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第6页
-
精准医学、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证结合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薛梅 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和中药多靶点干预特点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取得历史性进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热点内容。以陈可冀院士为首的课题组以在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Ⅱb-Ⅲa(GPⅠb、GPⅡ...
-
基于自噬理论探讨补气活血方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 脑 是对缺血最敏感的器官之一, 脑缺血可激活内质网应 激, 内质网腔内蛋白质的折叠与修饰受阻, 错误蛋白质 堆积, 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 从而激活自噬。研究表 明, 自噬过程在血管新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性 血管新生是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思路。中医药补 气活血对缺血性脑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其机理 是否与调节自噬水平有关, 有必要从理论上作一探讨。 1 自噬与血管新生关系 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衰亡的细胞器及 损伤的蛋白的过程。自噬过程中, 非必须蛋白或细...
-
脑血管发育畸形头痛 葛根治方
【脑血管发育畸形头痛】 杨某,女,48岁,1996年4月3日诊。患者近五年来经常发生头痛,在几家大医院均未查出病因,服西药也未见明显疗效。半个月前到汕头李嘉诚医院检查,脑血管造影诊断为脑血管发育畸形。患者昨夜又头痛,彻夜未眠,今早头晕重,全身乏力。 刻诊见面色晦暗,痛苦面容,舌略红,舌边有瘀斑、齿印,苔薄黄,口干微苦。头部顶端胀痛,不红不肿,用手指敲之疼痛更甚。平素头痛发作,每周1~2次,每次持续少则半小时,久则十小时,发作过后全身乏力,饮食减少。近二年来睡眠质量差,每夜睡三四小时,多梦...
-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痹证,补肾益督脉为法
郑某某,男,55岁,住址:广东省汕头市凤翔大街城东岭江路 主诉:重复四肢麻痹、肿胀2年,加剧1周 现病史:缘患者2年前无显着诱因呈现四肢麻痹,双手手指近端关节红肿热麻,双脚榜首跖趾关节红肿,影响活动,无痛苦压痛,无晨僵,无发热,无雷诺现象,与气候改变有关,气候变冷时加剧。2013年3月患者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医治,查抗核抗体谱、抗磷脂综合症目标、血管炎目标、类风湿目标、冷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测定、免疫球蛋白M测定,HIV/梅毒三项、CA125、CA199、PSA等未见反常;查颈椎腰椎胸部X光:颈...
-
自制降压茶秘方 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治疗高血压:吴茱萸、牛膝、川芎各20克,研细末用蜂蜜调膏状敷肚脐。特效! * 自制降压茶秘方; 丹参7克、山药、葛根各5克、决明子10克、山楂6克,每天泡饮一剂,效果很好。一般连喝30天就可以正常,降压药就慢慢停掉了。我是新疆开养生馆多年。献方人:祁老师 *董建华治疗高血压方: 制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每天一副水煎服。可以根据临床病情加减,提高治疗效果,本人经常使用治疗高血压病人,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验方有时候无法对应病人实际情况,就要加减来...
-
朱翠玲治疗心血管疾病验案2则
朱翠玲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学验俱丰,医术精湛,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并结合现代医学形成其独特的诊疗风格。现将朱师两则验案分享于此。 (1)患者,女,60岁,2018年9月5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就诊于某三级甲等西医院,行相关检查(具体不详),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3d后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且双下肢发沉,伴浑身乏力、纳差、口干苦,时有心烦怕冷,眠差,舌胖大,苔黄腻,脉弦,二便正常。中医诊断:水肿;证...
-
熄风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血管性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一类 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有颅脑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存 在。目前西医对血管性眩晕的治疗多限于对症治 疗,如镇静止吐、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疗效尚不 显著。课题组根据临床经验,结合血管性眩晕的病 因及发病特点,自拟熄风定眩方,其具有平肝熄 风、镇肝通络、疏风清热、活血化痰的功效。本研 究以公认有效的氟桂利嗪 [1 ] 为阳性对照药,通过 对血管性眩晕患者用熄风定眩方治疗后临床疗效及 眩晕障碍评分量表 ( DHI) 得分的评定,探究该方 的疗效及临床优势。本课题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 ( 20...
-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现将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阐述如下。 辨治思路 整体调节,重视脾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各个脏腑五官互机关联,互相制约;同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五脏六腑病变均可影响到心,其中脾胃与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同时,脾胃又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脾胃失调则是则易产生瘀浊,瘀血病理产物,导致心脉痹阻。因此,治疗心病重在调理脾胃。心病的发...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锦囊
71岁的张大爷平时起居有时,爱好运动,几乎每天清晨六点都坚持到公园跑步,身体状况不错。然而最近一次晨练时,在公园突然晕倒,好心的路人急忙拨打120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经过紧张救治,张大爷转危为安。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明介绍,老年人晨起突然大幅运动,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王建明提醒,每年冬季11月至来年3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此时期要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不宜过早晨练和剧烈运动 冬季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有些老年人喜欢晨练,甚至四五点就外出...
-
脑血管痉挛头痛属中医偏头痛范畴 中医处方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自拟葛菊芎麻汤(药物:葛根、杭菊花、川芎、天麻、僵蚕、白芷、白芍、甘草、丹参、生地、水牛角)治疗头痛获得很好疗效。现举病案三则于下。 【脑血管痉挛头痛】 王某,女,32岁,2013年8月5日诊。自诉左侧偏头痛三年,逢工作紧张,情绪不好、失眠、月经前更加严重。昨天傍晚又发生头痛,痛如针刺,彻夜未眠,今早又来月经,下腹隐痛,起床后全身乏力。现唇舌红,舌尖密布瘀点,苔黄,口苦、口干,大便四天未排,脉弦,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痉挛。...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贾振华,男,197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络病理论专著3部、创新教材1部;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9篇。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高居首位,占居民死...
-
周围血管疾病阐释活血十法
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多为疑难病证。国医大师尚德俊创中医外科血瘀证学,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疾病,提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活血十法,并创制了临床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系列方药。 国医大师尚德俊是我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疾病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尚德俊从医60多年来,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师学习,受益颇丰,现将国医大师尚德俊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创中医外科血瘀证学 自20世纪70年代起,尚德俊...
-
血管性痴呆选方用药 中医病案举隅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临证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的器质性病变,治疗效果较差,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约占我国老年人痴呆的60%左右。凃晋文主任医师系湖北省中医大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对脑病疑难病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特别在治疗老年性痴呆方面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辨治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学术经验介绍于下。 选方用药 中医古籍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治疗方药有不少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对脑卒中的治疗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成功后仍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血管性痴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因此,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
-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cognitive impairment,CSVCI)是由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造成解剖终末端动静脉、微小动静脉循环障碍,继而神经影像学表现异常,脑白质或灰质显现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结合临床证候最终被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临床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的病患中,45%的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即有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存在痴呆风险[2]。目前,临床对于脑小血管病尚无系统的诊疗方案,存在认识不足、诊断滞后、治疗不规范、药物毒...
-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出血或脑梗死后导致大脑无法得到有效供血而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综合征[1]。该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VD病因明确,属于可防治的老年性疾病,疾病发展到后期,VD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该病早期若能得到有效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防治VD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VD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D) 是由于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VD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VD占10%~20%。调查显示,VD总的发病率为2.543 /(千人·年),其中男性为3.253 /(千人·年),女性为1.971 /(千人&mi...
-
偏头痛 血管性头痛临床在本方基础上辨证加减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李湘云善用祛风法治疗顽固性头痛,其自拟搜风蠲痛汤临床验证屡效,笔者跟师多年,现整理分享其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主要临床特点为头痛伴抽掣,疼痛部位常为一侧,或全头痛,或头顶痛,呈暴烈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痛引面部肌肉,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顽固性头痛常延年日久,缠绵难愈,常间歇性反复发作。正如《证治准绳》所说:“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其症状表现符合“风性善行而...
-
自制降压茶秘方 高血压的好验方 专治心血管病的神奇方
* 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牛膝、川芎各20克,研细末用蜂蜜调膏状敷肚脐。特效! * 自制降压茶秘方; 丹参7克、山药、葛根各5克、决明子10克、山楂6克,每天泡饮一剂,效果很好。一般连喝30天就可以正常,降压药就慢慢停掉了。我是新疆开养生馆多年。献方人:祁老师 *董建华治疗高血压方: 制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豨莶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每天一副水煎服。可以根据临床病情加减,提高治疗效果,本人经常使用治疗高血压病人,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验方有时候无法对应病人实际...
-
血管性假血友病(秘方数:1)
血管性仅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简称VWD。本病的基本缺陷为因于Ⅷ的合成障碍,同时有一系列血小板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典型者与血友病相似,但稍轻,一般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严重时有胃肠道出血和血尿。深部组织及关节出血少见,无关节畸形之后患。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轻微损伤后出血,实验室特点是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正常,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延长,血浆因子Ⅷ:C及ⅧR:Ag浓度均减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是局部止血,必要时补充新鲜血液或血浆。DDAVP对本病有效。禁服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等影响血小...
-
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秘方数:3)
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是以皮下脂肪组织小叶间隔内细小血管受累为主,产生结节性皮肤损害为特征的过敏性血管炎疾病,病程慢性,反复发作。损害往往先发于青壮年女性小腿,而后至大腿及臀,发于上肢极少。基本损害为如杨梅或更大的皮下结节,自数个至10余个不等。散在分布,无局限于伸面或屈面倾向。大多呈淡红、鲜红或皮肤色,病期久者也可呈暗红或紫红色,压之可退,结节消退后或遗留少许色素沉着斑,无破溃及相互融合倾向。不同程度疼痛和压痛,自觉小腿酸胀、疼痛、无力,伴水肿时尤甚,行走及站立时加重,或有膝、踝关节疼痛,但无红肿。全身性症状视发...
-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秘方数:11)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一2O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一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病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