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第77页
- 
	
	治慢性肝炎后期肝硬化 柴胡鳖甲汤刘渡舟(1917~2001年),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营口人。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柴胡6克,炙鳖甲10克,煅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 
- 
	
	治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方治病毒性肝炎经验方:柴胡、白芍、山楂、陈皮各12克,茯苓、连翘各15克,板蓝根、薏苡仁各20克。(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383例,临床治愈290例,好转75例,无效18例。 治药物性肝损害经验方:蒲公英、茵陈、生甘草各20克,平地木、丹皮各10克,白芍、五味子各15克,丹参1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5—7剂。 疗效:本方治疗用抗结核西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2例,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0例,无效2例。... 
- 
	
	肝硬化影响性功能 花茶调理当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此时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而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能力增加,使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男性的性能力。 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雄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男人女性化。主要表现为男性睾丸萎缩、阴毛稀少、性欲减退、声音变细,甚至还会出现男性乳房增大(可单侧也可双侧),以右侧为多见。轻者仅有乳头或乳晕隆起;重者则类似女性乳房,可有胀痛,但无乳汁分泌。对于肝硬化引起的性功能减退,应... 
- 
	
	肝腹水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方朱良春老师治疗肝硬化腹水,自成特色,擅长用庵闾子、楮实子为主,随证加味,前者微辛微开,微苦微降,行水散血,温平和调,后者甘寒养阴,补虚养肾,益气利水,二药合而补中去水。配合早年研制之“复肝丸”(今之复肝胶囊)保肝治本,温养疏导,有逐水力避攻劫、化瘀务求平和,甘淡补脾、补中去水之特色,每每缓中取胜,为治疗肝腹水另辟一途,值得探索,现简介如下。 肝肾阴虚伍甘淡 四君黄芪蟾怀山 慢性肝病多见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随着病程迁延,清阳不能敷布,阴精不能归藏,最后导致肝腹水,乃责之阴损及阳... 
- 
	
	醋泡山豆根调治脂肪肝我前两年才退休,身材一直比较胖, 通过体检查出已患脂肪肝多年。一年多 前,我听一位朋友说,喝醋泡山豆根液可 以调理脂肪肝。我详细询问了方法,他告 诉我用山豆根(中药店有售)1000克,加 6%白醋3000毫升,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 可。我按照这个方法每次喝10毫升,每天 喝3次,就这样连用了2个月,我再去体 检,脂肪肝有了好转。现在,我配合运动, 把体重也降了下来,转氨酶、血脂等指标 都正常了。 这个方法很有效,特别适宜谷氨酸氨 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脂肪肝患者。与中药 水煎法相比,醋浸法可避免因高热及蒸发 等引起的药... 
- 
	
	肝腹水名医治疗方(康良石)陈老,77岁,菲律宾马尼拉市人。多年肝病,伴中风后遗症,两月来初起腹大,胀而不坚,继日膨急,胁时刺痛,不能平卧。今面色晦滞,唇舌晦紫,苔黄腻,脉沉细。诊为鼓胀,标实本虚,瘀浊并阻证。急则治标,少辅扶正。 拟方:半边莲30克,玉米须30克,地胆草30克,茯苓皮30克,栀子根30克,猫须草15克,桑白皮10克,荠菜15克,黄郁金10克,佛手柑10克,化橘皮10克,大腹皮10克,葶苈子15克,灵芝菇15克,田七粉2克,琥珀粉2克(二味另冲)。每日一剂,观察一个月,鼓胀明显好转。逐渐增加扶正之品,治疗两个月,鼓... 
- 
	
	春季养肝粥四款春天,是万物复苏的 季节。中医认为:肝脏与 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 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 能也更活跃,因此,春季养 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下 面介绍几种养肝粥,你不 妨对症一试。芹菜粥:芹菜150克, 粳米100克,将芹菜洗净切 段,,加水与粳米同煮成粥 服食。芹菜粥对春季由于 肝阳上亢引起的上火头 疼、眩晕目赤、烦躁不安有 一定的缓解作用。菠菜粥:菠菜250克, 粳米250克。将菠菜洗净, 在沸水中焯一下,切段;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人粥中,继续熬10分钟即可。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 
- 
	
	肝郁气滞型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中医治疗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胆囊疾病,且胆囊炎与胆囊结石二者在病理上常常互为因果。胆囊结石可诱发胆囊炎,胆囊炎又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胆囊炎、胆囊结石属中医之胁痛、胃脘痛、结胸、黄疸等范畴。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灵活化裁,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本病的肝郁气滞型多见于发病初期的胆绞痛或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疼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反复发作,胸闷食少,时有嗳气,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伴有低热,口苦,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厌油腻,多无巩膜或皮肤黄染,舌质红或暗,舌苔薄黄。... 
- 
	
	主治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异常方处方与用法:郁金、佛手各10克,白芍15克,橘核12克。脾胃虚弱,蚋食不香时,可酌加薏苡仁、山楂、谷芽、麦芽等。水煎服,每日1剂,并进展下方:水蛭、丹参各120克,鳖甲、枳壳各60克,地鳖虫、延胡索各奶克,生大黄30 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2 克,每日2—3次。30天为1 个疗程。若无不良反应,可连晨数年。每疗程可间隔 5天。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蛄,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有蜘蛛痣等。 (杨林庆) ·传染性肝炎(秘方数:15) ·肝硬化腹水脐疗好... 
- 
	
	常见肝病五证证治肝血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形瘦,头晕耳鸣,多梦,两目干涩及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女刁女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苔薄,脉细。常见于女刁科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病、贫血、营养不良、重病恢复期以及年老体弱者。治宜补血养肝。可选四物汤(膏)、当归补血口服液(丸)、归脾丸(颗粒) 等。肝血虚甚可引发肝风。 肝气证(肝气郁结或肝郁气滞):临床表现为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喜太息,情绪忧郁寡欢或性急易怒,妇女还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常见于某些精神病、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紊乱、肝胆... 
- 
	
	小儿肝炎的临证治疗经验病因病机 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进而可演化为瘀结热生或者瘀阻血溢。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外感时邪,郁而不能外达,则久而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蒸于肝胆,胆热则胆汁外溢,淫于肌肤,发为黄疸。其病有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之分;... 
- 
	
	中医辨证施治酒精性肝炎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体重明显减轻等。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湿热蕴结、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行气。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湿热蕴结型 主要表现:胁痛纳差,胸闷,目赤或身黄目黄,口苦口干,大便溏泄,小便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治宜清热利湿,... 
- 
	
	治各种肝病性腹胀验方【印会河】印会河简介: 192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现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印氏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善抓主症,疗效卓著,尤其对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通讯地址: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邮码:10029 舒肝开肺汤【印会河】 【主治】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所致的肝性腹胀。 【组成】柴胡10克 赤芍30克 当归15克 丹参30克 生牡蛎30克(先下)广郁金10克 桃仁10克 土元虫10克 紫菀10克 桔梗10克 川楝子12克 【功能】舒肝开肺,通利三焦,活血消胀。 【用法】水... 
- 
	
	泥鳅防药物性肝损伤长期服用某些降脂、降压以及降糖药,如利必非、硝苯地平剂、优降糖等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在服药时食泥鳅粉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临床认为,当谷丙转氨酶(ALT)大于正常值上界的2倍以上时.药物致肝损伤的可能性增大。 而泥鳅中富含的多糖可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另外,泥鳅含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I))能清除肝组织中的自由基.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避免肝细胞受到药物损害.并促进肝细胞再生。 泥鳅500克.放清水中养 5~7天,去除内脏后,用烤箱烘干(开温度以 100%:为宜),再... 
- 
	
	中医辨证施治顽固性肝硬化腹水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是指临床上肝硬化腹水病人经其他方法治疗而腹水难以消退的疾患,属危重症之一。笔者据长时间跟随关幼波名老中医学习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探索,认为应在突出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注意补气活血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属“臌症”范畴,古代医籍多有论述,但在临证时并发证较多,病证也较为复杂。笔者认为,水湿内停,主要是由于正虚(气虚、脾虚、阴虚)肝郁血滞,中州不运,湿热凝结成痰,瘀阻血络;更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 
- 
	
	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方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气滞湿阻)方 处方:柴胡、猪苓各10克,茯苓、赤芍各15克,枳壳、香附各12克,甘草、苍术各6克,陈皮、白术各9克,大腹皮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用于治疗肝硬化,中医辨证属气滞湿阻型。症见胁下胀满,腹胀,饮食减少,嗳气不适,小便短少,大便可,舌苔白腻,脉弦。 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湿热蕴结)方 处方:菌陈、大腹皮各30克,山栀、知母各10克,生大黄5克,泽泻、猪苓各15克,防己、茯苓、滑石、葶苈子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 
	
	抑肝法与疏肝法有何不同肝属木,乃曲直之脏。无刚不直,无柔不曲,是肝为刚脏,亦是柔脏。肝主曲直和调,刚柔相济,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如易患肝经疏泄太过之病,此多由暴怒伤肝,或肝郁气滞发展而来,其证多见急躁易怒,头昏目胀,胸胁胀痛,心烦不眠,夜梦纷扰等。如易患肝经疏泄不及之病,此多由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所致;其证多见精神抑郁,情绪消沉,忧愁善感,胸胁隐痛等。 抑肝能使直变曲,疏肝能使曲者变直,所以,抑肝是为肝气过旺而设,疏肝是为肝气不畅而立,两者虽都是治疗肝气疏泄失职之法,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倘若混淆不清,每多误治。 辨证施治肝之疏泄太过,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