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 第9页
-
急性乳腺炎 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
笔者临证20年来,时遇因初次母乳喂养不当、不愿意母乳等,导致乳汁壅滞于乳房,引发急性乳腺炎病例,尽早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疗效满意。 内服方:王不留行8g,通草8g,鸡血藤12g,丝瓜络10g,路路通6g,熟地黄15g,川芎10g,大枣10g。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一般连续服用1周即可。 外用方:黄柏2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15g,千里光15g,每次用500ml,水煎开后待温热敷患病部位,早晚各1次,每次热敷半小时左右,热敷后可继续喂奶。每日1剂,连续用3~5天。...
-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也就是俗称的落枕,可能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主要包括急性斜颈、肌肉痉挛、颈部肩膀疼痛、颈部转动不利以及固定并斜向单侧等。还有肌筋膜疼痛,表现为患处肌肉显紧绷的肌束,摸起来像是有结节,有激痛点,且会产生传导痛,随着好发的位置,有不同的表现。此外,还有肌腱炎,多见局部肌腱发炎,疼痛伴随周围的关节转动不利,以及纤维肌痛,伴随长期的酸痛、抽痛、僵硬等症状。 中医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机、症候类型主要可分为太阳经输不利症及气滞血瘀症两大类。 太阳经输不利症者.症见头痛头重、颈项强硬、转头不利、颈肌僵硬或痉挛,...
-
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方
处方:防己、连翘、法半夏各12克,薏苡仁、滑石、赤小豆各25克,蚕沙18克,栀子、苦杏仁各10 克。 加减:风重者加防风、羌活、独活;关节痛甚酌加全蝎、蜈蚣、地龙、元胡;热盛者加黄柏、蒲公英;湿盛者加苍术、萆薢;上肢痛甚加桑枝;下肢痛甚加川牛膝;兼瘀加桃仁、丹参、赤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药渣再煎水熏洗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祛风,利湿祛瘀通络。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滞,痹阻经络者。症见踝、趾或指关节及其它小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中医推拿治闪腰 急性腰肌扭伤
急性腰肌扭伤是一种较常见的腰部外伤。属于中医学闪腰、岔气范畴。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平素缺乏参加体力劳动锻炼的人,偶然参加劳动者,易发生扭伤,男性较女性多见。急性腰肌扭伤若因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亦可长期延续,变成慢性。 病因病机 多由于猝然受暴力损伤而引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劳动时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时,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而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扭转,牵拉而猝然受伤。中医学把本病证候分类为气滞血瘀和湿热内...
-
急性腰扭伤是取穴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一旦出现腰扭伤,患者立即腰部僵直,弯曲与旋转陷入困境,疼痛剧烈且波及范围大,咳嗽或打喷嚏会使疼痛有加,难以行走,有的患者尚需搀扶,或抬至附近医院急诊。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主要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为主。临床上可供针灸操作选取的穴位很多,如肾俞、关元俞、上髎、腰眼等局部穴位,以及人中、八邪、孔最、中渚、腰痛穴等远端穴位,临床选用上各有千秋,下面...
-
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舒方
郭剑华,男,1945年生。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重庆市政协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近50年,擅长于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 组成黄柏15克,苍术12克,威灵仙12克,独活15克,土茯苓20克,络石藤15克,山慈菇6克,丹参15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包)20克,川牛膝15克。 功能清利湿热、活血止...
-
急性腰扭伤 几种方法缓解不适
老人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除了卧硬板床、腰部限制活动3~5日外,还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缓解不适: 冷敷法 卧床休息,从冰箱里取出冰块,用保鲜袋包好,外包毛巾,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亦有止痛作用。 热敷法 腰扭伤24小时后可进行患部热敷。将炒热的盐包放在布袋里(或用热水袋),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按摩法 患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在最痛的部位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
急性腰扭伤自我康复法
△门框下悬吊牵引法伤者站在门框架下的矮凳上,双手高举握住门框的横方(手掌下可垫软垫),双足离开凳,上肢、躯干和下肢放松伸直,利用自身体重量悬吊牵引腰部,并在牵引下作前后摆动和左右转动。每次牵引时间量力而行,每天牵引3-5次。结束时足踏凳下地,勿直接松手落地。 △直立转腰复位法伤者先将自己的大腿或臀部固定在床缘或其他物体上,双脚站稳不动并直立,腰肌放松,双上肢于前下方自然悬垂。然后双上肢与躯干同时作左右往复转体(准备动作),当转体到最大限度,又有腰牵痛时,略加力猛转一下腰,这时常可听到或感到腰部发出响声,表示复位成功...
-
急性腰扭伤(闪腰)的处理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它多数是人体在负重活动或变换体位时,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滑膜等受到牵扯、扭转或肌肉骤然收缩,使少数纤维被拉断、扭转或小关节微动错缝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罗列以下几点现场的正确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让伤员平卧在硬板床上休息(腰下可垫薄枕头),以减轻伤痛和肌肉痉挛,同时防止腰部进一步损伤。在急救现场如无硬板床,则可直接平卧在地上,再设法找到门板、宽木板等,将伤员水平搬上,腰部两侧塞垫衣物固定使腰部制动,然后再进行转运。...
-
急性脊髓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病中医诊断为“软脚瘟”。本病病变机制为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弛缓不收。 辨证分型 邪郁肺卫: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病变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
-
急性腰扭伤几种方法缓解不适
老人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除了卧硬板床、腰部限制活动3~5日外,还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缓解不适: 冷敷法 卧床休息,从冰箱里取出冰块,用保鲜袋包好,外包毛巾,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亦有止痛作用。 热敷法 腰扭伤24小时后可进行患部热敷。将炒热的盐包放在布袋里(或用热水袋),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按摩法 患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在最痛的部位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
急性腰扭伤 拔罐治疗
老年人 在日常生活 中由于用力 不当或过 猛,容易闪腰,即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主要症状为腰痛剧烈、不能直腰,弯腰行动困难。拔罐可以舒筋活络、行气化瘀、缓急止痛,治疗腰扭伤效果很好。 拔罐时,俯卧在床上,露出腿部。选取的穴位为委中和阳陵泉。委中穴位于腿部国横纹中点;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取中口径、边缘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用长柄镊夹棉球沾取适量酒精(注意酒精不可过多,以防点燃后酒精流下灼伤皮肤,酒精过少则会导致拔罐力量不够),左手拿罐,右手拿...
-
急性腰痛发作用凉毛巾冷敷
当人体肌肉、椎间盘、腰椎、韧带发生损伤,都会引起腰痛。如果发生急性腰痛,第一时间要采取让身体舒服的姿势,安静休养。横躺、像虾一样弯起身体、抱膝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姿势。然后,在疼痛的部位敷上湿布或者冷毛巾,以缓解疼痛。要根据情况冷敷三天左右,在此期间注意不要淋浴和泡澡。 急性腰痛80%~90%都是由于肌肉疼痛引起的。所以,腰不痛的时候要注意锻炼腰肌,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强化腰肌。此外,锻炼背肌也是很重要的,背肌是位于身体脊柱两旁的肌肉,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具体的锻炼方法是,俯身向下,两臂平行于脸颊放在两旁,然后上身向...
-
后溪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行之有效的方法
【穴性特点】 后溪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特效穴之一。后者,手小指本节后也;溪者,小沟也。握拳时小指外侧肌肉隆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曲,故名后溪。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时,位于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取法:微握拳,掌横纹尺侧赤白肉际处。 后溪有疏经活络、通调督脉、疏肝解郁之功,除可治疗急性腰扭伤外,后溪还可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挛痛、手指痛、目赤、目翳、耳鸣、耳聋、癫狂、痫证、热病、咽喉肿痛、疟疾、盗汗等。 《针灸甲乙经》载有:“振寒寒热,肩...
-
急性腰扭伤治宜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急性腰扭伤常表现为腰一侧或两侧在扭伤当即发生疼痛,有的也可以在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限,静止时疼痛较轻,活动或咳嗽、喷嚏时掣痛较甚。此乃各种原因伤及腰脊,以致经络受阻,气血不运,而成闪腰。治宜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验方1 鲜土鳖虫8~15只(大的8只,小的15只),用温开水洗净。在小碗内捣烂,绞汁去渣,取汁用白酒冲服,每日1~2次,一般服1~3次见效。无鲜土鳖虫,可用干土鳖虫,用量减半,研粉冲酒服亦可。 验方2 取新鲜生姜,将生姜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
-
二妙汤加大黄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在夜里突然发病。 笔者在跟随老师的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二妙汤加大黄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因此在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中医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多为湿热内盛所致,劳逸适度,嗜食肥甘厚味,外伤淤血,脾虚失运,内生痰湿之邪,郁而化热,流注关节、经络郁滞而致。 二妙汤方源《丹溪心法》治疗筋骨疼痛,或湿热流注为清利湿热之要方,方中川黄柏(盐酒炒),苍术(米泔浸,炒)。...
-
治风湿热痹 痛风急性发作方
组成炒苍术20克,川黄柏15克,土茯苓90克,川萆薢30克,威灵仙30克,防己15克,虎杖15克,忍冬藤30克,川牛膝15克。 功能清热利湿,化瘀降浊,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热痹,痛风急性发作,症见跖趾关节或踝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方解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古人谓之痛痹、历节、白虎历节、风痹者。现代所指的痛风,是属于代谢疾病范围,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