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 第289页

血 第289页

  • 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

    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

      胃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部血管破裂而导致血液溢出,经口吐出或由大便排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和部分胃炎。胃穿孔大出血病情危急,应立即施行手术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少量的慢性胃出血应用中药治疗比较合适。笔者在临床上将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气虚失血   症见胃病日久,胃脘隐痛绵绵,时而痛甚,饮食减少,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常排柏油样便,舌质淡,舌苔薄,脉弱。治法:益气补虚,清热止血。药物组成:生地30克,黄芪、大黄各15克,黄连9克,生甘...

  • 剧烈头痛用活血祛瘀及清热通腑治之

    剧烈头痛用活血祛瘀及清热通腑治之

      程某,女,32岁,2006年5月25日初诊。患者因为与别人争吵,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经医院穿刺脑脊液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半个月未愈。患者现头痛如刺,痛苦不堪,双手抱头,呻吟不止,口苦口干,但不欲多饮,5日未行大便。舌质暗红,有瘀斑点,舌苔黄腻,脉弦数。笔者按血瘀头痛论治,用活血祛瘀及清热通腑之法予以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药用: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钩藤(后下)10克,栀子(炒焦)10克,川芎6克,生地黄(后下)6克,杭菊花6克,水蛭4克,三...

  •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颈性眩晕治以活血定眩

      患者患颈性眩晕,出现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伴颈项后侧酸胀不适,活动稍欠灵。此为颈部筋骨错缝致气血瘀滞。治以活血定眩。温针灸百会、颈百劳温经活血、促进头项气血流通;刺风池、天柱疏风活血、柔筋止痛。加以舒筋按摩可放松局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牵旋端提法可使筋骨整复,达到治愈。   孙某某,男,37岁,工程技术人员。2011年3月30日初诊。   患者因“一过性运动性眩晕8天”就诊。平素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疏于锻炼。8天前因久坐伏案出现颈项不适,运动欠灵,一过性运动性强烈眩晕,经西...

  •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白及、龙骨、乌贼骨、三七、大黄、百合粉各10克。 功效:化瘀止血。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服8克,日 3次。 方解:本方用白及、乌贼骨名日乌及散,善治胃痛吞酸呕血;用龙骨、三七,加强固涩止血之功;用大黄,使血止而不留瘀;用百合,不仅可以改善缺血引起的心慌气短症状,而且能够引血归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黄,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治吐血呕血,能使瘀血除而新血生。实践证明大黄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物,不可畏其性猛而弃用。龙骨一药,为镇定安神之要药,也是固涩止血之圣品。 吴浩...

  • 蒲芨粉治胃溃疡出血

    蒲芨粉治胃溃疡出血

    蒲公英、白芨各500克,烘干后碾碎,再过筛取其粉末,用密闭容器贮存备用。 服用时取该粉末15克,空腹温水送服,每日3次,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本方有消炎、止痛、止血的功效,一般连服数天后,症状即可缓解,对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均有效。...

  • 远血:中医治便血

    远血:中医治便血

      远血,系中医术语,隶属于血证中的便血之门,是胃之出血,自肛门排出,便色黑如柏油状而言。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远血多责之于胃,但与肝脾等脏腑有关。远血是与近血相对而言的,近血多责之于肠,血色暗红或鲜红。   近十年来,笔者将远血分肝胃郁热、肠胃瘀滞、肠道湿热、瘀阻胃络、脾虚气陷、脾胃虚寒六型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如笔者曾以黄土汤加味治疗了一例脾胃虚寒型远血患者,采用甲氰咪呱、垂体后叶素、立止血、凝血酶等多种西药治疗半月无效,症见大便下血色淡暗,排便无力,精神疲...

  • 中医改善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

    中医改善脑供血不足“眩晕头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宋明华表示,慢性脑供血不足正成为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虽然大脑重量只有体重的3%,但对血液的需求量却超过了全身的15%。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脑细胞的供氧能力也会下降,导致大脑功能衰退。   中医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老年人由于年纪大、气血相对匮乏,日久则气滞血瘀、脑脉瘀阻而发展成为慢性脑供血不足。因此,中医治疗多以补气生血为本,活血祛瘀为标,改善大脑供血不足...

  • 治出血性胃炎方

    治出血性胃炎方

    处方:苦参、地榆、槐花、小蓟、白豆蔻、浙贝母、海螵蛸、甘草、荷叶各10克,蒲公英20克,三七粉(分3 次冲服)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理气。 主治:出血性胃炎(呕血、黑便)、痔疮出血疼痛血热挟瘀型。 莫玲玲...

  • 缓解血管性头痛一则膏方

    缓解血管性头痛一则膏方

    血管性头痛是指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呈搏动性,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常因疲劳、情绪紧张诱发,饮酒、吸烟可使症状加剧,可伴恶心或呕吐。下面介绍一则膏方,对缓解血管性头痛疗效不错。 方药: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枸杞子、楮实子、潼白蒺藜、桑寄生、川断肉、炙地龙、炙僵蚕、川芎、赤芍、白芍、丹参、钩藤、粉葛根各150克,生石决明、生铁落各300克,淫羊藿、肉苁蓉、生南星各200克,墨旱莲、山茱萸各120克,阿胶、菖蒲、天麻各100克,红花80克,全蝎、蜈蚣各40克...

  • 冰牛奶加三七粉治急性呕血

    冰牛奶加三七粉治急性呕血

    呕血,即呕吐血液,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约占50%),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此外,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肝癌等,也可导致呕血。 一旦急性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时(在400毫升以上),应按急者治其标,首先止血,再补充液体或输血,严重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因溃疡病致的呕血,以治疗溃疡病为本,凡是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人,应用中药治疗治疗良好。临床应用证明,中药三七与冰牛奶混合服用,对治疗呕血效果极佳,特别是服用其他两药、中药汤剂无效,或者服药后即全部吐出的情况下,最适宜服用...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气活血化瘀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气活血化瘀法

      甘肃省中医院著名中医周信有教授临床善治肝胆脾胃疾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他主张在活血化瘀同时,采用健脾、益气、理气、温中、滋阴诸法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黏膜腺体萎缩,并常伴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当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在中度以上,则有癌变可能。根据临床特征不同,其应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

  •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崔某,男,45岁,教师。于2006年4月初诊。患头痛二十年,屡经中西药医治不效。疼痛以巅顶为甚,乍轻乍重,病情缠绵,深感痛苦。近一周来,因家庭琐事,郁闷饮酒,致头痛加剧,头痛如裂,呻吟不止。经某医院CT检查未发现异常。入院后首投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服药3剂不解,亦加服颅痛定等西药仍罔效。患者病程日久,可谓顽疾,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遂改用通窍活血汤加味以活血通络,消瘀定痛。   处方:赤芍、川芎、红花、柴胡、僵蚕各9克,桃仁、当归各12克,丹参15克,全蝎5克,老葱2根,生姜3片,大枣3枚。另用麝香0....

  • 自拟汤药治疗低血压

    自拟汤药治疗低血压

    近年来临床资料统计,缺血性脑中风竟有五分之二是由低血压导致的。 老年低血压属于中医的气血虚弱证。往往有头晕眼花、语言低微、面色白、自汗、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健忘心悸、食欲不佳、四肢麻木、手足发凉、失眠多梦、脉细弱无力、易感冒、口唇与指甲色淡、舌淡等表现。老年人气血虚弱,血液流动缓慢,血液的黏稠度和血液的凝固性都增高,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从而使心脑缺血、缺氧。而且,人进入老年后,心脑血管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变窄,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最容易形成血栓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或心肌梗塞。因...

  • 夏季防治高血压 柠檬荸荠汤

    夏季防治高血压 柠檬荸荠汤

      入伏后,气候炎热,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调养不好,会影响病情,如头痛头胀、眼花眩晕、口干舌苦、尿黄便结等症状会加重。中医认为,夏季防治高血压主要以平肝健脾、清热利尿、解毒除湿为主,对此,喝点柠檬荸荠汤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制作方法:柠檬1个,荸荠10个(约150克),将其洗净后切成片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烧沸,改用文火煮5~10分钟,调入适量白糖(糖尿病患者可不放糖)即可。每日饮2次,每次1小碗,15天为一疗程。柠檬性凉味酸,有生津止渴,化气和胃等功效。荸荠性寒味甘,清热凉血、补中益气。二者合用,有清热解毒、除...

  • 脑供血不足喝丝瓜叶茶

    脑供血不足喝丝瓜叶茶

    许多中老年人经常头晕、头昏、头痛,并伴有心烦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据统计,有2/3的中老年人存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出现脑中风(缺血性)以及老年痴呆。坚持喝丝瓜叶茶可有效改善脑供血状况。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丝瓜叶中含有一种叫L6a的三萜皂甙物质,可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并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促进脑神经介质“生长抑素”的释放,预防老年痴呆。 采集新鲜的丝瓜叶,阴干后放入密封瓶备用,每日取3片(大约6~9克)用开水冲泡,长期坚持饮用。...

  • 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

    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它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即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其他由淀粉样血管变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原因引起。陈宝贵老师在40余年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瘀血在出血性中风中具有重要地位,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论治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中医学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优势,并在国际上逐渐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宝贵认为:出血性中风属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致使脑髓壅滞,元神被围,神明被蒙,五...

  • 中医外敷药方治高血压

    中医外敷药方治高血压

    1、黄芩30克,牡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24克,桑白皮24克,丹参24克,牡蛎24克,白芍24克,台乌药24克,独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乌10克,石决明12克。 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20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20~30分钟左右。每晚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2、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 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30天为一疗程。 3、吴茱萸15克,菊花15克...

  • 预防心血管病自我按摩方法

    预防心血管病自我按摩方法

      自我按摩,可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现将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1.抚摩胸口。仰卧床上,全身放松,两手掌根分按两乳房不动,两手四指并拢,用指头抚摩胸口,同时右手向右旋转50圈,左手向左旋转50圈;再逆向旋转各50圈。对胸闷、心绞痛、哮喘、气短等有缓解作用。   2.双掌重叠按摩胸腹。以两乳之间和丹田为中心,双掌重叠,先把右手放底下,顺时针方向旋转50圈,再换左手放底下,逆时针方向旋转50圈。反复进行,推呼气、拉吸气,逐步扩大范围,动作要缓慢有力。   3.深呼吸双掌交错按摩胸腹。用右手掌按压在...

  •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

      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高血脂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血脂异常患者的饮食疗法十分重要,这里介绍几个治疗高血脂的偏方。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1   【组成】绿茶2克、菊花10克、山楂片25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煮沸5分钟,分3次温饮。加开水复泡续饮,日服1剂。   【主治】高脂血症。 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偏方2   【组成】绿茶6克、大黄2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高脂血症。...

  •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

    王清任云:“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医林改错》中补阳还五汤原方用量为“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地龙一钱。”化为现代剂量为,黄芪12克,归尾6克,赤芍 4.5克,地龙3克,川芎3 克,桃仁3克,红花3克。方中黄芪剂量较大,有医者担心益气升阳效甚会引起血压升高(实不然,下有阐述)。但在临床中,笔者屡见对于气虚明显患者,黄芪用量90克甚至120 克,疗效良好,并未见助阳升压之弊。 补阳还五汤原方具有温和降压作用,其对血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黄芪实现的。黄芪轻用...

  • 决明子巧治高血压

    决明子巧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 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前期的心 血管危险人群如果不及时干预,最终 会发展为高血压病。临床采用决明子 对高血压前期患者83例进行于预,取 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83例观察者,男62 例,女21例,年龄41-50岁;体重指数25~29.9,血压130-139/85'89毫米汞柱。排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及胃病。 方法:将决明子放在炒锅小火微炒取出,凉后装袋避光干燥保存,每日取10克水冲服,决明子嚼服,6个月后观察血压变化。 疗效标准:血压下降为有效;血压无变化或上升为...

  • 向日葵盘降血脂

    向日葵盘降血脂

    眼下正值向日葵采摘季节,有些人在收获葵花子后往往将向日葵盘丢弃。其实,向日葵盘煮水喝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功效。向日葵盘富含亚油酸,能调节血浆中好、坏胆固醇的浓度比例,避免因摄入过多的肉类引起血脂升高;还能增加前列腺素E 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附着,减少血栓形成。 另外,向日葵盘中含有果胶酸,具有凝胶性,控制胆汁—酸的分泌、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取干向日葵盘3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幼用,连饮1周。 (硕士 张艳)...

  • 高血压怎样预防脑卒中

    高血压怎样预防脑卒中

    高血压是脑中风(脑卒中)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高血压可引起脑部血管某些薄弱部位形成微动脉瘤破裂出血,所以通常高血压也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那么,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专家张晓霞主任,请她来讲讲这个问题。 高血压患者该怎样预防脑卒中呢? 张主任回答,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稳定血压。 血压过高、过低,都可导致脑中风,有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应当避免在短时间内使用大剂量降压药物大幅度降压,一般应在2~3个月内,逐步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2.降血...

  • 怎样快速治疗高血压 隔俞穴埋针

    怎样快速治疗高血压 隔俞穴埋针

      高血压一词在中医古代书籍中没有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大多数应与情志和饮食不节、肝肾阴虚、气血紊乱有关。以内伤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肾,恼怒忧思或长期精神紧张,可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风阳上扰;或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或劳累过度或年老肾虚,肝失所养,肝阴不足等。   令患者取挺胸自然正坐位,双手掌自然放于双膝盖上,抬头两眼正视正前方。在...

  • 降血压试试按摩和足浴

    降血压试试按摩和足浴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即全国每5个成人就有1 人患高血压。持续过高的血压会引起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等心脑肾疾病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积极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切入点。 患者可结合使用头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法、足浴疗法,帮助控制血压。 头部按摩法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聚会于头部。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

  • 黄芪调血压妙在剂量

    黄芪调血压妙在剂量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广泛用于脾肺气虚、表虚卫气不固、外科疮疡之气血不足证、各种疾病所致水肿以及风湿、消渴等疾,运用得当,其功立见。余师石恩骏通过多年观察,认识到本品治疗高血压、低血压病取效之关键在于剂量,若能灵活掌握,果断施治,多收良效。   黄芪治疗低血压,较为理想,然用于高血压一疾却似于理不通。其实不然,石恩骏认为高血压不可拘于肝阳一说。实际上,久服滋养肝肾、平肝潜阳类药无效者,要考虑有气虚等证型之可能。盖气为血帅,气虚则血运不力,血流不畅,久则成瘀...

  • 中草药治疗高血压

    中草药治疗高血压

    中草药治疗高血压(痰湿中阻)方 处方:半夏、天麻、茯苓、橘红、菊花、刺蒺藜各 10克,白术12克,炙甘草、大枣各6克,生姜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祛痰。用于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属痰湿中阻型。症见眩晕,头痛,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欲不振,心悸,舌苔白腻,脉濡滑。 中草药治疗高血压(阴阳两虚)方 处方:生地、制何首乌各20克,山茱萸、山药、肉苁蓉、桑寄生、刺蒺藜各12克,丹皮、泽泻、茯苓各9 克,桂枝、制附子(先煎1小时)各5克,杜仲10克。 用法:水煎...

  • 降血脂喝姜黄海带粥

    降血脂喝姜黄海带粥

    冬季是高血脂症的高发期,常食姜黄海带粥可降血脂,防治高血脂症。方法是:取姜黄2克入锅,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后,取汁与海带10克、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成后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每周2次。 姜黄是一种中药,含有的姜黄素有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抗动脉硬化、抗衰老。海带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食物纤维,能清楚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常食此粥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 民间外治高血压病四法

    民间外治高血压病四法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西医多 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而采用 中药外治本病,具有简、便、廉、效之特 点,无毒副反应,患者也乐于接受。中药 外治法对轻、中度高血压可较好地控制 病情,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病情较重的 高血压患者应配合其它疗法。本文介绍 几种中药外治高血压病的民间疗法。 一、药枕疗法 1.寄生菊花枕:用桑寄生、夏枯草、 钩藤、菊花、罗布麻叶、生槐花、灯心草、 绿豆衣、薄荷各50克,冰片5克,共打成 粗末,装入一布袋内,置于睡枕上,枕风 池、风府、大椎穴,枕时打开,用毕将药密 封。每袋药可枕1...

  • 自制药茶降血脂

    自制药茶降血脂

      血脂高血压也高→决明子茶   在众多的高血脂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出现过头痛、大便干燥等症状,这类人大多肝热偏盛、阴虚阳亢,是典型的高血脂伴高血压患者,平时适合取决明子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3~5次。   血黏稠血管也不好→银杏叶茶   血脂高除了让血液变黏稠外,还会影响血管的弹性。所以,高血脂伴动脉硬化的人可取绞股蓝20克,银杏叶30克,将其洗净后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300毫升,分6次当茶饮,当日服完。   血脂超标视力减退→菊花绿茶   在众多的降血脂药茶中,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