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 第14页
-
读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感
传承发展中医药治病救人之术,从经典中厘清中医药理论本源,是中医药人提高辨证论治技能的重要方面,是提高疗效的源头活水。读中医经典著作,并且能更好地应用于临证,除了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外,阅读各代古典医籍,并努力用之于临证和实践,是重要途径。近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的中医必读经典读本丛书系列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再次真切感受到古典医著的学术内涵与魅力。 说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总会想起读书时学过的《方剂学》教材。选入《方剂学》的三百多首方剂中,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剂占了很大比例。诸如益气...
-
评《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版
《中医方剂大辞典》第2版出版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忆及1998年在《中医方剂大辞典》第1版出版时,我专程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作了专访,并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题为“集古今医方大成,立千秋岐黄伟绩”书评,20多年过去了,辞典第2版又以崭新的面貌隆重面世,令我由衷高兴。 南京中医药大学彭怀仁研究员在方剂学领域积淀丰厚,造诣颇深,在他的带领下,100多位中医界专家潜心整理研究了十二个春秋,编纂成《中医方剂大辞典》(全书11册,1800余万字,96592方),于1992年起...
-
中医方剂之集权与分权
集权和分权一般是指组织系统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集权是指由最高管理者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把决定一切事务的权力都集中在上级核心机关,下级机关和部门只能根据上级核心机关的决定、指令和指示办事,而不得擅自越权,各行其是。分权是相对于集权而言,是在多层次、多机构的管理系统中按照一定规则把权力合理分派给不同机关和部门的规定和制度,上级核心机关只对关于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级机关和部门则在自已的管辖范围内有权自主决定一些一般事务性的问题。中医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实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药物组成的有君、...
-
经方剂量考证 古文献求证《伤寒论》处方求证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方剂量的考证、煎煮方法和煎煮次数、加水量等,其中剂量的考证尤为重要。那么汉朝的用药剂量为什么比现在大?这不单单是度量衡不同的问题,与中药的炮制与称量先后也有关。 经方剂量考证 经方剂量的考证是无数度量衡专家和方剂学专家都为之不懈努力的研究课题,现列举三个重要研究结果:1957年由吴承洛出版的《中国度...
-
《精彩诗图话方剂》读后
时逢中医药发展盛世,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超凡研究员的新作《精彩诗图话方剂》面世。周超凡于2010年获中国药典发展卓越成就奖,其30年药典编制历程足以证明其对中药与方剂的研究广博精深。 《精彩诗图话方剂》是周超凡对方剂的研究与总结,是中药和方剂应用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中医方剂以歌诀形式叙述,流传较广的当属清代汪昂于1694年写成的《汤头歌诀》,该书问世以后的300多年中,随着诸多临床家的应用研究,一些中药功效主治范围有所扩展,这也使方剂的主治病症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新成果却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基于此,周超凡研究员编写...
-
古今方剂君药的认定标准
作为中医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方剂是在辨证、立法之后,选定适当的药物与用量组合而成的。其结构一般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或四种角色,而君药无疑是其中的主角或核心,举足轻重,无可替代。尽管《内经》已对方剂中的药物分工做了明晰划分,对组方规制也予以明确限定,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方剂君药的认定标准却并不一致,时有异议,影响着理解与应用。兹就此梳理并抒己见,正于同道。 主病、主证者为君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这是《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方剂中药物身...
-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 关于背诵方剂
关于如何攻读医书,国医大师熊继柏提出三步:第一步是读懂,为求辨释文理,明晰医理;第二步是读熟,在反复研读中抓重点,熟记背诵;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读医书关键在熟读和背诵,熟背古籍逐步打好中医基础,做到由博返约,深入浅出,最终厚积薄发。 熊继柏谙熟经典,通晓各家,致力教育,勤于笔耕,重视实践,临证经验丰富,效果卓著,从学习中医医籍到中医临证实践60余载,最后成长为国医大师和优秀的中医教育家。强调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床上才会得心应手,获得奇效。文章从读什么医书、如何攻读医书、背诵经典和方剂等方面出发...