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31页

病 第131页

  • 眩晕病 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

    眩晕病 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

    患者,女,60岁,2016年6月4日初诊。 因“慢性萎缩性胃炎”住院治疗,早晨值班,患者突发头晕,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目不能睁,胸闷恶心,神疲乏力,舌胖,苔白腻,脉滑。追问病史既往患有梅尼埃病。 西医诊断:梅尼埃病。中医诊断:眩晕病,痰湿中阻证。 治以平肝化痰,止晕定眩。急行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太冲,内关;配穴:中脘,丰隆,阴陵泉。用0.20×40毫针用套管进针法快速刺入,行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效果:针入5分钟后眩晕恶心大减,15...

  • 田淑霄治疗头痛的病案二则

    田淑霄治疗头痛的病案二则

    田淑霄,全国名老中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头痛虽为小病,但是临床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田老临床治疗头痛常以桂枝、甘草、菊花各1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无论外感或者内伤所致头痛,皆能效若桴鼓。此方配伍选药巧妙,由仲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去姜、枣,加上《局方》川芎茶调散之主药川芎与《医方集解》菊花茶调散之主药菊花组成。 中医认为头痛的病机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不通则痛”;二是“不荣则痛”。...

  • 叶天士妙治秀才精神病

    叶天士妙治秀才精神病

    柳树镇上有个秀才,数次科考落选,心中十分郁闷,时间一长,就成了疾病。茶饭不思,一天天瘦下去,患上了精神病。 秀才的父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先是没日没夜地为儿子烧香拜菩萨,可是菩萨无动于衷;他们见拜菩萨不灵,就去请郎中,郎中请了十多位,草药吃了若干,病情还不见好转。两位老人急断了肠。 有一天,叶天士经过柳树镇,在树荫下茶摊上喝茶,听说这位秀才请了不少郎中,病却一直没有治好。叶天士问清了地址,找到了这位秀才家。 秀才的父母见来了一位不请自来的郎中先生,也没有抱多大希望,...

  • 大脑发育不全 周期性精神病 补肾荣脑方药

    大脑发育不全 周期性精神病 补肾荣脑方药

    大脑发育不全 本病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 的两种。一般的表现为发育迟缓, 即中医学上的“五迟”r小儿立迟、 行迟、发迟、齿迟、语迟1,智力不 足,到了上学年龄还不能识数,严 重的大脑发育不全即弱智,生活 不能自理。中医认为大脑发育不 全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失 养所致,治宜补肾荣脑。 方药:鹿角霜、山茱萸、枸 杞、山药、熟地、当归、芝麻、淮牛 膝各10克,菖蒲、远志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 疗程。 某些患儿经过持续的补肾 荣脑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智 力发育可能有所改善。先...

  • 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不寐 丁元庆用药病案详解

    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不寐 丁元庆用药病案详解

    冯慧 1 , 唐赛雪 2 , 丁元庆 2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 要: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 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丁元庆教 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病案, 采用关联规则 apriori 算法、 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确定处方中各种药 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 对筛选出的 542 个处方 进行分析, 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 药物间的关联规则, 挖掘出...

  • 探析“瞑眩”典型病案

    探析“瞑眩”典型病案

    《尚书 ·说命上》 曰 : “若药弗瞑眩, 厥疾弗瘳。 ” 大意是指服药后若没有发生瞑眩反应, 则疾病难以 治愈。考瞑眩一词 , 《说文》 曰 : “瞑, 翕目也 。 ” “眩, 目无常主也” 。瞑眩的本义是指疾病过程中所出现 的头昏目眩、 眼睛不能睁开的临床症状。唐 · 孔颖达 疏 : “瞑眩者, 令人愤闷之意也。 ” 又引晋·郭璞云: “瞑眩亦通语也。然则药之攻病...

  • 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创建

    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创建

    从中医学健康观出发,我们可以把病证划分为内伤病、外感病、精神动作行为病。前两者已经具有各自类属相宜的成熟有效辨证法则,如伤寒相宜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类证的六经辨证,温病相宜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类证的卫气营血辨证,内伤病的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等。而与其病证类属相应辨证思维和方法的模糊和阙如,则是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提高的瓶颈。因而,临床需要探寻与精神行为病类属相宜的辨证思维和方法。 1.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修复与构建 1.1 中医经典志意辨证思维和药治理论雏形的丢失...

  • 没事揉揉耳朵 可养生健体能防治一些病痛

    没事揉揉耳朵 可养生健体能防治一些病痛

    你知道吗,没事揉揉耳朵,不仅可防腰腿痛、乳腺疾病,还可有效防治头痛、头昏、健忘、小儿发热,而每天艾灸足三里穴,能缓解胃痛、腹泻、便秘!一提到针灸按摩,很多人都觉得很神秘,以为非专业医生不能掌握实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国华教授指出,其实,普通人只要稍加练习,都能掌握几招简单实用的针灸按摩窍门。这些小招数虽然未必招招立竿见影,但勤加练习,不仅可养生健体,还能防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病痛。 “料理”耳朵全身受益 林国华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有64种病症为针灸适应症,针...

  • 帕金森病“头针”创始人焦顺发

    帕金森病“头针”创始人焦顺发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不明病因的椎体外系变性和多巴胺-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的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每秒可达4至8次,随意活动时减轻,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或齿轮状增高,面部表情呆板呈“面具状脸”。动作缓慢,姿势反射减少,行走时呈慌张步态。可有“书写过小症”,言语缓慢,语音单调、低沉。可有大小便困难、出汗增多、皮脂溢出、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和痴呆等。颅脑CT可见脑沟增宽、脑室扩大。需与脑炎、脑血管病、中毒、...

  • 胃出血 病因症状与治疗方

    胃出血 病因症状与治疗方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年青人多是胃炎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造成。 呕血和黑便是胃出血的常见症状,呕血: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黑便:胃出血的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

  • 有胃病如何选中药

    有胃病如何选中药

    医学研究发现,秋季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容易引起胃病复发。犯了胃病如何选择胃药很关键,将病与症相结合起来选药,治疗效果更好。 消化不良:可用大山楂丸、保和丸、复方鸡内金片、沉香化滞丸等。大山楂丸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能,适用于食用肉食过多引起的脘腹胀闷等症,但胃酸分泌多者慎用。保和丸具有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疗因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嗳腐吞酸等症,药性平和,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均可服用。复方鸡内金片具有健脾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可治疗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腹胀、饮食停滞、呕吐泄泻等症。沉香化滞丸具有理气...

  • 唐启盛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验

    唐启盛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验

    唐启盛,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他长期从事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认知障碍等精神神经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尤其在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唐启盛认为,抑郁障碍多由素体肾精亏虚,或肝郁日久、思虑过度,暗耗肾精,以致水不能生木,木失涵养,肝失疏泄而产生。针对肾虚肝郁的证候特点,提出了&ldquo...

  •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单兆伟,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感悟良多,现将其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尹某,女,48岁。于2013年4月8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病史:2年来头痛每于大便干结难下时发作,发时疼痛不甚,呈钝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头晕,无恶心欲吐感,若大便持续不下则头痛加重,需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后头痛才逐渐缓解,平素性情急躁,终日惧怕大便干结,夜寐欠安。有高血压病史,服西药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乃求诊...

  • 肋间神经痛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病案举例

    肋间神经痛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病案举例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发生剧烈疼痛,并随咳嗽、呼吸、打喷嚏,疼痛加重,发病呈阵发性,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肋间神经痛两种。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较为少见,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多因邻近器官感染,外伤异物压迫所致。其中有胸膜炎、肋骨外伤骨折、主动脉瘤等胸腔疾病引起者,也有单纯性因肋骨劳损导致肋间神经痛者。肋间神经痛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胸痛”范畴。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气不舒和寒邪客肋,闪挫跌仆等因素,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肝经气滞和血瘀产生疼痛。 辨证要点...

  • 治癫病“少冲穴针刺放血”以泻心火

    治癫病“少冲穴针刺放血”以泻心火

    基本情况李某,女,21岁,学生。 病史患者2年前因失恋而致性情大变,沉默少语、语无伦次、喜笑不休,曾多次于外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始终未痊愈。 初诊见精神抑郁,神志模糊,痴呆状,喜独处,语无伦次,喜笑不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因失恋而致肝气郁结,气郁久而化火,火炼液成痰,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而成,中医称“癫病”。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泻火、醒脑开窍,拟施针灸之法。取穴为四神聪、上星、印堂、大陵、神门、太冲、丰隆,用毫针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二...

  • 蒿芩清胆汤源于《通俗伤寒论》病案举隅

    蒿芩清胆汤源于《通俗伤寒论》病案举隅

    •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数而右滑左弦。 •此方包涵了试验中与“清”“透”“利”“调”“和”相关的诸多药效作用,使“和解法”的科学内涵和挖掘中医药综合生物效应的治疗优势相结合,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 蒿芩清胆汤源...

  • 蓖麻根鸡蛋治癫痫病

    蓖麻根鸡蛋治癫痫病

    鸡蛋2个,红茎红叶的蓖麻根80克,黑醋适量。先将蛋破壳煎熟,然后放入黑醋.蓖麻根一起煎服。连服1周,有相当好的疗效。...

  • 活用经方治糖尿病伴头痛案

    活用经方治糖尿病伴头痛案

    本案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夹热,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泄热降逆、通便安神。本案处方用药妙处在于:一是用石决明代替原方中之龙骨,因石决明不但可安神亦可清肝明目;二是用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代替原方中之人参、桂枝、茯苓、大枣、生姜等建中焦之药,由甘温之性转为甘平更适合患者病情,且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降糖之效已被大众所知。 高某,女,53岁,2015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体格中等,营养状况中等,十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后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现空腹血糖稳定在7~8 mmol/L左右,现因糖尿病伴有头痛来诊,患...

  • 步行疗法治偏头病

    步行疗法治偏头病

    老年偏头痛患者容易闭门静养,其实还要适当活动。最适合的就是步行疗法,但不宜健步如飞式。散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速度比步行稍慢一些。散步方式分为普通散步(每分钟60~70步)和中速散步(每分钟80~90步),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散步时,周身气血方可调达平和、百脉流通,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步行是散步的“升级版”,逐渐延长路程,逐渐加快速度、减少中途休息的次数和时间,增强体力负荷能力。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便能自在地在1个半小时至2小时内走4~8公里。为了避免体力负荷过重,可以将每天1次步行的距离分...

  • 要治得心病 必须寻得对症的心药

    要治得心病 必须寻得对症的心药

    三国时期,东吴军事统帅周瑜,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在赤壁前线的中军帐里生起病来。诸葛亮深知周瑜病因在于焦虑,开出一纸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并保证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他周都督用兵。周瑜听罢,立时大喜,病症霍然消失。周瑜生的是心病,诸葛亮化解了他的精神症结,周瑜还真幸运。 火烧赤壁 先于周瑜四百多年的诗人屈原,则无东风可借了。 早年学过医的郭沫若,在其《屈原研究》中说屈原“似乎是有失眠症”,屈原的诗作中常有这方面的...

  • 王艳昕从脾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王艳昕从脾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安徽中医药大学:张珊珊,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王艳昕 关键词 王艳昕;阿尔茨海默病;脾肾;本虚标实;临床经验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 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 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 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中医对 AD 的描 述可散见于“健忘”“善忘”“呆病”“文痴”“痴呆&r...

  •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永川区十大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先后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永川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组成:赤芍12克,当归10克,熟地黄2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丹参20克,甘草3克。 功效:活血养血,祛痰化瘀,通络止眩。 主治:颈椎病眩晕。 用法: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 方解:颈椎病眩晕症多...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癔病发作推荐一验方

    癔病发作推荐一验方

    癔病发作后,许多病人就不会说话了,用皂角研细末吹鼻孔,促使病人打喷嚏后就会说话了。推荐验方:取皂角3克,焙干研为细末,以纸卷筒,盛少许皂角粉,轻轻吹入一侧鼻孔,促使其发喷嚏,喷嚏停止后,再取药粉吹入另一侧鼻孔,再促其打喷嚏。 评 癔病性失语属于功能性失语,也称精神性失语症,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其发病与精神紧张、情绪剧烈波动有关,如发怒、激动、恐惧、忧虑、悲伤等因素直接有关。可造成大脑皮层过度刺激,导致病人突发性失语。中医认为是由于肝气上逆、肝风上扰清窍致中风口噤,鬼魇不语,咽喉痹塞,胸中痰结。将皂角粉吹入鼻...

  • 肝阳虚是郁证的基本病机

    肝阳虚是郁证的基本病机

    郁证是一种常见的情志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剧,郁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郁证病机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文献研究,可推断肝主疏泄与郁证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肝阳是肝主疏泄功能的动力,而肝阳亏虚可导致肝失疏泄,最终形成郁证。 •从肝阳虚来切入是今后治疗郁证的一个思路,这一认识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历代医家对肝阳虚在郁证的病因病机中都较为重视,但没有在临床中明确提出肝阳虚的病理变化,且将肝阳虚与肝气虚两者相提并论,没有将两者分类论述。 •现...

  • 抑郁症是精神类常见病 中医加减处方

    抑郁症是精神类常见病 中医加减处方

    抑郁症是精神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 发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 同时,抑郁症也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原 因之一。本病社会危害性大,治疗有一定 难度。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独特的优 势。用温胆汤加减治疗30例痰气郁结型抑 郁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 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70岁;病 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8年。 中医证候:情绪低落,表情呆滞,郁郁 寡欢,行动迟缓,思维迟钝,舌质淡,苔白 腻,脉沉滑等。中医辨证为痰气郁结型。...

  • 青春期疑病妄想症 典型案例

    青春期疑病妄想症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晓萍今年14岁,她 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 爱说话,几乎不跟同学 来往。由于父母思想比 较传统,所以她从来不 看各种闲书,也较少上 网,就连看电视也只看 新闻联播。可最近晓萍 妈发现,晓萍老是去厕 所洗手。晓萍说自己得 了艾滋病,怕传染给父 母,父母听了大吃一惊。 父母赶紧带晓萍去 大医院检查,一切正常, 真是让人虚惊一场。可是 晓萍仍坚信自己得了艾 滋病,照样不停地去洗 手,说只是医院没检查出 来而已,自己可能活不了 多久啦,请父母准备好再 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事呢? 心灵导航...

  •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跟随王辉武教授临症期间,发现王辉武教授对郁病有独到见解,认为“久病皆郁”“郁乃心病”,现举例说明之。 病例一 高三学生谭某(患一),女,17岁,由父亲陪同来诊,长相清秀、腼腆,双耳塞着耳机,说话吞吐,经父亲补充,方了解女孩最近两个月睡眠差,噩梦多,半夜醒时身体无法动弹,但意识清醒,记忆力减退,成绩本来中上乘,现一路下滑,舌稍红,浅黄薄苔,脉弦稍数。 病例二...

  • 治胃痛病案中药方

    治胃痛病案中药方

    治胃痛病案:杨某某,男,41岁。胃脘胀满不适7年余,外院胃镜提示:胃黏膜有中度充血及水肿,可见散在少量糜烂及小出血点,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近来病情加重,胃脘隐痛,劳则痛甚,脘痛引胁,嗳气频繁,泛酸,纳呆,舌质尖红,苔薄黄,脉沉弦。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肝气犯胃。 投以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川黄连各9克,白芍、枳壳各12克,木香、甘草、梅花各6克,煅瓦楞子15克,蒲公英30克,炒鸡内金20克。14剂后,患者述矢气频繁,但脘痛明显改善,纳可,泛酸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方已应手...

  • 治糖尿病腹泻验案

    治糖尿病腹泻验案

    病例:刘某,女,68岁。患2 型糖尿病15年,反复发作口干、多饮、多尿,平素服用降糖中成药,病情时轻时重。3个月前出现腹泻, 3~7次/日,呈稀便,伴倦怠乏力。自汗、食少,轻微腹胀,口微干,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夜尿频数。 在某市医院经检查诊为糖尿病腹泻,经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近半月来病情明显加重,腹泻6-10次/日而来诊。诊见面色不华,形瘦神疲,语声怯弱,舌质略暗,苔薄白,脉沉细。血糖8.9毫摩尔/升,尿糖 ++。纤维结肠镜检见粘膜充血、水肿。证属脾肾两虚之泄泻。治则:健脾补肾,降糖止泻。处方:山萸肉、丹参、芡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