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 第174页

寒 第174页

  •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胃寒冷痛三法可治

    许多老年人本来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外受寒邪,易致胃寒冷痛、腹胀、呃逆等多种不适。中医治疗胃寒有多种方法,且疗效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热熨法生姜30克剁碎,莱菔子100克,同放人锅内炒热后用布包裹,熨胃脘部,每次20分钟。对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痛、腹胀有良效。 二、药饮法高良姜10克,陈皮9 克。上两味药水煎20分钟,取药汁200 毫升,温热饮服,一次喝完。能祛寒邪、暖脾胃、止疼痛。 三、点按法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为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降逆、止呕、止痛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心痛等。因受凉引起...

  • 周天寒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止哮丸

    周天寒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止哮丸

      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周天寒,幼承家学,笔耕不辍,勤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常用家传“周氏固本止哮丸”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甚佳。   组成:人参、白果、京半夏、白术、川贝母、紫河车各31克,黄芪、鹿衔草、熟地(另蒸,捣烂如泥)各62克,椒目50克。   方药加减:偏脾虚加扁豆、鸡内金各40克;偏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各30克;偏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各60克;挟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各40克。   制法与服法:分别将以上各药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熟地、蜂蜜为丸,制成梧桐子...

  • 便秘因胃热 腹泻多虚寒

    便秘因胃热 腹泻多虚寒

      中医认为,人的脾胃维系着全身机能的运作,所以在身体某些部位发生变化时,就可反过来推测是否脾胃出了问题。   支持专家:林寿宁广西中医学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便秘因胃热腹泻多虚寒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解决方法: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按摩,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

  • 虚寒胃炎保健粥疗

    虚寒胃炎保健粥疗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现介绍一款适合慢性胃炎患者的粥疗。 原料:熟牛肉500克,牛肉汤2500毫升,葱头、胡萝卜各150克,大白菜250克,土豆200克,大米100克,牛油140克,香叶2片,干辣椒 1克,胡椒粉、胡椒粒、味精和食盐各适量。制作:熟牛肉切成...

  • 虚寒胃病生姜巧治

    虚寒胃病生姜巧治

    胃溃疡容易发生在寒冷的秋冬季,常有感受风寒、生冷饮食等诱因,复发率较高。因感受风寒或饮食生冷而导致胃溃疡发作的患者,可用生姜 50克煎水喝,每天分2次服用,直到疼痛、呕吐、反酸等症状缓解。或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水煎服,每天2-3次,两周为一疗程。 提醒:生姜属于辛热燥烈之品,所以阴虚有热、内热偏重及舌苔黄而干的患者,忌食生姜。另外,患有肺炎、肝炎、肺结核、胆囊炎、肾炎、痔疮等疾病的人,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生姜。 刘英东...

  • 胆虚寒证辨治 告别老胃病

    胆虚寒证辨治 告别老胃病

    胆虚寒证为胆腑虚寒引 起的一个证候,以胁满口 苦、头晕心慌、畏寒肢冷等为 特征,常见于久病、重病之 后。《素问·奇病论》早有“胆 气虚上溢而口为之苦”的记 载。《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亦 云:“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 在足少阳……盛则为热,虚 则为寒”。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客 热候》亦有“人血气有阴阳, 藏腑有虚实,实则生热,虚 则生寒”的论述,并对“胆气 虚&r...

  • 冬天胃寒怎么办?

    冬天胃寒怎么办?

      常听医生说,脾胃阳虚的人容易胃寒。所谓“脾胃阳虚”,在中医的描述为:“腹胀满冷痛,喜热饮,喜暖喜按,呕吐清水,食少便溏,气短无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通俗地讲,就是吃东西比较容易腹泻,腹涨,尤其吃冷东西时,有时还会回清水,反胃作呕。特别在冬季,这种身体现象会非常明显。    对付“胃寒”   1、胡椒入菜   应对这种体质,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专家建议他们做菜、煮汤煮粥时,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陈皮。这几样食物性平辛温,正能怯寒邪,保胃气。...

  • 胃寒用艾灸治疗效果佳

    胃寒用艾灸治疗效果佳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后症状减轻。   胃寒用艾灸治疗效果佳。谈到因寒而导致的疾病,无论是哪种寒导致的,都是非常适合艾灸的。因为艾灸驱寒不仅仅是表皮驱寒那么简单,艾灸的穿透性是其他热疗所不具备的功能。另外艾灸的灸感也是您做其他热疗所不能体会到的。   艾灸治疗胃寒:主要针对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肝俞,胆俞...

  • 生姜大枣粥治胃寒腹泻

    生姜大枣粥治胃寒腹泻

    鲜生姜10-15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5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空腹趁热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用。 一般食1次即可止痛,食2-3次后止泻,对治疗胃痛、胃胀、腹痛腹泻、泛酸食少、呕吐清水等症效果极佳。...

  • 治寒咳 慢性支气管炎

    治寒咳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病情发展缓慢,严重时可诱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杷叶粥先将灸枇杷叶10~15克用纱布包紧水煎,去渣取浓汁,再加入粳米50克和水煮粥,粥将成时略加冰糖调味即可。每日早晚用之佐餐,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咳嗽,咯痰色黄者。   养肺煲甜杏仁15克,猪肺200克(洗净切片后用沸水略烫),白萝卜500克(切块),一同放入砂锅内炖煮,待猪肺熟烂,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食肺喝汤,每周两次,适用于本病缓解期白稀痰多,偶有咳嗽者...

  • 虚寒久咳 蜂蜜姜汁茶饮

    虚寒久咳 蜂蜜姜汁茶饮

      鲜生姜切3~5片,不要过厚,切碎加适量核桃仁和红糖拌匀,每日分3次服用。或用新鲜橘子皮,切碎后加入白糖,以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服用。(2个橘皮可加50克白糖)。此方化痰止咳作用显著,尤其对风寒咳嗽和虚寒久咳更有疗效。   鸭梨1500克,生姜250克,蜂蜜适量。将鸭梨、生姜分别切碎,取汁,放梨汁于锅中,文火煎至稠粘似膏,加入一倍量的蜂蜜及已制好的姜汁,继续加热至沸,去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日1汤匙,以沸水冲化,代茶饮用,每日数次。此方对咳痰不爽、口干唇紫、燥而偏寒、头痛鼻塞无汗等证有良效。(郭旭光)...

  • “慢支”主动进行耐寒锻炼

    “慢支”主动进行耐寒锻炼

      几年前,我认识一位50多岁的老人,他手脚勤快,性格开朗,唯一遗憾的就是身体不太好,有近20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即“慢支”)史。每到秋末冬初,伴随着冷空气入侵,他就三天两头感冒,咳嗽、咳痰、喘息,都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老人服用了许多药物,症状虽然减轻,但病根并没消除,必须等到次年春暖花开,老人病情才“自然消解”。   寒冷的天气的确是诱发“慢支”的主要外因。现代医学早已阐释清楚寒冷与支气管炎病发作的关系:冷空气使呼...

  •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三方缓解风寒咳嗽症

    天气乍暖还寒,容易受寒,引起咳嗽,下面三方可缓解风寒引起的咳嗽症。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水3碗一起煎至过半。趁热服用,服后出微汗即愈。功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等。 萝卜葱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水3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下。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在碗里,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服...

  •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散寒治咳喘 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

      咳喘,简言之,即咳嗽与喘两个症状都有,是肺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喘证在临证中较常见,不易治愈。咳喘日久,后期一般也合并有多脏腑病变。如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很容易出现“喘脱”危侯,甚则死亡。咳喘病因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也有兼而有之者,临证时需仔细辨别。寒饮咳喘为咳喘证型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咳喘反复发作,遇气候变冷或受凉后更明显,痰白多清稀,夜间更甚,活动后喘更明显,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或畏寒喜热,不欲饮水,面色多见晦暗,舌暗或紫暗或淡暗,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沉弦...

  • 绿色疗法治疗风寒咳嗽

    绿色疗法治疗风寒咳嗽

    食材:白酒50克、鸡蛋1只;做法:用白酒调生鸡蛋,调匀后上锅蒸成蛋羹,不加/g可佐料。 服用方法:空腹趁热服用,每天1次,连服7天,早晚均可。服后胸中有温热、舒服感。2次见效,连服7天痊愈。 特点:用料简单,无副作用,效果明显。患者不妨一试。...

  • 老慢支 防过敏保暖防寒

    老慢支 防过敏保暖防寒

      防寒保暖   早春乍暖还寒,气候多变,稍一疏忽就会受凉感冒,甚至继发呼吸道感染。对“老慢支”病人而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预防感冒、感染是重中之重。具体方法包括:①加强锻炼(包括耐寒锻炼);②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③居室经常通风,最好每天早、午、晚各通风20分钟,实验表明,室内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④经常打扫居室,并进行空气净化和消毒,可选用市售室内空气净化产品(非空气清新剂),也可以把醋放在加湿器中来净化空气;⑤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小孩风寒咳嗽和食积咳嗽 一个止咳方法

    小孩风寒咳嗽和食积咳嗽 一个止咳方法

      由于小孩体质弱,免疫力低下,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不注意保暖御寒,易生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冬季小孩咳嗽一般是风寒咳嗽和食积咳嗽。当小孩咳嗽时,家长们不妨用生姜汁为孩子擦背。   风寒咳嗽很容易判断,那就是因为孩子受凉了,典型症状是流清水鼻涕、咯痰清稀、痰白稀薄、舌苔白。教家长一个止咳方法——生姜汁擦背。   具体方法为:用生姜榨汁,以生姜与温水为1∶1的比例兑温开水,用来擦孩子的上背部皮肤,背部的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有补益肺气、宣散风寒作用,因此用生姜汁擦背可温宣肺气、疏散...

  • 寒饮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之

    寒饮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之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咳喘证,什么是寒饮咳喘呢?也就是寒性的水饮引起的咳嗽、气喘病,这种咳喘病的表现特点,兹通过一个病例加以说明。   寒饮咳喘的特征   2006年10月份初的一次晚诊时,进来一位50多岁中年女士,她的装束打扮引起了我的注意,外披棉袄,内穿两个毛衣,脱掉棉袄,见前胸与后背都有凸起物,看我有疑,这位女士就从衣服内取出两件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热水袋,前胸放一个,后背放一个。病人对我说,她患支气管哮喘多年了,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时哮喘就会发作,发作时胸部憋闷,气喘不能平卧,睡觉时须背后垫...

  • 遇寒则咳咳则遗尿“膀胱咳”治方

    遇寒则咳咳则遗尿“膀胱咳”治方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诊为“膀胱咳”。大抵皆由肺肾阳虚,卫外不固感寒所致。治拟温阳固肾,补肺散寒,方用吴佩衡先生大回阳饮加味:   制附子15克,干姜12克,肉桂12克,细辛5克,炙甘草12克,补骨脂15克,穿山龙30克,仙灵脾15克,蛇床子15克,鸡血藤15克,黄芪20...

  • 治风寒咳嗽三方

    治风寒咳嗽三方

      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10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时,对入...

  • 二药合用治疗虚寒性小儿哮喘

    二药合用治疗虚寒性小儿哮喘

    山东东营读者毛女士荐方:核桃仁60克切碎,补骨脂9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田秀英点评: 核桃仁味甘,性温,归肺肾经,能补肾壮阳,敛肺定喘,《本草纲目》言其“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补骨脂(又名破故纸)味辛、苦,性温,归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肾气虚、呼吸气短易发喘息,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用药法则,二药合用治疗虚寒性哮喘,即冷哮比较适宜。临床表...

  • 小儿寒咳简易方

    小儿寒咳简易方

      小儿寒咳特点如下: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   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

  • 耐寒训练预防儿童哮喘

    耐寒训练预防儿童哮喘

      由于冬季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冬季哮喘病多发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引起的,但也有部分是“保暖过度”造成的,只注意通过空调等来取暖,而忽略了室内的通风换气。适时给房间通风,才不会使哮喘病复发。   耐寒训练预防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冬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哮喘患儿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对冷空气比较过敏,所以容易发病,一旦着凉感冒,就经常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发生呼吸困难。   哮喘儿童应从夏季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耐寒锻炼,以...

  • 风寒咳嗽生姜巧治

    风寒咳嗽生姜巧治

    我有一个小妙方,对治疗风寒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为:生姜洗干净,先切去一小块,使生姜有个平面的切口,再切l~2毫米厚的薄片,然后将1—2片姜含在嘴里腮帮的侧边。刚开始,嘴里会有麻辣感,不过很快就会适应。一旦嗓子发痒想咳嗽,就用牙齿轻轻咬一下生姜,姜汁马上就和唾液混在一起,慢慢咽下,就能发挥止咳作用。 生姜性味辛辣,能散发寒气。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咽喉发炎、咽喉过敏以及发痒咳嗽的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广东肇庆 张华...

  • 风寒咳嗽饮苏桔水

    风寒咳嗽饮苏桔水

    由于天气转凉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往往表现为风寒型,症见咳嗽咳痰,咳声重浊,痰稀色白,鼻塞流涕,或兼头痛,骨节酸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苏叶、桔梗等疏风止咳的中药治疗本病,效果好。 方法:取苏叶10克,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林秀姑...

  • 偏方对风寒咳嗽疗效显著

    偏方对风寒咳嗽疗效显著

    风寒咳嗽,病证名。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证见咳嗽声重,头痛身热,甚则喘急。咳嗽频作,咽痒声重,咳痰稀白,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风寒咳嗽治方:甜杏仁12克,大蒜3克,枇杷叶9克,紫苏叶9克。先把甜杏仁、大蒜捣烂成泥状,再将紫苏叶、枇杷叶用水煎,滤取汁液200毫升,随即冲入杏仁蒜泥中,搅匀加盖,待沉淀后过滤饮用,1日3次,每日1剂,连用3天。对风寒咳嗽疗效显著。(胡佑志) 风寒感冒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

  •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治风寒咳嗽

      萝卜葱白姜汤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至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可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红糖姜枣汤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可祛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寒咳 热咳 燥咳 痰咳中医治方

    寒咳 热咳 燥咳 痰咳中医治方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受寒受热,气候干燥, 吸烟过多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于肺时都可引起。随着不同的 原因、体质和表现,临床可分为寒咳、热咳、燥咳,痰咳 等,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寒咳 多因受寒引起,咳嗽吐稀白痰,鼻流清涕,打喷 嚏。兼有头身痛,发热怕冷,没有汗等现象。脉多浮,舌苔 薄白。治宜驱寒止咳。 处方 (1)紫苏10克 桔梗3克 陈皮3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2)麻黄6克 杏仁10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3)矮地茶30克 杏仁12克 紫菀15克 甘草6克 将上药 加水煎熬两次的药液混合,沉淀24小...

  • 风寒型咳嗽 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食品

    风寒型咳嗽 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食品

    临近“小雪”,风寒趁机四伏,这时候体弱受寒最容易引起咳嗽。风寒型咳嗽一般症状是,初起咳嗽痰稀或咳痰白黏,或兼有鼻塞流涕,或兼头痛,舌苔薄白。饮食宜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的食品。 芥菜生姜紫苏肉片汤做法:芥菜150克,生姜10克,紫苏5克,瘦猪肉50克,精盐、味精等各适量。将芥菜、紫苏洗净,生姜去皮、拍破,猪肉洗净、切成薄片;先将生姜放油锅炒香,加适量水,放芥菜、瘦肉片,用武火煮沸,放入紫苏稍煮片刻,调味后,趁热食用。 功效:化痰止咳、开胃健脾。芥菜有宣肺豁痰、利气开胃之功,生姜可发...

  • 治受寒打嗝不止偏方

    治受寒打嗝不止偏方

    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人突然受寒后总是打嗝不止,持续时间较长时会严重影响生活。 用生韭菜汁治疗效果良好。取生韭菜50—100克,洗净后,用榨汁机榨取菜汁,每次含一小口,分5—7次缓缓咽下。一般几分钟后打嗝即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