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辨 第2页

辨 第2页

  • 治胃癌 中医辨证施治

    治胃癌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典籍中无胃癌之病名,按临床表现分析,胃癌属于祖国医学“噎膈”、“反胃”、“胃反”、“翻胃”、 “胃脘痛”、“积聚”等病证范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肝胃不和型:临床常见胃脘胀满,时时作痛,串及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即呕吐反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多因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药用柴胡10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5克,半夏10克,杭白芍15克,甘草6克,焦三仙30克,玫瑰花10克,白屈菜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 肝癌化疗者的辨证食疗

    肝癌化疗者的辨证食疗

    肝癌患者久病损伤机体正气,阴液耗 损,或病久失治,思虑过多,脏腑经络功能 失调,亦可造成肝功能损害,故治疗方法 宜健脾化湿、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 毒、调理脾胃、补气血、益脾肾。辨证食疗 正是以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为基础,根据患 者的不同证候采取药膳相互配伍,以达到 健脾和胃、疏肝理气、邪祛正复、脏腑经络 功能得以调节的功效。 采用辨证食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 轻了肝癌化疗患者的食欲不振、乏力、腹 水、黄疸等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机体的 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 质量。 一、肝气郁结型:右胁部胀痛,右胁下...

  • 食管癌探究与治疗 辨证分型病例两则

    食管癌探究与治疗 辨证分型病例两则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为十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食管癌发病人数约25万人,北方较南方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饮食习惯可能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食管癌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率、病死率高,多种治疗效果欠佳,其术后5年存活率在30%左右。   辨证分型   裴正学认为食管癌应属中医之“噎膈”、“翻胃”、“呕吐”、“胃反”等范畴。根据其50年临床经验,将食管癌主要分为以下四型:   痰气交阻型   食管癌早期大多属于此型,患者仅有轻度食物...

  • 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辨证要点辨证选药

    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辨证要点辨证选药

    在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辨证应用中成药。常见证型有邪盛正虚、邪热炽盛、痰瘀互结、脾胃不和、肝郁脾虚的不同。 1. 邪盛正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短,或发热出血骨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要点】疲乏,发热骨痛,舌质淡,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选药】宜选用有扶正兼祛邪的药物,或两种中成药联用。正气虚为主者可选用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知柏地黄丸、人参养荣丸等。邪气偏盛者可重用祛邪解毒药物,例如大黄蟅虫丸(胶囊)、新癀片、...

  • 沈舒文治消化道癌从毒瘀交阻辨治

    沈舒文治消化道癌从毒瘀交阻辨治

        沈舒文,男,1950年生,陕西凤翔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生导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首批名中医。       近四十年坚持中医原创性理论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在学术经验的积累中不断探索临床疗效的突破。擅长治疗消化疾病、疑难杂症、肿瘤。对慢性胃炎提出滞损交夹论,治虚注重胃络以润为降;多年致力于研究胃癌前病变,提出虚实关联证候特征与辨治体会;治癌症以毒瘀交阻辨治为所长;兼提出治实...

  • 慢性白血病的中药辨治

    慢性白血病的中药辨治

    1.瘀血内阻型:患者型体消瘦,胸胁胀痛,痞闷,腹中坚硬瘕积,肝脾显著肿大,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大便发黑,妇女月经过多,舌质红或紫,脉细。        治法: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红花、五灵脂、乌药、郁金、川芎各9克,当归、生地、赤芍各10克,丹参12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痰热蕴结型:发热,头痛,四肢乏力,颈部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鼻衄齿衄,腹中瘕积,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软坚散结,清热化痰。     处方...

  • 原发性肝癌 中医分期论治辨病位 朴炳奎强调以肝为主

    原发性肝癌 中医分期论治辨病位 朴炳奎强调以肝为主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PL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居第7位与第2位,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新发PLC约90.57万例,其中41万例发生在我国。由于PLC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发现时多为晚期,故临床疗效不佳。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从事中医药肿瘤防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兹就其诊治PLC经验总结如下。   审阴阳辨虚实,倡导审因论治、扶正培本   中医学有关PLC的描述见于“肝积”“脾积”“...

  • 胡国俊辨治食管癌术后咳嗽经验

    胡国俊辨治食管癌术后咳嗽经验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根治性手段,包括常规开胸手术及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两类。相关研究表明,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应激等方面优于常规开胸手术[1],临床上主要采取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治疗食管癌[2]。尽管胸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受手术创伤、手术前后放化疗、围手术期护理不当、术后消化道重建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仍可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胡国俊教授为第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 处方治肝癌辨治要点

    处方治肝癌辨治要点

    王某某,男,63岁,2004年7月28日初诊。肝细胞肝癌,大小3×3.4厘米,边界清晰,有乙肝、肝硬化病史,脾大,于04年2月3日手术,术后又行介入治疗1次。B超示腹水,右侧胸腔积液。刻诊:面色暗黄,巩膜皮肤黄染,精神欠佳,纳差,腹胀,下肢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湿热内蕴,气阴已伤。湿热内蕴则面部、周身皮肤黄染,纳差、腹胀,气阴两虚则精神欠佳,下肢酸软,舌脉均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之象。治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软坚散结,茵陈蒿汤合生脉饮化裁。   处方:茵陈30克,炒山栀10...

  • 徐振晔运用古方辨治肺癌经验

    徐振晔运用古方辨治肺癌经验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1 ] , 严重威胁人类 生命。上海市名中医徐振晔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 肿瘤临床与研究工作近 40 载, 善用古方治疗各种恶性 肿瘤, 尤其对肺癌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 并结合自身 丰富的临床经验, 提出了补肾生髓法治疗骨髓抑制、 益 气养精解毒散结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等学术观点。笔者 有幸侍诊学习, 略有启悟, 现将徐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 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 1 在放化疗中的应用 放化疗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易引起骨 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免疫功能下降等副反应, 临床表 现...

  • 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专方专药

    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专方专药

    本文综述了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防治复发转移、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为建立胃癌规范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在日本,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并在男、女性死亡率中占第2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术前化放疗、术后化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胃癌根治术后辅助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现已将其推荐作为美国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仍是导致...

  • 原发性食管癌 辨证论治 健脾化痰行气散结

    原发性食管癌 辨证论治 健脾化痰行气散结

    吴良村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善于辨证论治,擅长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并对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肿瘤有特别专长。   吴良村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治疗各种肿瘤具有独特的见解,尤其在治疗中晚期食管肿瘤方面,屡屡获得良好效果。笔者从师侍诊,颇有所得。现将其精髓部分陈述如下,希望对原发性食管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辨证论治   吴良村认为食管癌虽然病因病机复杂,但一个基本病机贯穿始终,这就是癌毒胶结,痰气血疲,燥湿相混,上下不通,本虚标...

  • 治肝癌验案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方义

    治肝癌验案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方义

    赵某某,男,60岁,2006年8月9日初诊。有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同年7月发现肝癌,介入治疗。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差乏力,食欲不佳,肝区不适,晨起口苦,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   辨治要点:肝区不适、晨起口苦、脉弦肝郁也;面色萎黄、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胖脾虚也。情致不舒、疫毒长期著于肝以及脾虚土壅等皆可致肝郁;而长期的肝郁,木不疏土,又可致脾虚。肝郁脾虚日久不解,加之疫毒留着,致使肝之气血郁滞,痰湿停留,终致肝积形成。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扶中,拟丹栀逍遥散化裁。...

  • 周仲瑛运用抗癌解毒法辨治胆囊癌经验

    周仲瑛运用抗癌解毒法辨治胆囊癌经验

    胆囊癌因恶性程度较高,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就医时多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即便采取手术及放、化疗等手段,疗效也往往不尽人意。其转归、预后普遍较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低,是临床颇为棘手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国医大师周仲瑛临证70余载,治疗各类肿瘤经验丰富,其学术造诣颇深,所创“癌毒”理论不仅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也极具临床实用价值。周仲瑛立足“正气亏虚,癌毒酿生,肝胆瘀滞,痰瘀毒结”这一病机,以抗癌解毒为纲,“辨证审因,病分阶段,随证治之”为目的,重视药效与归经,活用虫药与通腑药,复法多方综合运用,辨治胆囊癌,极大提高了患者...

  • 鼻咽癌放疗后干燥症该如何辨证施膳?

    鼻咽癌放疗后干燥症该如何辨证施膳?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黄学武教授   一、鼻咽癌是怎么发生的?   鼻咽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发病率较高。临床以回吸性血涕、鼻衄、鼻塞、耳鸣耳聋、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古代医籍中“鼻渊”、“控脑砂”、“耳鸣”、“上石疽”、“失荣”等病证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鼻咽癌症状相符。那么鼻咽癌为什么会发生呢?中医认为它的发生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其发生的外因主要是由于风寒等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内因是由于肝气郁结,而根本原因乃为正气亏虚。正虚易致邪侵...

  • 甲状腺癌中医经络辨证 从肝经论治

    甲状腺癌中医经络辨证 从肝经论治

    全国名中医刘亚娴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刘亚娴临证经验丰富,对于甲状腺诊治有自己独特见解,注重经络辨证,从肝经论治,收到良好效果,现系统阐述如下。   临证经验   刘亚娴指出甲状腺癌患者常出现肝气郁结临床表现,故治疗应“疏肝”。肝郁日久,肝木克脾土,或饮食不节致脾胃损伤,脾胃升清降浊失常,脾气亏虚生湿,湿聚成痰。气机不畅,又致血行受阻,津液不行,痰湿不化,在颈前出现肿物结块,中医学称之为无形之痰,甲状腺癌远处转移亦与痰随气流注相关,故治疗当“化痰”“散结”。肝郁日久,郁火内灼,极易耗...

  • 以五脏为经 以气血阴阳为纬 中医辨治肿瘤恶病质的关键

    以五脏为经 以气血阴阳为纬 中医辨治肿瘤恶病质的关键

    肿瘤恶病质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以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有报道显示,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病质。因此,本病的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较大意义。   中医药治疗肿瘤恶病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明确。肿瘤恶病质属于中医的“虚劳”范畴。早在《素问·玉机真藏论》就有“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的记载,其描述与肿瘤恶病质的临床症状十分近似。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首提虚劳病名,其对虚劳的辨证论治奠定了治疗本病的基...

  • 癌症发热 辨证十大功劳叶取效

    癌症发热 辨证十大功劳叶取效

    癌症发热往往令医生束手无策,笔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十大功劳叶30g取效。   《现代实用中药》记载十大功劳叶:“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子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载其:“治结毒方,兼治积年虚劳痰火,健脾进食。”还提及用十大功劳叶时,“或泡汤,或为末,不住服”。   十大功劳叶的功效可用清热解毒、补肺益肾概括。原植物十大功劳,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狭叶十大功劳,又名刺黄柏、刺黄连、土黄连、土黄柏,以根入药,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已故中医何绍奇...

  •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治疗 临床上肿瘤的辨证思路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治疗 临床上肿瘤的辨证思路

    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全球172个国家中的91个国家里,癌症已经成为年龄在70岁之前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中医则通过药物、针灸、理疗等方法,针对肿瘤的不同类型、病位及证型,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提高患者身体状况及改善生活质量上确有优势,在预防及促进放化疗或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上效果极其显著。   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及治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对肿瘤的相关论述和治疗理念。或许由于科技的进步,其中的某些治疗方法与当今的先进医疗手段...

  •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姜某某,男,61岁,2007年4月17日初诊。胃癌术后1月余,病理: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1/15,T3N1M0,化疗后;有2型糖尿病史。刻诊:胃纳尚可,眠不佳,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治要点:胃火炽盛,火极化毒,积聚乃成。手术后气血两伤,火炎伤阴,痰火瘀血留滞,复加气阴两伤。法当扶正与祛邪兼顾。玉女煎加味:   处方:生地1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蒲黄10克,白...

  • 建立肺癌的辨证分型标准 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

    建立肺癌的辨证分型标准 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刘嘉湘根据中医特有的生命观和疾病观,结合肿瘤患者的特点,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大“道”。前已述及(见本报2017年1月11日第4版)。本篇详述采取何种治法体系,达到治疗的目的。   “法”基于“道”。当把肿瘤治疗的大“道”确立为患者生命的延长和生存质量的提高,而非盲目追求瘤体的消除后,为达到这些治疗目的,刘嘉湘在肿瘤的治疗史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肿瘤的发病学和治疗学观点。这些观点促进了“扶正治癌”理论体系的完善。   正气亏虚为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   刘嘉...

  • 治肺癌方义 辨治要点

    治肺癌方义 辨治要点

    曹某某,男,38岁,2004年9月27日初诊。   主诉 右下肺癌术后,腺癌,淋巴结(-)。化疗1次(异长春花碱合卡铂)。刻诊:咽干,咳嗽,痰少而黏,色黄,口干喜饮,纳可,眠可,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而黄,脉沉细。   辨治要点 火燥交攻,炼津为痰,灼血为瘀,肺失清肃,久而成积。治宜清肺热、润肺燥、蠲痰浊,化瘀血,清燥救肺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拟方:   沙参15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芦根30克,生薏仁15克,桃仁6克,火麻仁15克,鼠妇10克,川贝母...

  • 辨证施治胃癌 中药单方验方

    辨证施治胃癌 中药单方验方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胃幽门区,其次是胃小弯及贲门部。按癌肿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腹部肿块等。属中医学“胃脘痛”、“症积”、“反胃”等病症的范畴。 [诊断] 1.临床上早期表现为上腹胀满不适或隐痛,厌恶肉类食物,不明原因疲倦;消瘦、恶心、呕吐、便血,晚期表现为恶病质、锁骨二淋巴结肿大、腹部肿块。 2.胃X线检查有钡影残缺、癌性龛影和狭窄或梗阻。 3.胃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癌变的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治疗] 1.辨证施治 (1)肝胃不...

  • 肺黏液腺癌 中医辨证治以处方

    肺黏液腺癌 中医辨证治以处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肺黏液腺癌1例报道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adenocarcinoma,PPMA)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仅占肺腺癌的0.25%[1],较为罕见。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通过个案报道增加对该病的了解。本文分析1例PPMA案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76岁。2019年5月20日患者因“下侧肢体麻木”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团块影,考虑占位。治疗后干咳症状未见好...

  • 胡国俊辨治肺癌验案两则

    胡国俊辨治肺癌验案两则

    全国名中医胡国俊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癌症,其病死率位居所有癌症的首位。其主要致病因素与吸烟、遗传、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密切相关。肺癌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但通过临床观察,其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胡国俊认为,肺癌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又是全身性疾病。西医治疗肿瘤无非是切除肿瘤病灶,或通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杀死病灶组织,这些创伤性治疗不良反应大,使患者免疫力急剧下降,容易导致癌...

  • 中医认识肺癌 辨病机重命门用虫药治之

    中医认识肺癌 辨病机重命门用虫药治之

    •以辨病机、重命门、用虫药为临证理念,以温补命门之火为基本原则,以扶阳、散寒、解郁、除凝为主要治法,配合“攻坚克难”之虫类药,使命门火旺,营造“阳光普照”环境,铲除肺癌赖以生存之阴寒土壤,使其无立锥之地,则肿瘤自消。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给国民健康造成极大负担。中医药治疗肺癌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还可使肿瘤病灶缩小甚至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相关研究表明,“命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调节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肺癌的发生发展与命门火衰有极大关系。   万物...

  • 肺癌治法治则 辨证方药:拟康泰汤加减

    肺癌治法治则 辨证方药:拟康泰汤加减

    肺癌是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高。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声音嘶哑。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放化疗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中医药是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有研究报道中医药在肺癌患者远期生存及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国医大师张学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疑难病等诸多领域均有所研究,笔者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其辨证论治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张学文认为传...

  •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术后辨治经验

    消化道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胃癌 的死亡率为 23. 03% [1 ] 。手术治疗是消化道肿瘤的 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发 热、泄泻 [2 ]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 康复。中医药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诸症较有特色, 如大承气汤在促进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方面效果良好 [3 ] 。我们采用芳化轻宣法辨治消化 道肿瘤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气血怫郁持续,当取芳化轻宣 健康机体气血处在一种和畅流转的系统之中, 气血一旦受阻,就会引发疾病 。“人之所有者,血...

  •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第四位,癌症死亡率第二位。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水平。胃癌当属中医的“积聚”“胃脘痛”“噎嗝”“反胃”的范畴,本病预后差,进展期胃癌自然病程一般不到1年。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优势。多数学者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邪毒”有关。“邪毒”又称“癌毒”,包括了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转移、浸润,也包括肿瘤所在部位炎症性反应。国医大师李佃贵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对当代人们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的观察,创造性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因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

  • 高启龙运用风药辨治肺癌经验

    高启龙运用风药辨治肺癌经验

    肺癌指原发于支气管的肺恶性肿瘤,现代医学治疗肺癌的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及近期流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之首,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中医药参与肺癌的治疗与预防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风药首见于张元素的五运六气学说,提出“药类法象”理论,将药物性能分析并归纳为“风升生……寒沉藏”。李东垣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风药”理论,认为风药主要包括具有升发外散、透达阳气作用,且气味轻薄、性轻清灵动的药物[2]。   高启龙主任系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临证多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