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第19页
-
基于矛盾观辨析中西医文化差异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具有巨大的科学性与指导价值,对我们认识、分析两个矛盾主体有着启发意义。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医、西医这两大医学体系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基于矛盾观的视角认识中医、西医的异同,有利于在对立中寻求两者交融的契合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1.1 矛盾观的两个基本属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斗争性指矛盾双...
-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认识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学具有战略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医药文化再次得以彰显。 五千年中华文明没有断流能够延续至今,就在于蕴含其中的中华文化的...
-
贾文魁用生脉散合方经验
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一书,《兰台轨范》引《医录》又名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养阴、敛汗生脉。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及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古今医家多有以该方与他方合用或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者,如《医方考》载生脉散加香薷方,以之配伍香薷,主治人本阴虚,复遇暑途,饥困劳倦,暴仆昏绝者;《幼科发挥》载生脉散合甘桔汤,以之配伍桔梗、甘草、阿胶,主治久嗽肺虚者;《医方集解》载五味子汤,以生脉散加陈皮、甘草,...
-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疾病的治疗,历来被认为是西医的专长,但事实上,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与理念,积累了深厚的心理学知识,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诊治技术,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心理学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中医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汪卫东认为,中医心理学面临着学科体系建设不完整,临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问题,亟待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六年探索,汪卫东找到了一条从社区突围,临床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手抓的中医心理学发展道路。 中医心理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
-
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党坚强而英明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勇敢“逆行”驰援湖北之人民战疫精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阻击新冠病毒广受好评 抗疫伊始,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就蕴含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思想,使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得以及时推广,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
-
唐慎微 德术双馨性质朴 广搜文献撰名著
宋代是本草发展史上较为繁盛的时期。北宋百余年间,政府主持编修了多部本草著作,如《开宝本草》《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等,这些著作促使官修本草著作达到了高峰。除此之外,历史上有一人既非官员又非名士,以布衣之身,凭借一己之力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这部巨著,该书囊括了先贤的本草文献精华,在内容、文献、体例方面远超前人,对后世本草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蜀中医者唐慎微。 德术双馨性质朴 唐慎微(约1050—1120),字审元,四川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唐慎微不善言辞,但为人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