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37页
-
清代名方抗疫战中显身手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着力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而辨证论治,强调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在先贤所创制的麻杏石甘汤、达原饮、清瘟败毒饮、银翘散等方剂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老药新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疫学家余霖所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 余霖生活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江苏常州桐溪人。年少时习儒,科举不利,遂学医。乾隆二十九年(1764),桐城瘟疫流行,余霖父亲不幸染疾,为群医所误。余霖从中州赶回故里奔丧,查看诸方,痛定思痛,抱恨终天。于是,他下定决...
-
秋燥致千咳可服桑杏饮 老中医治高血压方
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方 处方:天麻、钩藤、郁金、栀 子、杜仲各10克,葛根、赤芍、珍 珠母(先煎)各12克,夏枯草、黄 芩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活血化 瘀。适用于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 亢,兼血瘀者。临床症见眩晕耳 鸣,头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 舌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脉细数。 创方者:翁维良 秋燥致千咳可服桑杏饮 秋季气候多燥,燥盛则干,易 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 多等。燥伤肺卫的主要症状为发热 头痛,微恶风寒,口...
-
外感咳嗽 处方为三三止咳汤加味
外感咳嗽 李某,男,46岁,教师。2009年12月9日就诊。咳嗽2周。患者自述2周前患“感冒”后就出现咳嗽,痰稍多,色白,口稍干。患者曾在市中心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稍偏高,亦行X线检查,结果示两肺纹理稍增粗,多次静脉点滴抗生素和口服中西药物治疗,至今未愈。目前咳嗽频作,以夜间尤显,痰多而黏,不易咯出,时有咽干痒,偶有胸闷感,舌苔白,舌质偏红,脉浮。辨证为外感风寒邪气迁延不愈,郁闭肺卫,肺窍不利证,治宜以疏风止咳,宣畅肺气为主,处方为三三止咳汤加味: 炙麻黄15 g,苦杏仁(炒用...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药方桑杏清肺汤
桑杏清肺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 不但损害患者健康, 也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西药治疗本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见效, 但是远期疗效不佳, 中药治疗具有多途径及多靶点的用药效果, 有助于取得确切、可靠的临床疗效。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应用桑杏清肺汤治疗痰热壅肺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
-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治疗方解
鼻、咽、喉是人体的上呼吸道。这些部位,以及与它们邻近的扁桃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一年四季皆多见,春、冬二季更多见。有些人经常反复发病,儿童发病尤多。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看来,虽然有不同类型,但当今临床所见的病例以热证最多。各种类型都具有起病较急,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或者发热、畏寒、身体酸楚疼痛等症状,但热证类型还具有舌红、苔黄、眼睛红、尿黄、手足热、咽干燥、咽热辣感、咽充血等特征性的表现。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这类疾病,...
-
中医名方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系统疾 病中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 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慢性 过程为特征,西医治疗以解痉、脱 敏和抗感染为主,达不到最佳治疗 效果。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 伤肺阴、津液亏损型慢性支气管 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年龄27~76岁;症见干咳无痰 或者少痰不容易被咳出以及口干 咽燥,潮热盗汗,心胸烦热,手足心 热,腰酸肢软,气短眩晕,舌红少 苔,脉细数;每年发病持续超过3 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 二、治疗方法 处方:麦冬、沙参、扁豆、玉竹、 山栀子、瓜萎、浙贝母各1...
-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
-
方解补肺止咳膏方 治慢支支气管哮喘
茆俊卿,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扬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名中医,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会长。主持、参加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临床善于整体综合调节、求衡性防治、个性化诊疗和多样化治疗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组成:潞党参450克,炒白术250克,茯苓250克,炙甘草150克,炙黄芪300克,淮山药300克,当归200克,干地黄250克,炒白芍250...
-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治法处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哮病发作期治同外感咳嗽 哮病的发生虽有痰饮伏肺之夙根,但其发作每因于外感,所以其发作期的治疗与外感咳嗽亦相同。刘教授每于临床用治咳八味汤加减化裁,疗效亦颇佳。 典型病例:郝某,女,50岁。主因咳喘10年,加重半年,于2011年5月18日就诊。患者10年开始出现咳喘,不...
-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理法方药的运用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肺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肺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脏器抵抗体力均明显下降,且免疫力降低,易合并细菌感染[1],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2],且感染的发生与血糖、年龄等密切相关[3]。目前认为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涉及分子生物学、炎症免疫、氧化应激、肺部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4]。在治疗上尚缺乏全面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药物,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入抗炎、祛痰镇咳、解痉平喘、增强免疫的药物。但是这种方法多有自身的局限性,...
-
主治风热外感咳嗽 名医黄树曾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薄荷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前胡9克,炙白前9克,杏仁9克,大贝母9克,马兜铃9克,枇杷叶12克,麦冬9克,桔梗9克,苏梗9克,瓜蒌壳9克,炙陈皮4.5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不宜久煎,开后微火熬10分钟上下即可。 主治:风热外感咳嗽。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黄树曾经验方。所谓热咳,实指风热犯肺,热灼肺津,其咳而痰黄稠,咽痛口干,咯痰不爽,发热汗出恶风,舌红,脉浮数。本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立意用药极为平正,较之桑菊饮药力较强。所谓风热,非仅表证,肺脏气分已有实热,酌...
-
哮喘自我检测 起居调摄药膳方
一、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过敏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外在或内在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致使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 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大多数患者好发于秋冬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少。目前全球约有1亿6千万患者,各地患病率约1%~5%不等,我国患病率接近1%,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 哮喘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喉痒、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向先兆期到哮...
-
治气虚咳喘验方
气虚咳喘多是老慢支、肺气肿 等引起的,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气短乏力,活动气促,气喘,畏寒肢 冷,苔白,脉细等,中医有验方如下。 具体方法:核桃仁30克,党参、 生姜各10克,水煎分多次服,每日 1剂。 中医认为,气虚咳喘多与肺脾 两虚、肺肾不足有关。。党参补肺气, 核桃补肾温肺定喘,本方有肺。肾双 补、益气定喘的功效,最适合肺气虚 弱者,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咳 喘病人一般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对正常人无明显影响的各种刺激均 可诱发老年人咳喘。所以老人居住 的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无刺 激性气味。尽量...
-
感冒咳嗽处方中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名医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强的特点再现了名医临证用药的经验,整理研究名医处方也是传承名医学术精华的一种方法。现从1990年~1992年间,对王绵之千余张处方中选取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悉心恭整,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再现王绵之用药的规律和特点。 处方用药整理原则 本文选取王绵之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将其中常用中药进行归类整理,整理统计的项目包括常用药、出现频次、处方常用量、处方常用量重现率、药量范围。 常用药筛选原则 处方常用药的界定 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