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61页
-
腰椎间盘突出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正确锻炼有三法
马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最近因体重增加过快、腹部肥胖而开始锻炼腹肌。他每天早晚坚持进行上百次快速仰卧起坐,每分钟达60个。这样锻炼才不到两周,却出现了严重腰痛并伴腿痛,到医院骨科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医生提醒,如果功能锻炼不当,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或症状复发。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锻炼不当为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这是由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点决定的。腰椎间盘是由椎骨的上下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在生理状态下,位于两节椎骨软骨板之间,边缘由纤维环包围。中间的一团胶...
-
腰椎间盘突出症 倒走等于“盲走”
小张今年30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个月,经过中医综合治疗,疼痛减轻,病情好转。几天前,他听邻居说练倒走可以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便尝试倒着走路,谁料,刚走一段路一不小心却被井盖绊倒,腰痛顿时加重许多,走路更困难,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有关。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神经,加之局部的炎性反应刺激,都会引起剧烈的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常表现为下腰痛及一侧或两侧的下肢串麻痛,严重影响患者德日常生活和工作。治疗方法一般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理疗、推拿、针灸...
-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推拿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疗法。保守治疗手段多元,包括推拿手法、中医理疗、针灸、中西药内服、指导练功等,避免了相关手术风险且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神经根...
-
高允旺扶阳法治脑出血、脑梗死
脑病(脑出血、脑梗死、脑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主任医师临证善用温热法治疗脑病。他虽然是西医学习中医,但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集古今诸家之专论,承继历代医家对扶阳思想的探源与应用,逐渐总结摸索出扶阳论治脑病的思路与方法,颇有良效。 现将其主要的思路和医案分期介绍给广大读者。 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发生脑中风呢?气血本来循着经络脉道而行,周流不止,循环往复,就像地上的河水沿着河道畅流一样,因为寒气会使物质黏稠凝结,当寒气侵袭,血流...
-
反复出现尿频尿急腰酸 淋证治法方药
王晖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兹撷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王某,女性,57岁。初诊日期2015年10月。诉反复尿频尿急3年余,加重半月。3年来反复出现尿频尿急,无尿痛、腰酸、外阴瘙痒等。至本院多次查尿常规示:白细胞+~+++,予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后,尿白细胞减少。半月前尿频尿急症状加重,伴心悸心烦,入睡困难,月经调,大便少。苔薄白微腻、舌尖略红,脉数、左寸脉大。查体:腹软,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
-
内痔脱出出血炎性外痔 痔疮洗剂方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朴硝30g,莲房30g,五倍子30g,地榆30g,槐角30g,防风30g。 功能:消肿止痛,收敛止血。 主治:内痔脱出、出血,炎性外痔,脱肛等症。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加水250...
-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谢林,男,汉族,1965年出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临床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及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杜仲12g,续断12g,怀牛膝12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0g,黄芪12g,党参10g,茯苓15g,独活12g,防风10g,桂枝10g,秦艽10g,延胡索10g,醋没药5g,细辛3g,乌梢蛇10g,甘草5g。 功...
-
治脑出血验案 温阳救厥法
我们举个验案来说明温阳救厥法治脑出血的具体方法和疗效。 患者李某,男,山西省襄汾永固人。因突发情志不清、口眼歪斜、左半身不能活动,急送襄汾县医院,CT确诊脑出血(大脑内囊出血约20毫升)。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施抗感染、强心、强呼吸等,在第五天突然出现昏迷症状,面部发红,颈部强硬,面色潮红,下肢冰凉,经院方会诊一致认为是回光返照,病入膏肓,立即通知家属病危。病人回家后特邀请我去会诊。当时已是子丑时分,病人重昏迷,头面颈发红,呼之不应,痰湿雍盛,双下肢发凉,脐周围发凉,其脉象沉细微弱,此乃下真寒、上假热...
-
温热扶阳法治疗脑瘤、脑梗塞出血
据有关文献记载,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中医专家学者都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然而,我们认为,肿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阳不化气、阴盛阳衰、寒血凝滞、瘀血内结,因而提出治疗肿瘤应以扶阳化气、温热扶阳、温通脉络,消散肿块、化痰散结为大法,常以附子为君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用辛温发汗之法,解开皮腠,通调水道,使尿量增加,脑压下降,瘀血得化,从而起到热能化冰,辟秽开络,化瘤为血,散结活血,气血得利,经络得畅,脑瘤顽疾自可削减,以至消失而痊愈。 临床近万例病例也证实了温热扶阳法治...
-
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
胃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部血管破裂而导致血液溢出,经口吐出或由大便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部分胃炎。胃穿孔大出血病情危急,应立即施行手术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少量的慢性胃出血应用中药治疗比较合适。笔者在临床上将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气虚失血 症见胃病日久,胃脘隐痛绵绵,时而痛甚,饮食减少,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常排柏油样便,舌质淡,舌苔薄,脉弱。治法:益气补虚,清热止血。药物组成:生地30克,黄芪、大黄各15克,黄连9克,生甘...
-
地黄饮子辨治脑出血疗效佳
地黄饮子原出于金·刘完素《宣明论方》,由干地黄、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麦冬、石斛、茯苓、附片、桂枝、石菖蒲、远志、生姜、大黄、薄荷等药组成,为治疗肾虚名方。临床用以回头治疗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等老年脑病,疗效卓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脑出血 患者,女,68岁,患者中年丧夫,积劳成疾。素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半月前因脑出血经住院抢救转危为安,但遗留言语障碍、偏瘫而来求治。症见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渴不多饮,服辛温香燥之品则口苦口渴,胃中烧灼,精神萎靡,身体...
-
脑血管出血继发角膜炎病案治验
2012年11月2日,有一妇人用轮椅推进我诊室一位一侧肢体瘫痪的男性患者,侯某,62岁,寻其病因,嗜酒如水,吸烟频频,并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于2011年6月患脑血管出血,即行破颅术,术后恢复良好,但遗有左侧上下肢功能基本丧失,行动困难,终日以轮椅为伴,但精神好,语言自如,食欲尚可,血压维持在150/85mmHg左右,大便干,3~4天一次。相继一右眼继发角膜炎,视物不清,怕光,流泪。曾用西药抗生素和抗病毒等药均无良效。时轻时重,延至年余病情如故。其友人劝其曰:“你的眼病用西药无效,何不改用中医中药治...
-
脑出血中医疗法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病死率高。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1)对中风脑出血闭证取督脉、十二井穴为主,用毫针泻法及三棱针点刺井穴出血。口眼歪斜者,初起单取患侧,久病可取双侧,先针后灸,选地仓、颊车、合谷、内庭、承泣、阳白、攒竹等穴。半身不遂者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选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2)选穴:水沟、十二井、风池、劳宫、太冲、丰隆、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其他穴针用泻法,不留针,用于阳闭痰热盛者。...
-
巧食香油防脑出血
冬季外界气温低,感受寒邪后,血管痉挛,特别容易引起脑出血等急症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更是冬季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在日常防护中,除了注意保暖、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室外停留外,在饮食上适量吃些香油,可以有效预防脑出血。 香油中富含维生素E 及亚麻酸等。其中,维生素 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具有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对保护心脑血管有好处。亚麻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消除动脉壁上的沉积物,同样具有保护血管的功效。通过食用...
-
专家点评 治脑出血后遗症方
我亲戚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瘫痪1年多,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最近,朋友推荐了1个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地龙360克,蜈蚣12克,水蛭60克,白芷108克,将其打成粉末,混合均匀,每次15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据说效果很好,不知可否一试? 黑龙江通河王占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瘫痪(偏瘫)、失语是脑出血后遗症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脑出血后遗症多因大脑气血逆乱、经络痹阻所致,临床常采用活血化淤、通络止痉等方法进行治疗。 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
-
护心气防脑出血
饮肉桂茶能护心气 心气不足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表现更为明显,比较常见的症状是说话或运动多时心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体的心脏承担重压,心气的耗散就会加大,所以人在特别劳累时会感觉心慌、心里憋闷,这些都是心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五脏之气中,心气最重要。所以工作忙、压力大的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心气。 建议心气不足兼见畏寒肢冷的人喝点肉桂茶,具体做法是:取3克肉桂,配上3克西洋参,用开水冲服。此外,丹参、太子参、黄芪等中药能有效补气,也可以选用。但是要注意,肉桂性大热,高血压病人,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者不宜...
-
治高血压 高血压眼底出血妙方
1.取黑木耳6克,洗净,清水浸泡一夜,放锅内蒸一小时,再加冰糖适量,睡前服,可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2.高血压患者宜食香蕉,一日三次,每次1~2个。 3.花生米浸醋中,五日后食用,每日早晨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鲜芹菜500克,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再加蜂蜜50毫升调匀,每日一剂,分三次饮服。也可以把芹菜洗净、捣烂,搅汁服,或用芹菜连根120克切碎、加米半斤,煮成粥,经常服用,15天为一疗程。 5.先将水烧开后,放绿豆及切碎的海带各100克,再加入大米约150~250克煮成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