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56页
-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治经验
湖北鄂州名医陈剑平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治内妇儿科及疑难杂症。医术精湛,声名远播,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今有幸侍诊年余,现将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验案和诊治经验介绍给大家。 余某,女,43岁,鄂州市人。2012年6月17日初诊:月经十日未净。半年前月经开始紊乱,15~30天经行一次,经期延长为14至25天。三月前作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因经血难净作子宫诊刮一次。今为经行第十天,量少色暗,时头晕,乏力,大便可。少腹按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边齿印,脉弦细。 此乃冲任虚损,气血亏虚,瘀血阻滞...
-
阴道出血的原因与中药治方
阴道出血指的是妇女在月经期以外发生出血,引起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8 种原因: 治疗方:丹参15g,红花10g,桃仁12g,益母草50g,当归15g,川芎10g,阿胶12g(烊化冲服),血余炭10g。 随证加减:瘀血重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各10g(包煎),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出血有变淡转稀者加党参、炙黄芪各20g,炒白术15g,出血有秽臭气味者加蒲公英、鱼腥草、生地各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兑匀,分早晚2次服。3天为1疗程,用药1-2个疗程。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这种原因最多见。医学上...
-
乳汁排出不畅 服复方丹参片
乳汁淤积症是产妇哺乳期因某些原因致使乳汁排出不畅,在乳腺内淤积而成。临床表现多为患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微红,硬结明显,有轻度压痛,或体温略有升高。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小儿的喂养,还容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认为此症多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有关,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是活血祛瘀要药;三七又能散瘀镇痛、消肿定痛;冰片能清热止痛,三药合用,能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复方丹参片所含药物成分对哺乳期婴儿无副作用,有花钱少、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患者试用。 方法:每次5片,每日3...
-
治习惯性流产 排卵期出血方
治习惯性流产民间方 处方:生牡蛎25克,芡实15克,生龙骨20克,桑寄生40克,当归10克,代赭石15克,旋覆花15克,血余炭20克,蒲黄炭15克,黄柏15克,白芍15克,知母15克。水煎服,日1剂,可于习惯性流产日期前15日开始预防用药,连服5剂。 功效:补肾、固胎,习惯性流产者可试用。 治排卵期出血方 处方与用法:淫羊藿10一15克,温开水洗净,沸水浸泡10分钟后饮用。1日泡饮3—5次,直至无苦味。月经来潮的第9天起,每日饮用1剂,连饮7天为1个疗程,每月仅饮用1个疗程。下一个月经周期,如法重复饮用...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与处理原则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称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产后两小时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的预后因失血的多少、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有差异,如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属于中医的“产后血晕”范畴。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导致血晕的病因病机,...
-
乳汁排出不畅治验
白某,女,26岁。产后20天,两天前见左 乳乳汁排出不畅,伴左乳红肿疼痛、发热;继而 出现发热汗出,体温38~C左右,且左乳红肿胀 痛,痛不可触,经肌注安痛定、青霉素等药,体 温不降,肿痛如前,遂邀余诊。证见左乳红肿 疼痛,可触及2厘米见方的肿块,纳食、睡眠尚 可,唯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白腻,脉数。 辨证为气血壅滞,郁而化热,治宜通乳汁,和营 卫。方用:党参、当归、通草、白芍、蒲公英各15 克,炮甲、桂枝各9克,王不留行24克,甘草6 克。姜枣水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2剂后,热退身凉,体温 3...
-
宫外孕破裂阴道出血不止 从癥积出血治
从癥积出血治 程某,女,24岁,1974年4月26日初诊。 患者因腹痛剧烈,阴道出血收住妇科住院。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宫颈呈紫兰色,有陈旧性血液,后穹窿饱满,有子宫上举痛及宫颈摇摆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确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拟手术治疗。病人家属不同意,改为保守疗法,消炎止痛,止血等周余,仍腹痛阵发加剧,阴道出血不止。邀中医会诊。 刻诊:满腹压痛、反跳痛,下腹可触及妊娠5月大小的包块,大便7日未行,舌红苔少,质有裂纹,脉弱带数,体温38.6℃,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进少量流食,面色萎黄,疲...
-
宫外孕破裂出血 回阳救逆为先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习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95%~98%。若破裂即形成大出血,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吕国泰救治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数十例,疗效均属满意,兹介绍于后。 例:回阳救逆为先 梁某,女,25岁,1985年6月26日初诊。 患者结婚3年未孕,常带多,少腹痛,经治渐愈,又调经助孕。停经2月,恶心呕吐,身懒神疲,查早孕(+),欣喜若狂。后在同房时突发腹痛,剧烈难忍,阴道出血。来妇产科就诊,妇检:子宫略大,宫颈紫兰,而且有上举痛,摇摆痛,后穹窿饱满,穿刺出不凝新鲜...
-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阴虚)方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各15克,龟版胶(烊化)、山栀子各12克,地骨皮10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清热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月经干净后10 天左右,阴道有少量流血,下腹隐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吴玫玫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阳虚)方 处方:仙茅10克,仙灵脾、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各12克,黄芪20克,艾草炭、红枣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
清热止血滋养冲任 郑珍梅治经间期出血方
广东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肝郁脾湿)方 处方:白芍、白术、生地、仙鹤草各15克,当归、丹皮、香附、车前子、山栀子各12克,苍术、牛膝各9 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运脾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肝郁脾湿型。症见两次月经之间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血块,或有赤带,或有赤白带,心烦易躁,胸胁不适,神疲,四肢酸楚,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黄白腻,脉细弦。 创方者:郑珍梅 广东名医治经间期出血(气血亏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20克,熟地、金樱子、仙鹤草、杜仲...
-
阴道出血1月 加减四物汤立方
邓某,女,25岁,2009年3月10日初诊。 主诉:阴道出血1月,加重2天。患者新婚后月经来潮,延日不止,已1月余,经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均无异常,曾服多种中西药效不佳。近2天血下暗红,时断时止,渐成崩漏之势,少腹不适伴腰酸,面色无华,舌淡红脉细弱。 辨证:脾肾双亏,血不归经,加减四物汤立方。 组方:当归15克,川芎5克,炒白芍10克,熟地30克,芥穗炭5克,山茱萸12克,川断6克,焦白术15克,生黄芪18克,升麻6克,海螵蛸10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患者...
-
功能性出血怎么治疗:生化汤
张某,女,49岁,2008年3月15日初诊。诉其月经淋漓不断20余日,量忽多忽少,时有紫黑血块,伴腰酸腰痛,前医曾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效不佳。B超提示,子宫肥大,内膜增厚,现其精神不振,食纳欠佳,舌暗红,脉沉细,实乃气血不足又兼瘀血征象。若继续活血化瘀,又恐耗伤气血,若以益气止血固涩,又恐留瘀成患,踌躇良久,忽悟:祛瘀生新、扶正祛邪为最佳治疗,可以生化汤加减一试。 处方:当归18g,川芎3g,炮姜炭9g,益母草9g,红花3g,桃仁6g,三七参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 一周后复诊,药后出血大减,腰酸...
-
倒经“周期性子宫外出血”中医辨治
治倒经(胃火炽盛)方 处方:大黄4克,黄连、黄芩各5克,生石膏30 克,炙甘草6克,知母、粳米各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引血下行。用于治疗倒经,中医辨证属胃火炽盛型+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或见便血,量较多且色鲜红,伴有口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多伴见月经先期。 创方者:张才圣 治倒经(瘀阻气逆)方 处方:当归、生地、红花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4.5 克,牛膝1...
-
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方法
经间期出血 经问期出血指妇女在两次月经之间,即停经期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者。 本病发生的机理为妇女在停经期元精充实,阳气内动,加以肾阴不足,湿热内蕴或瘀血内留等因素动血,便可引起阴道出血。有关治疗本病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熟地黄150克,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熟地洗净,捣烂后和南粳米、冰糖人沙锅内,加井水煮成稀粥,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肾阴虚经间期出血。 [方二] 绿豆50克,薏米30克,猪大肠250克。将大肠洗净,绿豆、薏米浸泡洗净,装入肠内加水少量,两端扎紧,入瓦罐内加水煮熟烂服。日1剂,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