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第7页
-
痛经,怎么破?妇科专家来支招
月经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痛经却让不少女性饱受折磨,程度轻的可以耐受,严重者甚至口服止疼药也不能缓解。面对每月无休无止的疼痛,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吗?做好保暖工作,多喝热水就可以缓解所有痛经吗? (一) 病 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痛经。痛经指女性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疼痛,疼痛延至腰骶背部,有些还伴随头晕头痛、肛门坠胀等全身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的疼痛多是因为体内&l...
-
妇科带下病 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治疗
带下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临床根据带的颜色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等。带下病临床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脾虚型 多由饮食不洁,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以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成带下病。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甚者绵绵不绝,无臭气味。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腹胀足肿,头昏闷,面色萎黄。舌质正常或略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加减。 方药:苍术10g,白术10g...
-
益气清固法治妇科血症验案举隅
益气、清热、固冲,合称益气清固。益气在脾,清热于胞,固摄冲任,三法合用,以治女科血症也。女科血症,包括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经间出血、胎漏等症,其基本病机为冲任不固,而脾气虚亏与血热郁火则为旁从病机之最易见者,故临床所遇,总以此三证为多。然则益气清固之三法,恰与女科血症之三证相偶,殆可推为通治之法欤。《女科秘要》曰:“凡治崩漏,先止血,以塞其流;次清热凉血,以清其源;后补气血,以复其旧。”是以益气清固之法,盖集塞流、清源、复旧于为一体者也。仆所经验,若将塞流、清源、复旧先后次第而行,非不可,实...
-
燕京妇科学院派代表医家治疗痛经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育龄期女性在行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出现与月经来潮相关的、反复发作的规律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疼痛剧烈导致晕厥,中医称之为“经行腹痛”[1]。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通常初潮即开始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及未婚女性,多认为本病与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关;继发性痛经是指因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异常等引起的痛经,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西医治疗原发性痛...
-
萎缩性阴道炎 中医妇科调经治疗方法
萎缩性阴道炎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非特异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有25%~58.6%的女性受到萎缩性阴道炎困扰。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或有血性分泌物,外阴瘙痒,性交痛,甚至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目前治疗多采用全身或局部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对阴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破坏作用,不利于阴道内环境改善,停药后易复发;雌激素长期口服或应用不当,可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诱发妇科肿瘤风险,部分病例有血栓高危因素,限制了...
-
小蓟巧治妇科病
小蓟又名尉萝卜、刺儿菜、青青菜,为多年生草本。多生于田边、路旁,鲜用或夏秋采全草晒干备用。中医认为,小蓟味甘、苦,性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下面介绍几则验方: 治月经不调:小蓟花15克,月季花12克。水煎去渣,加适量米酒调匀服之。每日1剂。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鲜小蓟根60克,洗净,水煎服。每日1剂。 治代偿性月经:小蓟全草60克,灶心土(指常年烧柴、草的灶心土)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产后子宫收缩不全、恶露不尽:小蓟全草50克,洗净后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治乳痈:鲜小蓟适...
-
妇科阴痒症:龙胆泻肝汤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经、带、胎、产、乳、杂诸病。因妇女之生理特性及其经、带、胎、产、乳等生理功能均与肝气、肝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妇人之病理征象,从肝论治亦常十有八九可一矢中的。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本通、车前子、生地、柴胡、泽泻、当归组成,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衍化,至清代王昂《医方集解》收载该方时增加了黄芩、栀子、甘草而臻成熟。 本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可用于内、外、妇、五官等各科多种疾病。由其对于妇科疾病中的因湿热下注...
-
刘云鹏 著名中医临床家知名中医妇科专家
刘云鹏(1910年~2013年),名万程,字云鹏。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国现代名医,知名中医妇科专家。 1910年10月23日,刘云鹏出生于现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刘家棚,一个四代中医之家。 刘云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无论什么书,他只要读上三遍,就能倒背如流,于是父亲刘哲人在五个子女中选择了刘云鹏继承家业。十八岁刘云鹏开始跟随父亲学医,边学习边侍诊,侍诊之余刘云鹏博览群书,特别是《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是手不释卷,仔细研读,无所不记,对《伤寒论》中的条文烂熟于...
-
读《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有感
我与李士懋、田淑霄教授相识多年。他们夫妇切磋共勉、辛勤耕耘于中医事业五十余年,颇多造诣。近日收到田淑霄教授寄来的新作《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阅后,感其对中医执着热爱,不惜毕生心血,著书立说,分享同道,真是可贵。 田淑霄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在学期间受秦伯未、董建华、刘渡舟、赵绍琴诸名师教诲,尤其受到中医妇科名家王大鹏的亲授,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功。早年在基层综合医院,练就了以中医内科为主的全科临床基础。1979年调河北中医学院任教,由内科转向妇科,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同时善于汲...
-
妇科病药膳调治方集
1、带下病:薏仁60克、茯苓粉15克。加水适量,煮粥食之。适用于带下清稀如水或色白如涕,量多无臭,腰部酸痛、神疲乏力的虚寒性白带。如色黄、质地稠黏、有气味的湿热下注性白带,则用萆藓、银花各30克、绿豆50克。先将前二味洗净煎汤,取汁和绿豆共煮汤,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1剂,连服5~7日。 2、白带过少:乌骨鸡一只、黄芪50克、首乌、党参、女贞子、枸杞子、麦冬、菟丝子各10克。先将乌骨鸡去肠杂洗净,然后将上药塞入鸡腹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烂,加食盐少许,吃鸡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1周。 3、功能性子宫出血:荠菜花30克、...
-
治疗妇科病的艾叶药膳
艾草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是一种妇科良药。下面介绍几款简单实用的艾叶药膳治疗妇科病的方法: 艾叶菟丝子蛋艾叶10菟丝子5克,生姜3片,大枣5枚,鸡蛋2个。将诸药、鸡蛋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3至5分钟,去渣取汁。饮汤食蛋,于经前7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续5天。可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寒凝之经迟。 艾叶姜蛋汤艾叶10生姜15克,鸡蛋2个。将艾叶、生姜同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l剂,5至7天为一疗程,连续3至5个疗程。可温经通络,适于寒凝...
-
女性妇科病的药膳食疗方
1.带下病:薏苡仁 60克,茯苓粉15克,加水适量,煮粥食之。适用于带下清稀如水或色白如涕,量多无臭,腰部酸痛、神疲乏力的虚寒性白带;如色黄、质地稠黏、有气味的湿热下注性白带,则用萆解、银花各30克,绿豆50克,先将前二味洗净煎汤,取汁和绿豆共煮汤,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1剂,连服5-7日。 2.白带过少:乌骨鸡1只,黄芪50克,首乌、党参、女贞子、枸杞、麦冬、菟丝子各10克。先将乌骨鸡去肠杂洗净,然后将上药塞入鸡腹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烂,加食盐少许,吃鸡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1 周,疗效显著。 3.功能性子宫出血:...
-
卫生巾使用不当可致妇科痛
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样式繁多,功能多样,以味道清香、具有抗菌作用和能防治妇科疾病等作为卖点的卫生巾吸引了不少女性的眼球。含有芳香气味的卫生巾、卫生护垫成为卫生巾市场的亮点,如带有茶香、茉莉花香、薄荷味道的卫生巾、卫生护垫,多吸引25岁左右的少女。而含有药物成分的卫生巾推出了预防妇科病的概念,因而三四十岁的女性是这类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像含有益母草、芦荟等药物成分的卫生巾,是她们的不二选择。 药物卫生巾一般都宣称有抗菌、止痒等保健功效。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或可使用防病保健,但健康女性就没这个必要。统计资料表明,在妇科病门...
-
锻炼不恰当可致妇科病
很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进行了一段时期的锻炼之后,总感到身体的某些部位经常疼痛,比如下腹部、关节、脊背等等。专家指出,但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周期,若运动不当,有可能引发以下几种妇科疾病: 月经异常。据调查,从事较大运动量的少女,月经异常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多表现为月经初潮延迟、周期不规则、继发性闭经等,且运动量愈大初潮年龄越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会抑制下丘脑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影响体内性激素正常水平,从而干扰了正常月经的形成和周期。 卵巢破裂。剧烈活动、抓举重物、腹部挤压、碰撞等都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