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第172页
-
主治腰椎管狭窄症 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方
组成:当归30g, 苏木10g ,地龙10g ,泽泻叶10g, 赤芍10g, 丹参20g, 杜仲10g, 黄芪20g, 金毛狗脊12g, 鹿角片15g, 熟地12g, 细辛3g。 方解:方用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为君药。苏木、赤芍、泽兰行气活血,黄芪补气生血,杜仲、金毛狗脊补肝骨、强筋骨,兼以祛风除湿,均为臣药。佐以鹿角片、熟地益精血、填骨髓。地龙通经络,细辛芳香走窜、祛风散寒,共同引药入督,上行下达以为使药。 功效: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祛风散寒。 主治:腰椎管狭窄症。 用法:取...
-
坐骨神经痛 散寒利湿治则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万某,男,35岁。2008年6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两年前开始,左侧腰骶部向左腿后外侧,传至小腿及足背部,左下肢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活动后疼痛加重,左下肢殊冷,经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2年来四处求医,疗效甚微。诊察其脉沉细,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症合参参,证系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成痹。 治则:散寒利湿,祛风通络。 处方:当归15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穿山龙12g,川牛膝12g,独活10g,木瓜10g,地龙10g,防己1...
-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乌头汤治寒痹 麻杏薏甘汤治湿痹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 刻诊:关节疼痛部位不定,恶风怕冷,手足欠温,无汗,苔白微腻,质嫩红,脉细缓。 治法:发汗祛风,散寒利湿。 方剂:麻黄加术汤。 方药:麻黄10g,桂枝10g,杏仁各10g,羌活10g,独活10g,甘草6g。服药9剂,周身关节疼痛大减,自觉手足温暖,手足心津津...
-
痹证 寒湿痹阻不通则痛 阳和汤加减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生甘草7味药组成。主治外科一切阴疽,为治疗阴证疮疡之名方。在临床,除用其治疗阴证疮疡外,还用于痹症,辨证属阳虚寒凝者,疗效堪称满意。现举例如下。 江某,男,4 5岁。2005年8月11日初诊。右侧腰部酸重疼痛,时有抽掣样疼痛,痛及臀部及右下肢后缘,夜间痛甚,阴雨天加剧,行动受限。X线腹部平片检查显示第3~4腰椎轻度骨质增生,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用西药芬必得及针灸、理疗等治疗...
-
结肠炎治则 健脾胃祛寒湿收涩止泻止痛
王某,女,51岁,2021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7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有时腹痛,排便不规律,每日2~3次不等,便时排气多,肠鸣音亢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便不成形,稀薄状,肛门有坠感,受寒后腹痛腹泻症状加重,得暖则舒,小便清。曾在某三甲医院做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炎。经中西药物内服、灌肠治疗,效不明显,遂来诊。就诊时症状基本同前,肢体乏力,口腻口黏,纳食不香,舌苔白腻,脉濡。 辨证:脾胃虚寒,运化失职,寒湿下注大肠。 治则:健脾胃,祛寒湿,收涩止泻止痛。 处方:炒白术3...
-
治风寒头痛验案
病例:刘某,女,58岁,农民。自诉头痛10余年,天寒则发,时轻时重,遇寒加重,以至帽不离头,即使室内也不敢脱掉。查脑电图、脑CT无异常。每逢疼痛剧烈,需服止痛剂减痛。现见头痛势急,前额为甚,遇寒尤剧,常感到有风吹袭,饮食差,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辨为风寒证,治以疏风散寒。予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防风各12克,白芷16克,桂枝、苏叶、甘草、荆芥、羌活各8克,细辛t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服药 5剂后仍微有冒风感,原方继服3剂症状消失,直到天暖无复发。 点评:患者年老体衰,易感风邪,寒凝血滞,脉络失养...
-
春寒胃冷痛猪肚可食疗
立春至雨水期间,正是春寒料峭、春雨潇潇时节,此时脾胃十分脆弱,食用猪肚,可达到以形补形之功效。 猪肚,即猪的胃部,最常见的是与胡椒搭配,融于一煲,腥味全无,汤煲成以后呈乳白色,有暖胃防寒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常用于小儿消瘦,脾胃虚泻,尿频遗尿,是乍暖还寒之际的一道家常菜。此外,猪肚还常配以其他的食疗药物,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等,把材料装入猪肚后扎紧煮熟或蒸熟,是补中益气的良方。适用于脾胃气虚者,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易感疲倦,舌质淡,脉细弱。 材料:胡椒3克,猪肚半个,猪碎骨150克,生姜3片,...
-
半夏泻心汤辨治寒热杂型肠炎
患者,男,40岁,个体老板,6月12日初诊。诉大便溏烂伴腹痛近三年。近来由于经常在酒席上应酬,腹痛便烂加重。患者诉说在海南承包LU地种树,多达几千亩之多,由于管理工作需要,经常于南宁和海南之间来回奔跑,致饮食无常,饥饱无度,而且患者本人嗜食酸辣,抽烟饮酒已为常规,病之初则偶见腹痛大便糜烂,次数增多,便中常有泡沫,肛门坠胀,若食生冷瓜果或啤酒之类冰冻饮料,则症状加重,常自服泻痢停、保和丸、藿香正气液之类药物,虽见效一时,终未能根治,而且病情有逐日加甚之势。 刻诊:患者形体略高瘦,面色微黄,大便前面成形而后段则...
-
风寒入络头痛 治则祛风通络止痛
头痛是临床多见的症状,又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来说,根据病史、疼痛发作的性质、程度、时间、部位便可确诊。中医学认为头痛病因有内外之别,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内因则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陈宝贵认为本病肝肾亏虚、气血不荣为本,风寒侵袭、络脉痹阻为标。乃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在外为风寒侵袭,邪客经脉,风寒之邪循经上犯清空则头痛。在内为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或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荣;或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阻络而发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髓海...
-
胃寒暖胃食卷心菜姜枣桂圆汤
酸辣卷心菜 卷心菜500克,洗净切丝加盐腌半小时备用,泡辣椒30克切细丝,米醋30克,花椒5粒,细盐、白糖各10克。在炒锅内放少许油,先放花椒,油热后倒入卷心菜、辣椒丝,加上调味品等翻炒装盘。溃疡病患者常食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和胃黏膜再生。 姜枣桂圆汤 干姜片10克,红枣30克,桂圆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后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连续吃一段时间,有温胃调补之功,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五辣暖胃酱 鲜蚕豆酱20克,醋5克,白糖10克,花椒4粒,胡椒4粒,生姜3片,大蒜1~2瓣(切碎)。先在炒锅内...
-
花椒蒸梨治风寒咳嗽
冬季风寒侵袭,易引起老年人咳嗽,可吃花椒蒸梨来治疗。 中医认为,老年人多阳虚,容易感受风寒之邪,引发肺气不宣、上逆而致咳嗽。症状为咳嗽、痰稀色白、咳嗽声重、咽喉痒,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取梨1个,横断切开,去核,放人10粒花椒和 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人碗中,上锅蒸30分钟,去除花椒后食用,每日1次。花椒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还能镇静、调节免疫功能;梨味甘、性凉,具有润燥化痰的功效;冰糖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还能调和药性。 三者合用起到...
-
饮橘皮生姜水可缓解寒咳不适
受了凉,寒凉侵入体内就容易引起咳嗽,其中大多数人还伴有白色的痰,或是泡泡痰。出现这种情况,可用新鲜的橘皮和生姜来止咳。 做法是:取拳头大的新鲜橘子两个(烘干后为3~6克),剥皮后将橘皮清洗干净;然后把橘皮放入烤箱内烘干,或是使用微波炉的烤箱功能,将其水分烘干;接着将橘皮碾碎,再加入生姜粉0.5克,一起放入碗中兑沸水饮用即可。为了口感更好,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冰糖或红糖。 专家介绍,橘皮归脾、肺经,有理气润肺的功效,而生姜能温胃散寒、止呕化痰,有寒咳不适的人,长期服用也没问题。不过,肺热重的人,如咳嗽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