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肝 第72页

肝 第72页

  • 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中药验方

    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中药验方

      脂肪肝 刘某,男,27岁。2008年7月7日就诊。   主诉:腹胀2月。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不适,饮酒后即腹泻,体检发现甘油三酯略偏高,B超显示“脂肪肝”。患者平素体力尚可,汗出较多,口干渴,饮水多,胃口好,喜食肥甘厚味,腹胀,揉按后好转,睡眠尚可,大便偏干,每日一行,小便正常。查:肤色偏灰无光泽,体型肥胖,下肢不肿,舌淡润苔薄白,脉沉。拟五苓散原方,处方:泽泻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炒白术12克,桂枝10克,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5剂后,患者诉说腹胀略减,于是又断...

  •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泌尿系感染伴高血压:用龙胆泻肝丸

    案例47岁的王大姐患有高血压病,半个月前,她因工作过度劳累而致血压升高,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故到某医院中医科就诊。中医师诊断为肝阳上亢(高血压的一种证型)伴“尿淋”,开给她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王大姐服用2天后症状基本缓解。 分析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生地、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如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肿痛;以及湿热下注膀胱(如尿淋)引起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生殖器瘙痒肿痛、妇女白带异常等症...

  • 春天肝旺莫动怒

    春天肝旺莫动怒

      三月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在三芝堂门诊部就诊的有几位头痛、头晕的患者,其中一位复诊的患者,男,50岁,患高血压10余年,并有高血糖、高血脂,曾服用多种降压药、降脂药和降糖药,效果不理想,且多种西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经国医大师路志正用运脾化湿、调补肝肾之法调理后,病情一直稳定,也减少了西药的用量。但近期晨起又头痛头晕,血压不稳,来寻求中药调理。患者面色稍浮红,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沉弦滑。路老看过病人说“春天到了,此乃气候变化所致”,遂在病历中写道“春阳上升,肝阳易亢,宜平肝、...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春天
  • 保肝护肝红枣加枸杞

    保肝护肝红枣加枸杞

    肝病多在春季复发。为此,肝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规律,并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初春正是人体调养五脏的大好时机,而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红枣是首推的养肝佳品。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效。研究表明,由于红枣内含有特殊的化合物成分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此外,红枣还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内蛋白相对偏低,而红枣富含氨基酸,它们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状,达到健脾养肝的目的。所以对...

  •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治疗脂肪肝验方二则

    方一:本组82例,用黄芪25克,黄精、生首乌、泽泻各20克,生山楂30克,郁金、枳壳各10克,丹参、决明子各15克,炒白芍、炒麦芽各12克。湿热偏胜加茵陈、马鞭草、车前;脾虚痰浊加半夏、白术、薏苡仁;肝郁气滞加川楝子、柴胡、佛手;瘀血内阻加益母草、桃仁、地鳖虫;肝肾虚加女贞子、枸杞子;纳差腹胀加太子参、鸡内金、炒莱菔子。水煎服。无副反应,1个月后,改丸剂3—6克/日3次口服。对照组80例,用脂必妥片4片,肌苷片0.4克,日3次口服;肝功能异常用保肝、护肝药。均对症处理,清淡饮食,禁酒。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 治乙肝试试苦参素

    治乙肝试试苦参素

    山东医科大学济南市传染病院王子骥等,通过临床随机分组对照治疗证明,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一般症状如纳差、乏力的复常率为94.4%,肝痛及腹胀的复常率为100%。肝脾肿大也有不同程度的回缩(30%-33.3%),对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SB血清总胆红素的复常率分别为71.4%、61.9%和100%。乙肝E抗原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分别为50%和30.8%,与对照组的7.6%和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临床研究证明,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疗效,无明显毒...

  • 立春之中医养肝

    立春之中医养肝

      立春中的“立”字,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   中医认为,春季,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如果人们能够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可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都保持在最佳状态。因此,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下面简介几种简单养肝方法,以飨读者。   每天闭目晒眼15分钟   可补充肝阳、疏泄肝气   当人们过于劳累或心情抑郁时,可伤及肝脏,使眼睛出现干涩、困乏、酸胀等表现,这时不妨让眼睛晒晒温和的阳光,可起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的作用。   晒眼睛时,...

  • 防治脂肪肝注生活细节

    防治脂肪肝注生活细节

    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是隐匿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正常入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生和防治与生活细节密切相关,老人可以从生活细节中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中药方 据临床应用体会,本病若兼湿热内阻者,加生大黄、军前子、夏枯草、蒲公英;伴有黄疸者,加茵陈、海金砂;若兼乙肝病毒阳性。多为湿热内蕴,瘀毒不去,可加紫革、上茯苓、大黄、板蓝根、贯众等;若出现水臌,...

  • 脂肪肝辨证食疗

    脂肪肝辨证食疗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脂肪肝可归人中医“积证”、“痞满”、“胁痛”及“痰痞”等证的范畴,根据其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相应的食疗方来治疗。 1.肝郁气滞型 患者常有胁肋胀满、隐痛、嗳气、腹胀等症状。可用香郁茶治疗:郁金、香橼皮、陈皮各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取汁代茶不定时饮用,每日1剂。 2.痰湿困阻型 患者常有形体肥胖、胸胁隐痛、嗜睡乏力...

  • 治老年性紫癜性肾炎(肝肾阴虚)方

    治老年性紫癜性肾炎(肝肾阴虚)方

    处方:知母、黄柏、山茱萸、牡丹皮、黄芩、阿胶、甘草各10克,茜草根、生地、侧柏叶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用于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皮肤紫斑色红或紫红,以下肢、少腹为主,纳谷不香,伴头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或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加减:阴虚甚者加龟板、鳖甲、旱莲草、女贞子以养阴清热,血热偏甚加紫草、赤芍以凉血化瘀,尿血重者加白茅根、地榆、仙鹤草以凉血止血。 专家点评:方中知母、黄柏清虚热、坚肾阴,牡丹皮、茜草根、...

  • 便秘 疏肝理气法论治

    便秘 疏肝理气法论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饱食肥甘厚味,加之工作压力日增,懒于运动等因素,导致便秘一症在临床上屡见不鲜,且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日增,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证见:大便秘结,便质坚硬,或先硬后软,甚或全程干结如羊屎,粒粒分明,数日一行,排出困难。平素易躁易怒,或思虑过多,多疑善虑,胸闷喜太息,胸胁少腹胀痛、嗳气频作。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陈宝贵教授经过40余年临床实践,体会到便秘与肝之疏泄关系密切,故用疏肝理气法论治,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肝主疏泄,主一身之气,协调五脏气机升降。肝...

  • 骨质增生与肝肾 小夹板外固定的教训

    骨质增生与肝肾 小夹板外固定的教训

    骨质增生与肝肾 我师刘柏龄教授,精通骨伤科学,尤其对骨质增生病颇有研究。一日,随师出诊,见一男子约五旬,背曲肩随,极为痛苦。自谓腰背疼痛多年,虽求医多处,未能见效。现在不能直立行走,特来求治。自带X线片显示,胸腰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刺形成,增生明显。经体格检查,其腰活动受限,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缓。诊断为增生性脊柱炎。以金匮肾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之。余问刘师:“此病系骨质增生,给补肝肾之药治之,何也?”师曰:“虽是骨质增生,实属骨的退行性改变,即骨质退化的表现。肾主骨生...

  • 肝硬化治方一款

    肝硬化治方一款

    治疗肝硬化验方:生牡蛎30克,制鳖甲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5克,川怀牛膝各15克,桃仁8克,炒白术30克,麸炒枳壳15克,生黄芪30克,肉桂6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丝瓜络20克,橘络15克。 若偏于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于寒湿者,加苍术、厚朴、茯苓温化寒湿;偏于湿热者,加栀子、茵陈、龙胆草清化湿热;偏于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化瘀软坚;偏于阳虚者,加黄芪、党参、附片温补脾肾;偏于阴虚者,加山萸肉、首乌、黄精滋补肝肾;伴呕血,加代赭石、生大黄、白及降逆止血;伴神昏,...

  • 瑶医治慢肝食疗方

    瑶医治慢肝食疗方

    处方与用法:泥鳅鱼粉500克,水牛角(挫成细末)200克。瓶存,密封。每次用温开水送服15克,日3次,或1次顿服50克,服完1料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主治慢性肝炎,久治不愈者。...

  • 酒精性肝炎 中医辨证施治

    酒精性肝炎 中医辨证施治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体重明显减轻等。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湿热蕴结、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行气。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胁痛纳差,胸闷,目赤或身黄目黄,口苦口干,大便溏泄,小便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

  • 治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治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经验方:丹参、山楂各30克,鳖甲(打碎)24克,茯苓15克,白芍、赤芍、柴胡、陈皮、竹茹、桃仁各10克,枳实、清半夏、黄连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禁酒 及高蛋白饮食。 疗效:本方治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8 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9例。...

  • 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经验

    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经验

    经验方:黄芪、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丹参、赤芍、桑寄生、菟丝子各20克,黄芩、党参、白术各12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兼阴虚加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兼湿热加虎杖12克,湿重苔腻加姜半夏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治疗乙肝表面抗原(HBsAg)Pefr生者66例,转阴45例,服药伞6个月仍阳性,但滴度下降者17例,无效4例。...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方

    处方:北沙参、川楝子、何首乌、麦冬各15克,当归12克,生地、白芍、枸杞子各20克,木瓜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足跟痛,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失眠多梦,梦遗滑精,心悸怔仲,右胁隐痛,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或伴低热盗汗,女子经少经闭,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若阴虚内热,则见急躁易怒,鼻衄,牙龈出血,口苦思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绛,苔薄黄,脉细稍数。 创方者:张俊桥...

  • 龙胆草清肝胆实火 治疗胆囊炎

    龙胆草清肝胆实火 治疗胆囊炎

    龙胆草善清肝胆实火,见效甚速,治疗胆囊炎余常用之。2009年夏的一天,余胆囊炎急性发作。 方用:柴胡、枳壳、白芍、龙胆草、川楝子、延胡索、栀子、蒲公英各15克,大黄、甘草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服1剂而痛减,服用3剂,疼痛消失。 方中用龙胆草、栀子、蒲公英、白芍清热利湿,用大黄通腑泄热,用甘草以调和之。药证相符,故收捷效。...

  •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发黄的病机主要是湿热郁蒸。在急性阶段有热重、湿重、湿热并重三种不同类型,皆当以茵陈剂为主治疗。肝炎恢复期,病机上不一定仍为湿热,应针对突出的夹杂症治疗,而不胶执在肝炎的肝功能某一项指标上。肝性昏迷已非茵陈剂所能退,应因证不同而施养阴清热开窍、扶正温阳开窍等法,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与苏合香丸等,临床有一定效果。   急性肝炎   病因病机   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 脂肪肝枸杞开水冲泡代茶饮

    脂肪肝枸杞开水冲泡代茶饮

    枸杞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枸杞还有护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甜茶碱,它对治疗肝脏疾病有效。其叶、果实和根皮里均含丰富的甜茶碱。药理实验表明,甜茶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对于肝脏病人来说,枸杞中的甜茶碱能防止肝脏内过多的脂肪贮存,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叶中所含的叶绿素也有助于肝脏的解毒,同时还能改善肝功能。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脂肪肝病人,可每天取用10~15粒枸杞开水冲泡...

  •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处方与用法:人参、三七、琥珀,按 2:2:1 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3 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 个疗程。 功效:大补元气,化瘀扶肝,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血清蛋白低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经多种药物或输白蛋白、全血或血浆效果不理想者,有一定的效果。(许北平)...

  • 莴笋叶防脂肪肝

    莴笋叶防脂肪肝

    脂肪肝由于肝细胞脂肪蓄积过多.容易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出现肝脏功能异常,可常食莴笋叶来预防。 莴笋叶中含有一种略苦的莴笋素,可促进胆汁酸分泌.帮助消化多余的脂肪.减少肝细胞中脂肪的堆积。 另外,莴笋叶中含有比茎更多的胡萝卜素和视黄醇。可防止因摄入过多胆固醇而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由于莴笋叶含纤维素较多.焯水后再凉拌或清炒口感较好。 每次食用250克.每周2~3次。 (常青)...

  •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案例:周某,男,39岁,农民。患慢性迁延性肝炎3年,症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检查指标反复波动。1年前发现脾脏肿大。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故来我院诊治。刻诊:肝区刺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夜寐梦多,齿龈渗血,偶见鼻衄。脉弦细,舌红绛。   证属肝肾阴虚,郁热瘀阻。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药用北沙参、生白芍、生地、枸杞、地骨皮、玄参、生鳖甲、天麦冬、阿胶、三七、白茅根。服药10剂。   复诊时患者齿龈出血已止,胁痛腰酸亦减,仍感倦乏少力,口干少寐。原方去阿胶、地骨皮,加黄芪、生白术、当归等治疗2个月,诸恙...

  • 于志强治脂肪肝名医方

    于志强治脂肪肝名医方

    处方:柴胡、三棱、莪术、川楝子各8克,茵陈、虎杖、鸡骨草、制鳖甲(先煎)、草决明、泽泻、白术各10 克,生牡蛎(先煎)30克。 加减:若见右胁肋疼痛明显者,可酌加延胡索、郁金各10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若见腹胀明显者,加厚朴、大腹皮各10克,以理气除胀;若见形体肥胖,双下肢水肿者,酌加车前草30克,荷叶10克,以化湿利水。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肝利湿,疏肝化瘀,软坚化积。用于治疗脂肪肝,中医辨证属肝郁湿热夹瘀型。症见右胁下疼痛或不适,肝肿大压痛,烦躁易怒,口黏口苦,食少恶心,面色黑...

  •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 中药治方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 中药治方

    周仲瑛简介:生于1928年,江苏省如东县人。南京中医晕院教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纽纽长等职。家世业医,少承庭训。著有《中医内科学》等)o余种专著。临床40余年,对中医内科和急症造诣殊深。对乙脑、流杆性出血热、乙肝、高脂血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通讯地址:南京中医学院 邮码:210000 【主治】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以湿热淤部为主证者。 【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各15克土茯苓垂盆草各 20克赤芍、姜黄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解泄化肝脏湿热淤毒。...

  • 治疗肝炎验方

    治疗肝炎验方

    茵陈30—45克,水煎服,每日3次。 此方能迅速消退黄疸与退热,缩小肿大的肝脏,用来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短的3天可见效,疗程长的15天能见效。...

  •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吕某,女,50岁,职工。   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迁延不愈。在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症情日趋严重,遂来求诊。   刻诊:胁痛纳减,腹胀溲少,便溏不实,精神萎顿。脉沉弦而细,苔白腻,舌质紫。触诊腹膨而软,肝脾未满意扪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ALT56u/L,白蛋白23g/L,球蛋白28g/L,总胆红素25μmol/L。B超:肝区光点密集增粗,不均匀,有可疑腹水。   证属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肾阳虚衰,浊水渗潴。方拟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佐以利水,药用...

  •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生地30克,丹参20克,虎杖15克,半枝莲30克。   功效凉血解毒,疏肝活络。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按其量加倍研细粉制成胶囊,日服3次,每次3~4粒。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单服胶囊,第1年连服6个月,第2年后每年服3个月。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水煎服,日1剂,同时服用胶囊,肝功能正常后再单服胶囊6个月。   方解对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认识:一为血热,二为肝郁,三为血滞。所以本方以大剂量的生地清热凉血,兼养肝阴;虎杖、半枝莲清肝解毒,兼以凉血;香附、...

  • 慢行活动性肝炎 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慢行活动性肝炎 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案例:李某,男,42岁,农民。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滞6年。宿患慢行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近期查B超示:①肝硬化、脾大;②胆囊襞毛糙;③腹腔少量积液。肝功:总胆红素24.6μmol/L,ALT126u/L,AST81u/L。刻诊:面色晦滞,头昏烘热,夜眠欠安,两下肢乏力,胁肋隐胀、疼痛,晨起口腔有血迹,纳可便秘。舌红绛,苔薄黄,脉弦。   此属肝肾阴虚,热毒瘀结,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方剂:柴胡、郁金、白芍、生地、石斛、当归、茵陈、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石见穿、鳖甲、白茅根、油松节、牛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