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 第7页

疾病 第7页

  • 肾系疾病验方 苦参治乳糜尿 用参芪治慢性肾炎

    肾系疾病验方 苦参治乳糜尿 用参芪治慢性肾炎

    国医大师李济仁业医六十余载,精研经典、勤于临床,学验俱丰,临床擅治痹病、痿病、肾病、肿瘤等疑难疾病。笔者跟随李济仁左右,聆听教诲,受益良多。现将李济仁诊治肾系疾病点滴经验总结如下。 以苦参为主药治乳糜尿 乳糜尿是由于丝虫、结核、肿瘤等造成淋巴系统破坏,引起机械性损伤与过敏性炎症,最终致乳糜淋巴液反流入肾脏破裂后形成瘘管与尿液混合而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液渗出形成以“小便混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 李济仁认为乳糜尿的病机特点不外乎两点...

  • 疾病影响肾脏 尿路感染防肾病复发

    疾病影响肾脏 尿路感染防肾病复发

    临床上,很多其他方面的疾病也可能影响或“伤及”肾脏,因此要注意防范,及时治疗。 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喉部或扁桃腺遭链球菌感染时,务必根治,否则容易导致肾脏发炎。 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感染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由尿路逆行上升,进入肾脏,使肾脏感染发病。为了防止细菌逆行使尿路感染,...

  • 肾脏疾病究竟能否早期发现?能否提前预防

    肾脏疾病究竟能否早期发现?能否提前预防

    最新医学查询显示,我国成人缓慢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缓慢肾脏病,肾脏病发病率如此之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留意。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生王祥生介绍,肾病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简单被忽视,有的患者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查看即发现肾脏病现已很严重,有的乃至到了尿毒症期,需求马上做血液透析。 那么,肾脏疾病究竟能否早期发现?能否提前预防? 了解肾脏疾病的前兆 尿液有泡沫:健康人每天排尿4~6次,尿量约1000~2500毫升,假如尿量过多或过少、或...

  • 肾脏疾病 补肾活血为根本大法

    肾脏疾病 补肾活血为根本大法

    缓慢肾脏疾病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病症,迄今为止,尚未有十分有效的医治办法。天津市中医药研讨院隶属医院肾病科近年来依据国医大师张大宁提出的“阴脏阳虚,阴病阳治,内病外治”的理论,以补肾活血法为根本大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纳配方、配穴、配时的“三配”准则,以外用膏药穴道贴敷医治,获得杰出作用。 阴脏阳虚为根本病机 缓慢肾脏疾病,包含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前者如缓慢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后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水肿、腰痛、蛋白尿、血尿是前期的...

  • 肩周炎疾病特点 得了肩周炎应治养结合

    肩周炎疾病特点 得了肩周炎应治养结合

    肩周炎是中老年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又称“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其主要表现是早期以肩关节疼痛为主,但肩关节活动尚可。随着疾病进展,疼痛逐渐减弱,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的活动受限,不能上举或后伸。疾病后期可以自愈,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肩周炎疾病特点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具有以下特点。 病程长,恢复慢 肩周炎是慢性疾病,病程可长达2~3年。肩周炎是肩关节的慢性炎症导致,粘连松解需要时间,恢复较慢。 病...

  • 国医大师韦贵康论治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经验

    国医大师韦贵康论治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经验

    韦贵康(1938年-),第三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骨伤学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科研硕果累累,享誉国际医学界,著有《中医筋伤学》《脊柱相关疾病》等著作数十部。韦老对中医骨伤学造诣颇深,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在脊柱相关疾病诊治方面建树颇丰。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退行性改变、无菌性炎症。范围不仅涉及颈、肩、腰腿等软组织病变,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1]3。韦老以现代解剖学为依据,用现代科技手段阐述脊柱相关疾病的病...

  • 痛风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

    痛风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

    其实,痛风也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过去曾被认为是“酒肉病”、“富贵病”。现代医学证明,它是由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它的患病率与饮食高蛋白有关,营养学上称之为限制嘌呤饮食。 一旦发生痛风,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在合理膳食前提下,要避免或禁食动物内脏、虾蟹、浓肉汤、海藻类、凤尾鱼、沙丁鱼、蛤类、豆类及啤酒等高嘌呤类食物,适当地多吃些牛奶、蔬菜、水果及谷物等低嘌呤类食物,同时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如华佗脉通,适当地多饮水,以减少尿酸的形成并有利于尿酸...

  • 秋冬预防 骨关节疾病

    秋冬预防 骨关节疾病

    57岁的李阿姨这几天膝盖隐隐作痛,感觉凉风往腿里灌,穿上厚裤子后稍缓解,但还是疼痛,尤其下雨天加重,影响活动和睡眠,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乐荣介绍,骨关节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秋季由于早晚天气转凉,阳气渐衰、阴气渐盛,阴寒之气留滞于关节导致气滞血瘀,引起骨关节疾病的发作。王乐荣提醒,患有骨关节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在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预防。 防寒保暖 骨关节病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怕风、畏寒等症状,平时要注意保暖,切忌受风寒。特别...

  • 中成药治骨伤科疾病

    中成药治骨伤科疾病

    中华跌打丸外敷治肩关节周围炎: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捣烂,参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肩关节患处,部分包扎,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用药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厘散外敷治跌打损伤:取七厘散1~2支,参加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掩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肋软骨炎:取季德胜蛇药片5~10片,研为细末,参加60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掩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3次,一般用药7天后痛苦即可消失。可清热解毒...

  • 易筋经锻炼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易筋经锻炼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及错误的锻炼方式,导致 现代人骨伤科疾病高发,且许多常见骨伤科疾病 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功法锻炼在现 代临床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不断地被应用于临床。 易筋经是一种传统导引术,已有千余年历史。近 年来国家推广全民健身气功,易筋经作为源于中 国传统文化的功法,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现将 易筋经锻炼在骨伤科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1 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前,仅有采用易筋经锻炼结合其他方法治 疗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报道。张琪 [1 ] 观察采 用李墨林按摩疗法结合指导患者练习易筋经九鬼 拔刀式...

  •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骨伤科方药应用规律和特点分析 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目前在全国约有七十余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福建、江西、浙江和广东四省。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畲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区地带,生活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恶劣。而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治疗疾病所积累下来的宝贵民族医学经验和财富,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理论体系。骨伤科疾病是畲族人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在畲族医药中,关于骨伤科治疗的理论、方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畲族医药学》《畲族医药学》所记载的骨伤科方药...

  • 中成药外用治骨伤科疾病

    中成药外用治骨伤科疾病

    中华跌打丸外敷治肩关节周围炎 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捣烂,参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肩关节患处,部分包扎,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用药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厘散外敷治跌打损伤 取七厘散1~2支,参加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肋软骨炎 取季德胜蛇药片5~10片,研为细末,参加60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3次,一般用药...

  • 膝关节疾病 关节保暖减少爬坡控制体重

    膝关节疾病 关节保暖减少爬坡控制体重

    膝关节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秋季由于早晚天气转凉,阳气渐衰、阴气渐盛,阴寒之气留滞于关节导致气滞血瘀,常引起膝关节疼痛发作。膝关节疼痛病因常与关节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类风湿或痛风等因素有关。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在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预防。 膝关节承受着全身重量和走路带来的压力和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人老腿先老”的现象,因此老人们要重视膝关节的日常保养。 减少爬坡 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然而,专家提醒老年人最好不要经常爬山。不仅是爬山,...

  •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如摔倒、车祸、高处坠落等都可导致骨折。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移位大小的不同,骨折处理原则也不尽相同。损伤较轻的可以保守治疗,骨折如果移位明显,波及关节面,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问题则建议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做完以后该怎么办呢?   民间有句俗语“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伤筋动骨”的问题恢复时间比较长,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很多病人就以此句俗语为据,认为骨折手术后需要休息,还要休息3个月,这样才能恢复好。专家介绍,骨折病人术后应...

  • 脏腑风湿理论在四焦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脏腑风湿理论在四焦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论脏腑风湿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素问·痹论》指出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 五体痹是 由于遭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 邪气乘经脉之虚侵入五体, 壅 滞气血, 闭阻经脉, 根据闭阻部位不同而分为皮痹、 肌痹、 脉 痹、 筋痹及骨痹5种。 《素问·痹论》 : “五脏皆有合, 病久而不去 者, 内舍于其和也。 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皮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 。 与 五体相合的脏腑, 由...

  • 头颈疾病按揉列缺

    头颈疾病按揉列缺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 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 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是手太 阴肺经的络穴,有祛风通络、宣 肺止咳、利气止痛的功效,不仅 可以治疗气喘,还能治疗心、胃 病症。列缺穴也可治疗头项部疾 病,正如《四总穴歌》中所描述的 “头项寻列缺”。 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交 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 茎突上,食指尖按到的凹陷处就 是列缺。该穴不仅可以治疗颈椎 病,还能治疗头痛、眩晕、咽喉肿 痛、齿痛、落枕等疾病,每次按摩 3~5分钟,或用艾灸15二20分 钟,都能起到不错的疗效...

  • 火针刺骨法治疗骨关节疾病临床体会

    火针刺骨法治疗骨关节疾病临床体会

    笔者依据《内经》 “短刺” 、 “输刺” 和“燔针” 等理 论,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 将毫针的“短刺” “输刺” 称 为刺骨法, 将火针的“焠刺” “燔针劫刺” 相结合称为火 针刺骨法,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笔者临床 操作时以痛为腧, 取阿是穴, 将火针针尖部加热至通红 发白, 然后快速进行点刺, 针尖直达骨面, 快速出针, 针 刺完毕后马...

  •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痹证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痹证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谢心军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医案1则精读 患者,女,60岁,2019年8月9日以“右手腕部疼痛、麻木8个月”为主诉就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手腕部偶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程度呈渐进性加重,发作次数日渐频繁,并出现抓握时右手无力感,近期出现夜间痛醒、麻醒,未予重视;既往有右桡骨远端骨折病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史。刻下症:右手腕部疼痛、麻木,严重时麻木至指尖,活动受限,夜间明显,平素气短乏力,易汗出,面色淡白,夜寐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舌底络脉迂曲...

  • 刘柏龄治骨伤科疾病验案解析

    刘柏龄治骨伤科疾病验案解析

    国医大师刘柏龄长期致力于骨伤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敦诲,作为刘柏龄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的负责人,现将刘柏龄的宝贵经验、医案整理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补肾益脾壮骨治疗骨质疏松案 李某,女,55岁,退休职员。1999年5月15日初诊。诉腰背痛2年余。无明显诱因,自觉晨僵现象明显,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时轻时重,近1个月症状加重。50岁绝经。服过大量钙片等,无明显效果。诊查:轻度驼背,活动轻度受限,脊柱广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线片示:脊柱(胸腰段)后凸变形,各椎体...

  • 诊治肛肠疾病 首重脾胃强调根本 三仁合用分消走泄

    诊治肛肠疾病 首重脾胃强调根本 三仁合用分消走泄

    笔者从事肛肠专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西医结合诊治肛肠疾病有独特经验,现总结如下。 首重脾胃 强调根本 自古各医家均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强调补脾胃即补益元气,外科三大流派之首的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指出:“脾胃者,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得土者昌,失土者亡……所以命赖以活,病赖以安,况外科尤关紧要。” 脾为后天之本...

  • “少阳主骨”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关系初探

    “少阳主骨”和脊柱退行性疾病关系初探

    “少阳主骨(胆主骨)”和“肾主骨”是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其经过历代医家的反复注释和临床验证。纵观诸多研究论述,“少阳主骨”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多围绕其与痹证、筋伤、骨质疏松症(痿证)等关系展开研究,而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论述较少,本文试阐述之。 1 少阳主骨的生理病理关系 1.1 通过藏象学说阐述主要生理作用 《灵枢·本输》言:“胆者,中精之腑。”少阳经气充沛,运行正常,则胆...

  • 生脉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

    生脉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

      笔者临证发现,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气短、动则汗出、口干咽燥等症,符合中医的气阴两虚证候。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一书中生脉散一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两虚的良剂。多年来,笔者在生脉散的基础上辨证加味,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屡用屡验。   基本方: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   加味:胸闷、心前区疼痛者加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10克,丹参20克,玄胡...

  • 朱良春教授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朱良春教授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素以善治风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症蜚声海内外,但对于他善于治疗脑和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却介绍很少。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此类诊疗经验分次报道如下,并请同道指正。   治疗着眼于心兼及肝肾   中医之脑髓病,内涵甚广,包括现代医学之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身医学等方面。古人对脑之功能,早有认识,如《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脑者,髓之海。”《素问·...

  • 治消化道疾病验方

    治消化道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管炎柴胡10克,白芍10克,厚朴8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2克,海螵蛸10克,枳壳10克,赭石15克,煅瓦楞子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慢性胃炎醋延胡索10克,海螵蛸10克,白芍10克,炒川楝子10克,乌药8克,蒲公英10克,沉香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萎缩性胃炎白花蛇舌草10克,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三七3克,石斛10克,莪术10克,枳壳8克,鸡内金10克,厚朴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

  • 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刚柔辨证理论

    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刚柔辨证理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教授认为,在传统的疾病谱中,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获益匪浅,现将导师刚柔辨证理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刚柔辨证执简驭繁   赵志付认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因其发生、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和心理情志因素刺激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采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治疗,疗效理想。刚柔辨证理...

  •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道炎丁香6克,麦冬30克,猪肚1个。洗净猪肚,纳上二药于肚内,缝合后煮至猪肚烂熟,喝汤吃猪肚,分次吃完。每周1~2次。有健胃降逆,减轻反酸烧心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一般服药3~4剂即可治愈。   胆囊炎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症状消失而愈。   消化不良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内备用。使用时,每次用药粉1.5克,调入凡士林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 “糊涂”使心胸开阔 预防身心疾病

    “糊涂”使心胸开阔 预防身心疾病

      “糊涂”可使人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即使是遇到自己沉不住气的事情时也能以冷静的态度对待,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容得下,看得开,这对预防身心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个条幅:“难得糊涂”,并视之为座右铭。按现代人的理解,“难得糊涂”就是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在细节问题上不纠缠不清;对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以佯装的“糊涂”化解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小...

  • 葡萄干蒸枸杞子防心血管疾病

    葡萄干蒸枸杞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女性一到更年期,心血管疾病就会明显增加。经常食用葡萄于蒸枸杞子,对保护心血管和缓解更年期不适大有好处。 方法是:取葡萄干、枸杞子各20— 30克,洗净后放碗中人蒸锅蒸20分钟即可。取出嚼食,每日1次,长期坚持,效果显著。 李虹妮 儿童节目 有益老人 心理学家认为,经常看儿童节目能唤起老人的童心,帮助老人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不仅能使精神振奋,更能产生愉悦豁达的心情,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另外,和孩子一起看儿童节目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过程。这样可以促使老...

  • 四逆散临证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逆散临证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 4味组成。近代医家用作汤剂,水煎服。功用:和解表里,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或腹痛,或泻痢下重等。笔者临证,凡肝郁脾虚气滞.所致之疾病,不管是哪个系统,何种疾病,如胀、痛、满、结、吐、飧泄、血凝、痰饮、浮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肿块、哕呃、咳嗽、不寐、血痹、劳损等等,都可用疏肝解郁法,药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每获效。现举例治疗心血管疾病如下。 低血压:多由于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相顺接,清阳不升,心脑失养所致。常见:胸胁不适,头晕目眩,甚则晕厥,面色苍...

  • 心血管疾病药茶疗法

    心血管疾病药茶疗法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均属心血管疾病范畴,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现介绍几种有益于心血管病康复的药茶,以供对症选用。 菊花茶 菊花有助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用于高血庄、动脉硬化症,不但能改善症状,而且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脑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有显著疗效,且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每次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莲心茶 莲心即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除能降血压外,还能清热、安神、强心。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心悸、失眠等症者,可经常饮用,每次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早晚各一次。 山楂...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