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 第14页
-
足浴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最初症状多为疲乏,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休息后可消失。血压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加重,头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血压迅速升高时,症状明显。在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外,不妨试试以下足浴疗法: 1、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
-
养血护心 防高血压动脉硬化
研究表明,每天呆在电视机前时间越久的人,动脉血管就会越硬。而这种静坐太久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使通过运动锻炼,也无法消除。防治动脉硬化,可试试以下两道小菜。 荠菜炒肉干丝 材料:取荠菜500克,猪腿肉200克,五香豆腐干2块,精盐、黄酒、豆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荠菜切碎;猪腿肉洗净切丝,加精盐、黄酒拌匀;五香豆腐干用水冲洗一下,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荠菜翻炒3分钟,盛起备用。将炒肉丝翻炒3分钟,最后倒入半熟的蔼菜烧5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补脾、益肾气、降血压、利肝气、凉...
-
高血压的自我取穴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当人安静休息时,如血压经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称之为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失眠、胸闷、心悸等,其中尤以头晕、头痛最为常见。 取穴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处。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
-
针刺治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前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国际上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强调高品质降压,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降压的品质,二是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有局限 目前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药物,但是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又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病。 药物治疗疗效不稳定,且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此外,由于联合用药、长期用药,降压药物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肝肾损害,另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及呼吸道反应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药物作用存在局限性。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
-
低血压运动疗法
当收缩与舒张压低于80/60毫米汞柱时,称为低血压。过去有些人认为低血压可以长寿,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许多疾病,如过度疲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心肌梗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衰竭等症往往都伴有低血压。低血压患者经常感到困倦无力、精神委靡不振、心前区不舒服,当改变体位,如起床、下蹲后起立、弯腰低头时常出现严重的头晕。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低血压是体质的原因所致,所以往往没有什么不适,也无需治疗,只要注意自我保健,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老年低血压患者常常感到头痛、健忘、怕冷、心慌,严重者...
-
高血压病治案偶拾
秦某,女,40岁。自诉眩晕 反复发作6年余,近3个月来 症状较甚,如坐舟车。患者素 有高血压病史,曾服多种中西 药物,效果不佳,血压不稳定, 时常波动。常咽喉痛,心悸,耳 鸣,头面部如火燎,欲用冷巾 裹头,但双下肢不温,喜近火 取暖或覆重被,溲清量少,便 溏,腹胀纳差,腰酸腿重。 诊见:精神疲倦,面颊稍 红,咽喉部微红不肿,双足胫轻 度浮肿,血压180/140亳米汞 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迟。脉 症合参,诊断为下焦元阳虚惫, 脾失其温,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治 宜温肾暖脾,收敛元阳,以下归其宅。方 用附子汤加味...
-
仙芪活血健脑汤 治老年高血压脑中风病
卢永兵, 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出版老年医学专著八部,有八项老年医学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组成:仙鹤草50克,黄芪 30克,丹参15克,田七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红参6克,桂枝8克,天麻12克,葛根15克,石菖蒲15克。 功能...
-
柏艾胶囊:纯中药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同时,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超重、肥胖等。 目前,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多为西药,西药虽然具有降压快的特点,但长期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提高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已经成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共识。针对这一共识,扬子江药业集团成功研制开发出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症的首选纯中药&mda...
-
中医眩晕高血压病 治以健脾益肾 活血通络
李燕梅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中风、头晕、失语、胃病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在治疗疾病上主张以病为纲,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分层论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及诊疗特色,常获良效。笔者曾有幸跟随恩师待诊多年,受益颇多,现将其临证医案介绍如下。 病案 李某,男,60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头晕、头昏沉5年余。患者5年前每因劳累后出现头晕、头昏沉、时有头胀痛、失眠、乏力、腰酸,血压高达170/100mmHg,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眼底检查示...
-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中医疗法大全
高血压 【病因与症状】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叫做高血压。正常人的血压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有一定波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规定成年人收缩压(高压)< l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1 2千帕(90毫米汞柱)为 正常血压。收缩压≥1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 2千帕(90毫 米汞柱)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一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患了高血压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疾病引 起的,如急性或慢性肾炎...
-
车前子治高血压病 症见头晕头痛
处方:车前子(包煎)20克,熟地15 克,天麻、磁石、钩藤、石菖蒲各10克,山萸肉、山药各8克,泽泻、茯苓、丹皮各6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补肝肾,重镇安神。 主治:高血压病,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头痛,心烦失眠,耳鸣头胀,面红易怒,劳累加剧,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李思玲 治高血压方 处方:黄芪、夜交藤,茯苓、车前子 (另包)、丹参各20克’地龙、柏子仁、 酸枣仁、川牛膝各12克,当归、川芎、 红花、赤芍、桃仁各10克,甘草6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
从痰瘀论 李七一治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当明确诊断,强调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诊疗的优势和主导作用。重视对西医病种的中医病机探究及类证鉴别,以求抓住主要矛盾,执简驭繁。 如冠心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的病机均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但前者以气虚血瘀多见,方选补阳还五汤、冠心Ⅱ号方等;后者偏重血虚气滞,方选四物汤、丹参饮等。又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病均属胸痹胸阳失旷、痰瘀互阻病机,可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桃红饮,但前者以心为主,偏重于血瘀,常加血府逐瘀汤;后者以肺为主,偏...
-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药如下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高 血压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60。79岁,平均66.9岁;病程5~27年,平 均11.6年。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中医 “头痛”“眩晕”范畴,病因多有风、火、痰、内 虚等。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 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展,或火扰清窍产 生了高血压诸症。而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气血亏虚或血瘀、肾阳不足则又是产生气 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素体阳盛或长期 郁怒,暗耗了肝阴,使肝郁化火;先天禀赋 不足,后天嗜...
-
高血压防血压“自行”降低 鼻出血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以高血压为病因的鼻出血临床也越来越多见。其一般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可间断反复出血,也可持续出血。由于高血压患者鼻腔中的血管壁薄、脆性大,更容易破裂发生出血。出血部位大多在鼻腔后部,而且出血量比较大。鼻腔后部的出血很容易流到咽部,使患者“口鼻出血”。需要提醒的是,反复鼻出血可能是脑出血的先兆。 因此,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如果发生鼻出血,应该立即停止活动,端坐,头前倾别后仰,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紧双侧鼻翼(鼻子最下面两侧很有弹...
-
高血压三期的运动疗法
高血压病通常根据血压与靶器官(心、脑、肾等)损害的程度进行分期。我国将高血压分为三期,其分期标准为:一期出现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心脏、脑、肾脏等脏器无损害;二期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伴有下列一项者:左心室肥厚、尿蛋白或血肌酐轻度升高及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痉挛、狭窄。三期则是血压持续升高,并有靶器官的受损,如高血压脑病或脑溢血、脑梗塞;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底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只要出现其中一种即可确诊。 高血压三期的锻炼应以柔和缓慢的运动为主,每次时间控制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