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 第14页

主 第14页

  • 全身麻木2年 主方黄芪虫藤饮

    全身麻木2年 主方黄芪虫藤饮

    曾某,男,72岁,门诊病例,2009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全身麻木2年。患者2年来全身麻木,疲乏,步行不稳,头昏沉,伴颈胀,时作呕逆,咳嗽;查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气虚兼风客络阻。 治法:益气搜风,舒筋活络。 主方:黄芪虫藤饮。 组方:黄芪3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僵蚕15克,蜈蚣1条,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钩藤15克,天麻20克,葛根3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11日二诊:全身麻木、头昏、颈胀减轻,仍疲乏,行步不稳...

  •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处方: 附片20克,肉桂6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炙麻黄15克,黄芪3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丹参30克,沉香粉3克,生姜15克,远志15克,炙冬花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每次服200毫升,用药15剂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 说明:用本方观察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症者共37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基本控制主症,显效率在90%以上。如伴气虚自汗者,可用人参30克另煎加服。如阳虚寒甚者,附片用量可加至60...

  • 清热祛湿 主治高脂血症治疗

    清热祛湿 主治高脂血症治疗

    降脂方组成:茵陈20克,山楂10克,桑寄生10克,枸杞子10克,何首乌10克,川牛膝10克,丹参20克,黄芪20克,生薏苡仁30克,干荷叶10克,决明子15克,大黄6~10克。 功效:健脾补肾,清热祛湿。 主治:用于高脂血症治疗。 方解:方中丹参、黄芪,益气健脾,活血消肿,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为君药;枸杞子、桑寄生、何首乌、川牛膝,滋阴补肾,助君药扶正固本为臣药;茵陈、干荷叶、生薏苡仁,决明子清热除湿为佐药;山楂、大黄消食化积,排毒降浊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

  • 主治心律失常 镇心安神处方加减

    主治心律失常 镇心安神处方加减

    处方:珍珠母、炒酸枣仁各30 克,茯苓15克,陈皮、枳实各10克,半夏9克,黄连、甘草、胆南星各6 克。 加减:热盛,舌红苔黄,脉数者,加黄芩、栀子各10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地15克,大黄5克;心悸甚者,加紫石英30克,或生龙骨、生牡蛎各 30克;乏力,食欲不振者,加党参20 克;舌红干燥者,加生地、麦冬各15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豁痰,镇心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中医辨证为痰热扰心型,症见心悸,胸闷,头晕,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结代。 程慧英...

  • 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加味升陷汤

    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加味升陷汤

    刘玉洁,女,1954年生,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4年荣获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12年获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奖。2013年获河北省医德标兵,唐山市政府“十大名医”称号。...

  • 主治心气虚损型冠心病 加味补心气方

    主治心气虚损型冠心病 加味补心气方

    刘玉洁,女,1954年生,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4年荣获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12年获全国“郭春园式的好医生”奖。2013年获河北省医德标兵,唐山市政府“十大名医”称号。...

  •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盐蛇散 主治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组成及用法: 蜈蚣2条,全蝎、地龙、黄连各4.5克,元参24克,生地、天冬 、麦冬、钩藤、元明粉(每次冲服3克,泻则不用)各15克,黄芩、丹皮、秦艽、广皮各9克,大黄、枳实、天仙藤各6克,忍冬藤15克。水煎,每日1剂,分5~6次服。 又:盐蛇散6瓶,每次温开水服1瓶。 主治: 局灶性病毒性脑炎。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方以正(1911~1967)的经验方。方以正先后受业于贵阳名医蓝平辅、唐希泽、王聘贤。从师学习勤奋,深得中医学要领。中年应聘开业,无论老幼,一应细心诊察,立法...

  • 主治失眠肝气不舒 心神失养

    主治失眠肝气不舒 心神失养

    方药: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 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 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 加减: 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 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 干便秘加生地、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 粉4克冲服。 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 疗程。 主治:失眠肝气不舒,心神失养型。 疗 效:治疗42例,显效33例,好转7例,无效2 例。 吕超然...

  • 主治失眠心肾不交型

    主治失眠心肾不交型

    治失眠药:甘草、麦冬、知母各10克,朱茯神、小麦各30克,酸枣仁、大枣各 20克,丹参、玄参、柏子仁各15克,远志、五味子各8克,合欢花6克。 加减:盗汗加煅牡蛎30克;心烦加百合、淡竹叶各10克,夜交藤15克;耳鸣加蝉蜕10克,牛膝15克;便秘加生地15 克,火麻仁20克;腰膝酸软加桑寄生、杜仲各15克;五心烦热加鳖甲(先煎) 30克,地骨皮10克;因情绪波动而起加柴胡、竹叶、合欢花各10克。 每日1 剂,水煎2次,混合,分4次服。10天为 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主治:失眠心肾不交型。疗效:治疗32例,...

  • 主治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 调肝化瘀汤

    主治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 调肝化瘀汤

    陈勇毅,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文献学、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名中医,原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养生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中医文献研究工作近40年,主持或参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和文献研究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10余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主编或参...

  • 主治神经性头痛中药方

    主治神经性头痛中药方

      组成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蜈蚣3克,全蝎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徐长卿10克。   功能活络通窍,缓急止痛。   主治神经性头痛。   用法冷水浸泡60分钟,急火煎开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共煎两次,药液合并一起。将煎好的药液分成两份,每日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一份。在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或适当的体力劳动,但勿过劳。减少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勿吸烟、饮酒,勿食辛辣厚味。   方解神经性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力劳动者发病较多。患者除头痛外,常伴有失眠、心悸、头晕、多梦、记忆力减...

  • 龙胆泻肝汤主治肠胃功能衰弱

    龙胆泻肝汤主治肠胃功能衰弱

      组成:龙胆草15克,当归10克,黄岑10克,木通6克,生地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甘草3克,泽泻15克,柴胡15克。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脾胃气虚,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腹胁腹胀,胃肠功能衰弱,吸收不良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

  •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眩晕 息风止眩汤

    沈舒文,男,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曾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他带领的工作室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编著有《内科难治病辨证思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等,擅长治疗脾胃病、肿瘤等。 组成:龟板20克(先煎),山萸肉15克,天麻15克,僵蚕10克,白蒺藜15克,石菖蒲1...

  • 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 属痰湿上蒙型

    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 属痰湿上蒙型

    处方:天麻、茯苓、竹茹各12 克,姜半夏、陈皮:白术、川芎、柴 胡、苍术、厚朴、羌活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痰湿 上蒙型。症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 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缠绵难愈,伴 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 白腻,脉弦滑。 钟鑫平 治偏头痛方 处方:丹参15克,蔓荆子12克,赤芍、白 芍、自菊花各10克,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川 芎、丹皮、山栀子各8克,薄荷4克。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

  • 主治神经官能症 失眠多梦验方

    主治神经官能症 失眠多梦验方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茯神15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   功效健脾祛痰,安神定志。   主治神经官能症。症见失眠,烦躁,多梦,伴头痛,眩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哭笑喜怒无常等,舌质红,苔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失眠多梦一症多为神魂不安所致,主要责之脾虚,心肝火盛,蒸湿成痰,痰火交阻而心烦不寐,噩梦纷纭,大脑得不...

  • 主治失眠难寐眩晕 调气安眠止眩汤

    主治失眠难寐眩晕 调气安眠止眩汤

    王祚邦,1956年生,男,汉族。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2005年被评为首届深圳市名中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从医40余载,先后从事内科、针灸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及运动神经系统疑难顽症,尤其对中风、面瘫、重度失眠、慢性咳嗽、各类头痛、眩晕、月经失调及颈肩腰腿疼痛有显著疗效。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风格。 组成:白芍30克,姜半夏15克,炒白...

  •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血管性痴呆 中医治则以“补”为主

    [摘要]对补肾通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实验动物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肾精亏虚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机,腑气不通是其证候要素,常用药物有大黄、何首乌、生地黄、泽泻等。根据“以通为补”的理论,临床上补肾通腑法辨证运用于血管性痴呆具有明确的思路,但补肾通腑法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细则尚待挖掘。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据统计,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为1.1%~3...

  • 失眠怎么调理“胃不和”是主证

    失眠怎么调理“胃不和”是主证

    “医生,我每晚都数羊,越数越精神……”面对患者的困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柳东杨表示,人之失眠皆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但“胃不和”是主证,所以睡眠不好的人不妨从脾胃调理着手。 “胃不和”是主证 据柳东杨介绍,失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过临床常见一些人生活不规律、过度熬夜,违反了自然规律,从而引起失眠。同时还有工作、生活的因素带来的心理波动,引起的高度兴奋、忧伤、焦虑、忧郁妨碍入眠...

  • 活血通窍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型

    活血通窍 主治眩晕中医辨证为瘀血内阻型

    治风寒眩晕方 处方:葛根15克,桂枝、白芍各 10克,炙甘草、川芎、羌活各5克。 无汗者,加炙麻黄5克。每日l剂, 水煎分3次服。 主治: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眩 晕,症见眩晕,恶寒或周身不适、紧 束感,鼻塞,咽痒,舌质淡;苔自,寸 脉浮紧或沉紧。 陈紫薇 治支气管哮喘方 处方:地龙适量。研粉,每次3 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小儿 用量酌减。 治眩晕方 处方:川芎、赤芍、桃仁、石菖 蒲、地龙、柴胡、白芷各10克,红花、 当归各8克,甘草3克。 加减: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者...

  • 主治三叉神经痛阴虚火旺型 外敷方

    主治三叉神经痛阴虚火旺型 外敷方

    三叉神经痛 外敷方 方一 生姜200克,葱白(连葱须)500克,白酒100毫升,混合加热后装入小口袋,热敷患处。 方二 马前子30克,乳香、没药、草乌、川乌各1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拌匀,用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每次取少许摊于胶布上,贴患侧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每次选用1-2个穴位,2天更换1次。 治三叉神经痛方 处方:白芍12克,钩藤、石决明、 桑寄生各10克,川牛膝8克,天麻7克, 黄芩、栀子、黄柏、知母、丹皮、当归、 炙甘草、全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

  •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主治颈椎病眩晕:颈眩汤

    曾朝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永川区十大名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兼职教授。先后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永川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组成:赤芍12克,当归10克,熟地黄2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丹参20克,甘草3克。 功效:活血养血,祛痰化瘀,通络止眩。 主治:颈椎病眩晕。 用法:煎服,1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 方解:颈椎病眩晕症多...

  • 主治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主治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组成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8枚。   功能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方解“头为...

  • 痰火不寐失眠十年 主方三黄安神汤

    痰火不寐失眠十年 主方三黄安神汤

    张某,男,64岁,2013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失眠10余年,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片,每晚1~2片仍辗转难以入睡,一夜仅能睡3个小时左右,亦曾服用过温胆汤、酸枣仁汤、丹栀逍遥丸等中药或中成药乏效,近半月余症状加重,舒乐安定片每晚自服2~3片仍仅能睡不到3小时,苦不堪言。刻诊:神情困顿,心烦意乱,急躁易怒,头重胸闷,口苦便干,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痰火不寐。 治法:清化痰热,养血安神。 主方:三黄安神汤。生地50克,天竺黄12克,姜黄10克,防己10克,桂枝10...

  •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常单一选用以下三穴。而其中尤以额中穴(笔者经验穴)多用,效果也较好。 额中穴,适于气血亏虚型、肾气不足型。 阳陵泉穴,适于肝阳偏亢型。 丰隆穴,适于痰浊中阻型。 操作方法 阳陵泉穴:取坐位或仰...

  • 主治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百合丹参饮

    主治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百合丹参饮

    赵进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糖尿病天地》杂志副主编,...

  • 消化道出血 极力主张用中药治疗

    消化道出血 极力主张用中药治疗

    1975年12月14日清晨起床后,我觉得腹部胀满,恶心欲呕,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家人赶紧将我送入医院接受治疗,值班的医生一量,我的血压只有60|90mmHg。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不到一个小时,我已连续出现三次休克。医院立即为我输血抢救,但因血源不足还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的老朋友、黑龙江省清河镇卫生院中医师吕大夫来看我,极力主张给我服用中药治疗,并且开了一个药方: 白及、大黄、龙骨、乌贼骨、三七、百合粉各等份,研末冲服。 不一会儿,按照这个处方配成的药面就送到病房来了,用水...

  • 六炒散 主治脾虚型泄泻

    六炒散 主治脾虚型泄泻

    许公平,男,1954年生。现任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中医药》杂志编委,新疆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及各科疑难杂症的诊治。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以“健脾利湿、清胃泻火”法为核心的治疗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体系,并研究出了一系列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有效方药。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1部。主持、参与多项...

  • 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生地、沙参、丹参、茯苓、白 芍、火麻仁各12克,麦冬、枳壳、川楝 子、元胡各10克,郁金6克。 加减:心神受扰,心烦失眠者,加百 合15克,茯神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 功效: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肝 郁化火型,症见胁腹痛甚,大便艰涩,急 躁易怒,口干引饮,舌红苔薄黄而少,脉 弦而细数。 刘琦丹...

  • 主治赤白痢疾 薤白槐花汤

    主治赤白痢疾 薤白槐花汤

    组成及用法:当归12克,薤白12克,黄连3克,木香6克,地榆9克,桃仁9克,枳壳9克,槟榔9克,槐花9克,赤芍9克,炒莱菔子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赤白痢疾。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杨济中的经验方。本方之重心在于行血与调气之法,乃针对气血瘀滞之赤白痢而设。气行而血止,行血而便脓自愈,调气血而里急后重自除,故较之《保命集》芍药汤,本方加薤白、桃仁以增调气行血之力。薤白治下焦气滞,泄痢下重之力甚强,若里急后重坠胀甚者可增其量;地榆解毒清热;槐花本治肠风下血,实能清凉大肠热毒而治赤白之痢,下痢...

  • 主治脾胃失调之厌食呕吐腹痛验方

    主治脾胃失调之厌食呕吐腹痛验方

    宋氏悦脾汤由原北京中医院儿科主任宋祚民老中医所创,基本方为:藿香10克,苏梗10克,竹茹10克,佛手10克,天花粉10克,乌梅6克,焦三仙10~30克,砂仁3~6克。其功效是调脾和胃,升清降浊,主治脾胃失调之厌食、呕吐、腹痛等疾病。 方中多为芳香平和之剂,调理中焦,协调升降,使阴阳平和,脾胃功能达到平衡,其中藿香辛微温为方中主药,《本草纲目》所记:藿香主治风水囊肿,助胃气、开胃口、为脾胃吐逆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苏梗畅气和胃,升降枢机;佛手疏肝理气,砂仁芳香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