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第22页
-
慢性前列腺炎验案举隅 顽毒久羁解毒为先
谭新华从虚郁瘀毒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谭新华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 科学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第一批、 第三批老中医药 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湖南省名中医。 从事外 科教学、 临床、 科研50多年, 擅长外科疑难杂病的诊 治, 尤其对前列腺疾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疗效显 著。 笔者有幸随师临诊, 受益匪浅, 现将其从虚、 郁、 瘀、 毒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久病多虚,责在脾肾 慢性前列腺炎若经多方辗转治疗无效, 病程迁 延日久, 久病则机体受损, 脏腑气血虚弱。 谭老认为: &...
-
疏风解毒汤治疗包皮水肿
包皮水肿多因湿热淫 毒.或因久坐湿地.湿热侵 袭.以致风毒交攻于阴器. 表现为包皮水肿、痒痛、破 溃糜烂、流水流脓,长时间 不愈。临床运用疏风解毒汤 治疗,可取得治疗效果。 处方及用法:蝉蜕、桑 叶、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 酱草各10克,土茯苓20克. 车前子15克,甘草8克。水 煎取液.分2~3次温服.每日 1剂,连服7剂。水肿甚者. 另取蝉蜕30克.煎取药液. 用纱布蘸药液温洗患处.每. 日¨次:破溃糜烂者。另取 苦参、黄柏各50克.煎取药 液,温洗患处.连洗3-4日。 此外.服用期间.忌食 辛辣...
-
中医狐惑症 治宜调经养血解毒化湿方
师某,女,40岁,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每次月经前后发热,伴口腔、外阴部溃疡3年余。就诊时月经将行,腹痛腰酸,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辨证属中医狐惑症,属血分有热,肠胃湿热,消化不良。治宜调经养血,和中安神,解毒化湿。 方药:党参15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丹参12克,生地30克,金石斛12克,川牛膝10克,鸡血藤10克,木香5克,香附6克,川断6克,炒薏仁12克,车前子12克,土茯苓10克,甘草3克。每日1剂,5剂,水煎空腹服。 二诊:月经适来,外阴、口腔糜烂,头晕失眠,腹胀腰酸,脉细苔薄黄...
-
调气解毒补虚 治强直性脊柱炎
很多人也许对强直性脊柱炎不太了解,但这种病往往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病程长、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疗效欠佳。西医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药、免疫抑制剂及部分新型生物制剂等,但药物不良反应多,长期应用可引起肺、肝纤维化。 南宁市民梁先生患强直性脊柱炎6年,反复腰背疼痛、僵硬,曾经在多家医院治疗。之前,他曾到河南等地治疗,吃药、敷药、按摩从没断过,但病情反复发作,腰背疼痛,而且出现脊柱弯屈畸形、无法平卧,痛苦不堪。经人介绍,...
-
双下肢水肿以解毒活血通络治疗为主
该患双下肢水肿不同于一般之水肿,乃属热毒壅滞于经络,且邪气嚣张,有走窜入心之势,不可小觑,故不用利水消肿为主,坚持以解毒活血通络及化痰散结为主,以解热毒流窜弥漫之势。幸辨证无误,病势得以挽回,转危为安。 殷某,女,23岁,2012年12月22日初诊。 患者神情萎顿,面色青晦。双下肢肿痛已半月,尤以小腿以下为甚,足背及内外踝皆肿平,肿处发热,且皮肤颜色暗红而略紫,足背稍显黑,双膝弯亦甚痛,肿甚不能穿鞋,显得十分痛苦,就连从座椅上站起来,走到诊桌旁那么几步,她都走不动,说话显得很吃力。胸闷心痛欲...
-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 化浊解毒是基本治疗大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总体疗效仍不理想,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独具特色,逐渐受到重视。李佃贵从浊毒论治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 浊毒证是指浊毒侵犯人体而出现一系列浊毒内蕴的病证。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从典型症状、舌象、脉象、颜面五官征象、排泄物及分泌物等进行辨证。①典型症状:慢性复发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②舌象:舌质红或暗红或紫红等;...
-
慢行活动性肝炎 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案例:李某,男,42岁,农民。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滞6年。宿患慢行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近期查B超示:①肝硬化、脾大;②胆囊襞毛糙;③腹腔少量积液。肝功:总胆红素24.6μmol/L,ALT126u/L,AST81u/L。刻诊:面色晦滞,头昏烘热,夜眠欠安,两下肢乏力,胁肋隐胀、疼痛,晨起口腔有血迹,纳可便秘。舌红绛,苔薄黄,脉弦。 此属肝肾阴虚,热毒瘀结,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方剂:柴胡、郁金、白芍、生地、石斛、当归、茵陈、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石见穿、鳖甲、白茅根、油松节、牛角...
-
清热解毒化湿 主治乙型肝炎方
黄中柱,男,1937年9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江西省第一批名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萍乡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医儿科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萍乡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 他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近60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疑难病症,在中外期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近90篇,发表医学科普文章近百篇,医学著作9部。 组成: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芪20克,太子参12克,白花蛇舌草...
-
扶正解毒散治乙肝
方药组成:党参15克,苍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田基黄30克,豨莶草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刺蒺藜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15克,补骨脂15克,生甘草20克。上药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亦可装胶囊或制成水滴丸,3个月一疗程,一般需服3~4个疗程。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自拟,治疗乙肝多例,疗效确切。 乙肝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西医一般予保肝、抗病毒、防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中医则立足于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扶植正气,以祛邪外出而达到治疗的...
-
治胆石症 化浊解毒法 攻坚散结法 柔肝健脾法
胆结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胆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法有多种方式,在胆结石发病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李佃贵长于胆石症、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李佃贵认为胆石症病程较长,病机错综复杂,很难以一方一法取效,必须谨守病机,治疗上顺应、恢复胆的生理特性,利胆排石,多法并用,方可取效。现将李佃贵治疗胆石症经验归为以下6法。 化浊解毒法 传统观点认为,胆石症属&ldquo...
-
清热解毒治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方
治慢性肝炎方 处方:芹菜、苦瓜、黄瓜、青椒≮青苹果、蜂蜜各适量。瓜果洗净合并榨汁,调入蜂蜜饮用,有清热解毒、平肝健胃、养肝滋阴的作用。 主治:慢性肝炎,中医辨证为肝火犯胃型,症见食少腹胀,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周广钦 治肝硬化腹水方 甘遂、甘草各60克,研末混合后,装入肠溶胶囊中,每丸2克,每次1丸,于清晨用米汤送服。 “双花”洗澡 清热解毒 炎热的夏季,出汗后很容易长痱子,可以用双花浴液洗澡,去痱子。双花浴液指的是金银花和野菊花,它们都有清热解毒的功...
-
解毒凉血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理论探析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 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表现以凝血机制障碍、 黄疸、 肝性脑病、 腹水等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在我国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1] 。 本病进展迅速、 并 发症多、 病死率高, 已经成为引起慢性肝病患者死亡 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在中西医结合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 基于其 核心病机提出了 “解毒、 凉血、 健脾” 的治疗原则, 即 根据病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正邪交争的虚实表 现, 综合运用 “清热...
-
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自拟化浊解毒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的病机为浊毒内蕴,肝胆阻络,故治疗予化浊解毒、疏肝利胆为大法。 岳某,男,71岁。2018年4月24日初诊。 主诉:患者间断右胁肋胀痛1个月,加重伴纳呆1周。 现病史:2018年3月患者因饮食不慎后出现右胁肋胀痛,伴烧心,无反酸,口黏口苦,嗳气频频,纳呆,夜寐安,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彩超示:胆囊结石,泥沙样,范围1.8×0.5cm;胆囊壁增厚。 诊断:胆胀病(胆囊结石、胆囊炎) 辨证:浊毒内蕴,肝胆阻络。 治...
-
胆囊炎方中金钱草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金钱草有清热利尿、祛风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杀虫等成效,可医治急慢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药理及临床试验也证明,金钱草的确有利胆作用。首要原理在于,它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使肝脏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胆汁分泌添加。别的,金钱草还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临床上曾用其医治多种感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用法:金钱草(鲜者60g,干者30g),粳米50g,冰糖适量,先将金钱草加水300ml,煎2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粳米(洗净)和冰糖,并再加水400ml,煮成稀粥,分2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数剂...
-
孙伟教授擅用泄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脏病
孙伟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学科带头人,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30多年,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患者因为体内毒素水平高,水液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见明显的标实之象,如面色晦暗,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肌肤甲错,脘腹胀满,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等。此时在益肾清利活血的基础上,如何泄浊解毒尤为关键。孙伟教授擅用泄浊解毒法以祛邪,介绍如下。 1 渗湿解毒 慢性肾脏病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而致水湿停聚,甚至湿瘀互结,久之易酿成浊毒。而&...
-
慢性肾炎自拟解毒化湿汤即肾炎五方
关某,男,22岁,广东增城人,农民。 患者咽痛9个多月,颜面浮肿及双下肢浮肿3个多月,于1987年9月18日入我院内科住院,诊为慢性肾炎,慢性咽炎,慢性表浅性胃炎,住内科期间使用大剂量激素(强的松 60mg/日,一次服),治疗无效,于1987年11月4日经中医会诊后同意转入中医科继续治疗,转科时,主要症状有:咽痛,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神疲体倦,全身消瘦,口苦口臭,常觉上腹部(心下)有异物顶住,胀满难受,胃纳不好,常有嗳气恶心,尿量少,大便干,舌红苔黄干,有时见苔白厚干,脉弦滑略数,实验室有关检查如下:肝功正常,HB...
-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用药多从补肾活血化湿解毒入手
国医大师张大宁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管窥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在各种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所致。尿毒症期是其终末阶段。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尿毒症期主要治疗手段是透析和肾移植等,费用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且疗效不确定,而中医药对于其治疗具有效佳、价廉等优势。国医大师张大宁是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其从肾虚血瘀论治慢性肾衰,疗效颇佳,余随先生侍诊,耳濡目染,见先生屡起沉疴,今将...
-
慢性肾衰并皮肤变态反应方以清营解毒祛湿汤加减
肖某某(病人住院号)女,66岁,退休职工。 主诉:血压升高40年余,发现蛋白尿3年余,肌酐升高4月 现病史:缘患者3年余前发现蛋白尿,多次于门诊就诊治疗,近4月血清肌酐逐渐上升,故于2013年4月7日初诊。患者神清,精神疲倦,贫血貌,时有恶心欲呕,间中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腹痛腹泻。诉住院期间曾用别嘌呤醇等多种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开始全身瘙痒并起红斑、发热,最高体温38.7度,纳眠一般,夜间小便频,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体格检查:躯干弥漫性红斑,皮肤稍干燥,双肾区无叩击痛,颜面及双下肢无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