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第6页
-
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壮骨食疗验方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结构异常为特征,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下面介绍几种防治骨质疏松的食疗验方,有需要的中老年人不妨一试。 猪骨炖海带 排骨1000克,猪大骨2000克,海带250克,调料适量,枸杞子10克。将猪骨洗净,排骨剁块,大骨捶破,海带洗净,同放入高压锅中。加清水适量及葱、姜、花椒、盐、米醋、料酒等,文火蒸烂后,调入味精适量服食。可补肾壮骨,强腰益精。 猪脊骨羹 取猪脊骨1具,洗净剁碎,枸杞子6克,甘草10克。将两味中药用纱布包扎,与猪脊骨一同放入锅中,加...
-
中老年人观察舌下脉络的变化
本报记者 韩彬 采访专家 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 刘超峰 主任医师 人体表面像是一张复杂而有待解析的地图,小心勘察这张地图,会发现许多与健康有关的奥秘。很多中老年朋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刘超峰主任提醒,经常去医院查心电图不现实,但是可以每天照照镜子查看舌头,就要及早发现心血管出现问题的征兆。 刘超峰主任指出,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脏的许多疾病可以通过舌头表现出来:舌尖红赤是心火旺盛的表现,病人可能出现失眠、心悸、小便疼痛等症状;舌头如果有瘀斑瘀点是心血瘀肿的表现,临床可能出...
-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儿童、老年人、孕产妇、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5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今选取部分内容在3、4版刊出,供读者参考。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部分 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或者由经过中医体质辨识知识专门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提供服务。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
-
老年人延年益寿吃红糖
大家一定都认为红糖是女性的专利,其实红糖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尤其是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刚刚病愈的老年人都应该吃红糖的,老年人吃红糖好处很多,甚至可以延年益寿的。 红糖是没有经过精炼加工的一种粗糖,所以它便保留了很多的人体需要的维生素还有矿物质,红糖有很多的分类,通常因为晶粒的不同而分为碗糖、红糖粉还有赤砂糖等,正是因为它们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 每100克红糖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还含有少量的核黄...
-
老年人药物依赖种种
老年人用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用药不当,如出于医生的原因,长期的频繁的给病人使用某一种药物,形成对某一种药物的耐受性,为药物误用;如出于病人本身的原因,经常不合病情地应用过量药物,造成药物的耐受性,为药物滥用。不论是药物误用,还是药物滥用,均可造成药物依赖性。 药物的依赖性,按其程度不同可分为心理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两种类型。 心理依赖性:系指一种药物反复应用后,因各种原因停用,在病人心理上产生了强烈地不可控制地用药欲望,以求得心理安慰和获得欣快感。可以引起心理依赖性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药和其他镇静安眠药,如安定、眠尔通...
-
老年人浮肿食疗方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萎缩、功能减退,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及代谢功能衰弱等原因,虽然没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但也常常在早晨起床或傍晚出现面部、手指或下肢浮肿,这种无病理特征的浮肿,食疗为宜,现介绍几则,供老年浮肿患者选用。 1.赤豆、花生、红枣各10克,共水煎后加少许红糖服食,每日1次。 2.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切片水泡30分钟后加热煎取汁,与100克粳米煮粥,调入少量白糖服食。适用于老年体弱、心慌气短、自汗或慢性腹泻引起的气虚浮肿。 3.红薯500克,生姜3片。将红薯挖洞放人生姜,加水煲熟或烤熟,每天早晚各吃25...
-
中老年人怎样防血脂异常
高血脂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较正常显著增高,且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因此,积极防治高脂血症,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至关重要。日前,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请他讲一讲该如何预防高脂血症的知识。 血脂异常是怎么回事? 胡教授回答,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其中对心脑血管疾病意义较大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是一种软的脂肪样物质,存在于血液及身体所有的细胞中,是构成细胞膜和一些激素的重要成分,机体组织的许多重要功能都离不...
-
老年人突然失明的急救法
引起老年人突然失明的病通常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若抢救不及时,绝大部分会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前常有信号,其症状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精神过度紧张,遭受精神创伤时,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这叫做一过性失明。持续几十秒钟、几分钟,长者达十几分钟后又恢复原来视力。 急救措施:1.发生先兆症状时,如缓解很慢,应立即取亚硝酸异戊酯雾吸,可很快使症状消失。2.发作时,取亚硝酸异戊酯药,放在手掌中掐碎,使其放出气体,连续吸入直至气味消失;再取出硝酸甘油片(0.6毫克)含在舌下;口服亚硝酸钠片0.2...
-
中老年人必检血液黏稠度
炎热天气,大量出汗会带走血液中的水分,人体血液黏稠度此时最高。血液黏稠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栓等疾病均与血液黏度升高有关。 血液黏度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用来反映血液是否容易流动的指标。血液中某些物质成分的多少可以影响血液黏稠度的高低。比如,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或红细胞比积绝对或相对增高,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反之,有可能导致下降。血液黏稠度高低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表现,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血液病等。 随着年龄增长,...
-
老年人痰多揉丰隆穴
有很多老人喉中经常痰鸣,咯出痰时连成长丝而难断,影响吞咽、呼吸和睡眠,严重者引发癔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并加重高血压、高脂血症,这是胃气下降不利所致,常揉丰隆穴能防止这些风险的发生。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距前小腿骨前缘二横指。揉丰隆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 取坐位,拇指按住同侧小腿丰隆穴,先顺时针慢揉10圈,力度由轻到重,后逆时针再快揉10圈,力度由重到轻。重复5次,然后用手掌心捂住揉过的部位1分钟。每天做1回,1~10天可见效。...
-
中老年人防病治病艾灸法
艾灸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壮阳,行气活血,舒通经络的作用,能调节血压,降低血脂,增强脏腑功能,防病保健,延缓衰老,是中老年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必用之法。 【取穴】 (1)足三里和曲池配合,能调节血压,预防和治疗中风。 (2)海能益气固精,补肾助阳。 (3)肺俞、风门、大椎三穴配合能够用于体弱易患感冒,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 (4)三阴交、肾俞、关元三穴进行配合可健脾补肾。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灸10-20分钟,中午11时灸效果最佳,隔日或每3日灸1次。如无明显不适,每周1次或每月灸1-2次,或每月初连续灸...
-
中老年人频繁早搏如何调治
心脏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医学上称“早搏”。早搏可分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早搏3种,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频繁早搏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炎患者。早搏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早搏也可因患者消化不良、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血钾过低等原因引起。有早搏的患者,应注意保养自己,巩固疗效,以防止、减少早搏的发生。 休息 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以保证大脑皮层充分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如在心跳快时早搏多,患者应绝...
-
适合老年人的中医养生功法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增速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手段,身体出现疾病需要就医诊治,通过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是做好养老的基础保障。那么老年人如何锻炼呢?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老年人身体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身体机能下降 步入老年,基础疾病增多,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减退,如基础代谢率下降、器官功能降低、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失灵等。身体机能下降会导致锻炼过程中容易损伤,不宜恢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每个老年人都必须面对...
-
中老年人如何选用牛奶和奶制品
多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为了保护中老年入骨质和牙齿健康,预防控制钙缺乏相关疾病,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喝奶。建议每人每天饮300克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奶、脱脂奶及其制品,建议老年人多喝低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大豆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饮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吗? 奶类不仅钙含量高,而且钙、磷比例比较合适,还含有维...
-
盛夏老年人慎防中风
刚刚入梅,天气已经像洗桑拿一样闷热。专家提醒,最近气压低、温度高、湿度大,这样的天气最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提醒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格外小心,控制自己的血压和情绪。 专家介绍,高温和低温天气都易诱发中风。气温超过32度,体温主要靠汗液的蒸发调节,皮肤下的血液循环比平时快好几倍,使大脑血流量减少,如不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流速度变慢,易形成血栓,导致中风。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老年人群因血管舒缩调节能力差,易造成脑血管过度收缩和扩张,发生中风的概率更高。饮食结构上要合理,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如...
-
中老年人夏季头晕不可大意
每年7到9月份,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季节,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只是头晕,而且很多人一直认为:头晕,只是因为脑供血不足而已,算不得什么大病。但真的是这样吗?头晕背后深藏着什么我们不愿意接触的疾病呢? 专家介绍,之所以出现头晕,脑供血不.足是一定的,但却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已经发生或已经潜伏了某一种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或者已经出现潜在的风险,需要仔细检查和防微杜渐。 尤其是中老年人,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眩晕症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眩晕也可能是脑中风的表现或脑中风的先兆。中老年人多少都有颈椎病,加上...
-
中老年人更要防暑病
夏季气温高,蚊蝇昆虫及病原微生物繁殖迅速,人体此时消耗也较大,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患病。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中医专家梁安荣主任,请他谈谈中老年人炎夏防暑病的知识。梁主任指出,炎夏,中老年人主要须防以下疾病。 一、防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显示,进入炎夏季节,中风、冠心病的住院率增加,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耗损多,导致血液浓缩,使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几率增加;加之疲劳、情绪不稳、生物钟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引起血压升高、心脑细胞缺血缺氧等,而使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和复发。 二、防胃肠道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