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27页
-
治疗风疹瘙痒中医案例处方
赵某,男,3.5岁。 初诊2016年2月19日: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患儿自2013年9月起全身散在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两年多来,往返于北京、上海等多家西医院求治,反复住院治疗,不但无功,反每每被劝尽早出院。目前除外涂各种药膏暂时可缓解剧烈瘙痒外,即使激素冲击治疗亦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患儿家长哭诉,患儿自皮疹后几未进食过任何蛋白质,肉蛋奶等对此患儿皆属奢望。进而又述,因多方求治西医无效,似已无处寻药,今方首次就诊中医,虽对中医中药将信将疑,但见患儿每日之痛苦,实属无奈,只得一试。笔者听此,虽难免不悦...
-
中医辨证治疗湿疹效果较好
湿疹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伴有瘙痒、糜烂、渗出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中医称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特殊部位的湿疹又称旋耳疮(耳周湿疹)、四弯风(肘窝、腘窝湿疹)等,中医辨证治疗此病效果较好。 湿热蕴肤型 发病快,病程短,皮肤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抓破有渗液,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水疱多者,加土茯苓、鱼腥草;热盛者,加黄连;瘙痒重者,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脾虚湿蕴型 发病较缓,皮肤潮红,...
-
牛皮癣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法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中医称牛皮癣为 “白疤”,多因感受风邪,凝集皮肤,郁而化热,久则耗伤血液,血虚风燥,皮肤失养而成。中医外治是通过药物和物理的直接刺激,使药力直达患处,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特点。 外搽法 1.鲜臭椿根白皮捣烂挤汁,佐以适量明矾末涂搽患处,每日3~5次,30日为 1疗程。 2.香芹草、红藤根、红花、田七各等份,研极细末,加香醋适量,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天后涂药处起细小疱疹,有轻度疼痛,不可抓擦,7日为1疗程。...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现状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 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斑、 黏膜和内脏出血, 尤以鼻 腔、 口腔、 四肢皮下、 齿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为多见, 重 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西医治疗首选糖皮 质激素, 如果疗效不好, 可考虑脾切除或其他治疗。 现代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环孢素 A 及血浆置换 等方法, 亦取得一定疗效, 但存在着...
-
甲癣 鸡爪风中医辨证施治
鸡爪风,又名甲癣,亦称灰指甲、油灰指甲等,多为手足癣日久蔓延,毒邪侵袭甲板,湿毒内蕴,加之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所致,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尚可。 湿热蕴结型:症见指甲远端或两侧有黄白斑点,渐扩展至全甲及甲下,甲板增厚,变脆,凹凸不平,色泽不良,或甲板变薄,翘起,其下蛀空,或甲板色红,甲沟红肿,或有脓包瘙痒刺痛,舌红,苔薄腻,脉滑数。 治当清热渗湿,方用清热渗湿汤: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虎杖15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萆薢12克,生薏仁20克,黄柏12克,丹皮12...
-
中医辨证分型外治脚癣
脚癣成人多见,夏季好发。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水疱鳞屑型、浸渍糜烂型、角化过度型。中医治疗脚癣以分型外治为主。 水疱鳞屑型:皮疹以水疱为主,水疱干燥后形成点状或环形鳞屑。 ①漏芦汤:漏芦、白蔹、甘草、五加皮、槐根皮各50克,蒺藜150克。 ②甘草薏苡仁汤:生甘草60克,薏苡仁30克。 以上药物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或湿敷患处,每日2次。 浸渍糜烂型:皮疹以皮肤浸渍腐白且表面松软易剥脱为主。治疗可取煅鹅掌皮适量,将其研末,香油调敷患处。 角化过度型:皮疹以干燥、脱屑、皲裂为...
-
阴囊湿疹久治不愈 老中医推荐一验方
笔者曾患阴囊湿疹多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后经一位老中医推荐一则验方,只用药几天就收到明显疗效,在此推荐给大家。 具体方法是:取干紫苏叶共150克,其中100克水煎取液,浸洗患处;剩余50 克在铁锅上炒干,研为细末,涂擦患处,每日1~2次。一般用药3~5天症状消失,巩固治疗1周后可获痊愈。 阴囊湿疹,俗称“绣球风”,属中医“肾囊风”范畴,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皮肤病。此病瘙痒严重,渗出流‘ 滋,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因搔抓、不适当刺激引起疼痛或继发感染。饮酒吃...
-
尿布疹中医药外治
尿布疹俗称尿布皮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由于臀部和会阴部长期受湿尿布的浸泡而引发。临床表现为初起时臀音B禾口夕h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有斑块状且成深红色,严重时则有糜烂现象,甚至浅表溃疡形成。因患儿年龄小,体质弱,故治疗比较棘手,主要以中医外治为主。 1.大黄、黄柏、黄连、枯矾、炉甘石、滑石各5 克,冰片2 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患处扑上药粉适量,每曰 3次。 2.氧化锌、滑石粉、明矾、乌贼骨、紫草各10克,开水浸泡20分钟左右后,放温用纱布蘸洗患处,每次约 5分钟。 3.苦参...
-
华海白癜风医院引领我国中医白癜风规范诊疗全面升级
11月16日,华海白癜风医院正式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成为全国白癜风领域第一个晋级二甲的医疗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我国首家白癜风二甲中医专科医院的产生,标志着中医治疗白癜风行业规范诊疗的全面升级。 科技兴院 20年专业专注 白癜风作为一种世界性疑难皮肤疾病,全球约有患者数千万人,由于该病发病率相对较低,又不危及生命,还未被社会广泛重视,科研和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在我国现有白癜风疾病治疗机构中,公立医院多为皮肤科全科治疗,民营白癜风医院大多没有...
-
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清透伏邪病案详解
从伏邪学说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病[1]。其临床症状复杂,局部出现皮肤红斑、皮疹或紫癜,口或鼻黏膜溃疡,多关节红肿胀痛,全身症状多以发热、疲乏为主。随着病变进展,出现肾脏、血液、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病变。SLE临床发病急骤,病情难以有效控制,而且大多预后差,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并降低复发率成为本病治疗的难点。温成平...
-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使用
皮肤病中医外治 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使用现已登峰造极,几代皮科人将火针、刮痧、拔罐、药浴、中药面膜、脐疗、放血、溻渍、揿针、耳穴贴压、埋针、艾灸、滚轮微针、蜡疗、梅花针、中药渗透、修治这17种外治法收集整理成《皮肤病中医特征适宜技能操作标准丛书》,为中医皮肤科的科研和临床供给了支撑和协助。 重庆市中医院刘素桃、刘毅、刁庆春用临床病例生动地展现了滚轮微针医治对肤质改进所带来的显着效果。滚针的影响效应有促进表皮更新、加快真皮及皮下胶原重塑的效果;一起激活皮肤循环系统。在滚针医治过程中配以不同功...
-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杨志波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临床擅于化裁萆薢渗湿汤治皮肤病、性病、前列腺炎等疾病,效如桴鼓。现整理其银屑病验案,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某男,22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躯干及双下肢见红斑鳞屑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感冒,出现散在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曾在多家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罔然。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患者现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鳞屑较薄,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血痂,时有渗液,下肢较重,纳呆食少,大...
-
阴部热疮 中医药的预防性医治
阴部热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元文从阴部热疮渊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个方面体系介绍了生殖器疱疹(又称阴部热疮)。他以为阴部热疮感染是因为素体亏虚,内有湿热,外染淫毒,形成毒搏结气血而发病,病程日久耗气伤精,一是脾气亏虚,水湿不化阴滞于内而成水疱、瘙痒,二是邪毒深化肝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而见红斑灼痛。正虚邪恋,重复发作,转为缓慢。本病初期为实证,按湿毒壅滞论证。复发时呈现脾虚湿阻征象。治法为健脾利湿,解毒化浊。如久治不愈,可致肝肾亏虚、正虚邪恋。值得留意的是解毒化浊是医治本病的关键,如兼有清热利湿、...
-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1.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为治则,常应用湿疹汤:双花8克,连翘6克,菊花6克,桑叶6克,黄芩6克,黄柏6克,蒲公英5克,白鲜皮5克,地肤子5克,蝉蜕6克,当归5克,生地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一疗程。 2.外洗方 蝉蜕10克,蛇床子8克,白鲜皮8克,地肤子8克,地丁6克,菊花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3.口服中成药 五福化毒丸、五黄克银丸各3克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