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55页
-
汗出异常的验案 脾胃论治的经验
王彦刚从脾胃论治汗证的经验浅析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正如 《素问·阴阳别论》所云: “阳加于阴为之汗” 。 若当 人体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 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 外泄时则属病理现象, 即为汗证。 临床上汗证多见自 汗、 盗汗、 头汗、 半身汗、 手足心汗等全身或局部汗 出, 笔者在临证过程中, 发现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常 伴有汗出异常的表现, 如: 但头汗出、 手足心汗、 自 汗、 盗汗等, 单纯止汗, 疗效欠佳。 王彦刚教授认为 汗出异常的治疗可从脾胃病...
-
自幼患汗闭证,烦热不汗出,中药治方
李某,女,17岁,湖南株洲人,因烦热,不汗出16年入院。 首诊:2013.05.24 患者自幼患汗闭证,暑天烦热难忍,皮肤灼热、干燥、粗糙,低热,口干,肢体麻木,甚则疼痛,食纳可,小便不黄,大便一日一行,质软。在西医院诊断为鱼鳞病,经中西治疗无效,长期使用润肤膏外涂。体查:颜面潮红,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双下肢可见密集红色皮疹,摸之碍手,皮温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肺热亢盛,腠理闭塞。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茯苓10g 甘草3g 黄芩9g 玄参10g 天花粉10g 石膏20g 葛根30g 石斛1...
-
保护好前列腺 孙一鸣开出的健康处方
前列腺增生,亦称前列腺肥大,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省中医医院男科主任孙一鸣介绍说,前列腺腺体增生肥大压迫尿道或膀胱尿道口而引起梗阻,进而逐渐发生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多、点滴而出,甚至尿液无法排出,最终引起急性尿潴留,严重者可致肾衰竭。 孙一鸣指出,从中医角度来看,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的“癃闭”...
-
包皮过长 出现龟头瘙痒的毛病
天气闷热、潮湿.很多中老年男性由于包皮过长。会出现龟头瘙痒的毛病。外用药物治疗.方便安全。不妨一试。 1.外用环吡酮胺软膏多数龟头瘙痒是由病菌繁殖、刺激黏膜引起的.环吡酮胺为广谱抗菌药,主要通过改变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内物质外流,并阻断蛋白质前体物质的摄取.导致病菌死亡。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毛滴虫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清洗包皮龟头后.将包皮翻开.取药膏黄豆大小.均匀涂于龟头即可,早晚各1次。 2.外用中药泡洗中医认为.龟头瘙痒多是...
-
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性阳痿
腰椎间 盘突出症是 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很多 中老年人以 为腰椎间盘 突出只能引 起腰腿痛.而 对其可以引发阳痿却是知之甚少。其实,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压迫马尾神经.造成神经性阳痿。 马尾神经是从第三腰椎到第一尾椎的脊髓神经束.像马尾巴一样,所以叫做马尾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之初.没有造成马尾神经大面积受压.临床多数无腰腿酸痛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导致马尾神经功能受损.可以引起勃起不坚、早泄、骨盆周围及下肢酸胀麻痛等不适。同时.也可以导致会阴、肛周、腰骶部和阴囊的坠胀疼痛。 这类神...
-
治宫颈出血 崩漏经验方
治宫颈出血经验 方法:取血竭胶囊中之粉 剂直接外敷于宫颈出血面,用 纱布稍加压迫,轻中度出血敷 药1次即可,重度出血敷药2 次即可。 主治:宫颈取活检组织后、 宫颈息肉摘除术后等原因引起 的宫颈出血。 黄小君 治崩漏方 处方:党参15克,Ill药、熟地、杜 仲、山萸肉、柴胡、益母草各10克,白 术、茯苓、元胡、当归、枳壳、枸杞子各 8克,炙甘草6克,三七粉(冲服)3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崩漏,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型,症见经血非时而下,血暗有块,小 腹疼痛拒按,胸肋胀闷不舒,舌质暗, 苔...
-
韭根小蓟汤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即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急、危重症;相当于中医的“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一般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前期的妇女。导致崩漏的原因有好多种,血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辨证属于血热引起的崩漏,症见出血量多,色红,伴有潮热或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服用韭根小蓟汤,进行辅助治疗。取新鲜韭菜根若干,小蓟15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续7日为1疗程。有好转者可.在此基础上,加服1疗程,以巩固疗效。 小蓟性味苦...
-
排卵期出血如何选择中成药
排卵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有周期性的阴道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中医称为“经间期出血”,中医认为多由于肾阴虚、湿热内蕴、血瘀引起,可以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肾阴虚: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左归丸。 湿热内蕴:经间期出血,色红质黏,带下黄稠臭秽,胸脘痞满,口中黏腻,纳差,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八正合剂、固经丸。 血瘀: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
-
治虚热崩漏方 子宫出血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处方:新鲜韭菜根、新鲜小蓟徉 15克。干品用量减半。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一般3日见效。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温情 治虚热崩漏方 处方:生地12克,地骨皮;知 母i炒栀子各9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 主治:崩漏,中医辨证为阴虚血 热型,症见流血量少,淋漓不尽,质 稠色红’颧红潮热,手足心热,舌红 苔薄黄,脉细数。李贤如 治复发性霉菌性 阴道炎经验 方法:取花椒50克,苦参、蛇 床子、黄柏、白鲜皮、百部各30 克,白芷、苍术各20克。加水适 量,煮30分钟...
-
山东名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方
山东名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瘀热互结)方: 处方:炒蒲黄、炒五灵脂、益母草、炒桃仁各12克,茜草、仙鹤草各15克,炮姜、大黄炭各9克,三七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泄热逐瘀,活血止血。用于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属瘀热互结型。症见阴道流血量多、色红、有血块,小腹隐痛,血块排出后小腹隐痛略减,口干,无乳胀,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专家点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重症。现代医学认为功血的病...
-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方加减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疾病。在中医属崩漏、经期延长范畴。《诸病源候论》:“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故本病病机为冲任虚损,气血亏虚,瘀血阻滞。治宜补气生血,扶脾固冲,化瘀止血。笔者侍诊湖北省鄂州名医陈剑平年余,见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用下方加减,今介绍与此。 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芪15克,阿胶6克(烊化),陈皮6克,枳壳15克,益母草15克,红花3克,黄芩炭10克,地榆炭15克,小蓟15克,侧柏炭10克,仙鹤草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