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 第25页
-
解毒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过敏性紫癜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他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提出“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已成为当前...
-
化脓性汗腺炎 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
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好发于腋部及会阴部之大汗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而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湿热内蕴,加之潮湿多汗,挠抓破伤染毒所致。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发于腋窝、会阴、乳晕、腹股沟、肛门周围等大汗腺部位。皮损初起为硬结,触及疼痛,之后逐渐增大,高出皮面,显著红肿,伴有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表面多溃破化脓,发生于会阴部者,可形成肛瘘。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导致硬化和瘢痕形成。笔者临床应用以下清热解毒利湿的方药治疗本病,获得了良好疗效。 方药组成:白花蛇舌...
-
经常低烧晚上高烧加重 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瘀
张贵龙,男、67岁,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东河南村人,25年前主因脊柱外伤,下肢活动受限,痉挛性收缩,大小便失禁,住院治疗,确诊为脊柱腰椎1-3腰椎粉碎性骨折、脊髓损伤、大小便失禁。7年前因高烧不退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尿路感染并发结石。经治疗病情好转,但此后经常低烧,且每年高烧3~4次,每次持续5~7天,发作期间经用西药抗感染或中药清热解毒类药物,留置导尿得以缓解。今年7月13日,突发高烧,体温39.6C~40.C之间,神志昏迷,白天尚可,晚上高烧加重,彻夜烦躁不眠谵语,经用一系列抗感染治疗无效。...
-
疏风解毒胶囊临床相关研究分析
疏风解毒胶囊处方组成: 虎杖、连翘、板蓝 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本方 是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病因病机所定, 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 咳嗽等,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根据其组方 寓意以及 “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疏风解毒胶 囊联合其他药物,临床应用可延伸拓展到甲型、 乙型、禽流感等流行性感冒; 鼻窦炎、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鼻咽喉部疾病; 轻度小儿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急 性期或合并肺部感染、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阻 塞性肺...
-
治疫疔 用大剂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之品
重剂起沉疴,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急危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笔者临床时遇到一位因不明物叮咬出现一侧小腿肿痛甚剧的患者,经用大剂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之品治之疗效显著,故与同道分享。 周通罗,男,45岁,2013年9月24日初诊。患者因外伤致左脚踝部肿胀疼痛,未及时治疗,复因不明物叮咬以致小腿肿胀疼痛两月不愈。刻诊:患处肿胀疼痛甚剧,侵及整个左小腿,左腿踝部叮咬处有3处黑痂,整个小腿即膝关节以下触之坚硬,扪之发热,食纳正常,睡眠可,大便干,小便赤,口渴喜饮,...
-
主治多种过敏性疾病 祛风解毒汤
石恩骏,1953年出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蝉蜕6克,僵蚕6克,连翘6克,紫花地丁15克,赤小豆15克,苦参10克,地肤子12克,土茯苓25克,甘草9克。 功...
-
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火丸
说到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与牛黄清火丸这三种中成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其功效相似,常用于人们的实热(实火)证候。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选用这三种不同的中成药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三种中成药的区别。 牛黄上清丸 为非处方药,带有OTC标识,其安全性比较高,组方成分中不含有特殊中药(如雄黄)成分,适用人群比较广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服用。牛黄上清丸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常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症。...
-
益气解毒汤治伤寒感冒 淋证带下病
益气解毒汤为贵州中医药大学(原贵阳中医学院)首任院长石玉书先生自制方,因黔中湿热偏胜,石玉书先生制该方以治妇科湿热带下病,并将其作为治疗气虚湿热证之基础方,应用范围广泛且收效显著。 益气解毒汤方药组成为:黄芪12g,炒白术12g,黄连3g,黄柏10g,银花15g,厚朴10g,藿香6g,土茯苓15g。 方中黄芪、炒白术益脾胃元气,黄连、黄柏清利中下焦湿热,银花清血分热毒,土茯苓分利下焦湿毒,藿香、厚朴运脾以治中下焦水湿肿毒。黄连、黄柏虽苦寒,少用能健脾醒胃。藿香、厚朴伍黄芪、炒白术能健运脾胃。黄芪...
-
小儿舌下囊肿 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方
笔者自拟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方,治疗小儿舌下囊肿多例,效果满意。 所治患儿年龄3~5岁,病程3个月至一年。临床表现:舌下见1~2个囊肿,质软、边缘清楚微触痛。逐渐增大,妨碍言语、咀嚼,舌被囊肿挤歪斜。穿刺及手术后一段时间囊肿又起,舌苔白厚稍黄,舌质暗脉滑。 方药组成:金银花3克,夏枯草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半夏6克,炒白芥子3克,紫背天葵3克,姜黄3克,陈皮3克,舌蛇草6克,山甲珠3克,山慈姑3克,土鳖虫3克,炙僵蚕3克,水蛭2克。上药研为细末,装胶囊吞服。每两日一剂,每日服3次,连服5剂...
-
绿豆清热解毒煮3分钟
夏季是绿豆的舞台,因为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不过要注意,绿豆水才是解毒佳品,一般煲了很长时间的绿豆沙清热功效降低,但也是健脾胃的佳品。 如果你正有上火症状,口舌生疮喉咙肿痛,那么不妨先把绿豆盖锅煮3分钟,此时汤色还是黄绿澄清的色泽,舀出绿豆水直接喝掉,或者加点冰糖喝点,这时的绿豆水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清热解毒作用最强。其他的绿豆再加入热水,煮至豆熟。 熟烂的绿豆汤功效跟绿豆水不同,它能健脾祛湿,也是非常适合夏季的饮品。 除绿豆汤外,用赤豆、绿豆、黑豆三种食物一起煮成三豆汤也同样有健脾祛湿效果,适...
-
扁豆能解毒 胡萝卜护肺
炒扁豆放蒜能解毒 扁豆又称四季豆、芸豆,它的吃法很多,无论采用哪种做法,一定要加热煮熟,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对人体有毒的凝集素和溶血素失性。引起中毒的扁豆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扁豆颜色尚未全变,嚼起来生硬豆腥味浓。所以,制作时一定要比其他蔬菜火大些,时间长些。此外,在扁豆菜肴临出锅前投入适量的蒜蓉,不但可以改变口味,还可杀菌解毒。大蒜中的硫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同时可以清除肠胃中的有毒物质。凉拌、清炒或者炖菜时,都可放入蒜蓉来杀菌解毒。 谭艳芳 常吃胡萝卜护肺 胡萝卜之所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主要在于...
-
实火吃牛黄解毒片 虚火吃知柏地黄丸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张涛 惊蛰之后,气温逐渐回升,很多人也开始有上火的情况。中医认为“上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病因多见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一般来说实火上扰临床多见牙龈肿痛、口腔糜烂甚则溃疡、口腔黏膜红肿明显、喉咙干、口气臭秽。建议服用黄连上清丸、众生丸、牛黄解毒片等清心泻火。 虚火主要是阴虚火旺即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虚火上扰临床多见口腔糜烂溃疡但红肿不甚明显、咽干口燥不予饮水、心烦少寐、...
-
生姜助消化 解毒杀菌止吐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助消化、解毒杀菌、止吐等功效。姜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你知道生姜怎么吃才最好吗? ●吃姜最好不要剥皮。生姜离开姜皮,食疗作用就会大大降低。姜带皮吃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 ●腐烂的生姜不能食用。因其中含有有毒物质黄樟素,有可能会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生姜具有解毒功能,所以在服药期间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生姜,以免消解药性。肾不好的人要少吃姜,因为姜富含姜辣素,姜辣素而食用过多则大量姜辣素在...
-
绿豆本是一味中药 绿豆汤可清暑解毒
炎热的夏季,喝一碗绿豆汤,既能解渴,又能消暑。但绿豆汤又有解毒作用,那么到底该如何用好绿豆汤呢?尤其对于正在服药的人,如何对待绿豆的解药毒作用呢? 绿豆汤可清暑解毒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效,是夏天人们最喜欢食用的食品之一。绿豆性凉,味甘,平时喝可以消暑止渴;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清体内毒素的作用,对热肿、热渴、热痢、痈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农药中毒和重金属中毒患者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来解毒。研究还发现,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