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74页
-
用药顾护脾胃 免戕生化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央,一年四季,运化 不息,以精微之物,润泽四旁。故其为全身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自东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健则元气充沛而正气旺,伤则气血 乏源而脏腑秧 [3] 。故临证之时,小心顾护脾胃,免戕 生化之源。据其脾恶湿喜升,胃恶燥喜降之性,用药 则顺其自然。周师治理脾胃之特点,体现在于未病先 防,寒热不拘,补泻兼用,顺应四时,远离峻药,辨识 体质。周师认为,仲景有言“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虽为举肝之例,然先 安未受邪之地莫不以脾胃为先也...
-
秋冬日养生重点在肺
祖国医学认为,秋冬天气候干燥,燥是“六淫”(风、寒、暑、湿、火、燥)之一,是秋天的主气,又是致病因子,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因此,秋冬日养生重点在肺。 防鼻病以护肺鼻为邪气侵入肺脏的门户,不少人鼻腔黠膜对冷空气过敏,易患伤风、感冒和鼻炎。鼻炎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病变。因此,把住病从鼻入关,可有效护肺。 清气道以净肺秋日居室不宜终日闭封,应经常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晨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呼出肺部的污染物。同时,注意不要蒙头睡觉,入睡时上身要盖一些东西,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
常做延年功少生病
延年益寿功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其动作简单,节奏缓慢,以身体的运动配合呼吸调整,达到改善脏腑功能状态,强身健体的目的。整套功法耗时大约12分钟,动作要求缓慢、柔和、连贯。练功前两脚分开站立,思想集中,安定心神,全身放松,自然舒适。在练功过程中,要求放松入静,可用于治疗腰腿痛、高血压等慢性病症。延年益寿功具体的锻炼方法如下。调整阴阳通经络 一呼一吸为一拍。第一个八拍,用手指从前额开始,沿着头皮经过头顶向后捋,一直到达颈后部。第二个八拍,用手指从眼角开始,从前向后,沿着耳朵上方,捋到颈部两侧。第三个八拍...
-
中医养生 呼吸散步功
每天早晚散散步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健身方法,既能消食,又能活动筋骨,还能看看风景,何其乐也。中医养生讲究呼吸吐纳,认为如果在行走的过程中,配合一些呼吸及肢体的训练,能在不知不觉中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培育正气,更利于防病治病,维护健康。 1.吐故纳新:松静站立,两足开立与肩同宽,自然呼吸。吸气时,以意领气由下丹田 (脐下1.5寸)至双手,掌心向外、向上、向内至头顶;呼气时双腕交叉掌心向下,从前正中线任脉落于小腹前。如此反复做8-24次。 2.叩击丹田:握空拳,一拳心向内,击打小腹下丹田,另一拳伸向背后叩击命门穴(第...
-
养生延年益寿 调和饮食
调和饮食自古就是养生延年益寿的关键。要做到: 五味调和 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古人尤其讲究“五味贵和,不可偏胜”,老年人若能五味调和,均衡搭配,便可“壮筋骨,益气血,健身却病,延年益寿”,五味失和,则变生疾病,如过咸则伤肾,肥甘厚味易于伤脾胃等。 冬令进补 饮食一般多选滋阴潜阳、补肾添精、热量较高之品,摄食宜温而不燥不腻的食物,如谷类、木耳、蜂乳、花粉、大豆及豆制品、花生、牛奶、新鲜蔬菜、银耳、香菇、水果、桂圆、红枣、黑芝麻、核桃及鳖、龟、羊肉、牛肉、狗肉、瘦肉等。 饮食有节 老年人尤其要讲...
-
食生姜 助长寿:益寿生姜浴
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驹《东坡杂记》中,记述了一则常食生姜而延年益寿的趣闻。据传,钱塘县的净慈寺里有一位僧人,虽年逾8旬,却童颜鹤发,精神矍铄。苏东坡问他有何益寿妙方,僧人告之,每天连皮嫩姜温水送服,坚持40余载。其实生姜可延年益寿,并不是这位老僧的首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认识到食用生姜有抗衰防老的功效,他认为,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在那个年代,孔子饱尝战祸却活了73岁,这可能与他食用生姜有一定关系。 暖身益寿生姜浴: 生姜浴的灵魂系生姜精,做法系先将生姜切成薄片,将之晒干或阴干3~4天,然后加水煎煮至原...
-
胃癌的中医深入探讨治疗方 延长带癌瘤生存时间
王晞星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癌经验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新诊断胃癌超过100万例,占所有肿瘤的8.2%[1]。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约1/3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机会,西医常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患者不良反应较明显,常中断治疗。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稳定瘤体,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2]。 王晞星,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肿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晞星教授从事中医药...
-
养生堂视频和笔记20160520 刘汶介绍重视养脾 健脾补气茶
本页提供2016年5月20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刘汶、赵因。主题是《度夏先养脾》。主要介绍哪些人群是最需要马上着手重视养脾,健脾补气茶,帖敷的方法补益脾胃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 赵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大到肿瘤,小到感冒,它们的患病因素里面,大都包括同样的一条——脾胃虚弱。而眼下,一年当中最容易伤脾的时节——长夏即将来临,...
-
抗衰老 借鉴宫廷养生按摩法
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老年人不妨借鉴宫廷养生按摩的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降压安神第一窝:眼窝 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经交会之处,常按摩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按摩方法: 1.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 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 3~5秒。 3.双眼分...
-
脾胃不好简单养生方 生姜浸醋
脾胃不好人,稍吃多点或吃点不容易消化的东西,胃就难受,有时候吃个玉米、雪糕第二天舌苔就会白腻,一到秋冬天更容易胃疼。胃不好吸收就不好,身体的吸收和付出无法得到平衡,时不时就会生一次病。脾胃不好的人可以试试一个很简单的养生方法,每天早上吃三片用醋浸过的生姜。 生姜浸醋的做法:鲜姜可增强血液回圈、促进消化。鲜生姜切成薄片,放到瓶子里,随后把米醋倒入干净的瓶里,米醋一定要没过姜片,然后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储存。 一周以后就可以每天吃2~4片鲜姜,有非常好的降血脂、辅助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注意两点:不要在秋天吃,...
-
大枣益气键脾的“天然维生素丸”
大枣滋补效佳: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燥证及缓和峻烈药物的药性等。古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大枣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等功效。《长沙药解》称:“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故大枣常用于如下病证中: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大枣能补益脾胃,故脾胃虚弱者常以大枣作食疗之品;更常作人参、白术等补益药的辅助之品,用于脾虚诸证,治疗脾胃湿寒、饮食减少、完谷不化等。...
-
中医养生三处要常拍
前胸 医学研究发现,位于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癌作用。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揉拍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部) 100-200次,可以激活胸腺,起到防癌防病、健身延年的作用。 背部 位于背部的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经常沿脊柱两侧由上至下拍打,每天3-4次,每次皆以脊背发红发热为度,则可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有益于全身器官的滋养而健身。脚底 科学家将脚称为人体“缩影”、“第二心脏”。经常弯弯脚趾...
-
夏日养生 健脾化湿 自制红豆沙
夏日养生,健脾化湿很重要,健脾讲究减酸增甘,以健脾气。中医认为,脾是五谷化生之处,脾好才能消化好,才能胃口好,才能身体倍棒。所以不妨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比如红豆这样的豆类,更是首选食物哦!不妨试试自制红豆沙吧! 食材:赤小豆400克,冰糖100克,猪油80克 做法: 赤小豆浸泡至少2个小时,放入高压锅,加适量清水煮至豆子煮烂后,用勺子背将红豆碾碎压烂,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白砂糖或者冰糖,加入适当猪油充分搅拌混合,等豆子中所有水分蒸干后,即可关火盛出。红豆沙可以放入冰箱中冰镇后或者趁热...
-
老年人养生法 中药腿浴方
老年人养生.除合理膳食,科学进补和适量运动外,主要还是心态养生。我的心态养生办法就是“三些”。势态看淡些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急,名利催人忙,钱权骚人心。不少人为钱处心积虑,为利勾心斗角,为得失斤斤计较。有的人一当官就发,连鸡犬也升天。面对这些,我都把它看淡,不想不争不动心。钱财身外物,仕途一时荣,只有健康最现实。人来到世上就这么几十年功夫,有几人能活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不把钱财、名誉来看淡,安于平凡度光阴呢? 中药腿浴方:调理五脏六腑的效果十分好。去药店抓一副药:威灵山、伸筋草各30克,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各...
-
紫菜汤养生 功效各不同
紫菜虽为植物,却有着海鲜特有的鲜香,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不仅如此,紫菜营养也是异常丰富。合理搭配其他材料,更可以做出具有各种口味和食疗功效的紫菜汤。 紫菜虾皮汤:补碘又补钙。紫菜的碘含量非常丰富,几乎是粮食和蔬菜的100倍!此外,紫菜含的铁和维生素B12也很丰富,它们都是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素。虾皮含钙丰富,两者配伍相得益彰,对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症有一定效果。 香油紫菜汤:治便秘。将紫菜放入开水中煮开,再滴入香油并调味即可。做法虽然简单,但缓解便秘的效果很好。紫菜中1/5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排便,将有害物质...
-
花生抗衰老 山楂养胃
花生和花生制品,如花生油、花生饮料、花生酱等,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其含量比葡萄还多。这种物质具有抗肿瘤、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美国宇航局将花生定为航天食品之一。专家预计,今后各种富含白藜芦醇的新食品将会逐渐推出,为人们的饮食与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楂干中含有山楂酸、柠檬酸等营养素,可消食化积,醒胃助餐。山楂干还含有近50%的纤维素,每天吃3~4 片。有助于通便排肠毒。我们说的山楂干是将山楂脱水制作而成,通常在超市作为干制品,与柠檬片、枣片等放在一起...
-
缪氏资生方——慈禧健脾膏
曾治天台姚女士,形体消瘦,纳差,进食稍多则胃中不适,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长年不能吃主食;睡眠差,梦多;行走无力,稍走则疲乏需要坐下来休息;手足不温,背冷,大便不爽,长年尿隐血。舌苔薄,舌质暗,脉细数。辨为劳损之甚,调治从脾胃着手,以资生丸为主方加减。 资生丸出自明代名医缪仲醇,是用于消食健脾的调补方。明代医家王肯堂曾在《证治准绳》介绍:“余初识缪仲淳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得之秘传,名资生丸,饥者服之饱,饱者服之饥。” 王肯堂在一次酒足饭饱后试着服用,第二天确实一点积滞的感觉都没有。...
-
调中以脾胃为核心 养生重在调脾胃
•脾胃居中央,为气机升降之枢以辅佐五脏气机升降,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此乃“持中央,运四旁”。 •临证用药如将用兵,不在多而在独选其能,药不贵繁,量不在大,唯取其功,所谓四两拨千斤,“轻可去实”。轻锐御敌,贵在选兵择将和兵将组合得当,用药君、臣、佐、使合理搭配,特别重视药对。 •临证处方遣药必须维护气机运动,不能呆滞气机,宜动静刚柔相配,轻灵活泼。 恩师路志正教授系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
-
舌象与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学家告诉我们,学会自我观察舌象,对于判断疾病进退和轻重,对于确立养生法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舌是机体之外象,向人们“吐露”出机体的阴阳盛衰、寒热交替等变化情况。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可测知病情变化。我们先看一下舌质。舌质主要是反映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的病变,舌中主脾胃的病变,舌的两边诊肝胆病变,舌根诊肾的病变(注:指中医的脏腑理论,而并非现代医学的脏器)。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其形成是由于心血充足,阳气旺盛为健康入主舌色。舌色较淡红舌质浅,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称为淡白舌...
-
中医脾胃功能养生保健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五行理论,脾属土,取万物源泉之义,难养而易伤。而饮食不节是损伤脾胃的重要原因。既然伤了必然要养才能平衡机体,重建健康,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 遵循保护肠胃饮食原则 1、定时定量: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2、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
-
饮食排毒益养生
人体内的垃圾不能及时排除,会阻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易患各种疾病,因此需要饮食排毒法。清肠通便法 就是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各种萝卜,多做腹部运动。清晨是大肠经“值班”时(卯时5-7点),应喝一杯温开水,定时大便排毒。也可配合吃一些块茎类菜,如红薯、土豆、山药及萝卜等,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宿便。喝水利尿法 就是清晨起床喝一杯,下午酉时(17— 19点),肾经“值班”时喝一杯,清洗膀胱这个“人体马桶”,利小便。也可配合吃一些青菜,如芹菜、苦瓜、白菜等帮助清理宿尿,晚上睡前再饮一杯,就是说一天至少三杯空腹水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