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涌泉穴

涌泉穴

  • 滋阴抑火汤治疗阴虚火动,火起于涌泉穴者。滋阴抑火汤秘方制作方法。

    滋阴抑火汤治疗阴虚火动,火起于涌泉穴者。滋阴抑火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滋阴抑火汤的秘方制作方法,滋阴抑火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阴虚火动,火起于涌泉穴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滋阴抑火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阴虚火动,火起于涌泉穴者。...

  • 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方  剂]  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 克,胡椒7 粒,糯米14 粒。    [制用法]  上药共捣烂,加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于每晚临睡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白昼除去。每天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 疗程。3 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出现青紫色。    [疗  效]  有降压特效。    [验 ...

  • 按本秘方外敷涌泉穴半小时左右可使高血压降至正常

    按本秘方外敷涌泉穴半小时左右可使高血压降至正常

      配方及用法:糯米3克,黑胡椒1.5克,桃仁、杏仁、栀子各3克,鸡蛋清适量。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后,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在涌泉穴上,用胶布固定。待血压下降后(半小时左右),再将外敷药取下。   疗效:降压效果较快。   引自:1997年11月13日《健康之友》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我用朱砂敷涌泉穴治顽固性失眠效果好

    我用朱砂敷涌泉穴治顽固性失眠效果好

      配方及用法:朱砂3~5克,研细粉,用干净白布一块,涂糨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在上面,然后外敷双侧涌泉穴,以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把脚洗净,睡时贴敷,每日1次。   此验方简便易行,具有安神定惊之功效。对老年人及顽固性失眠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贴敷1次即可见效,1周可愈。   百姓验证:四川蒋康健,男,27岁,农民。他来信说:“我家人工作三班倒,刚上班半年就患上了失眠症,常常是半夜入睡,不到2个小时就醒。后来我用本条偏方为她治疗,两周就治好了,仅花5.5元钱。现在她一觉就能睡上8个小时。”   荐方人:辽宁台...

  • 我用蒜泥敷涌泉穴治鼻出血特别灵验

    我用蒜泥敷涌泉穴治鼻出血特别灵验

      方法:大蒜数枚,去皮,捣烂如泥状,制成直径约2厘米,厚度约0.2厘米的饼子敷在足心(涌泉穴)。若左鼻孔出血,贴左足心;若右鼻孔出血,贴右足心;若两鼻孔均出血,同时贴两足心。   百姓验证:辽宁岫岩县政府办公室张德珍,男,70岁。他来信说:“我女婿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曾多次在县医院及卫生所治疗,均无效。我用本条偏方为他治疗,用药当晚就见效,鼻子不再出血了。”   荐方人:福建省浦城保健所 李圣融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按涌泉穴助长头发

    按涌泉穴助长头发

    除了因疾病引起脱发之外,自然脱发大都是头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因此适度地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脱发的出现。 按摩头部的穴位,特别是百会穴确实能防止头发发白和脱落,但在人的脚底下有一个穴位千万不要被忘却了,它对防止头发早白和脱发的功效并不亚于百会穴,那就是涌泉穴。 毛发在中医的理论中被称为“肾之余”,即头发的营养是由肾供给的,肾精充足,则头发乌黑发亮,不易脱落,更不会开叉,也很少会出现头皮屑。而肾虚精亏,头发会变白、脱落。位于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中医喻其为“...

  •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男科病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男科病

      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人们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治疗很多疾病。涌泉穴位于足底,即屈足时脚掌前1/3处的人字纹中央凹陷中。由于该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要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由于此种方法具有取穴容易、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因此,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下面介绍几种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男科疾病的方法。   治缩阳症 吴茱萸、川椒、细辛、肉桂各5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放入锅中炒热,分成3份。2份热敷于双足心涌泉穴,1份温熨会阴部,冷则更换,一...

  • 高血压 穴位贴敷涌泉穴持久降压

    高血压 穴位贴敷涌泉穴持久降压

    【穴性特点】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故名。《灵枢经·本输》:“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涌泉定位为:在足底部,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当足第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涌泉穴有滋阴潜阳、醒神安神之效。主治多种疾病,《针灸大成》中涌泉的主病有:“主尸厥,面黑如炭色,咳吐有血,渴而喘,坐卧起,目无所见,善恐,惕惕如人将捕之,舌干咽肿,上气咽干,烦心,心痛,黄疸,股内后廉痛...

  • 高血压需要滋水涵木 沐足刺激脚底涌泉穴

    高血压需要滋水涵木 沐足刺激脚底涌泉穴

      通过沐足,刺激脚底的涌泉穴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扩张,血液增加,血压降低,防止动脉硬化;还可以使皮肤汗毛孔通畅,皮肤的代谢能力及抗病能力增大,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的张力,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吴辉教授表示,中药药沐是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的综合体,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药物,可以治疗不同性质的疾病。而适当的温度刺激可以起到锻炼身体,调整新陈代谢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高血压需要滋水涵木,才能‘釜底抽薪...

  • 涌泉穴位 糖尿病睡觉前按之

    涌泉穴位 糖尿病睡觉前按之

    涌泉穴,观其穴名便可知此穴能让身体的精力源源不绝。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穴者足心也。”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治疗糖尿病,同样少不了涌泉穴。 为什么涌泉穴能够防治糖尿病呢? 这是因为糖尿病的病变与肺、肾等脏腑有关系,尤以。抒的关系最大。 糖尿病患者临睡觉前可用热水洗脚,具体做法是:每晚睡前一小时,先用热水浸泡双脚,水温以双脚能耐受为好,大约浸泡10分钟后,再用温水洗脚。洗毕上床,坐在床上用右手掌搓左涌泉穴处,不计次数,...

  • 口腔黏膜溃疡 吴茱萸粉调敷涌泉穴

    口腔黏膜溃疡 吴茱萸粉调敷涌泉穴

    口腔黏膜溃疡为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溃疡多分布在唇颊 部、舌体、腭、齿龈黏膜等处,分 复发性、疱疹性、创伤性及慢性 唇炎等。治疗以口服药物及患 处外敷药物多见。用中药外敷 涌泉穴治疗该病,疗效好,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中,男19例,女 41例;年龄3~58岁;病程2 天~12年,复发性30例,疱疹 性12例,创伤性14例,慢性唇炎4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吴茱萸18克,胡黄连、粳米各12克, 大黄8克,天南星4克。 用法:共研细粉混合,分成4~5份。取涌泉 穴,用直推法推拿5一100...

  • 话说涌泉穴 起死回生之“苏合香丸”

    话说涌泉穴 起死回生之“苏合香丸”

    叶桔泉妙手“起死回生” 叶桔泉是我国中医界一代宗师,是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自学成才,艺术特别高明,被当地群众称为“神医”。这里介绍二则他起死回生的故事。 叶桔泉 起死回生之“涌泉”急救 有一次他出诊,遇到一妇人因与婆婆争吵后气急投河,被路人救起后嚎哭吵闹不止,突然晕厥,身僵如尸。家人急请叶桔泉诊治,只见患者四肢厥冷如冰,头热面红,余脉未绝,深度昏迷。此时用汤药难解燃眉之急。叶桔泉遂取一枚围观妇女手中的纳鞋底针,急向患者...

  • 贴涌泉穴治病妙方

    贴涌泉穴治病妙方

      涌泉穴(即两脚心)是临床上常用穴位。将药物敷贴涌泉穴,用橡皮膏或伤湿止痛膏等固定,使药物通过穴位而作用于体内,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法治法简便,操作简单,病人容易接受,疗效可靠,尤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术后患者。现介绍几则有效的治病妙方。   高血压病取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冰片10克、生姜150克。前四味药各研细末。生姜捣烂如泥,加入药末调和成膏状,每晚贴双足涌泉穴,7天为1个疗程,连用3~4疗程。贴药期间停用一切降血压药。   神经衰弱酸枣仁9克,柏子仁9克,高度粮食酒适量。将二...

  • 涌泉穴敷药治杂病

    涌泉穴敷药治杂病

    中药外敷涌泉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是将药物研成细末,调成糊状,敷贴于涌泉穴,让药物经皮肤由表人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外敷涌泉巧治病的方法。 慢性咽炎:取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共研细末,加少许面粉与醋调和,做成药饼,将药饼蒸至微热敷双侧涌泉穴,敷后安睡8小时。若半夜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说明起效。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急性扁桃体炎: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晚...

  • 内病外治巧敷涌泉穴

    内病外治巧敷涌泉穴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中医认为, “脚是人体之根。”因联络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条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足部。人的足心为少阴肾经的“井穴” ——涌泉穴的所在部位,药敷该处,药性可通过涌泉穴渗入肾经,进而传人其它经络和脏器,以发挥其效能。 治高血压: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糯米14粒。混和捣烂,加一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每晚睡前敷于涌泉穴,晨起除去。每夜1 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贴敷。6次为1个疗程。 治咳嗽...

  • 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涌泉穴拔罐

    排除体内湿毒浊气 涌泉穴拔罐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最下部足掌心处。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的经气,使肾气旺盛、人体的精力充沛,从而达到固齿乌发、聪耳明目、延缓衰老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涌泉穴刺血拔罐效果更好。 《中国技术市场报》 老年人撞树不如按摩 许多老年人对“撞树功”青睐有加,但后背撞树的运动只能起到局部按摩作用,按摩的是脊柱两侧的两条膀胱经,在家里用按摩锤等器具按摩敲打这两条经络,一样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另外,老年人皮肤比较脆弱,大多有骨质疏松,与树&ld...

  • 外敷涌泉穴治小儿发热

    外敷涌泉穴治小儿发热

    将生石膏粉50克(药店有售),加米醋适量,调匀后将其做成蛋黄大小的丸状,敷贴于双侧涌泉穴,并用纱布包裹固定,30分钟后取下即可。具有清热、泻胃火、祛痰火、消食积的作用。 适宜于外感发热,伴烦躁、口渴咽干,肺热喘急,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者,尤其小儿发热者。...

  • 蒜泥敷涌泉穴祛虚火

    蒜泥敷涌泉穴祛虚火

    冬天,由于吃火锅,使用暖气、空调,许多人容易“上火”,导致流鼻血、嘴角冒泡、口腔溃疡等证侯。此时可以运用简单的外治法——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能有效地消除“上火”症状。 中医认为,大蒜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通窍下气,健脾暖中的功效。内服治瘟疫,外用散痛肿。 用新鲜大蒜子捣碎成泥状后,放在纱布中,敷贴在涌泉穴(位于足底中线前1/3和后2/3的交界处),外用医用胶布固定。敷贴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即可,如果感觉蒜泥刺激性较强,滚烫感难...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涌泉穴
  • 涌泉穴 抗衰老穴位

    涌泉穴 抗衰老穴位

      有一上次,我去看望一个老朋友,没想到三个月没见,他脸色红润、双眼有神,气色比以前好了许多。我很奇怪,问他养生的秘诀是什么。   朋友带着我来到他家的阳台上,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条长约两米、宽约70厘米的鹅卵石路。他说:“脚上有个涌泉穴,踩鹅卵石可以刺激这个穴位,对健身有好处。以前我都是在公园里面踩,但碰到刮风下雨时就没法锻炼了。后来,干脆让人在阳台上铺了一块鹅卵石路,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关键是每天都可以锻炼了。不仅如此,我还买了足底按摩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洗脚、读报的时候,都可以按摩几下。&rdq...

  • 婴儿呃逆按涌泉穴

    婴儿呃逆按涌泉穴

    以按揉涌泉穴治疗婴儿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6l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l例;年龄1个月~4.5个月,平均2.1个月。 二、治疗方法 当婴儿出现呃逆时,即使其面向上,将头抱住,另一只手抓住其一只脚,屈曲并以大拇指重手法顺时针按揉涌泉穴3~5次,刺激至婴儿哭泣;同法接揉另一侧涌泉穴。治疗后尽早使婴儿停止哭泣。 三、治疗效果 经本法治疗,6l例患儿中,56例在停止哭泣后呃逆消失,另5例经重复治疗1次后呃逆捎失。 四、体会 呃逆属中医“气逆”范畴。按揉涌...

  • 涌泉穴药敷治疗多种病症

    涌泉穴药敷治疗多种病症

    中药敷足心,属中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对于某些病症,特别是对一些不配合吃药打针的小儿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人的“足心”(足掌前中1/3交界处的中点),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泉穴所在,药物敷于该处,可通过涌泉穴进而传至其他经络、脏腑发挥效能,治疗多种病症。 小儿夜啼:将酸枣仁10克捣烂,搓为药丸,临睡前贴敷于双侧足心,次晨揭去,连敷数次。 热证咳喘:取桃仁、生山栀各10克,胡椒、糯米各10粒,共捣至烂,每晚用蛋清调敷于双侧足...

  • 头发早白,按涌泉穴

    头发早白,按涌泉穴

    按摩头部的穴位,特别是百会穴能防止头发早白和脱落,在人的脚底下有一个穴位千万不要被忘却了,它对防止头发早白和脱发的功效并不亚于百会穴,那就是涌泉穴。 毛发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肾之余”,即头发的营养是由’肾供给的,肾精充足,则头发乌黑发亮,不易脱落,更不会开叉,也很少会出现头皮屑。而肾虚精亏,头发就会变白、脱落。位于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中医喻其为“水之源头”,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坚持按摩涌泉穴,会使头发的养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山药外用能消肿 艾草能治涌泉穴受伤?

    山药外用能消肿 艾草能治涌泉穴受伤?

    比较于《延禧攻略》,《如懿传》的中医梗可谓有增无减。其间的许多细节往往会推翻读者对中医的知识认知。那么,这些剧情真的可信吗? 山药外用能消肿 剧中口出狂言的玫容许被慧贵妃打肿了双颊,皇后送来了化瘀膏。正好娴妃在场,她主张还可用些薏仁、三七粉、山药等,说这样也能活血化瘀。 薏苡仁,我们都不生疏,许多人经常用其煮粥吃,是药食两用佳品,其别号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秋季果实老练,这个时节正是它丰盈的时候。薏苡仁消肿是有道理的,可是主要是消水肿。约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中记载其能够&ld...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