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压 第11页

血压 第11页

  • 熏洗降血压

    熏洗降血压

    春夏之交,血压容 易波动,患者除了按时 吃降压药外,还可通过 熏冼双脚的方法来降压。 1.桑叶、桑枝各20 克,加水1500毫升煎 煮,去渣取液,先熏脚后 温洗双足,每日1次,1 剂可用2~3次,10天为 1疗程。本方具有利尿 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 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 等症。 2.桑寄生、怀牛膝、菊花各 10克,桑枝20克。上药装入布袋加水15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 剂可用2~3次,7天为1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熏泡脚1次。此方具有益肝阴、降血压的功效,适宜于阴虚的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临证分三型辨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高血压临证分三型辨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并见,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本病发生,属虚者居多,如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其次由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而致晕。笔者临证分以下三型辨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肝阳上亢型症见眩晕有耳鸣,头痛且胀,...

  • 患高血压如何安度炎夏

    患高血压如何安度炎夏

    心血管病专家张维君教授话保健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常常感到头晕脑涨。心里也觉得难受,有的病人还容易因“热”诱发脑血栓和心脏病。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安然度过炎夏呢?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张维君教授,请她来回答这个问题。 张教授对高血压患者安度炎夏主要提出了以下忠告: 1.要经常补充水分 临床观察发现,炎夏时节。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我们知道,心脑血栓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一是血管内膜受损。暴露出易于形成血栓的部位:...

  • 血压出现波动夏枯草泡脚

    血压出现波动夏枯草泡脚

    春季昼夜温差大.易对高血压患者造成影响,血压出现波动。患者除了按时服用降压药外,一旦出现头痛头晕,也可配合中药泡脚来治疗。 取夏枯草15克、钩藤10克,加水适量,煎取 2次汁液,混匀后取汁倒入盆中,待药汁温度降至37℃~40℃时泡脚(药液浸没足底部即可),每次30分钟,每晚1次。 祖国中医学认为,足部的经络、穴位密布,而夏枯草、钩藤两味中草药可清热降压,具有和缓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刺激足部穴位,调理血运,疏通经络,对于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胀、头晕有良效。 程桂霞文...

  • 伸懒腰引起血压升高

    伸懒腰引起血压升高

    赵老先生患有高血压,一直坚持用药,血压控制得还可以,可是前几天早上起床时,因为伸了个懒腰,赵老先生突然觉得头晕,且晕倒在地,家人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医生一量血压,赵老先生的血压为180/110毫米汞柱,医生忙向家人解释说,赵老先生正是因为伸懒腰这个动作引起的血压升高。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如伸懒腰,对于健康人而言不但没有危害,而且还有利健康,但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正是这些看似正常不过的小动作可能会使得血压突然升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伸懒腰这个动作要格外注意外,以下这几个习惯...

  • 玉米陈醋治疗高血压

    玉米陈醋治疗高血压

    大庆市张女士:父亲多年高血压,一个老同学推荐了“醋泡玉米”的方子,不知效果如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七科主任张卓伯教授: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醋的作用主要是降血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醋对高血压患者也相当有益。 具体做法是:玉米500克,陈醋2斤。将玉米粒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密封的干净罐子,将煮熟的玉米放进去,倒入食醋,浸泡24小时后取出,晾干。每日早...

  • 桑枝桑叶菜汁稳血压

    桑枝桑叶菜汁稳血压

    方法:取桑枝、桑叶、茺蔚子各 15克。加水1000毫升煮至600毫 升,于临睡前以热药液洗脚半小 时,洗毕入睡。 主治:高血压。 关雁北 西红柿汁西红柿3个,洗净去皮,用榨汁机榨汁,在两餐之间饮用,每日1次。西红柿汁有清热降压的功效,适宜上火所致的血压不稳者。 豌豆苗汁鲜豌豆苗0.3公斤,洗净在开水中焯2分钟,过凉水,用榨汁机榨汁,再兑人2倍的温开水,混匀饮服,每日 1次,适宜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不稳时饮用。 刘高峰...

  • 高血压晚期阴损及阳 加用补气助阳药

    高血压晚期阴损及阳 加用补气助阳药

    中医古籍中无高血压病名,根据其症状,多将其归为“中风”、“头痛”、“眩晕”、“心悸”等。后世医家认为高血压多与肝肾两脏有关,其病机多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还可有肝火、肝风、血瘀、痰浊等。治以滋阴潜阳、泻火解郁、平肝息风,只有在高血压患者晚期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时,才可在滋阴潜阳、平肝息风的基础上加用补气助阳药。 但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早期由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常没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痛、眩...

  • 音乐疗法降血压

    音乐疗法降血压

    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已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音乐疗法就是其中疗法之一.操作简单,降压效果好。医学研究亦证明,每日聆听舒缓的音乐30分钟并配合深呼吸。一周后血压可下降3.2%。 倾听音乐能引起人们的心理、生理状态的改变,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协调人的生理活动,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对降压药物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音乐治疗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缓解患者的紧张状态和声波有规律变化振动来实现的。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 音乐疗...

  • 降血压药粥五款

    降血压药粥五款

    一、板栗补肾降压粥 原料:板栗100克,赤小豆15克,糯米100克,生姜10克,盐少许。 制法:赤小豆先下沸水中煮15分 钟,再放人糯米、板栗同煮,朝一个方向搅匀,先大火再文火,加拍碎的生姜,煮成米烂汤稠,加入盐。温热服食。 功效:补肾益气、强腰膝、健脾胃。适用于血压高,脾虚腹泻、肾虚头痛、头目眩晕,腿脚无力等症。 二、首乌养颜降压粥 原料:制首乌30克,粳米100克,大枣9枚,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制首乌煎汤取汁,去渣后放入粳米、大枣,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煮至粳米开花,粥液黏稠,然后放人冰糖...

  • 治慢性低血压症方

    治慢性低血压症方

    基础方:党参、生黄芪各15克,麦冬、五味子、桂枝、当归各10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10剂为1疗程。 随症加减:若气血虚甚,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当归、生黄芪用量加倍;若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者,改党参为太子参15克,加枸杞子15克;若脾肾阳虚、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6克;若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惊,加牡丹皮、地骨皮各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广西桂林监狱医院 主任医师林中献方...

  • 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

    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

    临床发现,常灸曲池穴有良性调节血压作用。 血压异常者进行曲池穴保健灸后,明显提高每分钟心搏出量,降低收缩压,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曲池穴。 然后用艾条在穴位处灸治,以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 15分钟,每天2次。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使用艾灸,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高天宏...

  • 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

    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

    低血压为临床常见病,临床报道用中药茶治疗低血压症上千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方法:肉桂2克,桂枝5克,甘草10 克,麦冬、五味子各3克。泡水代茶饮,每日1剂,一般20~30剂可愈。 典型病例:李某,男,44岁。患者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活动后汗出,舌淡脉细,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服用本方10剂后血压升至100/74毫米汞柱。再服10剂,诸证消失,血压124/84 毫米汞柱。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低血压为内科常见病,此病多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出...

  • 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

    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

      “泻南补北”法,源出《难经·七十五难》,它以“虚则补其毌,实则泻其子”的整体观法则,广泛而灵活的指导中医各科临床,这种理论和方法,近年来运用于针灸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满意。   治疗方法:按《难经·七十五难》所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进行治疗。   泻南取穴:行间,从太冲穴进针,透达本穴,先补后泻;大陵,向上逆经透向內关穴,泻法。   补北取穴:曲泉、太溪透昆仑、复溜,均用补法...

  •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治高血压 详查症脉辨明证型

    邓铁涛,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精心研究中医理论50多年,极力主张“伤寒”、 “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于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新的见解。临床善治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脑管疾病之一,中医多属于“眩晕”、 “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畴。邓老从医多年...

  •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正虚   案例九:脉沉弦细而涌诊为阴虚阳亢化风   李某,男,50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   平素高血压、冠心病,血压在160/105mmHg左右,服硝苯地平控制在130/90mmHg。现头晕,心悸,胸闷,烦躁易怒,寐差,他无明显不适。脉沉弦细而涌,舌绛红,少苔。   证属:肝肾阴虚,阳亢化风。法宜: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方宗:三甲复脉汤。   处方:生龙牡各30克(先煎),炙鳖甲30克(先煎),龟甲30克(先煎),白芍18克,地黄15克,山茱萸12...

  • 顾宁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

    顾宁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方

    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阴虚阳亢)方 处方:天麻、沙苑子、白蒺藜、枸杞子各12克,川芎、生地、熟地、丹皮、泽泻、怀牛膝、钩藤(后下)各10 克,白芍、山茱萸、菊花各8克。 加减:若汗出较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各15 克;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20克,煅龙骨f先煎)、煅牡蛎(先煎)各18克,远志、酸枣仁各12克;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10克,百合12克,知母6克;心烦烘热者加合欢皮15克,十大功劳叶、白薇、地骨皮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

  •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泡脚方

      取钩藤、桑枝各20克,冰片10克。先将钩藤、桑枝放入5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后煎15分钟,再放入冰片煎3~5分钟;待水温适宜时加温水1000毫升浸泡双脚。泡脚掌握在30分钟为宜,每天可早、晚各1次。   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钩藤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神经,起到明显的降压作用。   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能祛风通络,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脚气浮肿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桑枝有显著降压作用。...

  • 中药泡茶饮辅助治高血压

    中药泡茶饮辅助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 高血压中医常用简便验廉方法

    高血压中医常用简便验廉方法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简便验廉的中药泡茶、穴位按摩、练功等防治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药泡茶 菊花茶:用杭白菊泡茶饮用,每日3次,每次3克左右。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可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槐花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用开水浸...

  • 高血压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高血压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患了高血压的病人,除了请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陶冶情操   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养鸟养鱼、听音乐、学书法、绘画或钓鱼等,均可陶冶情操,宁心怡神。   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按摩前额,再用手掌擦揉头部两侧太阳穴,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醒,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   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泡脚...

  • 海蜇皮做“雪羹汤”  预防“惊蛰”血压高

    海蜇皮做“雪羹汤” 预防“惊蛰”血压高

      今年的3月6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我国古代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个节气十五天。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虽然雨水还会不定时的继续,但是春回大地的序幕也随之拉开。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在惊蛰时节,除了注意食疗保健,还要预防虫类出没,以免不小心对身体造成伤害。   海蜇皮做“雪羹汤”预防“惊蛰”血压高   惊蛰节气,大地回温,农历二月的春风也渐渐吹拂起来,但是春风易引动我们人体的肝阳,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此外,乍暖还寒的时候还容易...

  • 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弦滑脉为痰涎内阻,邪气阻滞,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气血激扬化风而显脉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之风痰,不是外感所致,而是素体脾虚,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则变化为痰。   《四言举要》云:“火郁多沉。”此沉乃气机不畅,气血被束不外达而沉,躁数实为火热郁伏奔腾不宁之象。故脉沉而躁数,李士懋以其为典型之火郁脉。方以升降散加减透解郁热,方中尤以大黄之用耐人寻味,大黄苦寒清泄,通腑泻火,降浊推新,使在里之热下趋而解,以泻代清。   李士懋认为脉以沉为本,以沉为根,故而临床诊脉首以沉取有力无...

  • 治低血压 血卟啉病 高脂血症方

    治低血压 血卟啉病 高脂血症方

    治低血压验方 1.党参30克.核桃40克.生姜3 片,水煎分2次服,每日1齐4.连服 10~15日。 2. 麦冬15 克,人参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 6克。水煎服.每日1剂。(王庭巧)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方 1.鲜花生叶100 克,水煎,睡前服或分早晚2次服. 2.钩藤10克.太子参10克.炙全蝎15克.川芎15 克,丹参10克,地龙 15克。,上药研末,每次3克,开水送服,发作时日服3次.不发作每日服1次.避免久服。 (杨吉生) 治血卟啉病方 1.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各15 克,...

  • 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方

    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方

    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常症见头痛眩晕,面赤目红,心悸,气粗,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边红,脉弦数有力,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用下方治疗,有良好疗效。 方法:取钩藤20克(剪碎,布包),冰片l克,共同放人盆内,加热水 2000毫升,10分钟后泡脚,每次30~ 45分钟(水冷后可以加热水保持水温)。每日1剂,晨起和晚睡前各1次, 10日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50例,其中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显效者最长随访2 年,血压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 擦颈甩臂摆腿防治高血压病

    擦颈甩臂摆腿防治高血压病

    在日常锻炼中,把擦颈、甩臂与摆腿有机结合起来,久做可防治高血压病,减轻高血压病人头晕头痛、心烦失眠等症状。 1、擦颈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做法:两臂屈肘,上移于肩部,首先用两手掌轻轻拍打颈部1分钟,再两手掌贴后颈部,两手形成“八”字形,并沿“八”字的延长线来回擦颈,共擦100个来回。 2、甩臂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向内。做法:两膝微屈,(注意膝关节不宜超出脚趾)身体重心下...

  • 夏食人参果降血压

    夏食人参果降血压

    高血压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尤其夏季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情绪波动时血压会随之升高.严重威胁健康。食用人参果能生津利水,对夏季控制血压升高大有帮助。 人参果营养十分丰富.其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之高.在水果中少见。现代研究结果表明.硒元素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保护心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自身抵抗力等多重功效,经常服用能帮助机体有效降压。 取人参果100克,洗净去皮,将果瓤挖去,入笼蒸熟后.放入精盐腌渍片刻食用.每次 50克.每天早晚各1次,每周食用2 次,连食3周。 (医学硕士关冲)...

  • 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 降压操

    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 降压操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世界高血压联盟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知晓你的血压”。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刘力生12日指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   血压高:不知道,不控制   高血压可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症状。高血压对心、脑、肾等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是缓慢、长期、持续的,血压一天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损害就会一直存在。...

  • 治高血压 高血压眼底出血妙方

    治高血压 高血压眼底出血妙方

    1.取黑木耳6克,洗净,清水浸泡一夜,放锅内蒸一小时,再加冰糖适量,睡前服,可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2.高血压患者宜食香蕉,一日三次,每次1~2个。 3.花生米浸醋中,五日后食用,每日早晨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鲜芹菜500克,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再加蜂蜜50毫升调匀,每日一剂,分三次饮服。也可以把芹菜洗净、捣烂,搅汁服,或用芹菜连根120克切碎、加米半斤,煮成粥,经常服用,15天为一疗程。 5.先将水烧开后,放绿豆及切碎的海带各100克,再加入大米约150~250克煮成粥,...

  • 低血压临床采用中药“升压汤”治疗

    低血压临床采用中药“升压汤”治疗

    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各种降压药也应有尽有。 轻度低血压也可引起人们头晕眼花、气短懒言、心悸神疲、动则更甚、纳差自汗、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脉沉细弱等不适症状。对于这类患者,临床采用中药“升压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方药:甘草40克,茯苓 12克,白术12克,生麦芽30克,陈皮15 克。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毫升,煎至250 毫升,合并药液,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5 天为1疗程,血压升至正常后再服2个疗程。 服药期间每天早晚各测血压1次。 (马亚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