝组成。泽泻 味甘、淡,性寒,能利湿 化饮(痰),引水下行,近 年被认为是治疗眩晕、...

  • 石头和尚医术高超 有一张专治心病的妙方

    石头和尚医术高超 有一张专治心病的妙方

    唐代天际大师石头和尚医术高超,名扬天下。他有一张专治心病的妙方,现保存在昆明华亭寺。药方上写着:用药七味,好肚肠一根,慈善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焙制方法,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三分;忌一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历代都有人以此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四川蓬溪任知县,后因承父志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在饯行席间,接任他的那个贪官向李时珍恳求:“素知李公医道高明,...

  • 从张磊教授失眠胃脘痛病案说起:从五方面阐释过用致病

    从张磊教授失眠胃脘痛病案说起:从五方面阐释过用致病

    •“生病起于过用”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这种“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在《内经》的病因理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中医病因学的基本观点和突出特点之一。 •文中两则病案记录的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辨证用药准确但疗效不显著。仔细分析得出,两个病人得病均有明显的病因,均为“生病起于过用&rd...

  • 火郁的病因病机 火郁的诊断与治疗

    火郁的病因病机 火郁的诊断与治疗

    “火郁”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赵绍琴先生解说“火郁”形成的原因,说“火郁是由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邪气阻滞气机,内郁不宣,蕴蓄于里而成。”并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火郁发之',开治火郁之门径。” 谈火郁证的治疗及体会 火郁之证,无论在外感疾患或内伤杂病中均可见到,是属临床常见证之一。其证虽属“火”邪为患,然因其火邪“郁&r...

  • 治癔病 神经官能症 滋阴安神方

    治癔病 神经官能症 滋阴安神方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组成及用法】 百合15克,知母9克,炙甘草6克,小麦30克,红枣10枚,菊花9克,牡丹皮12克,青蒿梗5克,生地黄15克,地骨皮12克,钩藤12克,太子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癔病,神经官能症。 【解析】 本方系贵州名医陈慈煦的经验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加钩藤、太子参、青蒿、菊花、地骨皮等而成,滋阴清热,定心安神。所谓癔病或神经官能症者,表现复杂,层出不穷,然辨证为阴虚内热者,多适用本方。若兼有痰,加胆南星、茯苓、半夏;若兼...

  • 全国名老中医治暑病、失眠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暑病、失眠经验

    陈瑞春,全国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本期介绍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暑病夹湿及失眠经验。 治暑病夹湿——小柴胡汤加苍术厚朴。 病案:李某某,男,49岁,司机。6月23日就诊。病者一星期前上庐山,当晚睡在空调房间,因而受凉。下山当晚即发热39.5度,无汗口不渴,头痛紧束,诸身酸楚,骨节疼痛,当即用西药(不详)发汗,汗出热退。第二天来诊,自述:头痛前额胀痛紧束,诸身关节疼痛,肌肉酸胀实在难忍,微恶风,不发热,四肢疲软,不欲食,脉缓而软,舌白润。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党参、防风、独...

  • 痫证癔病 论神病辨治

    痫证癔病 论神病辨治

    神病辨识 最难辨识属神病,常有不得不隐情。 真懂编剧假作真,便知主诉莫轻信。 患即不言根基处,医岂糊涂阐病因? 神病外侯狂躁郁,喜怒忧思悲恐惊。 识得神病个中昧,独立画像最贴真。 心疗治本法独特,药疗治标缓病情。 刚柔辨证为总纲,顽痰怪瘀补虚灵。 狂躁郁烦心不静,安眠促睡自调停。 治神病当调气 神病多与气相关,治神调气最尖端。 喜缓怒上忧思结,悲消恐下惊则乱。 缓收上潜开郁结,消补下提乱镇颁。...

  • 萝卜水治胃炎 沙枣泡水治老胃病

    萝卜水治胃炎 沙枣泡水治老胃病

    萝卜水治胃炎:前几年患感冒,着急乱吃药,以致感冒未好,反把胃吃坏了。胃炎发作,呕吐不止,吃什么吐什么。经人介绍,将萝卜洗净切碎,煮成水放点糖趁热喝了。结果,胃立刻就不难受了,呕吐也止住了,人也觉得舒服了。 沙枣泡水治老胃病:因工作性质,我常出差在外,患慢性胃炎已有几十年,吃了不少药,都不见好。朋友介绍一法,我坚持每日当茶饮用,至今已有3年多投再犯过胃病。具体方法是:将大红枣洗净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一次可多炒一些以备用,把炒好的枣掰开口子,放杯子里开水冲泡,一次放三四枚,可适量加糖,待水颜色变黄后饮用...

  • 胃病摩头显奇效

    胃病摩头显奇效

    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摩头部的胃区来缓解胃痛及上腹不适等一系列的症状。 头部有特定的刺激区,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胃区则位于头正面,从瞳孔直上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的直线。按摩时用一手的食指置于头部胃区刺激区,来回摩24次,注意速度要放慢,指力需稍微用力点,感到麻重为宜。每天不定时摩3-5次。经常按摩此区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满有福)...

  • “世界睡眠日”睡出的病

    “世界睡眠日”睡出的病

    据《印度时报》最新报道,3月15日于圣地亚哥召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4届年度科学会议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睡眠缺失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 新研究中,美国梅奥诊所奈玛·科瓦辛博士及其同事对8名19~36岁体重正常的健康参试者进行了为期16天的实验研究。实验包括3个阶段,前4天为入院适应阶段;之后9天分2组控制睡眠,睡眠缺失组参试者每晚只睡4小时,其余参试者保持正常睡眠,每晚睡9小时;最后3天为恢复期。在研究的每个阶段,参试者接受24次定时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在夜间...

  • 平肝潜阳 治梅尼埃病眩晕方

    平肝潜阳 治梅尼埃病眩晕方

    处方:石决明、白芍、夜交藤各 20克,钩藤12克,天麻、黄芩、白菊花、川牛膝、杜仲各1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梅尼埃病眩晕(耳源性眩晕),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目眩,头重足轻,耳呜,多梦失眠,舌红,苔白,脉弦。 黄国明...

  • 亚健康失眠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亚健康失眠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张徐雯 1 , 揭珂 1 , 黄远程 1 , 黎增年 1 , 张继良 2 , 陈秀华 3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郓城县侯咽集中心卫生院; 3. 广东省中医院) 摘 要: 亚健康失眠困扰着大量人群, 目前开发出的三代催眠药都因其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未能根本解决问 题, 中药研究规模尚小及其辨证分型的繁杂也阻碍了中药的应用, 针刺因无不良反应和疗效显著收到广泛重视, “医者善于调肝, 乃善治百病” , 根据近年医学统计文献及名家经验基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对针刺从肝论治亚 健康失眠进行探...

  • 头痛的发病与刮痧治疗法

    头痛的发病与刮痧治疗法

    凡整个头部疼痛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统称为头痛。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患。 中医学认为头痛的发病与外感风、寒、湿三种邪气和内伤肝、脾、肾三脏有关。 刮痧部位 头颈部:头维、百会、印堂、太阳、风池、风府。 背部:大椎、肺俞、肝俞、肾俞。 上肢部:合谷、列缺、内关。 下肢部:阳陵泉、太冲。 头痛刮痧部位 刮痧方法 刮痧顺序: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

  • 头痛的核心病机与辨证方法

    头痛的核心病机与辨证方法

    中医的头痛是指因外感与内伤,致使头面脉络挛急或失养,以致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痛为主症的疾病。 头痛的病因 中医对头痛的病因认识有很多观点,我认为头痛病因主要有五种: 一是与火热之邪有较大的关系。因为三阳经皆行于头面,易从热化。 二是与风有关。分外风与内风,风的问题还要从病层和病情的反复来看。 三是与痰有关。朱丹溪《丹溪心法》言:“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 四是与瘀有关。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所致...

  • 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 编创治疗导引法

    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 编创治疗导引法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一直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该书共50卷,记载了67大类、1739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涉及内外妇儿等诸科疾病,但其书未载一方一药,只记载了287条导引法。这些导引法,理、法、方、用俱备,应用娴熟灵活,充分体现了中医气功学辨证施功的重要特点。可以说,该书也是一部医学气功的临床专著,故在医学气功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1]。 本研究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诸病源候论校注》[2]与丁光迪主编的《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3]为蓝本,参...

  • 神经衰弱癔病 临床用参术回阳汤

    神经衰弱癔病 临床用参术回阳汤

    郁证多以情志为患。现代医学神经官能症中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属于本证范畴。古人有气、血、痰、火、食、湿诸郁之说,其治方有逍遥、越鞠、归脾、半夏厚朴、甘麦大枣汤等,如用之对证均可收效, 我在临床用参术回阳汤,辨证加减,无有不验者。 方由党参40克,焦术15克,升麻15克,远志15克,菖蒲15克,菊花10克,杭芍15克,香附20克,郁金15克,甘草10克组成。加水适量,常规煎煮,分早、晚空腹温服。头晕重者加薄荷15克,荷叶10克;头痛者加蔓荆子15克;失眠者加炒枣仁15克;心跳不安者加朱...

  • 古老的治病手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古老的治病手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针灸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治病手法,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强生健体。针灸治疗失眠效果非常好,因为针灸能够帮助身体调节阴阳平衡,并且达到疏通经络和扶正祛邪的效果,最终完成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第一: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 1、调节阴阳 针灸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帮助身体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人体在睡眠的状态之中,身体是保持相对的阴阳平衡状态。如果出现了失眠的情况,那么从中医方面认为,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心脾两虚或者是阴虚火旺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出现失衡的情况。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主要就在于根据症状属...

  • 中医心神学说是神志病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中医心神学说是神志病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中医心神学说是神志病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可追 溯到 《黄帝内经》 , 《素问》 和 《灵枢》 中均有相关论述, 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随 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神的相关理论也有了较大的 发展, 不过名称各异, 如 “中医心理学” “身心病学” “心 神学说” “情志病” 等, 直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医院 设立神志病科后, 才以 “神志病学” 相称。笔者认为人 体之神有 &...

  • 经行头痛壮医药线点灸 病方可去除

    经行头痛壮医药线点灸 病方可去除

    经行头痛是妇科临床 上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 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于近 年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 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 68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 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 长5年。多数曾接受中、西 医药物治疗。临床表现为 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 现明显的头痛,严重者剧 痛难忍,伴随月经周期有 规律地发作,月经后症状 消失。 1.2诊断标准《新编 中医妇科临床手册》诊断 标准:①头痛随月经周期 有规律地发作2次以上; ②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

  •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张秋才是河北省第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用经方治疗疾病,但不拘经方。他用泽泻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王某,女42岁,2014年7月5日初诊。以眩晕、恶心、呕吐2天就诊。 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有颈椎病史。平时很少有体育运动,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身体肥胖,2天前因练习颈椎“米字操”后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颈椎X片:寰枢关节不稳,颈4、5椎体排列不稳。无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内耳疾病。符合颈性眩晕诊断。 刻诊 眩晕耳鸣,头重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