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足 第67页

足 第67页

  • 气血不足容易头晕头痛 川芎搭配天麻祛头风

    气血不足容易头晕头痛 川芎搭配天麻祛头风

    川芎天麻鱼头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庄礼兴 材料 川芎10克、天麻15克、大鱼头一个(约500克)、生姜3片、蜜枣一个、瘦肉100克。 做法 将上述材料加水后用炖盅炖一个小时。 专家点评 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头晕、头痛,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血虚生风,因此治疗的原则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川芎除了有补血的功效外,和其他补血的佳品相比,它活血通络、走窜祛风的效果更强,适合与天麻搭配祛头风,适合老人家,妇女...

  •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治疗取穴以督脉 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天转地旋、恶心欲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将眩晕分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和耳源性3种。中医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痰浊中阻等不同证型。 治疗要点 取穴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常单一选用以下三穴。而其中尤以额中穴(笔者经验穴)多用,效果也较好。 额中穴,适于气血亏虚型、肾气不足型。 阳陵泉穴,适于肝阳偏亢型。 丰隆穴,适于痰浊中阻型。 操作方法 阳陵泉穴:取坐位或仰...

  • 阴不足 润降失常案

    阴不足 润降失常案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段神经肌肉功能不良引起,以食管缺乏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主要特征,在1674 年由托马斯威廉斯爵士首次提出了本病。其病因不明,主要是与病毒感染、精神因素、神经因素、遗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呕吐、消瘦、胸痛等。辅助检查,食管钡餐检查可见贲门鸟嘴样狭窄和食管扩张,LES压力测定显示静息压力增高,吞咽引起的反射性LES松弛失调、减弱或消失。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LES,解除该部位的狭窄、缓解症状为目的。本病临床并不多见,但治疗颇为棘手。...

  • 肺常不足当娇养 捏脊妙招

    肺常不足当娇养 捏脊妙招

    开栏的话 孩子健康强壮,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如何让孩子在四时变化和衣着食物增减中少得病、不得病?今起本版开设“中医育儿妙招”栏目,请中医儿科专家为您支招。 小孩子容易生病,原因多是两条:吃多了,冻着了。生的病最常见也就三类:发烧、咳嗽、积食。养孩子先把孩子的脾胃和肺养好了,常见病就会少很多,这是调理孩子身体的大方向。 脾常不足莫贪凉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有一些先天疾病或者后天出现的重大疾病,孩子的心、肝、肾这三个系统是不会有问题的,那么...

  • 防治感冒足浴方

    防治感冒足浴方

    1.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置温水适量,兑入药汁约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每晚1次,连续使用1~2个月。 2.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用1~2个月。 3.威灵仙、伸筋草各20克,当归15克,食盐25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

  • 小儿感冒足浴方

    小儿感冒足浴方

      处方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30~50克,淡竹叶15~30克。水煎1500~2500毫升,倒入木盆(温度适宜)泡双足,每晚泡1次,每次泡30分钟。一般一次奏效,3~7天可愈。   功效 清热解毒、退热。该方具有广谱抗菌抑菌、抗病毒作用,并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促进炎症吸收等功效,而且简单易行,患儿易于接受。...

  • 治感冒中药足浴方

    治感冒中药足浴方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涕浊,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黄而黏稠,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疏散风热,可选用下列足浴方:   1.生姜蒲公英汤:生姜50克,蒲公英100克。将生姜切细,蒲公英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温浴足,每次10~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   2.板蓝根蒲公英汤: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各30克。将上药择净,同放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用法同上。   风寒感...

  • 治足跟痛 脚气方

    治足跟痛 脚气方

    治足跟痛验方 黄砂500 克.加入花椒 150克 (捣碎),食盐150 克.生姜100 克(切碎),共置入锅内炒热.装入布袋内,热熨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1周左右可愈。 (潘东曙) 花椒盐水治脚气 取花椒10克,食盐2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待水温降到可耐受程度时,将双脚泡入水中,每次20-30分钟,每晚睡前泡1次,3天为1个疗程,每次药物可用一疗程,即3次。下一疗程换药,一般3个疗程可治愈。 治咳血便血方 处方:干红薯藤30克,仙鹤草15克。每天1剂,水煎去渣,取液分多次代茶饮。...

  • 治手足麻木 手足脱皮方

    治手足麻木 手足脱皮方

    治手足麻木验方 老年人手足麻木.多属于中焦虚寒气血亏损所致..方用:党参 30克.黄芪40克,当归 20克.白术15克,桑枝 15克.白芍15克,桂枝 15克.红枣15克,干姜 6克.天麻20克,海桐皮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5~7 荆可见效。(木蝴蝶) 治手足脱皮方 金毛狗脊30 克.苍耳子、金钱草、白芷、五倍子、苦参、当归各 15克.加水煎取 2000毫升药液备用.用时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将手足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20分钟.每日 2~3次.每日1剂。一般用药1~2剂可获效。 (萧旭)...

  • 多发性跖疣足浴加艾灸

    多发性跖疣足浴加艾灸

    多发性跖疣目前多采用激光、电灼、冷冻、 刮除术等疗法,但其共同缺点是疗程长,损伤面 积大,创面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且易留瘢痕。 采用中药足浴联合艾灸治疗多发性跖疣,取得较 满意疗效。 方法:木贼、板蓝根、马齿苋、大青叶、地 肤子、香附、红花各30克。诸药加水2000毫升 煎至10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至约45~C左右 时,将患足置于药液中浸泡,时间30分钟(足 浴时水温保持在42~C以上为佳),泡洗后将跖疣 表面软化的角质去除,每日1次,每日1剂。然 后以艾条间接灸阿是穴(母疣和其他疣体处), 以患者自觉表皮热而...

  • 治双足灼热验方

    治双足灼热验方

    灼热足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两足灼热,兼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因两足灼热,喜赤足于室内行走,或将两足伸出被外,或将两足蹬在墙上,遇凉则有舒服感。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热人营血。临床运用下方治疗效佳。 处方及用法:生地 15克,玄参12克,麦冬 12克,龟板15克(先煎),赤芍12克,知母 10克,丹参20克,银花 15克,防风8克,甘草6 克。水煎2次,合并滤液,分早、晚各1次温服。每日1剂,10剂为1 个疗程。 一般1个疗程即愈,多则2个疗程。 随症加减:若足烧灼较重者,加丹皮10 克,黄芩10克,栀子 lO克;口干...

  •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方 处方:茯苓、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用法:研磨成细粉,置锅中焙炒,勿使炒焦。每日2次,每次30克,用开水调成糊状,加糖服,宜空腹。一般服1~2个月。本方主治过敏性肠炎。 杨胜 治闭经方 处方:熟地、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闭经,中医辨证为肝肾阴亏型,症见月经闭止日久,日见消瘦,头晕耳鸣,眼干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两颧潮红,多梦盗汗,腰膝酸软,大便干燥,阴道无分泌物,舌红少苔,脉细弦。段兰 治足跟痛方 处方:黄豆...

  • 治疗消化性溃疡 高血压足浴

    治疗消化性溃疡 高血压足浴

    治疗消化性溃疡方三则 (1)扁豆、粳米各30克,白芨15克。加3碗水煎汤1小时后,去白芨,喝粥,每日1剂,连服1-2周。 (2)猪肚半个,粳米50克,薏米30克,三七6克。将猪肚剁碎,加水入砂锅内炖熟,然后加入粳米、薏米、三七煮沸30分钟,去三七,喝粥,每日1剂,连服1-2周。 (3)白芨15克,三七6克,海螵蛸18克,瓦楞子(煅)24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混合药汁后,分2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伏新顺献方 治高血压足浴方 取钩藤、桑枝各20克...

  • 治手足脱皮方

    治手足脱皮方

    金毛狗脊30克,苍耳子、金钱草、白芷、五倍子、苦参、当归各15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过滤取液备用。 用时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将手足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一般用药1-2剂可获显效或痊愈。...

  • 下肢丹毒 中药洗患足

    下肢丹毒 中药洗患足

    金银花、薏苡仁各25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茯苓、滑石、当归、川牛膝各15克,黄柏、萆薢各10克,丹皮12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可将药渣放入瓷盆内,加水1500毫升,煮沸20分钟,待温,洗患足20~30分钟,每晚1次,并抬高患足。7天为1疗程。治下肢丹毒。 有足癣者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肿甚者加土茯苓20克,海桐皮10克。 三叉神经痛验方 细辛3克,麻黄9克,黑附子9克,疼痛偏左者加龙胆草10克,偏右者加生石膏10克,水煎服。(王民栋)...

  • 反复手足汗出 治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反复手足汗出 治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汗 证 吴某,男,48岁,因“手足汗出3月余”就诊。患者3月来反复手足汗出,时有热感,晨起口苦,脾气暴躁,易发怒,胃纳可,夜寐佳,二便调,舌红苔白腻脉滑。生化类显示肝功能临界,血压正常。宋老辨证为湿热内郁,逼津外泄。治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2011年4月6日初诊:青蒿12 g,黄芩10 g,淡竹茹10 g,糯稻根15 g,瘪桃干6 g,陈皮10 g,制半夏10 g,茯苓15 g,薏苡仁45 g,萝卜籽10 g,垂盆草30 g,潼疾藜10 g,白术10 g,五味子10 g,...

  • 糖尿病足外用方

    糖尿病足外用方

      1.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双花、远志各10克,红花、没药、苦参各6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5~6分钟后倒入盆中,先熏,待到水温40摄氏度左右时洗患足15~20分钟。每日1剂,洗2~3次。一般用药3~5天可获显效。   2.川芎40克,归尾、牛膝、连翘各15克,生黄芪、蒲公英、金银花各20克,生甘草6克,生大黄、红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煎汤局部外洗,每日3次。可使局部疼痛消失,皮肤转为红润,病足向愈。...

  • 熏洗法妙治搪尿病足

    熏洗法妙治搪尿病足

    泡脚的方子:威灵仙50克,丹参20克,红花、桂枝各10克,加一锅水煮,沸后冷却至适当温度后泡脚,每晚睡前泡30分钟,一边泡脚,一边搓脚。连续泡脚两三个月,大大改善了脚冷的症状。 点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常出现肢端冷、痛、麻木等症状。熏洗法运用热洗药浴,促进药物渗透吸收,具有舒松关节筋络、疏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文中使用的方法非常好,所选的配方也基本恰当。所选药物中红花、桂枝有较好的温经、化瘀作用。可再加艾叶30克,路路通50克。可增强散寒通络之功。诸药合用,可很好地起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注...

  • 小腿紧绷 防“糖尿足”

    小腿紧绷 防“糖尿足”

    糖尿病会使病人出现神经损害,这种损害在下半身较为明显。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出现排汗障碍。脚上不出汗或出汗少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之一。 此外,如果糖友双脚出现一种紧绷感或打了蜡的错觉,也是神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一旦确定神经出现损害后,糖尿病人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并采用按摩等方法改善神经功能。 李昌格...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小腿
  • 轻度糖尿病足可以配合药膳治疗

    轻度糖尿病足可以配合药膳治疗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这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和负担。 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出现全脚坏疽。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是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对于轻度糖尿病足的患者,可以配合药膳治疗。 1.丹参、红花各6克,桃仁9 克,鸡蛋...

  • 中药泡脚治疗早期糖尿病足

    中药泡脚治疗早期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常表现为脚上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色变暗,肢体麻木、感觉差,逐渐出现刺痛,长时间行走后腿痛,逐步发展到休息时也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的可引起皮肤溃烂、感染化脓,甚至坏死。所以,当出现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则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治疗及预防。我院应用外治方疗效满意。   中药方:艾叶20g、苏木10g、生甘草10g、红花10g、没药10g、草乌(制)10g、川芎10g、透骨草30g、秦艽10g、伸筋草15g。将上药水煎取汁,适当温度时足浴20~30分钟,每...

  • 单脚发凉防“糖尿足”

    单脚发凉防“糖尿足”

    天气变冷时,很多血液循环欠佳的老人会觉得手脚发凉。身体基本健康的老人只要多穿件衣服、用热水泡泡脚就能缓过来,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有些青紫,就可能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特别是一只脚凉一只脚正常,更要引起重视。 此外,糖尿病足还有个早期信号“间歇性跛行”,也容易被患者忽视。具体表现为走一会儿路就会感到双脚疼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后在走路,用不了多久又会疼痛。 为了尽早发现并阻止糖尿病足的恶化,建议糖友每年至少...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发凉
  • 中药足浴糖尿病足

    中药足浴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常表现为脚上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色变暗,肢体麻木、感觉差,逐渐出现刺痛,长时间行走后腿痛,逐步发展到休息时也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的可引起皮肤溃烂、感染化脓,甚至坏死。所以,当出现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则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治疗及预防。笔者应用外治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处方:艾叶20克,苏木、生甘草、红花、没药、制草乌、川芎、秦艽各1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3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汁,温度适当时足浴20~30分钟,每日1次,每次1剂。此方有温经...

  • 糖尿病足溃疡 洗脚防治

    糖尿病足溃疡 洗脚防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约有15%~20%的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可能使他们失去肢体甚或是生命。   在美国或欧洲,糖尿病成为最常见的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原因,且截肢后,患者5年生存率大约在40%。约80%左右的糖尿病病人的下肢截肢由足溃疡引起。对足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足的关键。   由于足部的生理特点——肌肉少肌腱多、关节腔多、结缔组织丰厚等,故清创不易彻底,引流不易通畅;而糖尿病足溃疡病位主要在“筋”,常规外科清创易损伤肌腱血管。中医外治法特色鲜明,如...

  • 立足肝脾肾辨治2型糖尿病

    立足肝脾肾辨治2型糖尿病

      “立足肝脾肾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全面、准确的把握病机、病因,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介绍,他带领的课题组历时近20年而完成的“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研究成果为2型糖尿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使2型糖尿病的临床辨治有法可循,并大大提高了该病的临床疗效。   不能完全以消渴病来认识2型糖尿病   1992年3月课题正式起步,那时,高思华从日本东京国立癌中心医院内分泌...

  • 哪些运动可以对糖尿病足有帮助

    哪些运动可以对糖尿病足有帮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在家里就可以做的哪些运动可以对糖尿病足有帮助,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足部情况? 干洗腿 用双手先紧抱一侧的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自上而下按摩一直到脚踝,后再从脚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条腿,以促进血脉流畅。 扭膝 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再换另一方向揉动,可治疗下肢无力、膝关节痛及疏通血脉。 揉腿肚 以两手掌紧挟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20&mdas...

  •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有关医学权威数据显示,与普通人群比较,糖尿病患者致盲率增加25倍,肾衰增加17倍,截肢增加15倍。在糖尿病临床诊治过程中,我接诊了不少因为并发症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人,今天就跟大家来谈谈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危害及其防治。 这些状况 小心糖尿病足 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研究表明,我国10%以上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是因糖尿病足入院,其中截肢率高达7.3%。糖尿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或因素...

  • “糖尿痛足" 吃活血蛋

    “糖尿痛足" 吃活血蛋

    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甚至溃烂者,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 患者可取丹参、红花各12克,桃仁 lO克,茶叶5克,鸡蛋2个,先将前三味中药加水煎煮30分钟,离火冷却,再放入鸡蛋、茶叶同煮。 蛋熟后去蛋壳,放入药液中浸泡至蛋白呈紫红色即可食蛋饮汤。每次吃1个鸡蛋,每天2次。 周 海...

  • 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

    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

    已到4月,气温逐渐升高,也到了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对于很多“糖友”来说,要平安度过,保护好足部健康,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即使是夏天,最好也不宜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或硬皮鞋。以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软皮鞋为佳。在每次穿之前,还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内是否平整等。千万不要贪凉在家赤脚行走。外出旅行时到海边时,也忌赤足在沙滩上行走。 2、选择一双合适的袜子。袜子要宽松,最好不要选择袜子口有紧箍带的那种,而要穿纯棉袜,每天换洗,不穿带补丁或有破洞的袜子。 3...

  • 中医治“脱骨疽”糖尿病足

    中医治“脱骨疽”糖尿病足

    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足部药浴外洗疗法对该病的预防治疗均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及细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疼痛、溃疡及肢端缺血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其病属中医“脱骨疽”范围。临床上常因发病快、病情重、治疗不及时等导致足趾缺血坏疽、致残。严重者合并感染败血症而死亡。 1、取中药川椒20克、红花30克、丹参50克、川芎50克、透骨草20克、姜黄1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白芍30克,水煎,先熏双足,待水温适宜后,将双足浸泡药液内,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可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