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第32页
-
卧床老人须防“尿感”
1.尽量避免导尿及膀胱冲洗。宜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要戒除不良憋尿习惯。 2.协助病人习惯床上排尿。老人不能自主排尿时,可做些按摩。当膀胱充盈时,用手由外到内,由轻到重按摩膀胱,待感觉膀胱收缩变小时,再由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挤压排尿,反复几次至尿排空。 3.鼓励病人多饮水。病人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产生足够的尿液冲洗膀胱,同时也可以防止尿结石的形成。 4.保持导尿管清洁。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固定好导尿管,经常给导尿管消毒,保持插管局部及会阴部的清洁。鼓励病人多喝水,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尿路...
-
卧床老人康复锻炼也延寿
老人中风后偏瘫、骨折后不能动弹以及脑血栓、心肌梗死等很多疾病.都会使人的机体功能减退。这时,不仅需要家人耐心的护理,更需要科学的康复训练。 长期卧床会使患者的运动、骨骼、心血管、呼吸以及代谢系统产生一定的退化,有时甚至会导致过早死亡。因此.卧床老人一定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以缓解身体机能的衰退。 活动四肢避免关节挛缩 长期卧床对肌肉关节、骨质有着严重影响。研究表明,卧床一周,肌肉的力量会降低20%;卧床超过两周,肌肉的容积就会明显减小,造成肌肉萎缩。而老人在这方面的退化则更加明显。因此,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运动,...
-
老人要保护静脉
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大家都能认真地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但却很少有人会重视保护静脉。结果等到发生下肢胀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不活动后更为明显,细的蓝色静脉血管呈弯曲扩展状,就已经是静脉曲张了。较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可因皮肤破损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因此,在保护动脉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静脉。下列七点小方法可保护静脉。 1.赤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平整的地板上将鞋脱掉,赤足或穿拖鞋行走,可以改善足部和小腿的血液循环,并使小腿肌肉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淤滞。 2.穿平跟鞋:平跟鞋有助于预防静脉曲...
-
老人急性腹泻多喝糖盐水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急性腹泻除发病急、病程短、大便次数多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全身症状。秋季,老年人常因肠道所需消化酶的活性较差,营养食物摄入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机体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而易发生腹泻。秋季腹泻也有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感冒症状。老年人在发生腹泻时,需要非常细致的护理,否则很容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应多喝...
-
昔布类药老人慎用
患有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须谨慎,以免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建议,老年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不宜用昔布类抗炎药代替传统的抗炎药中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萘丁美酮等药物。 昔布类抗炎药对人的心肾健康影响比较大,容易引发心肌梗,使心血管疾病增加,此外还会造成肾脏损伤等,因此提醒人们选择这类药物治病时要慎重,以免为副作用所累。据介绍,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主要治疗药物,昔布类抗炎药正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昔布类抗炎药有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在我国...
-
老人吃红糖防血管硬化
白糖、冰糖、红糖都是从甘蔗或甜菜中提取的。红糖是蔗糖和糖蜜的混合物,白糖是从红糖提纯出来的。冰糖则是白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重结晶后形成的。 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红糖虽杂质较多,但营养成分保留较好,具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补血破瘀等功效。所以,妇女因受寒体虚所致的痛经等症或是产后喝些红糖水往往效果显著。红糖对老年体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还有极好的疗虚进补作用,但阴虚内热者不宜多吃红糖。另外,红糖对血管硬化能起一定预防作用,且不易诱发龋齿等牙科疾病。...
-
老人生病切勿坚持运动
老年人都知道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对健康有益。所以有些老年人认为即使生病也应该坚持运动,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是不能坚持运动的,甚至是绝对不能运动的。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患有哪些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运动。 1.绝对禁忌症(不能运动)有: (1)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期;(2)发烧、全身症状严重、脏器功能代偿期;(3)进行体育锻炼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等;(4)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5)先天性心脏病,锻炼会引起发病;(6)需用药物治疗的高度心率...
-
老人健身护好跟腱
随着中老年健身跑者越来越多,跟腱痛者也在不断增加。专家指出,中老年健身跑中经常出现的跟腱伤,主要有跟腱周围炎和跟腱付着部炎。跟腱周围炎是跟腱和包络在跟腱周围组织间因摩擦产生的炎症;跟腱付着部炎是跟腱和跟骨间由摩擦产生的炎症。专家提醒,跑步者一定要养成用脚尖着地的习惯,这是有效避免跟腱受伤的最好办法。 为预防跟腱受伤,专家建议根据自己跑步动作,特点选择运动鞋,还可选择厚鞋垫铺在鞋底,以便抬高脚跟不让它着地,缓冲一些无用动作对跟腱的冲击。另外跑步前要让小腿肌肉和跟腱放松,避免小腿肌肉、跟腱在跑步途中受伤。中老年健身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