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31页
-
大脑发育不全 周期性精神病 补肾荣脑方药
大脑发育不全 本病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 的两种。一般的表现为发育迟缓, 即中医学上的“五迟”r小儿立迟、 行迟、发迟、齿迟、语迟1,智力不 足,到了上学年龄还不能识数,严 重的大脑发育不全即弱智,生活 不能自理。中医认为大脑发育不 全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失 养所致,治宜补肾荣脑。 方药:鹿角霜、山茱萸、枸 杞、山药、熟地、当归、芝麻、淮牛 膝各10克,菖蒲、远志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 疗程。 某些患儿经过持续的补肾 荣脑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智 力发育可能有所改善。先...
-
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不寐 丁元庆用药病案详解
冯慧 1 , 唐赛雪 2 , 丁元庆 2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 要: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 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丁元庆教 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病案, 采用关联规则 apriori 算法、 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确定处方中各种药 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痰热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 对筛选出的 542 个处方 进行分析, 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 药物间的关联规则, 挖掘出...
-
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创建
从中医学健康观出发,我们可以把病证划分为内伤病、外感病、精神动作行为病。前两者已经具有各自类属相宜的成熟有效辨证法则,如伤寒相宜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类证的六经辨证,温病相宜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类证的卫气营血辨证,内伤病的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辨证等。而与其病证类属相应辨证思维和方法的模糊和阙如,则是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提高的瓶颈。因而,临床需要探寻与精神行为病类属相宜的辨证思维和方法。 1.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修复与构建 1.1 中医经典志意辨证思维和药治理论雏形的丢失...
-
没事揉揉耳朵 可养生健体能防治一些病痛
你知道吗,没事揉揉耳朵,不仅可防腰腿痛、乳腺疾病,还可有效防治头痛、头昏、健忘、小儿发热,而每天艾灸足三里穴,能缓解胃痛、腹泻、便秘!一提到针灸按摩,很多人都觉得很神秘,以为非专业医生不能掌握实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国华教授指出,其实,普通人只要稍加练习,都能掌握几招简单实用的针灸按摩窍门。这些小招数虽然未必招招立竿见影,但勤加练习,不仅可养生健体,还能防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病痛。 “料理”耳朵全身受益 林国华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有64种病症为针灸适应症,针...
-
胃出血 病因症状与治疗方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年青人多是胃炎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造成。 呕血和黑便是胃出血的常见症状,呕血: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黑便:胃出血的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
-
有胃病如何选中药
医学研究发现,秋季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容易引起胃病复发。犯了胃病如何选择胃药很关键,将病与症相结合起来选药,治疗效果更好。 消化不良:可用大山楂丸、保和丸、复方鸡内金片、沉香化滞丸等。大山楂丸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能,适用于食用肉食过多引起的脘腹胀闷等症,但胃酸分泌多者慎用。保和丸具有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疗因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嗳腐吞酸等症,药性平和,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均可服用。复方鸡内金片具有健脾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可治疗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腹胀、饮食停滞、呕吐泄泻等症。沉香化滞丸具有理气...
-
唐启盛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验
唐启盛,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他长期从事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认知障碍等精神神经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尤其在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唐启盛认为,抑郁障碍多由素体肾精亏虚,或肝郁日久、思虑过度,暗耗肾精,以致水不能生木,木失涵养,肝失疏泄而产生。针对肾虚肝郁的证候特点,提出了&ldquo...
-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单兆伟,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感悟良多,现将其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尹某,女,48岁。于2013年4月8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病史:2年来头痛每于大便干结难下时发作,发时疼痛不甚,呈钝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头晕,无恶心欲吐感,若大便持续不下则头痛加重,需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后头痛才逐渐缓解,平素性情急躁,终日惧怕大便干结,夜寐欠安。有高血压病史,服西药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乃求诊...
-
活用经方治糖尿病伴头痛案
本案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夹热,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泄热降逆、通便安神。本案处方用药妙处在于:一是用石决明代替原方中之龙骨,因石决明不但可安神亦可清肝明目;二是用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代替原方中之人参、桂枝、茯苓、大枣、生姜等建中焦之药,由甘温之性转为甘平更适合患者病情,且淮山药、粉葛根、川石斛降糖之效已被大众所知。 高某,女,53岁,2015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体格中等,营养状况中等,十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后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现空腹血糖稳定在7~8 mmol/L左右,现因糖尿病伴有头痛来诊,患...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癔病发作推荐一验方
癔病发作后,许多病人就不会说话了,用皂角研细末吹鼻孔,促使病人打喷嚏后就会说话了。推荐验方:取皂角3克,焙干研为细末,以纸卷筒,盛少许皂角粉,轻轻吹入一侧鼻孔,促使其发喷嚏,喷嚏停止后,再取药粉吹入另一侧鼻孔,再促其打喷嚏。 评 癔病性失语属于功能性失语,也称精神性失语症,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其发病与精神紧张、情绪剧烈波动有关,如发怒、激动、恐惧、忧虑、悲伤等因素直接有关。可造成大脑皮层过度刺激,导致病人突发性失语。中医认为是由于肝气上逆、肝风上扰清窍致中风口噤,鬼魇不语,咽喉痹塞,胸中痰结。将皂角粉吹入鼻...
-
抑郁症是精神类常见病 中医加减处方
抑郁症是精神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 发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 同时,抑郁症也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原 因之一。本病社会危害性大,治疗有一定 难度。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独特的优 势。用温胆汤加减治疗30例痰气郁结型抑 郁症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 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70岁;病 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8年。 中医证候:情绪低落,表情呆滞,郁郁 寡欢,行动迟缓,思维迟钝,舌质淡,苔白 腻,脉沉滑等。中医辨证为痰气郁结型。...
-
青春期疑病妄想症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晓萍今年14岁,她 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 爱说话,几乎不跟同学 来往。由于父母思想比 较传统,所以她从来不 看各种闲书,也较少上 网,就连看电视也只看 新闻联播。可最近晓萍 妈发现,晓萍老是去厕 所洗手。晓萍说自己得 了艾滋病,怕传染给父 母,父母听了大吃一惊。 父母赶紧带晓萍去 大医院检查,一切正常, 真是让人虚惊一场。可是 晓萍仍坚信自己得了艾 滋病,照样不停地去洗 手,说只是医院没检查出 来而已,自己可能活不了 多久啦,请父母准备好再 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事呢? 心灵导航...
-
治胃痛病案中药方
治胃痛病案:杨某某,男,41岁。胃脘胀满不适7年余,外院胃镜提示:胃黏膜有中度充血及水肿,可见散在少量糜烂及小出血点,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近来病情加重,胃脘隐痛,劳则痛甚,脘痛引胁,嗳气频繁,泛酸,纳呆,舌质尖红,苔薄黄,脉沉弦。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肝气犯胃。 投以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川黄连各9克,白芍、枳壳各12克,木香、甘草、梅花各6克,煅瓦楞子15克,蒲公英30克,炒鸡内金20克。14剂后,患者述矢气频繁,但脘痛明显改善,纳可,泛酸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方已应手...
-
治糖尿病腹泻验案
病例:刘某,女,68岁。患2 型糖尿病15年,反复发作口干、多饮、多尿,平素服用降糖中成药,病情时轻时重。3个月前出现腹泻, 3~7次/日,呈稀便,伴倦怠乏力。自汗、食少,轻微腹胀,口微干,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夜尿频数。 在某市医院经检查诊为糖尿病腹泻,经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近半月来病情明显加重,腹泻6-10次/日而来诊。诊见面色不华,形瘦神疲,语声怯弱,舌质略暗,苔薄白,脉沉细。血糖8.9毫摩尔/升,尿糖 ++。纤维结肠镜检见粘膜充血、水肿。证属脾肾两虚之泄泻。治则:健脾补肾,降糖止泻。处方:山萸肉、丹参、芡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